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燕後。


    殘破的薊都變成了一處冷清的城池。


    隻有很少的居民和零散的商賈。


    這還是最近這些年商業興盛後,才有如此的景象。


    從去年開始這座殘破的故城便開始了修複工作。


    同時來自上穀郡和漁陽郡的近千名工匠齊聚此地。


    原本已經沒人居住的城西被清理了出來。


    入住近萬士卒。


    年後沒過多久,便起來了整齊的房屋,給這個近千年的燕都添了些許人氣。


    立夏的剛過,城裏便出了告示。


    內容並不複雜,招挖礦工人,月薪三百錢,不限男女,做五休一,有晉升機會,還有夜晚學室教識文斷字。


    薊縣各鄉裏都貼滿了告示,讓剛過了春耕的人找到了掙錢的機會。


    三百錢不多,隻是以如今糧價,亦可以買三石粗糧,足夠家中沒有餘糧的人度過青黃不接的時期。


    士卒嚴守的小院內,薊縣縣令正跟墨甲講述近來招募的人手。


    秦始皇對於薊縣的水泥工室很重視,便由墨甲親自坐鎮修建,等到完工後再交由地方運營。


    薊縣縣令得了這麽大的一個差事,頓時喜不自禁。


    來人是大秦目前名聲最盛的青年人。


    雖然沒有官職在身,但其爵位之高,已經能夠比肩朝中大吏。


    “一萬人還是太少了。”


    墨甲對於這麽長時間才招募了一萬人很不滿意。


    “不少了,今年又遷走了一批,這些留下的可都是願意守著故土的人。”


    薊縣縣令帶著笑意,講述了此地人口減少的原因。


    東北新郡的吸引力很大,特別是對於靠近處於關口的黔首。


    那些過境的人口一隊一隊,到現在都沒有停止。


    隻見北上,沒有見南下的。


    那裏的生活和待遇顯而易見。


    這也導致了此地的人口流失情況。


    要不是一些富戶和舊貴們提了佃戶的待遇,估計還能再走一成。


    以往人口是負擔,現在人少了,都成了寶貝了。


    “每月工錢再加五十,日管兩餐。”


    墨甲在此建立工室是有時限的,一萬多人還不夠預期,最少還得再來一萬。


    “這……”


    薊縣縣令一時糾結了起來。


    薊縣人口減少是事實,但是要說招不到閑散的黔首那是扯淡。


    青黃不接的時節,能夠有一筆進項。


    隻是很多人都知道采礦的活,那可是能累死人的。


    “怎麽,還不行?”


    “那小吏就去試試!”


    薊縣縣令屁顛顛的走了。


    墨甲身邊小吏道:“這人倒也坦誠,沒有私下克扣,倒是個能夠共事之人。”


    墨甲則搖了搖頭,“確是個誠實的人,隻不過能力不足,看樣子同那些富戶、貴族周旋,也是處在下風的人。”


    小吏歎了一聲,苦笑道:“這算是比較好的了。”


    “先不管他,讓兩位軍侯開始給現在這一萬人分組。采煤、采石、伐木、運輸,將煉焦工室先建起來。”


    時間不等人,已經定了建造工室的地點,墨甲便不想再等。


    薊縣西山的煤礦儲量很多,足夠目前所需。


    同時墨甲也想更加了解一些采礦的事情,順便試試一些早就想驗證的東西。


    比如抽水器,軌道運輸等等。


    招工還在進行,原本還在觀望的佃戶聽說管飯了,便拖家帶口的聚攏而來。


    墨甲看著十幾歲的半大孩子都參與到了鋪路的隊伍裏,眼神中有了些無奈。


    “上吏,勉強湊了兩萬多人,別看都是些孩子,力氣大著呢!”


    薊縣縣令帶著諂媚的笑容,這段時間對這個年輕人多了些敬佩之意。


    小小年紀,腦子裏的奇妙想法可是真多。


    這西山原本隻是一個山路,被他想了個法子,令人擴寬道路,在上麵鋪上了雙向的軌道,馬車跑起來更加省力,才不過一個多月,便打通了進山的道路。


    轟隆!


    一聲巨響再次從遠方傳來。


    那是一群神秘的開山匠人,要不然開山路可不會這麽快。


    人們都說那是能夠請動天神的人,但隻有薊縣縣令不這麽認為。


    這些東西,都是這位年輕人帶來的。


    “最後一段路了,軌道鋪上還得用一個休沐日。”


    墨甲看著遠處的煙塵,對於這種驚天動地的響動已經見怪不怪了。


    負責開山的是一群特殊的工匠。


    他們直屬於藍田大營,直接將領是如今的太尉。


    這群人有個特別的稱謂:工程匠卒。


    “這路開通後,城西工室的產量又能再提一提!”


    所謂的工室其實就是一處露天的大工地,現在已經有了水泥的產出,不過產量很少,這都是用來進行初期建設所用。


    “路通了後,工地就得停一停。”


    墨甲話很少,對於外行他沒有交流的欲望。


    自己好心開辦的夜晚學室,還不如兩餐飯食來的有吸引力,這讓他很有挫敗感。


    同時也感受到一種任重而道遠的使命感。


    大秦的黔首們,還掙紮在溫飽線下,根本沒有心情追求精神生活。


    “哎呀,哈哈哈,小吏還以為能用上那奇物修補城防呢!”


    墨甲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此次協助建造,你已有功,有調用一部分水泥的權限。”


    “這算是意外之喜!意外之喜!哈哈哈……”


    薊縣縣令聞言大喜,雙眼頓時亮了起來。


    這些時間相處,了解了這位青年人的處事習慣,便知道這也是個直接的人。


    所以有他這句話,薊縣那些殘破的城防,便無需他擔憂了。


    水泥是個好東西。


    特別是在這個以人力為主的時代,能夠快速黏合的水泥將會是這群吏員最喜歡的東西。


    因為這是能夠最快出政績的事物。


    有了它修橋補路,修繕岸堤,加固城防,事半功倍。


    薊縣縣令不知道這處巨大的工室建造好了以後,自己還能不能在此地任職,但已經看到了薊縣此地興盛的苗頭。


    才不過三四個月時間,縣邑,鄉裏間的話題已經改變了。


    以往那些怨言和敵視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好奇,與期待。


    原本麻木的黔首,如今雙眼閃著亮光。


    他不禁感慨。


    吃飽了就是不一樣。


    原本沒有人的夜晚學室,現在不也坐滿了人。


    “組長!東胡來使!”


    一個身穿工學服飾的年輕人走上山來。


    直接對看著遠方風景的墨甲稟告。


    “東胡使者,來的這麽快?”


    墨甲有些意外,帶人下了土坡,上了正在木軌上靜立的馬車。


    駕車之人的馬鞭在空中爆響。


    一道迅捷的馬車便在山間快速移動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秦的手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柑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柑橘並收藏穿越大秦的手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