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綜武俠] 天下有敵 作者:六塊蛋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昭者,美好光明。
在關七的記憶裏,他的父兄都是渣滓,為人敗壞,也沒什麽本事,披著世家讀書人的風光表皮,其實繁華下都是骯髒算計,反而是在家中不受人關注待見的妹妹是個倔強的小姑娘,他時常照顧她,所以,當關七決定離家時,也隻有他的小妹子抱著一個小小的包袱追上了他。
關昭弟對他說:「七哥不在,那個家也沒什麽值得我留戀的了,我願意追隨七哥,天涯海角都去得!」
他們兄妹倆在江湖遊歷了一段時間,最終關七選擇來到京城,因為他已經發現了這個國家、這個朝廷的局勢積重難返,總有一天不是遼國也是女真,亦或者還有西夏會踏碎滿地繁華,他希望自己能在京師這個政治中心建立起龐大的勢力,聯合正邪雙方,涉及黑白兩道,凝成一股力量,這樣萬一山河有變,至少能守住國家的中心。
可恰恰是因為他這樣的立場,在白道看來接納了太多有汙點的人,在邪派看來,又偏向正義之士,根本無法融為一體,所以關七幹脆讓他們都蒙上臉,遮掩身形,這樣就沒有了過去、正邪之分。
要顧絳說,這統一所有人的想法幾乎不可能實現,隱瞞所有人的身份,更是會滋生太多陰暗之事。
但關昭弟卻真心佩服哥哥的英雄氣概,能將國之興亡放在自己身上,並真切地去做,而不是像很多江湖人那樣,有才的無智,有智的無才,有才有智的又少有這樣的氣魄,她願意為哥哥的事業傾盡全力,幫助他建功立業,聯合各方。
雖然她嫁給雷損後,多少被這個夫君哄得暈頭轉向了,但顧絳能理解她,她生來不被父母重視愛護,極度缺愛,哥哥又是個事業心重過家庭的人,她的生活中缺少溫情,所以才會被雷損拿捏,明知道丈夫別有用心,但於公於私都無法放棄。
顧絳知道,那個從深宅裏奔跑出來,因為被阻攔,在掙紮中鬢髮散亂的瘦小女孩,如今多半是不在了,她若還活著,怎麽可能不來找她的哥哥?
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他還是得讓他們去找的。
——————
這事被交給了五聖主呂破軍和六聖主張紛燕去做,迷天盟內有七位聖主,除了七聖主是關七自己,另外六人通常兩兩結伴,大聖主顏鶴髮與二聖主閔進,三聖主鄧蒼生和四聖主任鬼神,以及呂張二人,他們都是關木旦的親信,素日裏彼此以兄弟相稱。
因關七自身的武功蓋世,這六位聖主往往以管理和才智見長,真說起武功,倒不算太出眾,但隻要關七在一天,就不會有人輕易和迷天盟動武。
一人之威,以至於斯。
但同時,隻要關七出了問題,整個迷天盟就不再值得畏懼,將一個囊括數萬人的龐大組織存亡都繫於己身,是關木旦此人的自負和狂傲。
作為一個江湖人,他有如此天賦才能,當然可以自負自傲,但作為一個勢力的領袖,這無疑是完全不合格的。
顧絳一邊在紙上寫下給自己開的藥,一邊想著要怎麽著手整頓迷天盟,如今已是徽宗年間,北宋的氣數已經到了盡頭,新政的推行本意是要改變這一局麵,但文人老爺們總是缺乏對底層百姓真實狀況的清晰認知,新政雖然富國,但確實傷民,以至於保守派的勢力一直很大,新舊兩黨圍繞改革背後的利益互相爭鬥,排斥異己,反而促使了北宋的滅亡。
這點他和關七的看法是一樣的,北宋已經是一座破破爛爛的屋子,沒有一位雄主能刮骨療毒,震懾群臣,並活得夠長,能維持這些政策的推行、落實、生效,那這個王朝遲早要在內憂外患中崩塌。
偏偏這座屋子的主人不是一位鐵腕明君,而是道君皇帝,這才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不過眼下卻是個還不錯的時機,主要是遼國也陷入了亡國危機中,自身的衰敗和女真部落的崛起,使得這個曾雄踞北方的國家一日不如一日。
比起爭奪京師,顧絳更想抓在手裏的,是因富庶而即將被趙佶君臣刮地三尺的江南,以及因遼國之亂而漸漸失去控製的燕雲之地。
京師雖然重要,但它重要的基礎是在一個國家穩定的政權上的,反之,天子失去對天下的控製,那京師反而會成為最大的靶子。
顧絳沒有心情和他們為了爭奪一個城市搞什麽你來我往,也從未對徽宗皇帝寄予任何希望,指望他還不如指望遼國能振作一點,多抵擋金國一段時日。
目標雖然已經定下,要怎麽去做還得一步步實施。
首先他要做的,就是治好腦袋被炸的傷,然後再化解《先天破體無形劍氣》的反噬。
這門功夫實在是奇異,問世以來沒有任何人能修成,即便有修煉成功的,也很快就會斃命,而關七就喜歡挑戰這種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一心鑽研《先天破體無形劍氣》,而且已經攻克了「無形劍氣」。
他因損傷大腦,影響神智,而無法達成「破體」,可大概是在為情所傷的情況下,不再本能地顧及自身,現在顧絳查看這具身體時,發現「破體」已經悄無聲息地度過了。
而這門武功最難的「後天」返「先天」,才是他失控的根源。
易書中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在關七的記憶裏,他的父兄都是渣滓,為人敗壞,也沒什麽本事,披著世家讀書人的風光表皮,其實繁華下都是骯髒算計,反而是在家中不受人關注待見的妹妹是個倔強的小姑娘,他時常照顧她,所以,當關七決定離家時,也隻有他的小妹子抱著一個小小的包袱追上了他。
關昭弟對他說:「七哥不在,那個家也沒什麽值得我留戀的了,我願意追隨七哥,天涯海角都去得!」
他們兄妹倆在江湖遊歷了一段時間,最終關七選擇來到京城,因為他已經發現了這個國家、這個朝廷的局勢積重難返,總有一天不是遼國也是女真,亦或者還有西夏會踏碎滿地繁華,他希望自己能在京師這個政治中心建立起龐大的勢力,聯合正邪雙方,涉及黑白兩道,凝成一股力量,這樣萬一山河有變,至少能守住國家的中心。
可恰恰是因為他這樣的立場,在白道看來接納了太多有汙點的人,在邪派看來,又偏向正義之士,根本無法融為一體,所以關七幹脆讓他們都蒙上臉,遮掩身形,這樣就沒有了過去、正邪之分。
要顧絳說,這統一所有人的想法幾乎不可能實現,隱瞞所有人的身份,更是會滋生太多陰暗之事。
但關昭弟卻真心佩服哥哥的英雄氣概,能將國之興亡放在自己身上,並真切地去做,而不是像很多江湖人那樣,有才的無智,有智的無才,有才有智的又少有這樣的氣魄,她願意為哥哥的事業傾盡全力,幫助他建功立業,聯合各方。
雖然她嫁給雷損後,多少被這個夫君哄得暈頭轉向了,但顧絳能理解她,她生來不被父母重視愛護,極度缺愛,哥哥又是個事業心重過家庭的人,她的生活中缺少溫情,所以才會被雷損拿捏,明知道丈夫別有用心,但於公於私都無法放棄。
顧絳知道,那個從深宅裏奔跑出來,因為被阻攔,在掙紮中鬢髮散亂的瘦小女孩,如今多半是不在了,她若還活著,怎麽可能不來找她的哥哥?
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他還是得讓他們去找的。
——————
這事被交給了五聖主呂破軍和六聖主張紛燕去做,迷天盟內有七位聖主,除了七聖主是關七自己,另外六人通常兩兩結伴,大聖主顏鶴髮與二聖主閔進,三聖主鄧蒼生和四聖主任鬼神,以及呂張二人,他們都是關木旦的親信,素日裏彼此以兄弟相稱。
因關七自身的武功蓋世,這六位聖主往往以管理和才智見長,真說起武功,倒不算太出眾,但隻要關七在一天,就不會有人輕易和迷天盟動武。
一人之威,以至於斯。
但同時,隻要關七出了問題,整個迷天盟就不再值得畏懼,將一個囊括數萬人的龐大組織存亡都繫於己身,是關木旦此人的自負和狂傲。
作為一個江湖人,他有如此天賦才能,當然可以自負自傲,但作為一個勢力的領袖,這無疑是完全不合格的。
顧絳一邊在紙上寫下給自己開的藥,一邊想著要怎麽著手整頓迷天盟,如今已是徽宗年間,北宋的氣數已經到了盡頭,新政的推行本意是要改變這一局麵,但文人老爺們總是缺乏對底層百姓真實狀況的清晰認知,新政雖然富國,但確實傷民,以至於保守派的勢力一直很大,新舊兩黨圍繞改革背後的利益互相爭鬥,排斥異己,反而促使了北宋的滅亡。
這點他和關七的看法是一樣的,北宋已經是一座破破爛爛的屋子,沒有一位雄主能刮骨療毒,震懾群臣,並活得夠長,能維持這些政策的推行、落實、生效,那這個王朝遲早要在內憂外患中崩塌。
偏偏這座屋子的主人不是一位鐵腕明君,而是道君皇帝,這才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不過眼下卻是個還不錯的時機,主要是遼國也陷入了亡國危機中,自身的衰敗和女真部落的崛起,使得這個曾雄踞北方的國家一日不如一日。
比起爭奪京師,顧絳更想抓在手裏的,是因富庶而即將被趙佶君臣刮地三尺的江南,以及因遼國之亂而漸漸失去控製的燕雲之地。
京師雖然重要,但它重要的基礎是在一個國家穩定的政權上的,反之,天子失去對天下的控製,那京師反而會成為最大的靶子。
顧絳沒有心情和他們為了爭奪一個城市搞什麽你來我往,也從未對徽宗皇帝寄予任何希望,指望他還不如指望遼國能振作一點,多抵擋金國一段時日。
目標雖然已經定下,要怎麽去做還得一步步實施。
首先他要做的,就是治好腦袋被炸的傷,然後再化解《先天破體無形劍氣》的反噬。
這門功夫實在是奇異,問世以來沒有任何人能修成,即便有修煉成功的,也很快就會斃命,而關七就喜歡挑戰這種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一心鑽研《先天破體無形劍氣》,而且已經攻克了「無形劍氣」。
他因損傷大腦,影響神智,而無法達成「破體」,可大概是在為情所傷的情況下,不再本能地顧及自身,現在顧絳查看這具身體時,發現「破體」已經悄無聲息地度過了。
而這門武功最難的「後天」返「先天」,才是他失控的根源。
易書中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