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之人自從進入鹹陽就被盯上了。


    百家之人隻是其次。


    其中最在意他們動向的是李斯。


    法家之人從來看不起商賈。


    其商工之民,修治苦之器,聚弗靡之財,蓄積待時,而侔農夫之利。


    韓非直接將其納入國家的蛀蟲之一。


    主張“使其商工遊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務而趨末作。”


    商賈買賣是無下限的,國家的權力都可以用金錢衡量,這樣下去國家必亡。


    李斯在得知秦始皇悄然召見商家之人,心中有些不妙的感覺。


    雖然大秦剛開商業,場麵一片繁榮,他心中卻始終帶著擔憂。


    財帛動人心,然人心最是難測,這個時代的律令之下,對於這些人的約束是最難的。


    子嬰受命編纂商業法令,其曾多次來到廷尉府,所思所慮已經涉及到了李斯的目力盡頭。


    感歎於這位公子的遠見,同時也對商業律令更加關注。


    李斯看到上麵有些內容已經不是當世學問,便知定然是後世律令。


    整個商業的體係監管都非當世之人所能。


    這套東西看的很長遠,但在這個蠻荒的時代,如何能夠做到執行是個很大的問題。


    百家之人之所以不想讓秦始皇見商家之人,目的很明確,什麽學說都可以傳揚,唯獨商賈不可立學。


    那是深淵。


    在得到消息時,李斯立即通知了王綰。


    兩個對頭在這件事上選擇一致對外,其他百家也紛紛響應。


    一群人浩浩蕩蕩來到院子內,便見到秦始皇在那悠閑的喝茶,旁邊已經有幾卷外形古樸的簡牘。


    “陛下!商賈不可立學。”


    王綰開口,臉上帶著激憤。


    秦始皇歎息一聲,看向殷從,“聽到了,商學若立,你得先辯倒這些人。”


    殷從是殷商後人,但其也是一個商賈,對於世間貨物流轉之道見解很深。


    “商賈殷從講過右丞相。”


    “哼!無需多禮,盡快離去吧!上林學宮沒有商賈之地!”


    “地為何人所有,為何無商賈之地。”


    秦始皇眼睛一亮,端起陶杯細品茶水,準備開始看戲。


    殷從這人向他講述來意的時候,秦始皇知道,這人次來,目的不止一個。


    大秦開商業,自然會用到商賈的學問。


    商賈有什麽學問,卻隻有從事商賈的人才真正清楚。


    自己那位仲父著有呂氏春秋,所記所載卻是紛雜諸事,並沒有說商賈之道。


    或許其也有顧慮,也或許是其他原因。


    但這位從未顯露姓名的殷從此行恐怕是有備而來。


    地。


    土地也。


    立足之處,生活之所,這是萬事之根本。


    一出言就是論這個東西,殷從的膽子很大啊。


    見他一臉從容,看到其交出骨簡時的解脫,想必也是豁出了這條性命。


    王綰眼睛微眯,“天下之主就在你麵前,你不知?”


    殷從笑著看了秦始皇,見其就像是一個局外人一般,心中便有些把握。


    “十年前的大秦的天下還在函穀關內,如何算是天下之主。如今更不同,天下四極秦隻占一隅,何來天下之主之言。”


    “豎子安敢胡言!”


    王綰沒想到,這位看似隨和的中年男子,竟能夠說出這樣的言語。


    不要命了嗎?


    見秦始皇沒有反應,殷從便站了起來,他指了指暖房內的綠色植物。


    “此為西域之物,我也是今日得見。丞相可知是何人帶來的。”


    “此為倮君之人所尋之物,此事自然是陛下所令。”


    殷從點頭,“陛下命倮君,倮君命仆人。何人命陛下如此?”


    王綰一時啞口,“何人敢命陛下行事!莫要詭辯!”


    眾人看向了秦始皇,秦始皇有些無奈,自己本打算看戲來著,這次不下場都不行。


    “朕知西域有物,可豐富黔首衣食,僅此而已。”


    “如此,乃黔首所令陛下。”


    秦始皇搭話,王綰接道:“陛下心懷仁德,黔首稱頌不已,西來之物,皆因陛下仁德之心,自不能稱得上命令!”


    殷從點頭,“此物根植於土地,所獲者歸何人所有?”


    “自然是歸陛下所有!”


    “先前所言,陛下非天下之主,此地也非陛下所有為,何所獲者當歸陛下。”


    王綰被之人繞得腦袋有些糊塗,“大秦宮廷之內,自然是陛下之地,所植之物,乃陛下辛苦勞作所得,所獲之物定當歸陛下所有。”


    殷從笑了笑,“六國之地黔首,皆在自己所墾荒地上勞作,所植之物為何要獻於陛下。”


    王綰語塞,李斯麵色陰沉,起於百家之人則是若有所思。


    唯有一人站出來道:“依你所言,黔首所墾之地,所產之物當為黔首所有。那國境之外,胡人南下之時,秦卒也不必為之奮力而戰。”


    此人是農家種言。


    “先生所言,秦卒戰乃是黔首為保平安,所以獻陛下以糧食。那秦卒乃何人?”


    種言默然。


    因為秦卒皆黔首之子。


    接著往下問題就很簡單了。


    富有天下的君王在其中的作用是什麽?


    答案也很簡單。


    坐享其成。


    “以你之言,當為老子所言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那大秦已經被胡人分食殆盡了。”


    出言的是公輸合。


    “所以,國之為國,陛下其實並未坐享其成,而是起到了凝聚萬民,抵禦外邦作用。”


    殷從得出了結論,但是其他人總覺得這結論有些不對勁。


    李斯這才站了出來,“你覺得陛下可以不是陛下。”


    殷從臉上的笑意收斂了起來,看了看秦始皇,後者一臉坦然,似乎是早有預料。


    “百家治國之策,受限於王者之權而不自知?”


    這句話說出來,其餘人臉上都黑成了鍋底。


    秦始皇卻笑了起來,王守成說後世百家缺少一本《國富論》。


    唯有真正理解一個國家利益糾葛的人才能洞悉其中之道。


    其實百家之人又怎麽能不明白真正的利益糾葛在何處。


    要不然孟子也不會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老莊也不會遁入天地大道,遠離世間繁雜。


    諸子百家,看得很明白,卻不敢直言。


    或委婉,或逃避,或依附。


    終究沒有一人敢提出掀桌案的言語。


    因為他們看得很清楚。


    民之後,社稷二字彌足珍貴。


    “好了,再說下去,朕都快被你們當場誅殺了。”


    秦始皇適時開口。


    “其實殷從次來,並非為商賈之學,但是朕見你們這副模樣,看來商學已經可以立於上林之內了。”


    眾人訥訥無言。


    這已經觸及百家的底線。


    而殷從的言語,顯然沒有底線。


    秦始皇並沒有生氣。


    反而有些高興。


    終於不用自己動手推動車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秦的手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柑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柑橘並收藏穿越大秦的手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