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吹動著微風。
簾幔輕輕晃動。
冰鑒中冒出絲絲涼氣,為龐大的宮殿降溫。
鍾表的噠噠聲迴響,不急不緩的流淌著時間。
“那時間還算寬裕。”
烏氏倮輕輕緩了一口氣。
“各地士卒民夫將在秋收後征召,所以你的那些馬匹也要盡快完備。”
“陛下需要多少匹馬?”
“十萬匹,必須是成年戎馬!”
烏氏倮在心中盤算了一番,然後搖了搖頭,“成年馬匹最多八萬匹。培育的良種馬還有兩年便可成年。”
秦始皇眉頭皺了皺,“八萬匹就八萬匹吧,另外兩萬匹田馬總能有吧。”
“田馬可三萬,另可再拿兩萬駑馬作征夫運輸之用。”
《周禮·夏官·校人》言:掌王馬之政,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
戎馬便是戰馬,齊馬是駕金輅的馬,道馬是駕象輅的馬。
“你好容易積攢的家底,這下可徹底掏空了。”
烏氏倮卻灑然一笑,“臣的家底也是陛下賜予,掏空了才能有更多的餘地積攢更多的財富。”
秦始皇大笑了起來,“北地郡養馬場太小,北上之後,朕給你一塊更大的草場。”
“陛下,八萬匹戎馬若是不夠,臣還能想些法子。”
“東胡郡那邊你就不用打主意了,朕不想從那裏運馬過來,太過招搖,會被匈奴人所察覺。”
“臣考慮不周。”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秦始皇自收到北方來信後便知道這是對匈奴動手的最好時機。
不管那封信的內容是真是假。
月氏與匈奴是否鬧掰或者合作,都是大秦士卒必須北上的信號。
他們鬧掰正好,大秦攻取匈奴,月氏當不會相助。
若是合作,那便可趁兩族合作未穩,給其致命一擊。
將河南地收迴之後,匈奴北遷,要與月氏聯合,那便沒了地利。
若要出兵,秦始皇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烏氏倮。
烏氏縣的馬匹是大秦士卒北征的根本,若沒有大量的戰馬支撐,很難給那些長在馬背上的遊騎致命一擊。
北上草原畢竟不比中原之戰,步卒勁弩便可橫掃天下。
廣袤的原野上,速度才是勝負的關鍵。
這個時代若要比速度,那隻有馬匹可以依賴了。
秦養馬之地不多,想要拿出足夠的戰馬裝備士卒,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情。
十萬騎士,放在以往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且以前也不以騎士為主力兵種。
這次北逐匈奴,秦始皇打算用速度來奠定勝局。
“此一戰要打多久?”
“隻掠取河南地,一載或許便可全功。”
烏氏倮點了點頭,“臣即刻迴轉,讓人準備陛下所需馬匹。”
“從隴西邊塞迴到烏氏縣,一刻也不曾歇息,便來了國都。不如休憩一日再行。”
秦始皇看了一臉倦色的烏氏倮,有些關切的提議。
“這……”烏氏倮看到秦始皇神情,便笑了笑,“也好,好久未曾來國都,正好暢遊一番。”
“保重身體啊,倮君!朕不想再有可以同行之人離去。”
“諾!”
大殿中再次安靜了下來。
秦始皇看著那幅廣袤的地圖發愣。
良久才喃喃自語了一句,“征字如何?嬴征。”
……
鹹陽郊外,麥子已然成熟,風拂過,滾滾如海浪一般。
蟬鳴聲音響起,讓這份燥熱更添煩擾。
農乙卻一臉笑容,在侍從的大傘之下,看著遠處的麥田。
“五日之後便可收割,希望不要下雨啊。”
“今年夏雨挺多,麥子晚熟,但顆粒飽滿,想必也能超過去年產量。”
“這是好事,不求多,年年都有增長,便說明我們這一載時光並未虛度。”
這是農學單獨劃出來的實驗田地,田中所產都將會作為糧種,分發各郡農學,然後再進行培育推廣。
這是項漫長且枯燥的事情,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
好在陛下對這項工作給予的強力的支持,使得每年這塊田裏的產量都會成為很多人關注的重點。
“治粟內史,陛下有召!”
農乙有些意外,來人很顯然是宮內之人,縱馬而來很是急切。
“太監如此急切,可是出大事?”
“治粟內史說笑,對於我們這些仆人來說,陛下說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
這人顯然不想在眾目睽睽之下透露一些內容。
等到了車廂中,那人才談起一些風聲。
“前幾日陛下召見了倮君。”
農乙點了點頭,心中已然有所猜測。
‘前些時日隴西邊塞立了一座城,又有塞外傳信,言匈奴與月氏的糾葛。’
他心中暗自思量,便已經有了定論。
陛下先問戰馬,再問糧草。
那便是要對匈奴動手了。
小院內,秦始皇正看著露出了土麵的嫩芽。
播下去有半月的胡蘿卜種子總算是發了芽。
這讓秦始皇很高興,一早便來到苗圃裏,觀察這些來自西域的新鮮事物。
“胡蘿卜,又早了好幾百年吧。”
秦始皇喃喃自語著。
自己這個小菜園越來越大,幾年前的帶迴的葡萄等苗木已經茂密成林。
青色的果實大小不一,是幾個不同的品種。
但味道都很甘甜,是非常好的果品。
“陛下,治粟內史來了。”
秦始皇洗了洗手,來到亭子內。
便看到農乙正看著懸掛在頭頂的葡萄。
“還沒熟,得到夏末。”
農乙迴過神來,“陛下,臣不是饞這葡萄,而是想求一顆苗。”
“去藍田農學那裏要,朕好容易養活了這幾株,珍貴著呢!”
秦始皇很爽快的拒絕了農乙,讓後者一臉不可思議。
“他們那正培育新品種,比朕這的更容易活。”
“臣離了宮就去農學。”
“正好代朕帶個信,讓太尉來宮中一趟。”
農乙神情微沉。
“陛下真要對匈奴用兵?”
秦始皇收斂了笑容,鄭重點頭。
“上次的邊塞來信你也知曉,匈奴若與月氏有隙,便是我們攻略河南地的最好時機。
若是兩邦初交,趁其未穩,也能讓那兩邊倒的月氏看看大秦的力量。”
農乙盤算了一下,“糧草可供給三十萬大軍一年半所需。”
秦始皇笑了笑,“真的嗎?”
“這是臣將秋收田賦也算了進去的。”
簾幔輕輕晃動。
冰鑒中冒出絲絲涼氣,為龐大的宮殿降溫。
鍾表的噠噠聲迴響,不急不緩的流淌著時間。
“那時間還算寬裕。”
烏氏倮輕輕緩了一口氣。
“各地士卒民夫將在秋收後征召,所以你的那些馬匹也要盡快完備。”
“陛下需要多少匹馬?”
“十萬匹,必須是成年戎馬!”
烏氏倮在心中盤算了一番,然後搖了搖頭,“成年馬匹最多八萬匹。培育的良種馬還有兩年便可成年。”
秦始皇眉頭皺了皺,“八萬匹就八萬匹吧,另外兩萬匹田馬總能有吧。”
“田馬可三萬,另可再拿兩萬駑馬作征夫運輸之用。”
《周禮·夏官·校人》言:掌王馬之政,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
戎馬便是戰馬,齊馬是駕金輅的馬,道馬是駕象輅的馬。
“你好容易積攢的家底,這下可徹底掏空了。”
烏氏倮卻灑然一笑,“臣的家底也是陛下賜予,掏空了才能有更多的餘地積攢更多的財富。”
秦始皇大笑了起來,“北地郡養馬場太小,北上之後,朕給你一塊更大的草場。”
“陛下,八萬匹戎馬若是不夠,臣還能想些法子。”
“東胡郡那邊你就不用打主意了,朕不想從那裏運馬過來,太過招搖,會被匈奴人所察覺。”
“臣考慮不周。”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秦始皇自收到北方來信後便知道這是對匈奴動手的最好時機。
不管那封信的內容是真是假。
月氏與匈奴是否鬧掰或者合作,都是大秦士卒必須北上的信號。
他們鬧掰正好,大秦攻取匈奴,月氏當不會相助。
若是合作,那便可趁兩族合作未穩,給其致命一擊。
將河南地收迴之後,匈奴北遷,要與月氏聯合,那便沒了地利。
若要出兵,秦始皇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烏氏倮。
烏氏縣的馬匹是大秦士卒北征的根本,若沒有大量的戰馬支撐,很難給那些長在馬背上的遊騎致命一擊。
北上草原畢竟不比中原之戰,步卒勁弩便可橫掃天下。
廣袤的原野上,速度才是勝負的關鍵。
這個時代若要比速度,那隻有馬匹可以依賴了。
秦養馬之地不多,想要拿出足夠的戰馬裝備士卒,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情。
十萬騎士,放在以往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且以前也不以騎士為主力兵種。
這次北逐匈奴,秦始皇打算用速度來奠定勝局。
“此一戰要打多久?”
“隻掠取河南地,一載或許便可全功。”
烏氏倮點了點頭,“臣即刻迴轉,讓人準備陛下所需馬匹。”
“從隴西邊塞迴到烏氏縣,一刻也不曾歇息,便來了國都。不如休憩一日再行。”
秦始皇看了一臉倦色的烏氏倮,有些關切的提議。
“這……”烏氏倮看到秦始皇神情,便笑了笑,“也好,好久未曾來國都,正好暢遊一番。”
“保重身體啊,倮君!朕不想再有可以同行之人離去。”
“諾!”
大殿中再次安靜了下來。
秦始皇看著那幅廣袤的地圖發愣。
良久才喃喃自語了一句,“征字如何?嬴征。”
……
鹹陽郊外,麥子已然成熟,風拂過,滾滾如海浪一般。
蟬鳴聲音響起,讓這份燥熱更添煩擾。
農乙卻一臉笑容,在侍從的大傘之下,看著遠處的麥田。
“五日之後便可收割,希望不要下雨啊。”
“今年夏雨挺多,麥子晚熟,但顆粒飽滿,想必也能超過去年產量。”
“這是好事,不求多,年年都有增長,便說明我們這一載時光並未虛度。”
這是農學單獨劃出來的實驗田地,田中所產都將會作為糧種,分發各郡農學,然後再進行培育推廣。
這是項漫長且枯燥的事情,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
好在陛下對這項工作給予的強力的支持,使得每年這塊田裏的產量都會成為很多人關注的重點。
“治粟內史,陛下有召!”
農乙有些意外,來人很顯然是宮內之人,縱馬而來很是急切。
“太監如此急切,可是出大事?”
“治粟內史說笑,對於我們這些仆人來說,陛下說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
這人顯然不想在眾目睽睽之下透露一些內容。
等到了車廂中,那人才談起一些風聲。
“前幾日陛下召見了倮君。”
農乙點了點頭,心中已然有所猜測。
‘前些時日隴西邊塞立了一座城,又有塞外傳信,言匈奴與月氏的糾葛。’
他心中暗自思量,便已經有了定論。
陛下先問戰馬,再問糧草。
那便是要對匈奴動手了。
小院內,秦始皇正看著露出了土麵的嫩芽。
播下去有半月的胡蘿卜種子總算是發了芽。
這讓秦始皇很高興,一早便來到苗圃裏,觀察這些來自西域的新鮮事物。
“胡蘿卜,又早了好幾百年吧。”
秦始皇喃喃自語著。
自己這個小菜園越來越大,幾年前的帶迴的葡萄等苗木已經茂密成林。
青色的果實大小不一,是幾個不同的品種。
但味道都很甘甜,是非常好的果品。
“陛下,治粟內史來了。”
秦始皇洗了洗手,來到亭子內。
便看到農乙正看著懸掛在頭頂的葡萄。
“還沒熟,得到夏末。”
農乙迴過神來,“陛下,臣不是饞這葡萄,而是想求一顆苗。”
“去藍田農學那裏要,朕好容易養活了這幾株,珍貴著呢!”
秦始皇很爽快的拒絕了農乙,讓後者一臉不可思議。
“他們那正培育新品種,比朕這的更容易活。”
“臣離了宮就去農學。”
“正好代朕帶個信,讓太尉來宮中一趟。”
農乙神情微沉。
“陛下真要對匈奴用兵?”
秦始皇收斂了笑容,鄭重點頭。
“上次的邊塞來信你也知曉,匈奴若與月氏有隙,便是我們攻略河南地的最好時機。
若是兩邦初交,趁其未穩,也能讓那兩邊倒的月氏看看大秦的力量。”
農乙盤算了一下,“糧草可供給三十萬大軍一年半所需。”
秦始皇笑了笑,“真的嗎?”
“這是臣將秋收田賦也算了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