第127頁
[綜武俠] 天下有敵 作者:六塊蛋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後,他才能見自己。
雖然這個過程確實讓人心神疲憊。
他在看到關昭弟的血書時,便生出一種預感,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將魔念所蘊含的情感發泄出來的機會,所以顧絳放縱了魔念的滋長,他一度神思混亂,心湖中的潔白明月變得慘白中透著血色。
在邀月的記憶翻騰錯亂時,他心湖中始終清明的一點念頭甚至還在想著,他名為「絳」,絳者,大赤,似乎從出生起就註定了要沾染赤紅,做不得長久清淨的皎潔玉盤。
原本給他起名的人是想叫他顧江,因為那家醫院就叫這個名字,若不是那家醫院的大夫救助,他險些就不能出生了。
但主治大夫覺得叫「江」不好,大江東去,命如流水,不如改江為「絳」,希望這個孩子能有赤子之心、永不磨滅。
時間過去太久了,顧絳如今的年紀,即便拋開原身記憶帶來的加成,也有快兩百歲了。
即便是以他的記憶力,童年時的一些事情也開始變得模糊不清,或許也不是忘記,隻是不怎麽去迴憶那些過往了,當你不再去迴憶,那這些被堆積在記憶底層的過去,和被遺忘也沒有太多區別。
但這個世界王朝末年,亂世將至的氛圍還是讓他不由得迴想起了自己出生的時代,比起這裏,那是個人與人之間情感不再緊密、但社會化更高的時代,每個人都被分工進社會集體這個龐然大物的運作齒輪中,你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生活所需的東西都是由別人在安定的環境下製作出來的。
他穿的衣服是製衣廠的工人製作的,他吃的東西是農莊的業主種植的,他工作的實驗室是學校支持的,連他走的路都是國家調動工人鋪設管理的。
人依靠穩定的大環境生活,也該對社會有一份利益既得者的責任。
像天山童姥那樣居住在天山上,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或是像移花宮那樣成為武林禁地,生者勿入,是道家小國寡民的思想在現實中的落實。
任何思想都源於現實,又終將落入現實中,否則不過是紙上空想,杞人望天。
關木旦一世豪雄,也逃脫不了這個時代的印記,大廈將傾,世道淒迷,越是清醒者越是痛苦,越是強悍者越覺無力,因為哪怕他有橫蓋一世的武功,天下無敵的境界,也改變不了這個國家的命運。
顧絳從佛號中清醒時,透過這雙眼睛看向那至公至大的洪流,血海從中洶湧而上,千萬人向青史的一隅跌落,化作寥寥筆墨,刻下天下分合的起落,成為王朝興衰的宿命。
在他出生的時代,人們將之稱為「歷史的必然」,而在這個世界,更多人將之稱為——天道。
【??作者有話說】
關七真的好離譜的,他在說英雄裏就沒好過,不是神智不清,就是斷了一隻手,完整狀態下的關七能見過去未來,從他的眼睛裏去看,無情最後的結局應該是京師陷落,被逼到絕境殉國了。
唉,雖然北宋已經積重難返,必然會毀滅,但不妨礙趙佶他可真是個垃圾啊。
第58章 迷天 8
淒涼王能掙脫這必然的宿命嗎?
顧絳難得有些可惜地想,不能,因為他作為先帝的心腹,依舊是這個王朝的支持者,他隻是不滿奸臣弄權,再往上,也不過是不滿先帝的繼承者昏聵罷了。
一邊要維護統治,一邊要對付掌握統治權的人,他沒有那麽強的力量和手腕來平衡。
更無法挽迴這從開國就文武失衡、根基不穩的大宋王朝。
所以,顧絳從未想過要去做這個修補的人,在一個糟糕的胚子上打多少補丁都是破破爛爛的,既然已經壞到了一定程度,那就幹脆把它砸碎,將材料再次烈火煆燒,鑄成新的。
隻有統治者才會在乎這是誰家天下,百姓隻在乎能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與其讓這個國家一點點崩塌,被金、元相繼踐踏,最終百姓隻能淪為最底層的賤民苦苦掙紮,在戰亂中受盡苦難四百年,不如快刀斬亂麻!
一切思想都終究要落到現實,對一個封建王朝來說,民心就是天心。
而民亂頻發的江南已經證明了歷史大潮的走向,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顧絳撲進了這場淒風冷雨中,他淩空停頓又折返,根本不需要落地,他仿佛是一隻鳥,可以在天空中隨意飛翔,而自然中充盈的「氣」就是他的翅膀。
與天地自然合一,這就是先天的境界。
人的力量再強,也鬥不過他自身所處的環境,所以淒涼王的掌風都停息了下來,一種更淩厲的氣融入了他身周的環境,從四麵八方襲來!
一念之間,那隨長孫飛虹而來的風雨就被一場更大的風雪吹散了。
顧絳從風雪中來,他並沒有殺長孫飛虹的意思,所以每每隻點到為止,那如雪花一樣飄落的劍意覆蓋了槍痕,他每一招一式都有種渾然天成的優美,似乎並不是在和天下聞名的絕頂高手過招,更像是古老的巫者在通過舞蹈和上蒼溝通。
此刻,他身上的孤寂感壓過了淒涼的氛圍,這眾人泱泱的院中,好像從始至終隻有他一個人,千秋之前,千秋之後,如月孤懸。
諸葛正我出神地看著,忽嘆道:「我錯了,關七的武功又有了進步,這一步,就是天和地的差距,隻怕要贏過他,隻有師父親自出手了。」
雖然這個過程確實讓人心神疲憊。
他在看到關昭弟的血書時,便生出一種預感,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將魔念所蘊含的情感發泄出來的機會,所以顧絳放縱了魔念的滋長,他一度神思混亂,心湖中的潔白明月變得慘白中透著血色。
在邀月的記憶翻騰錯亂時,他心湖中始終清明的一點念頭甚至還在想著,他名為「絳」,絳者,大赤,似乎從出生起就註定了要沾染赤紅,做不得長久清淨的皎潔玉盤。
原本給他起名的人是想叫他顧江,因為那家醫院就叫這個名字,若不是那家醫院的大夫救助,他險些就不能出生了。
但主治大夫覺得叫「江」不好,大江東去,命如流水,不如改江為「絳」,希望這個孩子能有赤子之心、永不磨滅。
時間過去太久了,顧絳如今的年紀,即便拋開原身記憶帶來的加成,也有快兩百歲了。
即便是以他的記憶力,童年時的一些事情也開始變得模糊不清,或許也不是忘記,隻是不怎麽去迴憶那些過往了,當你不再去迴憶,那這些被堆積在記憶底層的過去,和被遺忘也沒有太多區別。
但這個世界王朝末年,亂世將至的氛圍還是讓他不由得迴想起了自己出生的時代,比起這裏,那是個人與人之間情感不再緊密、但社會化更高的時代,每個人都被分工進社會集體這個龐然大物的運作齒輪中,你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生活所需的東西都是由別人在安定的環境下製作出來的。
他穿的衣服是製衣廠的工人製作的,他吃的東西是農莊的業主種植的,他工作的實驗室是學校支持的,連他走的路都是國家調動工人鋪設管理的。
人依靠穩定的大環境生活,也該對社會有一份利益既得者的責任。
像天山童姥那樣居住在天山上,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或是像移花宮那樣成為武林禁地,生者勿入,是道家小國寡民的思想在現實中的落實。
任何思想都源於現實,又終將落入現實中,否則不過是紙上空想,杞人望天。
關木旦一世豪雄,也逃脫不了這個時代的印記,大廈將傾,世道淒迷,越是清醒者越是痛苦,越是強悍者越覺無力,因為哪怕他有橫蓋一世的武功,天下無敵的境界,也改變不了這個國家的命運。
顧絳從佛號中清醒時,透過這雙眼睛看向那至公至大的洪流,血海從中洶湧而上,千萬人向青史的一隅跌落,化作寥寥筆墨,刻下天下分合的起落,成為王朝興衰的宿命。
在他出生的時代,人們將之稱為「歷史的必然」,而在這個世界,更多人將之稱為——天道。
【??作者有話說】
關七真的好離譜的,他在說英雄裏就沒好過,不是神智不清,就是斷了一隻手,完整狀態下的關七能見過去未來,從他的眼睛裏去看,無情最後的結局應該是京師陷落,被逼到絕境殉國了。
唉,雖然北宋已經積重難返,必然會毀滅,但不妨礙趙佶他可真是個垃圾啊。
第58章 迷天 8
淒涼王能掙脫這必然的宿命嗎?
顧絳難得有些可惜地想,不能,因為他作為先帝的心腹,依舊是這個王朝的支持者,他隻是不滿奸臣弄權,再往上,也不過是不滿先帝的繼承者昏聵罷了。
一邊要維護統治,一邊要對付掌握統治權的人,他沒有那麽強的力量和手腕來平衡。
更無法挽迴這從開國就文武失衡、根基不穩的大宋王朝。
所以,顧絳從未想過要去做這個修補的人,在一個糟糕的胚子上打多少補丁都是破破爛爛的,既然已經壞到了一定程度,那就幹脆把它砸碎,將材料再次烈火煆燒,鑄成新的。
隻有統治者才會在乎這是誰家天下,百姓隻在乎能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與其讓這個國家一點點崩塌,被金、元相繼踐踏,最終百姓隻能淪為最底層的賤民苦苦掙紮,在戰亂中受盡苦難四百年,不如快刀斬亂麻!
一切思想都終究要落到現實,對一個封建王朝來說,民心就是天心。
而民亂頻發的江南已經證明了歷史大潮的走向,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顧絳撲進了這場淒風冷雨中,他淩空停頓又折返,根本不需要落地,他仿佛是一隻鳥,可以在天空中隨意飛翔,而自然中充盈的「氣」就是他的翅膀。
與天地自然合一,這就是先天的境界。
人的力量再強,也鬥不過他自身所處的環境,所以淒涼王的掌風都停息了下來,一種更淩厲的氣融入了他身周的環境,從四麵八方襲來!
一念之間,那隨長孫飛虹而來的風雨就被一場更大的風雪吹散了。
顧絳從風雪中來,他並沒有殺長孫飛虹的意思,所以每每隻點到為止,那如雪花一樣飄落的劍意覆蓋了槍痕,他每一招一式都有種渾然天成的優美,似乎並不是在和天下聞名的絕頂高手過招,更像是古老的巫者在通過舞蹈和上蒼溝通。
此刻,他身上的孤寂感壓過了淒涼的氛圍,這眾人泱泱的院中,好像從始至終隻有他一個人,千秋之前,千秋之後,如月孤懸。
諸葛正我出神地看著,忽嘆道:「我錯了,關七的武功又有了進步,這一步,就是天和地的差距,隻怕要贏過他,隻有師父親自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