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他離去時忘了一件披風,文帝囑咐鄭平親自送了過去,到了寢宮後才發現大皇子中毒昏迷的事。
後來那個奉茶的宮人被發現溺死在了禦花園的清波池裏。唐懷安經過一番查探後發現了那個宮人的身份,原來在被選去奉茶之前,他曾是禦膳房裏一個極不起眼的普通奴才。
剝絲抽繭後,唐懷安發現他曾受過二皇子的恩惠,在他的床榻下也藏著二皇子賞賜的玉玨。
一切都指向了二皇子,雖然過於粗劣,卻是證據確鑿。二皇子接二連三的差錯早已讓文帝寒了心,他憤怒地寫下了一道旨意,將二皇子封為寧王,封地劃在了沿海的福州,隻等出了正月就要離京就番去。
因為大皇子中毒未醒,接待北齊景王的重任交到了陸之珩和禮部尚書身上。
結果景王在進京途中感染了風寒,無奈之下隻能在驛站先住下。陸之珩和禮部的餘尚書親自去了百裏之外的驛站看望他。
陸之珩和餘尚書剛離開京城,宮裏就發生了動亂。不甘心去嶺南就番的二皇子趁著入宮看望皇後時,率領了一支早已買通的禦林軍,包圍了太極殿。
張朝年和方元慶等人也一併入了宮,眾人將文帝圍在殿中,半請願半威脅地上奏請文帝改立二皇子趙詢為太子。
「逼宮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你們當真不怕死嗎?」文帝怒目圓睜地瞪視著以張朝年為首的一班文臣。
「皇上,大皇子昏迷不醒,恐怕病體難愈,實在不堪為儲君。我等也是為了大魏的江山社稷著想。」張朝年麵色平靜地沉聲說道。
縱然麵色沉靜,可他抬眸看向文帝的那一眼裏卻滿是雄心。文帝暴怒地拍了拍桌子,怒斥道:「張朝年,你竟敢如此逼迫朕?」
張朝年輕嘲地看著他,滿臉桀驁地說道:「皇上此言差矣,老臣一向衷心耿耿,今日與諸公前來也全是為了大魏江山。皇上若一意孤行、不肯為社稷著想,老臣隻能請皇上退位讓賢了。」
他的話剛說完,方元慶等人都齊聲附和道:「請皇上為社稷著想,改立二皇子為儲君。」
看著張黨沆瀣一氣地逼迫著自己,文帝不怒反笑道:「便是為社稷著想,才不能立他為太子,更不能把大魏江山交到你們這班狼子野心的人手裏。」
張朝年意外地看著處變不驚的文帝,不知為何,心裏隱隱生出了不安。
一再被文帝責罵侮辱的二皇子目光怨毒地走到了他身前,恨拫說道:「父皇,我到底哪裏不如你的意,你非要這般折辱我?」
「逆子,你剛愎自用、空有野心卻沒有經天緯地之才,被這班人攛掇得不知天地為何物,竟然做出逼宮這等大逆不道之事,我對你實在太失望了!」文帝痛心疾首地看著他,眉眼間閃過濃濃的厭惡。
「失望?哼……父皇什麽時候對我抱過期望?從前大哥在的時候,你心裏隻有大哥,大哥犯了錯離了宮,你又將全部的注意和關愛給了三弟,你的眼裏什麽時候有過我?」
二皇子神色哀戚地看著他,眸中寫滿了怨恨和不平。
「父皇從未真正愛過我,一早就放棄了我,如今還談什麽失望不失望?」二皇子眸光冷淡,嘲諷地說道,「父皇若是肯禪位與我,我定會讓父皇在西山行宮頤養天年、安度餘生。」
文帝聞言震怒,厲聲咆哮道:「逆子,你眼裏還有沒有祖宗家法,還有沒有我這個父皇?」
二皇子不以為意地冷笑一聲:「父皇眼裏又何曾有我?事到如今還要和我談父子之情嗎?可惜,如父皇對我一樣,我對父皇你也隻剩下失望了。」
張朝年冷眼旁觀著這對天家父子,眼底滿是嘲諷和不屑。天家無父子,權利麵前情比紙薄。
文帝麵色鐵青地瞪著野心勃勃的二皇子,忿忿地抄起墨台朝他砸去,卻被二皇子輕易地躲過了。
見文帝冥頑不靈,二皇子漸漸失去了耐心,他迴眸看了張朝年一眼,隨即張朝年抬腳走到了文帝跟前,從袖中掏出了一張擬好的詔書。
「這是老臣代皇上草擬的詔書,請皇上提筆簽名吧。」
詔書被平平整整地鋪開,文帝沉怒地掃了一眼,看著詔書上的陳詞,怒火熊熊燃起,伸手就將詔書掃落在了地上。
文帝咬牙切齒地看著張朝年,狠戾地說道:「張朝年,你就這麽有把握嗎?」
張朝年目光沉沉地與文帝對視了一眼,心底陡然生出了一絲猶疑,可一想到至今昏迷不醒的大皇子和早已離京的陸之珩,那一絲懷疑還是被他抹去了。
他目露得意地輕笑道:「皇上還是早些簽了詔書吧。」說著,彎腰將落在地上的詔書重新撿起來平鋪在了文帝麵前。
「父皇不必再拖延了,禦林軍如今都是我的人,沒有人會來救你。早日簽了這退位詔書,兒子好送你去行宮頤養天年。」二皇子得意地笑了笑,眸中滿是殷切。
就在這時,一支羽箭從門外射了進來,直接沒入了二皇子的後背。
二皇子身子一晃,強烈痛楚讓他捂住了胸口,大驚失色地轉身朝門外看了過去。
手持弓箭站在門外的禦林軍統領此時正一臉漠然地拿箭瞄準著他。
「莫擎,你竟敢背叛我?」二皇子驚愕挫敗地瞪著他,眼底滿是震驚。
莫擎目光如炬地看著他,冷漠地說道:「二皇子說錯了,不是背叛,而是屬下從未歸順於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後來那個奉茶的宮人被發現溺死在了禦花園的清波池裏。唐懷安經過一番查探後發現了那個宮人的身份,原來在被選去奉茶之前,他曾是禦膳房裏一個極不起眼的普通奴才。
剝絲抽繭後,唐懷安發現他曾受過二皇子的恩惠,在他的床榻下也藏著二皇子賞賜的玉玨。
一切都指向了二皇子,雖然過於粗劣,卻是證據確鑿。二皇子接二連三的差錯早已讓文帝寒了心,他憤怒地寫下了一道旨意,將二皇子封為寧王,封地劃在了沿海的福州,隻等出了正月就要離京就番去。
因為大皇子中毒未醒,接待北齊景王的重任交到了陸之珩和禮部尚書身上。
結果景王在進京途中感染了風寒,無奈之下隻能在驛站先住下。陸之珩和禮部的餘尚書親自去了百裏之外的驛站看望他。
陸之珩和餘尚書剛離開京城,宮裏就發生了動亂。不甘心去嶺南就番的二皇子趁著入宮看望皇後時,率領了一支早已買通的禦林軍,包圍了太極殿。
張朝年和方元慶等人也一併入了宮,眾人將文帝圍在殿中,半請願半威脅地上奏請文帝改立二皇子趙詢為太子。
「逼宮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你們當真不怕死嗎?」文帝怒目圓睜地瞪視著以張朝年為首的一班文臣。
「皇上,大皇子昏迷不醒,恐怕病體難愈,實在不堪為儲君。我等也是為了大魏的江山社稷著想。」張朝年麵色平靜地沉聲說道。
縱然麵色沉靜,可他抬眸看向文帝的那一眼裏卻滿是雄心。文帝暴怒地拍了拍桌子,怒斥道:「張朝年,你竟敢如此逼迫朕?」
張朝年輕嘲地看著他,滿臉桀驁地說道:「皇上此言差矣,老臣一向衷心耿耿,今日與諸公前來也全是為了大魏江山。皇上若一意孤行、不肯為社稷著想,老臣隻能請皇上退位讓賢了。」
他的話剛說完,方元慶等人都齊聲附和道:「請皇上為社稷著想,改立二皇子為儲君。」
看著張黨沆瀣一氣地逼迫著自己,文帝不怒反笑道:「便是為社稷著想,才不能立他為太子,更不能把大魏江山交到你們這班狼子野心的人手裏。」
張朝年意外地看著處變不驚的文帝,不知為何,心裏隱隱生出了不安。
一再被文帝責罵侮辱的二皇子目光怨毒地走到了他身前,恨拫說道:「父皇,我到底哪裏不如你的意,你非要這般折辱我?」
「逆子,你剛愎自用、空有野心卻沒有經天緯地之才,被這班人攛掇得不知天地為何物,竟然做出逼宮這等大逆不道之事,我對你實在太失望了!」文帝痛心疾首地看著他,眉眼間閃過濃濃的厭惡。
「失望?哼……父皇什麽時候對我抱過期望?從前大哥在的時候,你心裏隻有大哥,大哥犯了錯離了宮,你又將全部的注意和關愛給了三弟,你的眼裏什麽時候有過我?」
二皇子神色哀戚地看著他,眸中寫滿了怨恨和不平。
「父皇從未真正愛過我,一早就放棄了我,如今還談什麽失望不失望?」二皇子眸光冷淡,嘲諷地說道,「父皇若是肯禪位與我,我定會讓父皇在西山行宮頤養天年、安度餘生。」
文帝聞言震怒,厲聲咆哮道:「逆子,你眼裏還有沒有祖宗家法,還有沒有我這個父皇?」
二皇子不以為意地冷笑一聲:「父皇眼裏又何曾有我?事到如今還要和我談父子之情嗎?可惜,如父皇對我一樣,我對父皇你也隻剩下失望了。」
張朝年冷眼旁觀著這對天家父子,眼底滿是嘲諷和不屑。天家無父子,權利麵前情比紙薄。
文帝麵色鐵青地瞪著野心勃勃的二皇子,忿忿地抄起墨台朝他砸去,卻被二皇子輕易地躲過了。
見文帝冥頑不靈,二皇子漸漸失去了耐心,他迴眸看了張朝年一眼,隨即張朝年抬腳走到了文帝跟前,從袖中掏出了一張擬好的詔書。
「這是老臣代皇上草擬的詔書,請皇上提筆簽名吧。」
詔書被平平整整地鋪開,文帝沉怒地掃了一眼,看著詔書上的陳詞,怒火熊熊燃起,伸手就將詔書掃落在了地上。
文帝咬牙切齒地看著張朝年,狠戾地說道:「張朝年,你就這麽有把握嗎?」
張朝年目光沉沉地與文帝對視了一眼,心底陡然生出了一絲猶疑,可一想到至今昏迷不醒的大皇子和早已離京的陸之珩,那一絲懷疑還是被他抹去了。
他目露得意地輕笑道:「皇上還是早些簽了詔書吧。」說著,彎腰將落在地上的詔書重新撿起來平鋪在了文帝麵前。
「父皇不必再拖延了,禦林軍如今都是我的人,沒有人會來救你。早日簽了這退位詔書,兒子好送你去行宮頤養天年。」二皇子得意地笑了笑,眸中滿是殷切。
就在這時,一支羽箭從門外射了進來,直接沒入了二皇子的後背。
二皇子身子一晃,強烈痛楚讓他捂住了胸口,大驚失色地轉身朝門外看了過去。
手持弓箭站在門外的禦林軍統領此時正一臉漠然地拿箭瞄準著他。
「莫擎,你竟敢背叛我?」二皇子驚愕挫敗地瞪著他,眼底滿是震驚。
莫擎目光如炬地看著他,冷漠地說道:「二皇子說錯了,不是背叛,而是屬下從未歸順於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