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郡大部分原屬九江西境。


    隨著近些年秦卒南掠,因前者轄區太大,便劃了一塊為衡山郡。


    郡治邾縣(今湖北省武漢市新洲)的戒嚴已經持續近二十天。


    多日商議,結果已經初定。


    “今日初案已定,日後東西通行,商貿往來,聯合捕盜,便以此案為準。


    相鄰各郡便需要通力合作,沿江而治,最後能通達支脈,讓南境徹底穩定下來。”


    葉騰將連日來商討定下初行方案,放在了桌上。


    上麵筆跡淩亂,但頗具成果。


    郡守八人,齊齊稱賀,臉上疲憊被笑容覆蓋。


    清茶上來,幾人都有些鬆了口氣的感覺。


    大江西段的蜀郡郡守便講起了前年之事。


    “那雅拉在蜀郡西側高原之上,那裏的馬匹十分健壯,雖不善長途奔襲,但耐力極佳,是最受高原商隊歡迎的馬匹。”


    “那雅拉王子帶迴來的到底是什麽?”


    眾人知道上林學宮多了雅拉來的學生,也聽聞雅拉守衛的魁梧雄壯。


    更是對那份東西好奇。


    蜀郡郡守指了指,巴郡郡守。


    “這位將來想必更詳細些。”


    巴郡郡守抿了口茶,“說起此事,便不得不說巴清此人。


    當年得陛下授玻璃之法,便改變了家中產業。


    後組建一支商隊,名其商隊,其實為一支死士。


    由諸族強壯者組成,西上高原。


    我等不知其人在高原上經曆了什麽,十幾人隊伍,歸來便隻有幾節枯骨。”


    聽到此處,眾人紛紛歎息。


    “取迴來的不過是幾粒種子,皆已送去國都了。”


    “幾粒種子?”


    南郡郡守看了看沉默不語的扶蘇,後者意識到他的目光有詢問之意,便搖了搖頭。


    他也不知道這些種子到底是何物,不過如此機密想必事關重大。


    “這下清女子的商隊在巴郡名氣更勝。


    當年聯合南境諸邦費了多少力氣,總算有了一條商路。


    那可是直通滇池的商路,路上土人誰都不認,隻認清女子的旗幟。”


    “南境就是土人部族眾多,這也是治理的一個難點啊。”


    蒼梧郡守歎息,他那裏土人部族更多。


    一個山寨都是一個族群,各個山頭爭鬥不斷,有時候連居中調和的官吏都打。


    “這也是潛移默化的東西,著急是急不來的!”


    南郡郡守在字麵上寫著些什麽。


    今日難得晴日,陽光透過藍色的窗戶,灑入室內,讓人心情舒暢了些許。


    “今年陛下北上,應是有對北方用兵的意思啊。”


    衡山郡守轉移了話題,南境的諸事已經談了近一月,實在沒了興趣。


    “那匈奴單於也是縮頭烏龜,陛下親書書信想要與其商談一番,這人卻派騎卒騷擾邊境。”


    “他怕秦卒突然北上,將他捉起來放到國都和那東胡王作伴。”


    鄣郡郡守低聲一句,臉上帶著淺淺笑意。


    眾人聽聞皆是大笑,就連扶蘇也翹起了嘴角。


    “中車府令率騎士三千,繞陰山而行做的出彩!匈奴所能行之地,大秦騎士亦可前往!”


    “想必那匈奴單於已經嚇壞了,想必幾年內不敢擾邊。”


    談起邊境之事,難免不提到新收的海外疆域。


    “大軍出兵東門為何沒個動靜,我都是看郡尉軍報才得知這事。”


    “陛下在長春與北境諸邦做了一場商談你以為是白談的。


    東門征伐的軍資糧草被那辰國給包了。”


    場中不免驚歎。


    “這國家竟如此富庶!”


    扶蘇淡淡道:“遍地山地的半島之國,良田不多,何來富庶之說,攝於秦海卒之威罷了。”


    “原來如此。”


    鄣郡郡守望向這位年輕的會稽郡守,悄聲說道:“具區澤周邊安寧,還需郡守多多幫襯。”


    扶蘇這是初見鄣郡郡守,幾日相處下來,也熟悉了起來。


    “你我相鄰,郡界安定,自當協力。”


    “近日郡中有信來,言有楚國舊臣在打探郡守身份。”


    扶蘇眉頭一皺,“何人?”


    鄣郡郡守搖了搖頭,“不知,我有一暗探,言其人所謀甚大,此次會議之後,郡守要稍加留心啊。”


    “多謝提醒!”


    扶蘇心中暗自心驚,自己身份若暴露,那牽扯起的波瀾就大了。


    一國公子的身份足以讓他們提起精神了。


    顯然這位鄣郡郡守也有猜測,隻是並未明言。


    眾人推舉他為此次議事之首,顯然南郡郡守透露過一些風聲。


    就連往日想與自己結親的九江郡守都委婉了不少。


    “兩位在密談些什麽?”


    席間已經注意到兩人談話,南郡郡守便笑著出言想問。


    扶蘇笑了笑,“在談迴歸之行程,想問問鄣郡沿途諸般景色。”


    “想不到軾還有此雅致,郡內衡山風景頗好,不如諸位多留一日,我等一同遊覽。”


    衡山郡守適時提議,眾人頗多響應者。


    約定後日,會議便散開。


    九江、會稽、鄣郡三位走在一起,商量著日後形勢。


    三郡相鄰,水域流速最是平穩,沿江治理,是最能出成效的地域。


    “郡守!”


    扶蘇身後傳來一個熟悉聲音。


    轉身看去,便見王離追了上來。


    “哦?監禦史為何在此?”


    王離拱手,“自國都歸來,走了水路,聞郡守已在衡山郡,便在此等候。”


    見其餘人疑惑神色,“此位郡中監禦史,王維。這兩位一是九江郡守,一是鄣郡郡守!”


    王離笑著向兩人施禮。


    後兩人臉色有些變化,但依舊鄭重迴禮。


    王氏,剛從國都迴來。


    這兩點已經印證了南郡郡守的模糊言語。


    他雖然未提及扶蘇身份,可有心之人一但往正確的方向上觀察,便覺得處處都能夠吻合自己的猜測。


    “兩位應有事情相商,我等便不打擾。幾日後起行,咱們再在舟船之上相談。”


    扶蘇看著兩人遠去,便向王離說道:“鄣郡郡守說有人在查我的身份。”


    王離眉頭一皺,“是這次我迴國都的事情。”


    扶蘇點了點頭。


    王離臉上有些後悔神色,“方才不應該說自國都迴來的!”


    扶蘇並沒有埋怨什麽,“說已不說,已經不重要了。他們也已知曉了我的身份。”


    “啊?”王離有些意外,“是南郡郡守透露的。”


    “興許隻是隱晦提及,但這幾位可都是老狐狸,不然也不會認可我為此次會議的會首。”


    王離默然。


    “看來會稽郡邑守衛要加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秦的手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柑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柑橘並收藏穿越大秦的手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