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做奴婢的本分,本是我們離不得姑娘,混說什麽姑娘離不開我。便是換了別人,也是事事要想在主子前頭的。」雲屏性子穩,也從不居功。
她和秦姝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論起親疏和得力,她都是姑娘跟前的頭一份。
秦姝看著她老成的樣子,也忍俊不禁,笑道:「我看滿兒說的不錯,我是當真離不開你的。別的丫頭可沒你這麽妥帖,我的雲屏呀是獨一份的。」
雲屏見秦姝又笑著打趣自己,也跟著笑了起來。一時間馬車內氣氛歡樂,後來滿兒主動說起了市井中的趣事,主僕二人聽得入神,一路上都充斥著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就連趕車的老李都不禁揚起了嘴角。
--------------------
做了個小手術還在休養中,斷了好久,還請見諒。後麵基本上能保證每周二更到三更這樣。這幾章的節奏比較慢,後麵會進入發展期,現在的心態也有所轉變,不著急,放鬆心情慢慢寫,盡量寫的細緻一點好一點,盡量不落俗套,希望喜歡的人多多支持。
第17章 謀事
=====================
馬車停在鬆陽書院時,已經臨近午時。秦姝在雲屏的攙扶下走下了馬車。滿兒尋到門童遞上了拜帖後,主僕三人在門前站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就被請了進去。
鬆陽書院依山而建,書院的規模雖比不上國子監,卻也是京城中讀書人心中的聖地。書院的山長是十年前向朝廷請辭的翰林院大儒蘇兆欽。
蘇兆欽為人正直坦率,最厭惡官場中的爾虞我詐,一心隻想著做學問。也因為直率的個性得罪過不少同僚。
他致仕後就到了鬆陽書院做夫子,後來老山長卸任後,他就繼任了書院的山長。這些年慕名而來的學子不少,許多更是以能成為他的弟子而豪。
歷屆科考中都有不少他的弟子高中,因而他的風頭一度蓋過了國子監祭酒。
秦姝幾人在童子的引路下,很快就到了會客廳。童子溫聲招唿她們入座,眉目柔和說道:「幾位姑娘先稍等片刻,山長正在書房會客,結束後就會過來。」
茶水很快就送了上來,童子溫順退下,隻留秦姝幾人在廳中坐著。
秦姝安然坐著,目不斜視地品著杯中的茶。從前她不愛喝茶,可這些日子在尚書府喝得多了,也能品出個滋味來。
口中的茶水味道清淡,似乎不是北方人愛喝的濃茶,倒有幾分像是南邊的茶。再看舒展的茶葉,枝葉青翠,便是泡了這麽久,也還是泛著青色。
《茶經》中曾經記載過一種產自徽州西邊的茶,便是色翠味淡,迴甘悠長。她已經不記得那茶的名字,但也覺得這茶的味道很是清新,頗為爽口。
雲屏也坐在一邊,打量著廳中的陳設。書院是肅穆嚴謹的地方,廳中沒有貴重花哨的物品,陳列雖然簡單,牆上的字畫卻也露出幾分雅致。
滿兒是個活潑好動的,即便坐著,身子也不時左右扭動,一雙眼睛滴溜溜地四處看著。
秦姝喝完了一盞茶,蘇兆欽才姍姍來遲。秦姝一見他走進來,便施施然起身行了一禮。「蘇山長……」
蘇兆欽挑眉看向她,臉上還是一貫的嚴肅,徑直走到主位坐下,不疾不徐地說道:「姑娘不必多禮,請坐吧。」
聞言,秦姝優雅端正地重新落座。蘇兆欽開門見山地問道:「方才童子送了拜帖來,說是有芳客求見。隻是老夫與姑娘素未謀麵,不知姑娘尋老夫有何事?」
說罷,一雙洞悉一切的眼灼灼地望著秦姝。
秦姝恬淡一笑,目光清澈地說道:「是秦姝叨擾了,還請山長不要怪罪。實不相瞞,今日秦姝登門拜訪,是有一事相求。」
蘇兆欽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定定地看著她,似乎是在等她說下去。
見狀,秦姝站起身,將雲屏手中的木匣子拿起,恭敬地捧到了蘇兆欽麵前,嗓音輕靈地說道:「這匣子裏是我近日來整理作答的手稿,還請山長過目。」
待蘇兆欽將匣子接過去,打開匣子拿出那疊手稿,垂著眸認真看去的時候,秦姝繼續說道:「我有心整理一些策論答題刊印成冊,以供學子們翻閱參考,還請山長指點一二。」
蘇兆欽不動聲色地將手中的稿子粗粗看過,須臾,卻蹙著眉,一臉難色地說道:「恕我直言,姑娘此舉實在不妥,老夫也無力相助。」
說罷,蘇兆欽將手稿重新放迴木匣子裏,麵上也跟著冷了幾分。
秦姝將他的神色看在眼裏,也不退縮,隻神色緊了緊,道:「我知道此事有難度,但我還是想為天下貧寒學子試上一試。我知道山長當年毅然決然從朝廷請辭,為的便是守住心中的清明。」
「山長一心向學,十年間便將鬆陽書院推上了高峰。依山長的才學和聲望,本該在國子監有一席之地,可山長您卻選擇了當時名聲不顯的鬆陽書院,足可見您之高義。」
「山長不是沽名釣譽之徒,而是真正做學問的人。秦姝心中欽佩山長的品行,故而書稿一成便迫不及待要來拜訪您。」
秦姝從容不迫,神色恭謹。蘇兆欽看在眼裏,麵上也鬆了幾分。他沉吟片刻說道:「秦姑娘不必如此抬舉老夫,你且說說,你意欲何為?」
見他不復先前的抗拒,秦姝柔聲一笑,目光晶瑩,懇切地說道:「我素聞山長才名舉世無雙,故而想請山長為我在答卷上批註一二,如此也能為學子解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和秦姝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論起親疏和得力,她都是姑娘跟前的頭一份。
秦姝看著她老成的樣子,也忍俊不禁,笑道:「我看滿兒說的不錯,我是當真離不開你的。別的丫頭可沒你這麽妥帖,我的雲屏呀是獨一份的。」
雲屏見秦姝又笑著打趣自己,也跟著笑了起來。一時間馬車內氣氛歡樂,後來滿兒主動說起了市井中的趣事,主僕二人聽得入神,一路上都充斥著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就連趕車的老李都不禁揚起了嘴角。
--------------------
做了個小手術還在休養中,斷了好久,還請見諒。後麵基本上能保證每周二更到三更這樣。這幾章的節奏比較慢,後麵會進入發展期,現在的心態也有所轉變,不著急,放鬆心情慢慢寫,盡量寫的細緻一點好一點,盡量不落俗套,希望喜歡的人多多支持。
第17章 謀事
=====================
馬車停在鬆陽書院時,已經臨近午時。秦姝在雲屏的攙扶下走下了馬車。滿兒尋到門童遞上了拜帖後,主僕三人在門前站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就被請了進去。
鬆陽書院依山而建,書院的規模雖比不上國子監,卻也是京城中讀書人心中的聖地。書院的山長是十年前向朝廷請辭的翰林院大儒蘇兆欽。
蘇兆欽為人正直坦率,最厭惡官場中的爾虞我詐,一心隻想著做學問。也因為直率的個性得罪過不少同僚。
他致仕後就到了鬆陽書院做夫子,後來老山長卸任後,他就繼任了書院的山長。這些年慕名而來的學子不少,許多更是以能成為他的弟子而豪。
歷屆科考中都有不少他的弟子高中,因而他的風頭一度蓋過了國子監祭酒。
秦姝幾人在童子的引路下,很快就到了會客廳。童子溫聲招唿她們入座,眉目柔和說道:「幾位姑娘先稍等片刻,山長正在書房會客,結束後就會過來。」
茶水很快就送了上來,童子溫順退下,隻留秦姝幾人在廳中坐著。
秦姝安然坐著,目不斜視地品著杯中的茶。從前她不愛喝茶,可這些日子在尚書府喝得多了,也能品出個滋味來。
口中的茶水味道清淡,似乎不是北方人愛喝的濃茶,倒有幾分像是南邊的茶。再看舒展的茶葉,枝葉青翠,便是泡了這麽久,也還是泛著青色。
《茶經》中曾經記載過一種產自徽州西邊的茶,便是色翠味淡,迴甘悠長。她已經不記得那茶的名字,但也覺得這茶的味道很是清新,頗為爽口。
雲屏也坐在一邊,打量著廳中的陳設。書院是肅穆嚴謹的地方,廳中沒有貴重花哨的物品,陳列雖然簡單,牆上的字畫卻也露出幾分雅致。
滿兒是個活潑好動的,即便坐著,身子也不時左右扭動,一雙眼睛滴溜溜地四處看著。
秦姝喝完了一盞茶,蘇兆欽才姍姍來遲。秦姝一見他走進來,便施施然起身行了一禮。「蘇山長……」
蘇兆欽挑眉看向她,臉上還是一貫的嚴肅,徑直走到主位坐下,不疾不徐地說道:「姑娘不必多禮,請坐吧。」
聞言,秦姝優雅端正地重新落座。蘇兆欽開門見山地問道:「方才童子送了拜帖來,說是有芳客求見。隻是老夫與姑娘素未謀麵,不知姑娘尋老夫有何事?」
說罷,一雙洞悉一切的眼灼灼地望著秦姝。
秦姝恬淡一笑,目光清澈地說道:「是秦姝叨擾了,還請山長不要怪罪。實不相瞞,今日秦姝登門拜訪,是有一事相求。」
蘇兆欽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定定地看著她,似乎是在等她說下去。
見狀,秦姝站起身,將雲屏手中的木匣子拿起,恭敬地捧到了蘇兆欽麵前,嗓音輕靈地說道:「這匣子裏是我近日來整理作答的手稿,還請山長過目。」
待蘇兆欽將匣子接過去,打開匣子拿出那疊手稿,垂著眸認真看去的時候,秦姝繼續說道:「我有心整理一些策論答題刊印成冊,以供學子們翻閱參考,還請山長指點一二。」
蘇兆欽不動聲色地將手中的稿子粗粗看過,須臾,卻蹙著眉,一臉難色地說道:「恕我直言,姑娘此舉實在不妥,老夫也無力相助。」
說罷,蘇兆欽將手稿重新放迴木匣子裏,麵上也跟著冷了幾分。
秦姝將他的神色看在眼裏,也不退縮,隻神色緊了緊,道:「我知道此事有難度,但我還是想為天下貧寒學子試上一試。我知道山長當年毅然決然從朝廷請辭,為的便是守住心中的清明。」
「山長一心向學,十年間便將鬆陽書院推上了高峰。依山長的才學和聲望,本該在國子監有一席之地,可山長您卻選擇了當時名聲不顯的鬆陽書院,足可見您之高義。」
「山長不是沽名釣譽之徒,而是真正做學問的人。秦姝心中欽佩山長的品行,故而書稿一成便迫不及待要來拜訪您。」
秦姝從容不迫,神色恭謹。蘇兆欽看在眼裏,麵上也鬆了幾分。他沉吟片刻說道:「秦姑娘不必如此抬舉老夫,你且說說,你意欲何為?」
見他不復先前的抗拒,秦姝柔聲一笑,目光晶瑩,懇切地說道:「我素聞山長才名舉世無雙,故而想請山長為我在答卷上批註一二,如此也能為學子解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