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濛迴過臉,微微訝異地看向荊白,她是自己身邊最重要的侍女,卻極少對事情表達看法,難得會聽到她說出這番話,幾乎是為小苦說情。
荊白也不避諱地承認自己的越界,「恕奴婢大膽。在洛陽侯府的時候與小苦打交道多了一些,他對世子忠心耿耿,對您也沒有惡意。」
荊白和小苦有點私交,這個可以理解,自從她和元致徹底掰了以後,同住一個屋簷下,兩邊在生活瑣事的協調上仍要靠他們二人來迴溝通。
其實,周濛自己曾經和小苦的私交還要更好一些,隻是後來她搖身一變成了名聲惡劣的清河公主,小苦就不大願意拿正眼瞧她了。
她從未將小苦視作下等的奴僕,無非是時移勢易,昔日的交情煙消雲散了。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多數都是這樣,短暫相識又漸行漸遠,隻不過是彼此人生某一段的過客罷了,比如小慶,比如韓淇,又比如曾經在天青閣一起玩鬧過的小姐妹們,周濛再也不會想去打擾他們平靜的生活,隻希望他們過得不錯,這便足夠了。
荊白開始替她洗起了長發。
「他還說什麽了?」她趴在池邊,任身後荊白輕柔地動作。
「沒了,世子隻說了這幾句就走了。」
*
元致離開中山王宮的第二天,中山王司馬緒也啟程離宮了,兩隊人馬一前一後,目標都是洛陽。
記得在小時候,周濛偶爾在江夏的街邊聽書生們論起時政,都說在中山國守北境守了一生的老王爺終於英雄遲暮,能活過六十就是高壽。直到今年,司馬緒已經七十一了。因了前半生的辛苦征戰,年老後他的身體其實並沒有特別康健,但他這一生似乎都沒有放下對皇位的渴望,前麵的十來年,他隱在那不成器的世子司馬曲的後麵,一麵裝病,一麵蟄伏,為了就是接下來的這一次機會吧。
知道會有大事發生,周濛也讓自己打起精神,一有空就找來溫如,問她打聽來的關於洛陽的最新情況。
果然,這兩隊人馬一到洛陽,大戰便一觸即發。
元致到洛陽後的第五日,三萬黑羽軍便在城外集結,以為北燕復仇為名討伐太子司馬功,開始正式攻取南晉都城洛陽。
黑羽軍是典型的騎兵,擅長長途奔襲作戰,本以為在攻城械戰中會吃點虧,會打得吃力,沒想到僅僅三天過後,洛陽城的城門就被攻破了。
周濛都沒想到元致會贏得這樣快,此前朝廷還聲稱有二十萬禦林軍戍守洛陽,傳說中古都洛陽的城池更是易守難攻,固若金湯。
到第九日,又經過兩天的血戰,黑羽軍攻下了洛陽皇宮,元致親手斬殺了禁軍統領、太子司馬功的妻舅杜勇,順利接管宮城,將徹底失勢的建武帝父子牢牢圍在宮城做的牢籠之中。
對於黑羽軍的進犯,南晉的朝廷上下表現得出奇地平靜。
在武安長公主的主政下,南晉宗室同大理寺發布檄文,歷數太子司馬功數十年來的罪狀,從殘害皇子,再到裏通外國,勾結北匈奴與宇文鮮卑將北燕滅國等等。
元致以復仇為名的軍事行動也得到了百姓的同情,黑羽軍剿滅禦林軍後便迅速接管了洛陽城防,之後,戰前盛傳他會屠城的謠言不僅沒有發生,在軍事上他還尤為克製,不影響城中百姓的正常生活,甚至百姓還可以像以前一樣進出城門。
到了第十二日,中書省代帝下發詔書,廢司馬功太子之位,所犯數條重罪條條屬實,即刻處斬。
隻要司馬功一死,元致進攻洛陽的目的就算達到了,他接下來的選擇就顯得尤為令人矚目。是進一步找個由頭殺了已經臥病不起、奄奄一息的建武帝,進而拿下皇位自己稱帝,還是選擇將辛苦打下的洛陽城拱手讓給他人,朝野上下都在恐懼與希望的搖擺中等待這位北燕世子的決定。
周濛從不認為元致有在中原稱帝的野心,他一個鮮卑異族,能順利拿下洛陽城後不受到朝野的抵抗和討伐,足以說明洛陽城裏真正掌握權力的南晉世族對於他的支持,在這裏麵,除了蕭皇後、蕭太師和武安長公主的斡旋,更少不了中山王司馬緒的號召。畢竟,老傢夥巴巴地跑去洛陽,絕不是白去的,七十歲的老皇叔,在宗室、軍中、朝中的威望都不容小覷。
既然他願意為元致復仇擺平洛陽朝局,那麽作為迴報,元致一定早已和他達成了約定,洛陽城遲早都會是他的。
眼下的洛陽城實際上是處於黑羽軍的軍管狀態,那麽元致究竟會以什麽樣的方式交出軍防大權?周濛覺得他最好就是在這個當口,向司馬緒提出允許北燕復國作為交換的條件,保證黑羽軍和他自己有一個不被事後清算的退路。
接下來的幾天,周濛比之前交戰的時候更加緊張,可是,那邊出奇地平靜,似乎什麽事情也沒發生,溫如也沒打聽出來任何有意義的消息。
洛陽的局勢或許是在僵持,也或許正在悄悄向某些方向推進,總之,風平浪靜地又過了三日,到第十五日,沒想到洛陽司州以西平地起了驚雷,臨淄王從長安東進,要進洛陽城勤王。而所謂勤王,目標自然是元致和黑羽軍。
自從元致拒絕迎娶新安郡主,轉而選擇了投向中山王,他和臨淄王府的反目就是遲早的事。若真要打,周濛不相信臨淄王能打得過元致,可是,軍管洛陽城需要投入大量兵力,黑羽軍總共也隻有三萬人馬,哪怕能抽出一半的兵力,要迎戰號稱率領五萬人馬的臨淄王談何容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荊白也不避諱地承認自己的越界,「恕奴婢大膽。在洛陽侯府的時候與小苦打交道多了一些,他對世子忠心耿耿,對您也沒有惡意。」
荊白和小苦有點私交,這個可以理解,自從她和元致徹底掰了以後,同住一個屋簷下,兩邊在生活瑣事的協調上仍要靠他們二人來迴溝通。
其實,周濛自己曾經和小苦的私交還要更好一些,隻是後來她搖身一變成了名聲惡劣的清河公主,小苦就不大願意拿正眼瞧她了。
她從未將小苦視作下等的奴僕,無非是時移勢易,昔日的交情煙消雲散了。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多數都是這樣,短暫相識又漸行漸遠,隻不過是彼此人生某一段的過客罷了,比如小慶,比如韓淇,又比如曾經在天青閣一起玩鬧過的小姐妹們,周濛再也不會想去打擾他們平靜的生活,隻希望他們過得不錯,這便足夠了。
荊白開始替她洗起了長發。
「他還說什麽了?」她趴在池邊,任身後荊白輕柔地動作。
「沒了,世子隻說了這幾句就走了。」
*
元致離開中山王宮的第二天,中山王司馬緒也啟程離宮了,兩隊人馬一前一後,目標都是洛陽。
記得在小時候,周濛偶爾在江夏的街邊聽書生們論起時政,都說在中山國守北境守了一生的老王爺終於英雄遲暮,能活過六十就是高壽。直到今年,司馬緒已經七十一了。因了前半生的辛苦征戰,年老後他的身體其實並沒有特別康健,但他這一生似乎都沒有放下對皇位的渴望,前麵的十來年,他隱在那不成器的世子司馬曲的後麵,一麵裝病,一麵蟄伏,為了就是接下來的這一次機會吧。
知道會有大事發生,周濛也讓自己打起精神,一有空就找來溫如,問她打聽來的關於洛陽的最新情況。
果然,這兩隊人馬一到洛陽,大戰便一觸即發。
元致到洛陽後的第五日,三萬黑羽軍便在城外集結,以為北燕復仇為名討伐太子司馬功,開始正式攻取南晉都城洛陽。
黑羽軍是典型的騎兵,擅長長途奔襲作戰,本以為在攻城械戰中會吃點虧,會打得吃力,沒想到僅僅三天過後,洛陽城的城門就被攻破了。
周濛都沒想到元致會贏得這樣快,此前朝廷還聲稱有二十萬禦林軍戍守洛陽,傳說中古都洛陽的城池更是易守難攻,固若金湯。
到第九日,又經過兩天的血戰,黑羽軍攻下了洛陽皇宮,元致親手斬殺了禁軍統領、太子司馬功的妻舅杜勇,順利接管宮城,將徹底失勢的建武帝父子牢牢圍在宮城做的牢籠之中。
對於黑羽軍的進犯,南晉的朝廷上下表現得出奇地平靜。
在武安長公主的主政下,南晉宗室同大理寺發布檄文,歷數太子司馬功數十年來的罪狀,從殘害皇子,再到裏通外國,勾結北匈奴與宇文鮮卑將北燕滅國等等。
元致以復仇為名的軍事行動也得到了百姓的同情,黑羽軍剿滅禦林軍後便迅速接管了洛陽城防,之後,戰前盛傳他會屠城的謠言不僅沒有發生,在軍事上他還尤為克製,不影響城中百姓的正常生活,甚至百姓還可以像以前一樣進出城門。
到了第十二日,中書省代帝下發詔書,廢司馬功太子之位,所犯數條重罪條條屬實,即刻處斬。
隻要司馬功一死,元致進攻洛陽的目的就算達到了,他接下來的選擇就顯得尤為令人矚目。是進一步找個由頭殺了已經臥病不起、奄奄一息的建武帝,進而拿下皇位自己稱帝,還是選擇將辛苦打下的洛陽城拱手讓給他人,朝野上下都在恐懼與希望的搖擺中等待這位北燕世子的決定。
周濛從不認為元致有在中原稱帝的野心,他一個鮮卑異族,能順利拿下洛陽城後不受到朝野的抵抗和討伐,足以說明洛陽城裏真正掌握權力的南晉世族對於他的支持,在這裏麵,除了蕭皇後、蕭太師和武安長公主的斡旋,更少不了中山王司馬緒的號召。畢竟,老傢夥巴巴地跑去洛陽,絕不是白去的,七十歲的老皇叔,在宗室、軍中、朝中的威望都不容小覷。
既然他願意為元致復仇擺平洛陽朝局,那麽作為迴報,元致一定早已和他達成了約定,洛陽城遲早都會是他的。
眼下的洛陽城實際上是處於黑羽軍的軍管狀態,那麽元致究竟會以什麽樣的方式交出軍防大權?周濛覺得他最好就是在這個當口,向司馬緒提出允許北燕復國作為交換的條件,保證黑羽軍和他自己有一個不被事後清算的退路。
接下來的幾天,周濛比之前交戰的時候更加緊張,可是,那邊出奇地平靜,似乎什麽事情也沒發生,溫如也沒打聽出來任何有意義的消息。
洛陽的局勢或許是在僵持,也或許正在悄悄向某些方向推進,總之,風平浪靜地又過了三日,到第十五日,沒想到洛陽司州以西平地起了驚雷,臨淄王從長安東進,要進洛陽城勤王。而所謂勤王,目標自然是元致和黑羽軍。
自從元致拒絕迎娶新安郡主,轉而選擇了投向中山王,他和臨淄王府的反目就是遲早的事。若真要打,周濛不相信臨淄王能打得過元致,可是,軍管洛陽城需要投入大量兵力,黑羽軍總共也隻有三萬人馬,哪怕能抽出一半的兵力,要迎戰號稱率領五萬人馬的臨淄王談何容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