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綜武俠] 天下有敵 作者:六塊蛋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絳這下是真笑出聲來了:「哈哈哈哈,哎呦,我讓你去讀讀佛法,你就想到出家了?那也不能在少林寺啊,人家那是和尚廟,不收你這種受了情傷的小姑娘。」
李青蘿伏在他膝上,悶悶道:「我都這麽難過了,姑姑你還取笑我。」
顧絳一手撐著下巴,悠悠然道:「有的事,你把它看得太重,它在你心裏就有千斤,越想忘,越難忘,糾纏不去,執念成魔;而有的事,你不必把它想得那麽嚴重,好像天崩地裂了似的,相逢是緣分,分離是緣分不夠,大千世界你一生要遇見多少人?笑一笑,也就過去了,你才十八歲,有什麽過不去的?」
李尋歡曾那樣深愛林詩音,不也過去了?阿飛曾為了林仙兒放下視若性命的劍,一朝看破後也覺昔日都是幻夢;花白鳳一生隻愛白天羽,在傅紅雪帶迴馬空群和易大經的人頭後,不也放下執念,做一個普通婦人度過了餘生。
顧絳看著李青蘿,他知道原著中她會愛上段正淳,這段感情也沒有好的結果,但他沒有想方設法去阻止,因為這件事說到底要看李青蘿自己,她要是想得開,遇見段正淳又怎麽樣?她要是想不開,不遇見段正淳也會有吳正淳、張正淳,對方的為人或許還不如這位鎮南王呢。
情緣、孽障,一念之間,他已教了阿蘿很多,如果她一定要執著,他也不必勸她迴頭。
想到這裏,顧絳又問道:「所以,少林寺你還想不想去?」
李青蘿把頭埋在臂間,良久才說了一聲:「去。」
第36章 逍遙 6
少林寺位於河南登封,因建於少室山叢林之中,故名少林,乃是北魏孝文帝為天竺僧人跋陀所建,至天龍年間已經有五百多年歷史。
「這跋陀乃是少林第一任方丈,是一位修小乘佛法的僧人,後來少林的慧光法師在小乘佛法的基礎上革新律宗,延續至今。你別看武林中人說起少林都說達摩祖師,但菩提達摩乃是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傳人,修大乘佛法,真正的禪宗祖師,而少林這些大大小小的和尚修的是律宗,真正得達摩佛法真傳的弟子沒有幾個。」
顧絳帶著李青蘿登上少室山,往少林寺中去,卻沒有走正經山門,而是越過那些和尚,直奔藏經閣:「我帶你去見見這寺中唯一得達摩真意的和尚。」
顧絳現在身處的時間點是英宗年間,去年,隻有女兒的仁宗皇帝還是不甘心地咽氣了,把皇位傳給了宗室子趙曙,如今還沒到哲宗在位,要到哲宗元祐八年,報恩禪師入少林,才把少林的律宗改為禪宗,承繼達摩一脈,可以說現在的少林寺得武忘法,在顧絳看來,算不得達摩真正的弟子。
李青蘿神色還有些懨懨,她自幼聽姑姑臧否人物,雖然世人都推崇少林寺為武林泰鬥,但對於顧絳看不上少林寺大多數僧人這件事,李青蘿覺得也很正常。
「姑姑以前來過少林寺?」
何止是來過,看顧絳這輕鬆繞過少林防守,挑著無人處走的輕鬆模樣,簡直是對摸進少林寺藏經閣輕車熟路了。
顧絳笑道:「我差不多也隻有五六歲的時候,師父時常會帶我來藏經閣看書,也就是後來他不怎麽愛出門了,才沒有再來,我也是那時認識了這寺裏的小和尚。」
齊乘雲眼裏的小和尚比她小十歲不到,如今也是年近古稀的老頭了。
「他年少時在少林寺的夥房掃地,因為寺中人憐惜他年幼,時常給他塞些吃的,夥房的和尚不懂多少佛法,他天賦太好,時不時聽那些僧人念些經書,就領會了其中真意,拿來問他們,他們隻當他小小年紀胡說而已。」
顧絳說話間進了藏經閣,他根本不掩藏行蹤,繼續說道:「青年後,他年輕力壯,就被安排到前麵大殿掃地,因為要打掃的地方太多,他都是早早起來,從早收拾到晚,剛好也能聽那些和尚早課晚課,還有大和尚講經,我記得那時候靈門剛做主持,是也不是?」
李青蘿聽她發問,悚然一驚,根本沒發覺這藏經閣中有人,卻見書架後一個拿著掃帚的老僧慢慢走了出來,他看起來十分年邁了,鬚髮皆白,躬身慢步,一點都不像有武功的樣子。
他見到顧絳,點頭笑道:「齊施主記得清楚,確實如此。」
顧絳打量了他一通,說道:「如今,你在這藏經閣裏掃了有二十多年的地了,每日觀摩佛法,得見達摩手書,已經悟到了禪宗真義,以你如今的境界,若不是性子淡泊,少林寺裏的那些小輩,根本沒有你的一合之敵。」
他說到這裏頓了一下,又轉道:「但你若不是這樣的性情,耐得住寂寞,也不可能真正領悟禪宗真諦了。」
掃地老僧微笑著,神色慈和平靜:「佛法廣大,誰又能說自己悟到了呢?隻能說幸得前人教誨,數十年未曾虛度而已。」
顧絳「嘖」了一聲:「你還是小時候有意思,如今年紀越大,越溫吞了。」
其實當年逍遙子動過收這個小和尚做弟子的打算,說如今的少林寺沒有人能教他,世間隻有他逍遙子能教他,反正他也不是正經的少林弟子,隻是自幼被送到這寺裏出家幹活,混口飯吃而已,連法號和度牒都沒有,不如收拾收拾和他去天山。
偏偏這小和尚八歲就虔心向佛,說:「佛法不靠人教,覺者不過是芸芸眾生中先醒悟的人,後來者讀佛法就能懂他們的所思所想,我向佛學法,終有得悟的那天。」
李青蘿伏在他膝上,悶悶道:「我都這麽難過了,姑姑你還取笑我。」
顧絳一手撐著下巴,悠悠然道:「有的事,你把它看得太重,它在你心裏就有千斤,越想忘,越難忘,糾纏不去,執念成魔;而有的事,你不必把它想得那麽嚴重,好像天崩地裂了似的,相逢是緣分,分離是緣分不夠,大千世界你一生要遇見多少人?笑一笑,也就過去了,你才十八歲,有什麽過不去的?」
李尋歡曾那樣深愛林詩音,不也過去了?阿飛曾為了林仙兒放下視若性命的劍,一朝看破後也覺昔日都是幻夢;花白鳳一生隻愛白天羽,在傅紅雪帶迴馬空群和易大經的人頭後,不也放下執念,做一個普通婦人度過了餘生。
顧絳看著李青蘿,他知道原著中她會愛上段正淳,這段感情也沒有好的結果,但他沒有想方設法去阻止,因為這件事說到底要看李青蘿自己,她要是想得開,遇見段正淳又怎麽樣?她要是想不開,不遇見段正淳也會有吳正淳、張正淳,對方的為人或許還不如這位鎮南王呢。
情緣、孽障,一念之間,他已教了阿蘿很多,如果她一定要執著,他也不必勸她迴頭。
想到這裏,顧絳又問道:「所以,少林寺你還想不想去?」
李青蘿把頭埋在臂間,良久才說了一聲:「去。」
第36章 逍遙 6
少林寺位於河南登封,因建於少室山叢林之中,故名少林,乃是北魏孝文帝為天竺僧人跋陀所建,至天龍年間已經有五百多年歷史。
「這跋陀乃是少林第一任方丈,是一位修小乘佛法的僧人,後來少林的慧光法師在小乘佛法的基礎上革新律宗,延續至今。你別看武林中人說起少林都說達摩祖師,但菩提達摩乃是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傳人,修大乘佛法,真正的禪宗祖師,而少林這些大大小小的和尚修的是律宗,真正得達摩佛法真傳的弟子沒有幾個。」
顧絳帶著李青蘿登上少室山,往少林寺中去,卻沒有走正經山門,而是越過那些和尚,直奔藏經閣:「我帶你去見見這寺中唯一得達摩真意的和尚。」
顧絳現在身處的時間點是英宗年間,去年,隻有女兒的仁宗皇帝還是不甘心地咽氣了,把皇位傳給了宗室子趙曙,如今還沒到哲宗在位,要到哲宗元祐八年,報恩禪師入少林,才把少林的律宗改為禪宗,承繼達摩一脈,可以說現在的少林寺得武忘法,在顧絳看來,算不得達摩真正的弟子。
李青蘿神色還有些懨懨,她自幼聽姑姑臧否人物,雖然世人都推崇少林寺為武林泰鬥,但對於顧絳看不上少林寺大多數僧人這件事,李青蘿覺得也很正常。
「姑姑以前來過少林寺?」
何止是來過,看顧絳這輕鬆繞過少林防守,挑著無人處走的輕鬆模樣,簡直是對摸進少林寺藏經閣輕車熟路了。
顧絳笑道:「我差不多也隻有五六歲的時候,師父時常會帶我來藏經閣看書,也就是後來他不怎麽愛出門了,才沒有再來,我也是那時認識了這寺裏的小和尚。」
齊乘雲眼裏的小和尚比她小十歲不到,如今也是年近古稀的老頭了。
「他年少時在少林寺的夥房掃地,因為寺中人憐惜他年幼,時常給他塞些吃的,夥房的和尚不懂多少佛法,他天賦太好,時不時聽那些僧人念些經書,就領會了其中真意,拿來問他們,他們隻當他小小年紀胡說而已。」
顧絳說話間進了藏經閣,他根本不掩藏行蹤,繼續說道:「青年後,他年輕力壯,就被安排到前麵大殿掃地,因為要打掃的地方太多,他都是早早起來,從早收拾到晚,剛好也能聽那些和尚早課晚課,還有大和尚講經,我記得那時候靈門剛做主持,是也不是?」
李青蘿聽她發問,悚然一驚,根本沒發覺這藏經閣中有人,卻見書架後一個拿著掃帚的老僧慢慢走了出來,他看起來十分年邁了,鬚髮皆白,躬身慢步,一點都不像有武功的樣子。
他見到顧絳,點頭笑道:「齊施主記得清楚,確實如此。」
顧絳打量了他一通,說道:「如今,你在這藏經閣裏掃了有二十多年的地了,每日觀摩佛法,得見達摩手書,已經悟到了禪宗真義,以你如今的境界,若不是性子淡泊,少林寺裏的那些小輩,根本沒有你的一合之敵。」
他說到這裏頓了一下,又轉道:「但你若不是這樣的性情,耐得住寂寞,也不可能真正領悟禪宗真諦了。」
掃地老僧微笑著,神色慈和平靜:「佛法廣大,誰又能說自己悟到了呢?隻能說幸得前人教誨,數十年未曾虛度而已。」
顧絳「嘖」了一聲:「你還是小時候有意思,如今年紀越大,越溫吞了。」
其實當年逍遙子動過收這個小和尚做弟子的打算,說如今的少林寺沒有人能教他,世間隻有他逍遙子能教他,反正他也不是正經的少林弟子,隻是自幼被送到這寺裏出家幹活,混口飯吃而已,連法號和度牒都沒有,不如收拾收拾和他去天山。
偏偏這小和尚八歲就虔心向佛,說:「佛法不靠人教,覺者不過是芸芸眾生中先醒悟的人,後來者讀佛法就能懂他們的所思所想,我向佛學法,終有得悟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