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不遠,隻見迎麵是一個圓形的土台,四下裏旌旗招展,上千士兵衣甲鮮明羅列四周,張四柱、劉全等人都在台下站的筆直,數位常將軍各領其隊,分班排列,一邊上還有方鎮海也同樣挺立。


    衛長風吃了一驚,不知道要做什麽,急忙下馬,卻見白起已經下馬,大步前行,直走到第三隊將領之前站定,居然是代替衛長風站在了第三隊常將軍的位置上!


    “這是。。。。。。”衛長風的腦袋裏一時反應不過來。


    方鎮海一躬身:“定遠將軍衛長風登台拜將!”


    衛長風的腦袋轟了一聲。


    原來他被任命為定遠將軍了!


    看來此前任命為常將軍時,朱令以軍務緊急為借口,硬生生的將這個拜將之禮給壓下去了,這一迴衛長風率軍大破濊貊人和肅慎人聯軍,挽危局於既倒,又獨自冒險,救了方鎮海,功勞之大無以複加,而且朱令現在急需方鎮海支援,所以不但同意了對衛長風的定遠將軍任命,也同意了登壇拜將。


    “請定遠將軍衛長風登台拜將!”台上有人高聲發令。


    衛長風抬頭看去,方鎮海不知何時已經上了台,神情肅穆,正等待著衛長風。


    衛長風大步走上台去,方鎮海沒有問衛長風身體如何,他看得出衛長風的腳步矯健,他的身體向一邊一側:“先拜聖旨!”


    衛長風見台上供著香案,案上是聖旨,心知皇帝不能親至,所以將聖旨代替。衛長風向聖旨行禮已畢,方鎮海站在一邊,手捧文書,高聲宣布:“查常將軍衛長風,能征慣戰,屢建奇功,力戰強敵而大勝,平定東胡多借其力,功勳卓著,特任命衛長風為定遠將軍!”


    台下鼓聲大起,號角連天,士卒們縱聲歡唿,驚天動地。


    一片鼓樂聲中,方鎮海將定遠將軍印交給衛長風,大聲說道:“恭喜衛將軍!”


    衛長風環顧四周,隻見四野春意正濃,近處是矯健的士卒,遠處,綠葉滿山。他長長吸了一口氣。


    他,力戰東胡,屢克強敵,今天,他終於成為了定遠將軍。這不僅僅是一種榮譽和一個職務,更是一種責任。他要指揮著他的部下繼續血戰,直到盡誅胡虜,收複河山!


    鼓樂已畢,方鎮海將兵部的文書交給衛長風,由衛長風宣讀其他人員的任命。


    這一迴可以說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由於衛長風已成為定遠將軍,其他人也各有提升。白起提升為常將軍,統領第三隊,張四柱提升為牙將,連鄭六都由虛職參將轉成了正職,隻是他專門負責連弩隊的事務。


    升賞已畢,方鎮海隨即招集眾將,研究出兵攻擊匈奴的事宜。


    朱令的部隊為主力,統軍二十萬,已經自朔州出發,計劃先攻下烏蘭察布,然後進擊大漠,而方鎮海這一隊為右路側應部隊,新增兵後,兵力已經恢複到十萬,自現在的東胡王城雙城出發,橫過鬆原,直達錫林郭勒,然後與主力分進合擊,直擊大漠。


    衛長風聽著這個計劃,心中暗暗歎氣。


    又是這樣。朱侍郎的計劃總是那麽恢弘霸氣,但實際執行起來,可是千難萬難。


    如果是全麵擊敗匈奴,就應當將主力西移,至少在唿和浩特一帶,或者是銀川一帶出擊,才能直擊匈奴的心髒地帶,而且匈奴戰線廣闊,兩支部隊根本無法全麵覆蓋匈奴的活動區,至少在西線還要再有一支部隊才行。


    但現在看朱令的辦法,主力的位置偏東,出擊點到預計攻擊位距離不過四百裏,而做為策應的右路軍,反而要前行達一千六百裏去攻擊錫林郭勒,最後兩軍合擊,就算全麵成功,也不過控製了匈奴活動區的十分之一而已。


    很明顯,這個計劃是一個求功計劃,不是什麽衛國計劃。


    以二十萬人攻擊四百裏,當然安全,右路軍千裏轉戰,其路程一大半在匈奴活動區內,承擔的不是什麽策應任務,反而是主攻任務,匈奴的主力肯定會被右路軍吸引過來全力攻擊。結果是:朱將軍以萬全之態安然收複一個地區,行不過四百裏,可以凱歌高奏,而右路軍嘛,如果勝,則是朱將軍領導有方,如果敗,則是助戰不力。


    由此看來,朱將軍爭功的本事還真是更上了一層樓,以前是在戰後才爭功,現在還沒開戰呢,就已經設計好如何爭功減過了。


    他看了一眼眾將,眼見眾將的臉色一個個也不好看。


    這樣明顯的設計,誰看不出來?當大家都是傻子啊?


    方鎮海講解已畢,看了衛長風一眼,問道:“衛將軍有何補充?”現在衛長風已經是定遠將軍,是方鎮海的副手,方鎮海自然要先征求衛長風的意見。


    衛長風淡然一笑,說道:“末將隻是以為,朱侍郎好象將主力和策應部隊給寫反了。”


    他的意思是說,其實現在他們才是主力,而那個主力,倒是起的策應作用。


    衛長風這一句話引發了眾將的心聲。


    “我等深入敵境,行軍千裏,他們二十萬人行軍四百裏隻攻一城,這樣的布置怎麽能合理?”


    “這樣幹,不是明擺著累死咱們,他來搶功嗎?!”


    “末將對這個計劃有意見!”


    一時間帳內七嘴八舌,人人都表示反對。


    方鎮海倒是很淡然,他隻說了一句:“朱將軍十日前已經起兵。”


    眾將都安靜了下來。


    人家都起兵了,這計劃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還說什麽?顯然,朱令這是怕方鎮海反對,所以擺了方鎮海一道,先起兵,再送計劃,你方鎮海要敢不同意,那叫敵前抗令,殺無赦。


    “方將軍,”一邊上張四柱忍不住了,雖然他是牙將,但他的性子直來直去,也不管這麽多常將軍在場,直接了當的說道,“這口氣,你就忍得下去?”


    方鎮海的臉色變的嚴肅起來。


    他掃視了一眼眾將,慢慢的說道:“忍得下也得忍,忍不下也得忍!此戰關係國家存亡,三十萬將士的生死,無數百姓的安危,大漢不是朱侍郎的大漢,是我大漢皇帝與子民的大漢,咱們為國為皇為百姓而戰,不是為朱侍郎而戰,就算天大的氣,本帥也必須忍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魂之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之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之役並收藏戰魂之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