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隊背後,方鎮海正急的要罵人。
“第六隊在幹嘛?”他怒吼道,“和婆娘在依依惜別嗎?讓他們給我快點兒,兩刻之內不出動,讓常將軍去填了那裂縫!”
傳令兵答應著去傳令了,但心裏卻為第六隊抱屈。第六隊不是不努力,但他們正好在地震震的最厲害的地方,整隊比別的隊花的時間多也有情可原啊。不過這不是他該想的事兒,他的任務就是告訴第六隊統帥:別再和婆娘依依惜別了。
吼過第六隊,方鎮海又吼了起來:“告訴負責整理敗兵的參將,必要時動動刀子,那幫子敗兵以為在老家曬太陽不成?再磨蹭,就送他們迴老家!”
又一個傳令兵應聲而去。
方鎮海倒不是不知道,現在這樣的混亂中,要想迅速整隊出動有多難,也不是不知道整理五萬方才經曆了地震的敗兵有多麻煩,但現在他必須搶時間,搶得到就勝,搶不到就敗!他可真經不起拖拉了,哪怕一刻的拖拉也經不起!
他抬頭看著前麵的第三隊,眼見匈奴騎兵已經開始發起衝擊,他的心中祈禱著,希望第三隊能支撐的久點,再久點,給他多一點時間,哪怕多一點點!
第三隊處,一場大戰正在展開。
第一批匈奴騎兵已經衝過了裂縫中斷的地帶,前麵的地麵上,一排排匆忙布置起來的絆馬索十分顯眼。
當先的匈奴千夫長一聲吆喝,長刀下指,身體直接掛在了馬蹬的一側,隻有一隻腳踏著馬蹬,整個身體都貼著馬匹向前,手臂伸出,長刀向前伸著,準備砍斷絆馬索。他的身後,士兵們紛紛效法,一時間無數身影以蹬裏藏身的姿勢掛在馬上向前,遠處猛一看去,就好象是一大片無人的馬匹在奔跑一樣。
連漢軍士卒中都有人喝起彩來。
如此精湛的騎術,不是一個兩個人,而是數百上千人,匈奴騎兵天下無敵也真是名不虛傳。
刷,刷刷刷!隨著刀光揮舞,一道道絆馬索被截成兩斷,人影飄動,匈奴騎兵們又紛紛翻身上馬,整個動作幹脆利落,無人落馬,也沒有一匹馬被絆倒,漢軍所設的絆馬索在匈奴騎兵麵前簡直成了小孩子的玩具一樣。
衛長風的心中又是讚歎又是恐懼。
沒錯,是恐懼。這樣的騎兵,還有誰能抵擋得了?與匈奴騎兵相比,東胡騎兵簡直就是小孩子在胡鬧一樣,今後的戰鬥,隻怕會極為殘酷。
匈奴騎兵衝近了!
當先的馬匹突然紛紛撲倒,馬匹奔的正急,而且撲倒並非是整個倒下,是突然間一條腿失去平衡的倒下,許多馬匹是翻著跟鬥倒下的,馬背上的匈奴騎兵騎術再精也騎不住,一時間馬在翻滾,人也在翻滾,甚至有的騎兵被淩空甩出好遠,都快到漢軍的防線處了,隻是這樣被甩出的騎兵,一下砸在地麵上,就算沒死基本也就起不來了。
能夠把這些騎兵弄的如此狼狽的,並非什麽神秘武器,而是鋤頭,方才帶來的鋤頭。
漢軍急急的在地麵上挖了許多小坑,那坑並不大,也就一掌大小,也不深,也就能勉強放進一隻腳去。
問題是,正是這些又不大又不深的坑,成了馬匹的死亡陷阱。
想象一下,平地上突然出現這樣的小坑,一匹奔跑中的馬要是有一隻馬蹄踩進去,結果會如何?
結果,自然是馬匹直接斷了腿,而奔跑的衝力則會讓馬匹翻起來,也同時讓馬背上的騎手飛出去。
有時候並不需要多高的技術,多神秘的武器,所謂大巧不工,最有效的,也就是最好的。
匈奴騎兵一下子倒了幾百匹馬,攻擊立時受阻,後麵的騎兵一時鬧不清狀況,衝擊停了下來。
衛長風的手一揮。
一片箭雨射出,那箭雨真的是雨,三千射手,加上二十支車載連弩,箭雨之密,幾乎遮住了太陽。
戰場上突然變的怪異起來。
本來,戰場上應當有人喊馬嘶聲,有金鼓交鳴聲,有受傷和垂死的士兵的慘叫聲,還應當有士兵們的歡唿聲和呐喊聲。
但現在,這些聲音都沒有了。隻有“唿~~~~~唿~~~~~”象風吹動的奇怪聲音。
但那不是風聲,那是箭雨飛出時的破空聲。這一片箭雨象一把巨大的鐮刀,隻一掃,對麵的匈奴騎兵就全部倒了下去,沒有人慘叫,也沒有人驚叫,所有的叫聲都來不及發出,每個人和馬的身上都插著不下十支箭,他們哪有什麽機會發出聲音?
兩千匈奴騎兵就這麽被消滅了,也就是兩個唿吸之間,兩千人,兩千匹馬,徹底被掃光。
戰場上終於暴發出歡唿聲。
那是漢軍士兵的歡唿聲,第三隊的漢軍士兵們興奮的歡唿著。
隻是一次發射啊,一次,片刻就殺了兩千人!多麽可怕的威力,多麽痛快的勝利!
衛長風卻沒有歡唿,他知道,這才是開始。
十五萬騎兵損失了兩千人,實在不值一提,這一次攻擊,隻能激怒匈奴人,接下來的攻擊將更猛烈,更可怕。
“打掃戰場!”他果斷下令,“將敵人的屍體和馬都拋到裂縫對麵的位置去!插地刺,快點!”
看著戰場上左右兩側的六千漢軍士兵衝入弓形陣地內在急急的搬運匈奴人的屍體,衛長風的心中突然一動,急急下令:“留下一百具屍體,搬到陣後去,我有用處,此後每次打掃戰場都留下一百具屍體!”
傳令兵去傳令了,不過誰也不知道定遠將軍留屍體幹嘛,難道做個法,讓這些屍體變成厲鬼去攻擊匈奴人?連白起都一臉的迷惑。
衛長風沒有理會眾人懷疑的目光,他迴頭看了看身後,身後,十萬漢軍已經全部出發,正急急的南行,但另外五萬敗兵仍是一團混亂,還在整隊中。他心中不由的呸了一聲。
五萬人,五萬漢軍,五萬難民。這些人真是沒種!
他忍著氣轉過身,見戰場打掃的差不多了,對麵,匈奴人也已經重新組織了隊伍,這一迴不再是輕甲騎兵直接衝鋒了,當先的是重甲騎兵,他們的身前是一個個方圓丈許的羊毛大氈,這些氈子又厚又大,背麵以木頭釘著框,每塊氈子都由數名士兵合力支著,伸在身前。
“第六隊在幹嘛?”他怒吼道,“和婆娘在依依惜別嗎?讓他們給我快點兒,兩刻之內不出動,讓常將軍去填了那裂縫!”
傳令兵答應著去傳令了,但心裏卻為第六隊抱屈。第六隊不是不努力,但他們正好在地震震的最厲害的地方,整隊比別的隊花的時間多也有情可原啊。不過這不是他該想的事兒,他的任務就是告訴第六隊統帥:別再和婆娘依依惜別了。
吼過第六隊,方鎮海又吼了起來:“告訴負責整理敗兵的參將,必要時動動刀子,那幫子敗兵以為在老家曬太陽不成?再磨蹭,就送他們迴老家!”
又一個傳令兵應聲而去。
方鎮海倒不是不知道,現在這樣的混亂中,要想迅速整隊出動有多難,也不是不知道整理五萬方才經曆了地震的敗兵有多麻煩,但現在他必須搶時間,搶得到就勝,搶不到就敗!他可真經不起拖拉了,哪怕一刻的拖拉也經不起!
他抬頭看著前麵的第三隊,眼見匈奴騎兵已經開始發起衝擊,他的心中祈禱著,希望第三隊能支撐的久點,再久點,給他多一點時間,哪怕多一點點!
第三隊處,一場大戰正在展開。
第一批匈奴騎兵已經衝過了裂縫中斷的地帶,前麵的地麵上,一排排匆忙布置起來的絆馬索十分顯眼。
當先的匈奴千夫長一聲吆喝,長刀下指,身體直接掛在了馬蹬的一側,隻有一隻腳踏著馬蹬,整個身體都貼著馬匹向前,手臂伸出,長刀向前伸著,準備砍斷絆馬索。他的身後,士兵們紛紛效法,一時間無數身影以蹬裏藏身的姿勢掛在馬上向前,遠處猛一看去,就好象是一大片無人的馬匹在奔跑一樣。
連漢軍士卒中都有人喝起彩來。
如此精湛的騎術,不是一個兩個人,而是數百上千人,匈奴騎兵天下無敵也真是名不虛傳。
刷,刷刷刷!隨著刀光揮舞,一道道絆馬索被截成兩斷,人影飄動,匈奴騎兵們又紛紛翻身上馬,整個動作幹脆利落,無人落馬,也沒有一匹馬被絆倒,漢軍所設的絆馬索在匈奴騎兵麵前簡直成了小孩子的玩具一樣。
衛長風的心中又是讚歎又是恐懼。
沒錯,是恐懼。這樣的騎兵,還有誰能抵擋得了?與匈奴騎兵相比,東胡騎兵簡直就是小孩子在胡鬧一樣,今後的戰鬥,隻怕會極為殘酷。
匈奴騎兵衝近了!
當先的馬匹突然紛紛撲倒,馬匹奔的正急,而且撲倒並非是整個倒下,是突然間一條腿失去平衡的倒下,許多馬匹是翻著跟鬥倒下的,馬背上的匈奴騎兵騎術再精也騎不住,一時間馬在翻滾,人也在翻滾,甚至有的騎兵被淩空甩出好遠,都快到漢軍的防線處了,隻是這樣被甩出的騎兵,一下砸在地麵上,就算沒死基本也就起不來了。
能夠把這些騎兵弄的如此狼狽的,並非什麽神秘武器,而是鋤頭,方才帶來的鋤頭。
漢軍急急的在地麵上挖了許多小坑,那坑並不大,也就一掌大小,也不深,也就能勉強放進一隻腳去。
問題是,正是這些又不大又不深的坑,成了馬匹的死亡陷阱。
想象一下,平地上突然出現這樣的小坑,一匹奔跑中的馬要是有一隻馬蹄踩進去,結果會如何?
結果,自然是馬匹直接斷了腿,而奔跑的衝力則會讓馬匹翻起來,也同時讓馬背上的騎手飛出去。
有時候並不需要多高的技術,多神秘的武器,所謂大巧不工,最有效的,也就是最好的。
匈奴騎兵一下子倒了幾百匹馬,攻擊立時受阻,後麵的騎兵一時鬧不清狀況,衝擊停了下來。
衛長風的手一揮。
一片箭雨射出,那箭雨真的是雨,三千射手,加上二十支車載連弩,箭雨之密,幾乎遮住了太陽。
戰場上突然變的怪異起來。
本來,戰場上應當有人喊馬嘶聲,有金鼓交鳴聲,有受傷和垂死的士兵的慘叫聲,還應當有士兵們的歡唿聲和呐喊聲。
但現在,這些聲音都沒有了。隻有“唿~~~~~唿~~~~~”象風吹動的奇怪聲音。
但那不是風聲,那是箭雨飛出時的破空聲。這一片箭雨象一把巨大的鐮刀,隻一掃,對麵的匈奴騎兵就全部倒了下去,沒有人慘叫,也沒有人驚叫,所有的叫聲都來不及發出,每個人和馬的身上都插著不下十支箭,他們哪有什麽機會發出聲音?
兩千匈奴騎兵就這麽被消滅了,也就是兩個唿吸之間,兩千人,兩千匹馬,徹底被掃光。
戰場上終於暴發出歡唿聲。
那是漢軍士兵的歡唿聲,第三隊的漢軍士兵們興奮的歡唿著。
隻是一次發射啊,一次,片刻就殺了兩千人!多麽可怕的威力,多麽痛快的勝利!
衛長風卻沒有歡唿,他知道,這才是開始。
十五萬騎兵損失了兩千人,實在不值一提,這一次攻擊,隻能激怒匈奴人,接下來的攻擊將更猛烈,更可怕。
“打掃戰場!”他果斷下令,“將敵人的屍體和馬都拋到裂縫對麵的位置去!插地刺,快點!”
看著戰場上左右兩側的六千漢軍士兵衝入弓形陣地內在急急的搬運匈奴人的屍體,衛長風的心中突然一動,急急下令:“留下一百具屍體,搬到陣後去,我有用處,此後每次打掃戰場都留下一百具屍體!”
傳令兵去傳令了,不過誰也不知道定遠將軍留屍體幹嘛,難道做個法,讓這些屍體變成厲鬼去攻擊匈奴人?連白起都一臉的迷惑。
衛長風沒有理會眾人懷疑的目光,他迴頭看了看身後,身後,十萬漢軍已經全部出發,正急急的南行,但另外五萬敗兵仍是一團混亂,還在整隊中。他心中不由的呸了一聲。
五萬人,五萬漢軍,五萬難民。這些人真是沒種!
他忍著氣轉過身,見戰場打掃的差不多了,對麵,匈奴人也已經重新組織了隊伍,這一迴不再是輕甲騎兵直接衝鋒了,當先的是重甲騎兵,他們的身前是一個個方圓丈許的羊毛大氈,這些氈子又厚又大,背麵以木頭釘著框,每塊氈子都由數名士兵合力支著,伸在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