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你怎麽看
趕海我無敵:開局從爆桶開始 作者:隨心遇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風輕拂,周小晨站在農家樂院子的木柵欄旁,望著遠處漆黑的海麵。白天的忙碌和喧囂退去,村子迴歸了寧靜。他習慣在這樣的夜晚沉思,思考下一步的發展,也審視內心的感受。這時,一陣輕快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是吳誌華。
“小晨,還沒睡呢?”吳誌華手裏拿著一瓶酒,笑著走近,“聽說今天又接了好幾個大單子?”
周小晨迴過頭,接過吳誌華遞來的酒杯,“誌華,這酒你帶來的,我可沒時間喝。”
“行了吧,你小子心裏明鏡似的,日子過得比誰都滋潤。”吳誌華調侃著,仰頭喝了一口酒,咂咂嘴,“話說,你這趕海農家樂是真搞起來了。我聽外麵的朋友都在說,咱這地方名氣大得很。”
周小晨微微一笑,“農家樂做起來靠的不是名氣,而是腳踏實地。現在遊客多了,要求也高了,出一點差錯,就可能砸了招牌。我還得繼續穩紮穩打。”
吳誌華點點頭,隨即壓低聲音說道:“不過,小晨,有件事我得提醒你,最近我聽說鎮上有人盯上了咱村的旅遊業。他們想投資建度假村,連村長都打過幾次電話了。”
周小晨聞言,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斂,“鎮上的投資?具體是怎麽說的?”
“聽說是要在咱村旁邊劃塊地,建個高端度假村,還要修什麽遊艇碼頭。這事兒村裏有些人挺動心的,畢竟他們開出的價格很高。”吳誌華放下酒杯,語氣有些擔憂,“不過我總覺得不對勁。要是真讓他們來了,咱們這些農家樂可就沒活路了。”
周小晨沉思片刻,緩緩說道:“誌華,你說得對。這事兒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明天我得去找村長聊聊,弄清楚情況。”
第二天一早,周小晨便帶著準備好的資料去了村委會。他見到村長的時候,村長正跟幾個村民討論這件事。
“小晨,你來的正好。”村長見到他,神色複雜地說道,“我們正商量鎮上的投資方案。你怎麽看?”
周小晨放下資料,直言道:“村長,我知道鎮上的投資方案看上去很有吸引力,但咱們村的特色就在於原生態。如果讓那些大規模的商業開發進來,不僅會破壞我們的自然環境,還會衝擊現有的農家樂產業。長遠來看,這對咱們村未必是好事。”
一個村民插話道:“小晨,你說得是有道理,可人家開出的條件確實誘人啊!每家每戶都能分到一筆錢,比咱們靠遊客掙錢強多了。”
周小晨點了點頭,“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我想說的是,這種一次性的錢用完了就沒了。可我們現在的農家樂,不僅能給大家帶來穩定的收入,還能讓我們的下一代繼續受益。如果我們把這片土地交給開發商,那就等於把咱們的根拔掉了。”
他的話讓在場的人陷入了沉思。
村長歎了口氣,“小晨,說實話,我也擔心開發會破壞環境,可是村裏的發展一直有限,鎮上的方案確實能帶來短期收益。你有什麽更好的建議嗎?”
周小晨沉思片刻,說道:“村長,我覺得咱們可以嚐試自己發展高端農家樂的項目,比如引入一些更有吸引力的特色活動,同時保護環境,保持咱們的原生態風貌。如果需要資金,我們可以申請政府的農村發展補貼,也可以找鎮裏尋求政策支持。”
村長點點頭,“你說得有道理。不過這事兒不小,我得召集全村人開個會,好好商量商量。”
幾天後,村裏的大會在祠堂召開,周小晨在會上詳細介紹了他的方案。他提出,可以將村子分成不同的體驗區,比如趕海區、漁家文化區、生態采摘區等,同時與專業的旅遊公司合作,推出定製化的旅遊路線。
他的提議得到了許多村民的支持,最終鎮上的投資計劃被擱置,村裏決定自主發展旅遊業。
接下來的幾個月裏,周小晨帶著村民們一步步落實新計劃。他們修繕了村裏的老宅,把其中幾間改造成民宿;還在海灘邊建了一個小型觀景台,供遊客拍照打卡。為了增加互動性,他還組織了一場“趕海節”,邀請遊客和村民一起參與趕海比賽。
趕海節當天,村子裏人山人海。孩子們興奮地拿著小鏟子挖螃蟹,大人們忙著用捕撈工具撿貝殼。整個活動氣氛熱烈,遊客們都玩得不亦樂乎。
活動結束後,許多遊客在網上分享了他們的體驗,給農家樂帶來了更多的關注度。村民們的收入逐漸增加,大家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一個夜晚,周小晨站在觀景台上,看著不遠處燈火通明的村子,心裏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感。他知道,自己選擇了一條不容易的路,但也正是這條路,讓這片土地重新煥發了生機。
吳誌華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晨,聽說有外地的公司想來參觀咱們村的模式,看來咱們這次真是做對了!”
周小晨笑著點了點頭,“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
他轉過頭,看向星空,目光堅定而明亮。他相信,隻要腳踏實地,他們的村子一定會走得更遠、更好。
“小晨,還沒睡呢?”吳誌華手裏拿著一瓶酒,笑著走近,“聽說今天又接了好幾個大單子?”
周小晨迴過頭,接過吳誌華遞來的酒杯,“誌華,這酒你帶來的,我可沒時間喝。”
“行了吧,你小子心裏明鏡似的,日子過得比誰都滋潤。”吳誌華調侃著,仰頭喝了一口酒,咂咂嘴,“話說,你這趕海農家樂是真搞起來了。我聽外麵的朋友都在說,咱這地方名氣大得很。”
周小晨微微一笑,“農家樂做起來靠的不是名氣,而是腳踏實地。現在遊客多了,要求也高了,出一點差錯,就可能砸了招牌。我還得繼續穩紮穩打。”
吳誌華點點頭,隨即壓低聲音說道:“不過,小晨,有件事我得提醒你,最近我聽說鎮上有人盯上了咱村的旅遊業。他們想投資建度假村,連村長都打過幾次電話了。”
周小晨聞言,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斂,“鎮上的投資?具體是怎麽說的?”
“聽說是要在咱村旁邊劃塊地,建個高端度假村,還要修什麽遊艇碼頭。這事兒村裏有些人挺動心的,畢竟他們開出的價格很高。”吳誌華放下酒杯,語氣有些擔憂,“不過我總覺得不對勁。要是真讓他們來了,咱們這些農家樂可就沒活路了。”
周小晨沉思片刻,緩緩說道:“誌華,你說得對。這事兒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明天我得去找村長聊聊,弄清楚情況。”
第二天一早,周小晨便帶著準備好的資料去了村委會。他見到村長的時候,村長正跟幾個村民討論這件事。
“小晨,你來的正好。”村長見到他,神色複雜地說道,“我們正商量鎮上的投資方案。你怎麽看?”
周小晨放下資料,直言道:“村長,我知道鎮上的投資方案看上去很有吸引力,但咱們村的特色就在於原生態。如果讓那些大規模的商業開發進來,不僅會破壞我們的自然環境,還會衝擊現有的農家樂產業。長遠來看,這對咱們村未必是好事。”
一個村民插話道:“小晨,你說得是有道理,可人家開出的條件確實誘人啊!每家每戶都能分到一筆錢,比咱們靠遊客掙錢強多了。”
周小晨點了點頭,“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我想說的是,這種一次性的錢用完了就沒了。可我們現在的農家樂,不僅能給大家帶來穩定的收入,還能讓我們的下一代繼續受益。如果我們把這片土地交給開發商,那就等於把咱們的根拔掉了。”
他的話讓在場的人陷入了沉思。
村長歎了口氣,“小晨,說實話,我也擔心開發會破壞環境,可是村裏的發展一直有限,鎮上的方案確實能帶來短期收益。你有什麽更好的建議嗎?”
周小晨沉思片刻,說道:“村長,我覺得咱們可以嚐試自己發展高端農家樂的項目,比如引入一些更有吸引力的特色活動,同時保護環境,保持咱們的原生態風貌。如果需要資金,我們可以申請政府的農村發展補貼,也可以找鎮裏尋求政策支持。”
村長點點頭,“你說得有道理。不過這事兒不小,我得召集全村人開個會,好好商量商量。”
幾天後,村裏的大會在祠堂召開,周小晨在會上詳細介紹了他的方案。他提出,可以將村子分成不同的體驗區,比如趕海區、漁家文化區、生態采摘區等,同時與專業的旅遊公司合作,推出定製化的旅遊路線。
他的提議得到了許多村民的支持,最終鎮上的投資計劃被擱置,村裏決定自主發展旅遊業。
接下來的幾個月裏,周小晨帶著村民們一步步落實新計劃。他們修繕了村裏的老宅,把其中幾間改造成民宿;還在海灘邊建了一個小型觀景台,供遊客拍照打卡。為了增加互動性,他還組織了一場“趕海節”,邀請遊客和村民一起參與趕海比賽。
趕海節當天,村子裏人山人海。孩子們興奮地拿著小鏟子挖螃蟹,大人們忙著用捕撈工具撿貝殼。整個活動氣氛熱烈,遊客們都玩得不亦樂乎。
活動結束後,許多遊客在網上分享了他們的體驗,給農家樂帶來了更多的關注度。村民們的收入逐漸增加,大家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一個夜晚,周小晨站在觀景台上,看著不遠處燈火通明的村子,心裏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感。他知道,自己選擇了一條不容易的路,但也正是這條路,讓這片土地重新煥發了生機。
吳誌華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晨,聽說有外地的公司想來參觀咱們村的模式,看來咱們這次真是做對了!”
周小晨笑著點了點頭,“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
他轉過頭,看向星空,目光堅定而明亮。他相信,隻要腳踏實地,他們的村子一定會走得更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