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派武術除劍派之外,還有青龍力、幹坤圈、鐵鞭等武器。西啟開元二十一年,青山派長生宮住持張至清,人稱「二十四俠」之一,用鐵鏈作褲帶,重八十石,運用自如,威力驚人,自稱為「鐵鞭」。


    青山派拳術有劍拳之稱,其中以青山派洪拳較為著名。青山派雪佛庵,是青山派洪拳的祖庭。


    青山派武術中,有自然門一派,又稱「神功」「神燈」「神拳」。屬於帶動自發動性質的技擊術。口訣有「動靜無窮,變化無端,虛虛實實,自然而然」。


    青山派派輕功,亦稱青山派龍蹻飛騰術,為仙人寧封所創。相傳黃帝戰蚩尤不勝,來至青山派,拜寧封為師,得龍蹻飛騰之術,最終戰勝了蚩尤。


    迢迢五千多年,經過多少代青山派武術愛好者的努力,青山派武術終於成為了中華武術中的佼佼者。


    「原來如此,不成想就是這般歷史深遠,魅力無窮,可惜了,我比武大會若是沒有就好了,真想見識見識,肯定會很精彩。」溫呤知感慨道。


    「會有機會的。」賈文和安慰道,「夜也深了,快迴去睡吧,明天不是要早起去後山看嗎?」


    後山……好吧,還沒去前山前,他還願意走一趟,畢竟風林美景,沒人會不喜歡,可走一趟下來,即使隻是粗略看看,也費時費腿,他現在的腿還是有點微微發酸的,他都能想到明天起床時兩腿僵直,稍微一挪動就疼的他直抽氣。


    溫呤知悻悻道:「改天吧,我現在還不知道明天有沒有力氣起來。」


    對於溫呤知突然改口,賈文和也沒說什麽。昏黃的燈光打在溫呤知的臉上,欲顯的他雙眼睛明亮迷人,引的賈文和定定的看著,並沒有再去提醒溫呤知離開。


    溫呤知也沒有要離開的動作。


    房間裏一時靜默,充斥著說清道不明地曖昧的靜默。


    良久溫呤知才撐起案幾站起身,臉上帶著莫名的落寞,對賈文和行了一禮:「賈先生,我先走了。」


    賈文和微微頷首,算作迴應,目神對方離開,有些奇怪他最後為何要露出那樣的表情。


    去還是要去的,腿一好,溫呤知就主動找英寧向他尋個假。


    英寧起先還有些震驚,小師弟什麽時候開竅了,欲開口詢問,但忽然想到了什麽,嘴裏欲吐出的話化作了一抹柔和的笑,大手一揮答應了。


    天色依舊是陰沉沉的,刮著冷風,雲層在上頭緩慢的翻湧著,雖未下雨,但顯然能看出這是下雨前的預兆。


    所以兩人都各自帶著一把油布傘。


    青山派後山位於青山派前山後,泰安鄉境內,總麵積約一百平方公裏。它與青山派山一脈相承,深藏不露,極具神秘色彩,直至西啟三清山六年才加以開發。


    青山派後山的宮觀香火雖無前山之盛,但清幽潔淨則更勝一籌,有「一山幽意論平分」之說。沿山道前行,山花爛漫,飛瀑流泉不絕;峭壁懸岩,天光雲影一線;忽而棧道逶迤曲折,不見頭尾;忽而村落群山環抱,綠草如茵。


    可謂是一地,千百變,更有不同。


    這裏的神仙洞,仙氣濃鬱、林深幽暗。洞口的浴仙岩處,一字排開四十八個石潭,光滑元苔,水清宜人,傳說青山派神仙常在此沐浴。


    後山天台寺遺址周圍,散布著幾十座宋代、明代的古墓,其中一座明墓上刻著對聯:


    山前山後溪水響


    雲內雲外澗鴣啼


    後山的黃鶴橋外有飛泉溝,全長十公裏,源出鎣華山南天門,流入味江。溯溝而上,景致迷人,幽穀飛泉、百丈長橋、雙泉水簾三景尤為出名。其中,幽穀飛泉由觀音岩瀑布、閉月潭、落雁潭組成;百丈長橋為懸崖上的棧道,滿掛古樹蒼藤;雙泉水簾則似花果山水簾洞,亭上有一幅對聯:


    雙聲泉落澗


    長嘯我開襟


    青山派後山龍隱峽棧道以溝底巨石為立柱。橫樑以滾木相連,上鋪木板。


    雙泉水簾位於青山派後山飛泉溝,是一組神奇的自然景觀,包括天橋、梳妝池及瀑布、水簾洞等風韻天成的小景。


    雙泉為兩道飛泉在合流處形成的前後雙瀑,前瀑來自梳妝池水,在岩洞頂散開,如一幅珍珠串綴起來的銀簾,掛在岩前,遮住洞口;後瀑為飛泉溝正流,似一條淩空飛嘯的銀龍,飛下數十米深的岩洞中。


    洞內雪浪翻湧,鍾乳遍布,奇絕瑰麗。洞岩上有古廊橋和木拱橋,通稱天橋,俯瞰溝底,煙雨溟濛,山樹飄搖,聽驚濤響於幽壑,恍如置身雲天。


    後山的白雲群洞海一千六百米,由大小上百個天然洞穴組成。望雲亭上的楹聯「人間桃源洞,天外白雲鄉」對此大為詠贊。洞極幽深,洞內有河、橋、宛若神仙洞府。相傳這裏為白雲祖師修煉升仙處。


    第一大洞群仙洞內有古青山派山仙人、隱士的塑像。老君洞海拔最高,裏麵有李聃傳道塑像七尊,是賞紅日的觀景點。


    後山的泰安寺始建於唐,寺旁有一座舍利塔、三塊古碑和數十株十分粗壯的古銀杏、楨楠和紅豆樹,寺前有古驛道,是都江堰通往金川的必經之路。


    相傳明末泰安寺有一了空僧人,與蜀王殘部勾結,與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的部屬為敵。張獻忠的部屬請到僧帶路,偷襲泰安寺,大獲全勝。泰安寺寺焚僧逃,了空觸岩而亡。對此《青山派山記》中有記載。西啟開元一十二年,泰安寺重建,隨後香火不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師弟是個社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歷史長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歷史長河並收藏師弟是個社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