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沈柳乞求向苒的原諒,聲音顫抖,裝滿期待。
而向苒也知道如何把劍刺向最柔軟的地方,讓沈柳永遠活在愧疚裏,她平靜地開口,像是毫無怨念:「我沒有生日。」
沈柳便知道她仍舊恨她,她再也沒什麽話了,隻是叮囑:「看會兒就迴床上躺著吧,身子好沒好利索呢,多休息,別累著。」
向苒不過生日,沈柳卻仍舊準備了生日禮物,裝在綁著蝴蝶結的漂亮盒子裏,趁向苒夜裏睡著,輕手輕腳地送來。
向苒不知道裏麵是什麽,那盒子被她塞到了床底,後來很多年,都沒有打開過。
沈柳要她好好休息,向苒卻一早起床出了門,冒著重新颳起的風雪,坐了一個小時公交車,跑到了城南的輔料市場。
沈鶴除了喜歡侍弄花草,還喜歡做些鉤針物件,向苒好些毛衣都是沈鶴親手織的,她要向日葵,沈鶴就能變出向日葵,她要小蝴蝶,沈鶴給她變兩隻,一隻停在她的心口,一隻停在她的肩頭。
那些毛衣又漂亮又厚實,隻可惜現在都穿不得了,隻剩下一條舊圍巾陪著向苒,現如今,圍巾洗過好多次,也有些脫線了。
她來輔料市場買毛線,想要按照媽媽交給她的,重新打一條圍巾。
進門左拐,直行,右手邊第三間便是媽媽常帶她買毛線的小店,店主是個瘸腿婆婆,人有些兇,但手藝很好,向苒進門時,她正駝著背在織一頂鵝黃色的帽子。
向苒把圍巾遞給她,她看了看,爬上梯子在身後的毛線牆裏翻找,不一會兒,從眾多白色的線裏掏出一捆遞給向苒:「瞅瞅對不對,要幾捆?」
顏色沒有問題,向苒算了算:「兩捆就好。」
「店裏沒有了,得去庫房拿。」婆婆轉身對著後門喊,「老頭子,拿線去。」
外麵的人過了兩分鍾才進來,婆婆橫著眼罵他:「又抽菸又抽菸,你那破菸頭要是燒了我的店,我跟你沒完。」
爺爺一身煙味,嘴上仍嘟囔著沒有,接過那團白線溜溜達達地走了,約莫五分鍾後,他推開門,懷裏抱著五捆線團。
婆婆大聲罵道:「讓你拿一捆,你拿四捆,你看看這往哪兒放喲,你看看你看看,你給我塞進去,要你有什麽用,一天天的就知道添亂。」
爺爺挨了罵,也不在意,隨口道:「放著唄,隨便放哪兒不行,早晚有人買。」
「哪有人,你告訴我哪有人,你去給我拉一個迴來。」
向苒正在看那頂做了一半的鵝黃帽子,如果沈鶴還在的話,她撒撒嬌,便能求來一頂帽子,和婆婆做的這頂一樣,都有大大的絨線球。
她打斷爭論:「五捆是嗎,我都要了。」
婆婆連著她罵:「你買那麽多幹嘛,浪費錢。」
「我想做頂帽子,圍巾兩捆,帽子三捆,應該夠用了,不過,我沒做過帽子。」
她聲音軟軟的。
下雪的日子生意總是不大好,一整個下午,店裏隻來了兩撥人,向苒窩在火爐旁跟著婆婆學針法,婆婆嫌棄她手笨,動不動就要拿簽子拍她手背,然後從爐子上撿爆栗子給她吃。
栗子很甜,蓋住了這幾日湯藥的苦味。
爺爺又在外麵抽菸,婆婆氣哄哄地出去罵他,爺爺挨了罵也不肯扔掉菸頭,僂著腰背著手,煙霧從他背後飄上半空,像條不敢用力搖的尾巴。
向苒縮在溫暖的屋子裏,嘴角慢慢彎起來。
婆婆還在絮叨,她的帽子做的差不多了,起身伸懶腰時,一團毛線從身後的架子上掉下來,砸在了向苒頭上。
小店不過十平米,三麵牆上都安了櫃子,毛線團從腳下堆放至天花板,當中一張兩米寬的長桌上堆放著扣子拉鏈一類的輔料,下腳的地方隻剩下窄窄一條過道。
外麵下著雪,屋裏生著火,栗子的香氣飄在半空。
向苒幫忙把掉下來的線團放迴原位,脖子上的舊圍巾被櫃子上的掛鉤拉住了,她小心摘下,忽然想起什麽,抬頭向上看去。
婆婆終於罵完,進門見她仰著個頭,問道:「找什麽呢。」
向苒眨了眨眼,她在找一團紅色的線。
第17章 2018-2011(3)
究竟是什麽樣的紅色,向苒說不好,不是很亮,也不是很深,沒有雜色,但在陽光下又透著暖融融的感覺,她垂著眼迴想,那條紅圍巾在視線裏跳來跳去。
「嗯......是襯得人膚色很好看的那種紅色。」
向苒皺著眉頭,好半天才下定論。
婆婆看她一眼,嫌她事多,屁股一歪坐到墊子上,拿過她織了一半的帽子動手改:「那我這兒沒有。」
找也不找,怪不得生意不好。
婆婆懶得管她,向苒索性自己爬上梯子翻找貨架,紅線球放在第三排,十幾團線擠在一起,看得人眼暈。
窗口的光打在向苒身上,向苒借著日光,一團一團耐心比對,店裏的線團顏色很全,可她看來看去,覺得不是太深就是太淺,有些發灰,有些又顯老,都不是江語喬圍巾上的紅色。
「挑剔。」婆婆不管她,卻看她,看完還要訓她。
她是顧客好不好,哪有訓上帝的哦。
然而上帝有求於人,是不能耍脾氣的,向苒細心比對完所有線團,抱著兩團顏色最接近的爬下梯子,乖乖請教:「您看看,有沒有比這個再淡一點的,但又比這個要粗一點。」
而向苒也知道如何把劍刺向最柔軟的地方,讓沈柳永遠活在愧疚裏,她平靜地開口,像是毫無怨念:「我沒有生日。」
沈柳便知道她仍舊恨她,她再也沒什麽話了,隻是叮囑:「看會兒就迴床上躺著吧,身子好沒好利索呢,多休息,別累著。」
向苒不過生日,沈柳卻仍舊準備了生日禮物,裝在綁著蝴蝶結的漂亮盒子裏,趁向苒夜裏睡著,輕手輕腳地送來。
向苒不知道裏麵是什麽,那盒子被她塞到了床底,後來很多年,都沒有打開過。
沈柳要她好好休息,向苒卻一早起床出了門,冒著重新颳起的風雪,坐了一個小時公交車,跑到了城南的輔料市場。
沈鶴除了喜歡侍弄花草,還喜歡做些鉤針物件,向苒好些毛衣都是沈鶴親手織的,她要向日葵,沈鶴就能變出向日葵,她要小蝴蝶,沈鶴給她變兩隻,一隻停在她的心口,一隻停在她的肩頭。
那些毛衣又漂亮又厚實,隻可惜現在都穿不得了,隻剩下一條舊圍巾陪著向苒,現如今,圍巾洗過好多次,也有些脫線了。
她來輔料市場買毛線,想要按照媽媽交給她的,重新打一條圍巾。
進門左拐,直行,右手邊第三間便是媽媽常帶她買毛線的小店,店主是個瘸腿婆婆,人有些兇,但手藝很好,向苒進門時,她正駝著背在織一頂鵝黃色的帽子。
向苒把圍巾遞給她,她看了看,爬上梯子在身後的毛線牆裏翻找,不一會兒,從眾多白色的線裏掏出一捆遞給向苒:「瞅瞅對不對,要幾捆?」
顏色沒有問題,向苒算了算:「兩捆就好。」
「店裏沒有了,得去庫房拿。」婆婆轉身對著後門喊,「老頭子,拿線去。」
外麵的人過了兩分鍾才進來,婆婆橫著眼罵他:「又抽菸又抽菸,你那破菸頭要是燒了我的店,我跟你沒完。」
爺爺一身煙味,嘴上仍嘟囔著沒有,接過那團白線溜溜達達地走了,約莫五分鍾後,他推開門,懷裏抱著五捆線團。
婆婆大聲罵道:「讓你拿一捆,你拿四捆,你看看這往哪兒放喲,你看看你看看,你給我塞進去,要你有什麽用,一天天的就知道添亂。」
爺爺挨了罵,也不在意,隨口道:「放著唄,隨便放哪兒不行,早晚有人買。」
「哪有人,你告訴我哪有人,你去給我拉一個迴來。」
向苒正在看那頂做了一半的鵝黃帽子,如果沈鶴還在的話,她撒撒嬌,便能求來一頂帽子,和婆婆做的這頂一樣,都有大大的絨線球。
她打斷爭論:「五捆是嗎,我都要了。」
婆婆連著她罵:「你買那麽多幹嘛,浪費錢。」
「我想做頂帽子,圍巾兩捆,帽子三捆,應該夠用了,不過,我沒做過帽子。」
她聲音軟軟的。
下雪的日子生意總是不大好,一整個下午,店裏隻來了兩撥人,向苒窩在火爐旁跟著婆婆學針法,婆婆嫌棄她手笨,動不動就要拿簽子拍她手背,然後從爐子上撿爆栗子給她吃。
栗子很甜,蓋住了這幾日湯藥的苦味。
爺爺又在外麵抽菸,婆婆氣哄哄地出去罵他,爺爺挨了罵也不肯扔掉菸頭,僂著腰背著手,煙霧從他背後飄上半空,像條不敢用力搖的尾巴。
向苒縮在溫暖的屋子裏,嘴角慢慢彎起來。
婆婆還在絮叨,她的帽子做的差不多了,起身伸懶腰時,一團毛線從身後的架子上掉下來,砸在了向苒頭上。
小店不過十平米,三麵牆上都安了櫃子,毛線團從腳下堆放至天花板,當中一張兩米寬的長桌上堆放著扣子拉鏈一類的輔料,下腳的地方隻剩下窄窄一條過道。
外麵下著雪,屋裏生著火,栗子的香氣飄在半空。
向苒幫忙把掉下來的線團放迴原位,脖子上的舊圍巾被櫃子上的掛鉤拉住了,她小心摘下,忽然想起什麽,抬頭向上看去。
婆婆終於罵完,進門見她仰著個頭,問道:「找什麽呢。」
向苒眨了眨眼,她在找一團紅色的線。
第17章 2018-2011(3)
究竟是什麽樣的紅色,向苒說不好,不是很亮,也不是很深,沒有雜色,但在陽光下又透著暖融融的感覺,她垂著眼迴想,那條紅圍巾在視線裏跳來跳去。
「嗯......是襯得人膚色很好看的那種紅色。」
向苒皺著眉頭,好半天才下定論。
婆婆看她一眼,嫌她事多,屁股一歪坐到墊子上,拿過她織了一半的帽子動手改:「那我這兒沒有。」
找也不找,怪不得生意不好。
婆婆懶得管她,向苒索性自己爬上梯子翻找貨架,紅線球放在第三排,十幾團線擠在一起,看得人眼暈。
窗口的光打在向苒身上,向苒借著日光,一團一團耐心比對,店裏的線團顏色很全,可她看來看去,覺得不是太深就是太淺,有些發灰,有些又顯老,都不是江語喬圍巾上的紅色。
「挑剔。」婆婆不管她,卻看她,看完還要訓她。
她是顧客好不好,哪有訓上帝的哦。
然而上帝有求於人,是不能耍脾氣的,向苒細心比對完所有線團,抱著兩團顏色最接近的爬下梯子,乖乖請教:「您看看,有沒有比這個再淡一點的,但又比這個要粗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