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麵貼著一朵褪色的風鈴花,大概是壓在書裏做成標本後用透明薄膜封上去的,正麵是一句簡短的祝福,隻有七個字——「江語喬,生日快樂。」
大爺指給她看:「你是叫江語喬,是這三個字,沒錯吧?」
江語喬點點頭,又搖搖頭。
殘缺的郵票顯示,這封信來自2009年,2009年,她隻有十一歲,和奶奶住在城郊大院裏,是個沒心沒肺,整天爬樹溜冰,到處瘋跑的小學生.......這怎麽可能呢?
或許是重名吧,江語喬對著天光,翻來覆去地看,那七個字一筆一劃,方方正正的,她看了好一會兒,還是把信封塞進了口袋。
盛夏午後的睏倦仿佛病毒般蔓延,迎風的窗口迎來散不盡的熱浪,一屋子人沒精打采,在等待上課的片刻裏趴倒了一片,江語喬撐著頭靠在桌上,手指輕輕劃過明信片,描摹著上麵寫的生日快樂,七個字,一朵花,她不知道它們來自怎樣的瞬間。
一旁的孟媛頭朝下窩在胳膊裏,似乎已經睡著了,江語喬剛剛上樓,還聽見有人拉著她問:「你們中午幹嘛去了......哎......她到底為什麽復讀啊,你說我說誰,你同桌啊。」
已經四天了,依舊有人好奇,依舊有人打探。
好奇也是難免的,湘中醫科大學,數一數二的好學校,多少人削尖了腦袋都進不去,然而江語喬卻在同學們拚死拚活奔前程的當口忽然退學,二十歲重新念高中,用她爸的話來說,真是失心瘋了。
瘋子總歸是讓人好奇的。
江語喬迷迷糊糊閉上眼,安靜的教室裏隻剩下書頁被吹動的聲音和漸弱的蟬鳴,她感覺靠在胳膊上的頭越來越重,越來越重,似乎要壓著手腕在桌麵上按出一個洞來,不安分的日光不顧窗外槐樹的阻攔,強行鑽進來,晃動、跳躍,擾得人皺眉。
恍惚中,她聽見媽媽規勸她的話:「好好上學,你要是不想當醫生,就去考個教師資格證,跟你姐一樣去當老師,不也挺好的嗎,要不就考個公,讓你爸找找門路。」
窗外的蟬鳴戛然而止,江語喬不知道是蟬也要午休,還是自己要睡著了,她來不及思考,因為很快,爸爸又在對她說:「就你一天天的點子多,你那學難不成是給我們上的?這麽好的學校,你說不上就不上,說退學就退學,真是反了天了你。」
老師敲開了她的寢室門,找她談心,她看不清那人的臉,也聽不清那人的話。值班護士笑著和她打招唿,模糊的影子指向病房,掛表顯示此刻是夜裏十點了。
很快天又亮了,她背著書包跑迴學校上早課,睡眠不足腳步發虛,全靠咖啡提精神,天黑透後又跑著趕車,一刻不敢停,祈禱能有空位坐下來歇一歇,她太累了。
閃爍的光亮夾雜在上車請注意的提示音裏,江語喬靠在車窗上,逐漸感覺不到身體的沉重,也分不清令她皺眉的究竟是太陽還是霓虹燈,搖晃的公交車帶她從深夜到日出,從城市到大院,從原禮一中迴到無憂無慮的小時候。
姐姐拉著她的手,帶她看村子裏買不到的香味橡皮和彩色卡紙,又在對她說:「語喬,我是姐姐,你還記得我嗎?」
江語喬乖乖點頭,她記得的,姐姐叫江晴,弟弟叫江朗,是爺爺那一輩就找大師定下的好名字,爸爸當年在政府單位工作,計劃生育查得嚴,隻好讓江語喬和奶奶住在城郊,一家人寒暑假才能團聚。
爸媽推開大院的門,總是帶著一車箱稀罕的零食文具,而江晴每次見到她都要重新自我介紹,怕她記不住自己這個姐姐。但是江語喬都記得的,她開口早,奶糰子時期就會口齒清晰地和人家介紹:「我媽媽叫蔣琬,我爸爸叫江正延,我姐姐叫江晴,晴朗的晴。」
爸爸媽媽和姐姐,住在很厲害的地方,有高高的樓,飛快的車,他們很快就會來看自己的。
村子裏的伯伯嬸嬸都很喜歡她,蟬鳴隨著嬸嬸手裏的蒲扇一起晃動,熱風撲在江語喬臉上,分不清是來自哪裏的夏天,身後,有人笑嗬嗬地問:「那奶奶呢?」
天氣太熱了,江語喬眼眶酸澀,有些喘不上氣,她知道背後的人會在她轉身的瞬間消失不見,如同過往的很多個夢境。
隻好在模糊的視線中大聲答:「我奶奶......叫周文紅。」
一陣笑聲後響起奔跑吵鬧的嘈雜,似乎是要上課了,大蒲扇搖出的風漸漸遠去,麵前的伯伯嬸嬸,陳舊的桌椅板凳,搖曳的大片的綠都被灼熱的日光蒙上了濃重的白色,江語喬連忙迴過頭,然而奶奶已經不見了。
隻剩下她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那兒,江語喬知道,她又做夢了,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舊事。
教室裏開始變得吵鬧,講台的方向傳來粉筆摩擦黑板的動靜,江語喬在漸重的聲響中慢慢下沉,不知道要沉入多遠的海底,岸上的人在和她說些什麽,急切的、大聲的、江語喬耳框溫熱,聲音被水化成飄動的波浪,她看不明白。
於是岸上的人幹脆伸出手,拉住她的胳膊,浮上水麵那一刻江語喬倏忽驚醒,聽見一旁的女生正細聲細語地嘮叨著:「班長,你可算醒了,張老師喊各班班長去辦公室開會,你聽沒聽見啊,我都喊了你好半天了,其他班班長都去了......」
江語喬揉了揉太陽穴,有些睜不開眼。
這幾日補課天不亮就要起床,她不習慣每天隻睡五六個小時的作息,一到下午就要犯頭痛,昨天做作業忙到後半夜,今天中午又寫了一小時檢討,這會兒好不容易打個盹,也沒個消停,此刻後脖頸像是被人砸了一拳,天靈蓋快要裂開了。
大爺指給她看:「你是叫江語喬,是這三個字,沒錯吧?」
江語喬點點頭,又搖搖頭。
殘缺的郵票顯示,這封信來自2009年,2009年,她隻有十一歲,和奶奶住在城郊大院裏,是個沒心沒肺,整天爬樹溜冰,到處瘋跑的小學生.......這怎麽可能呢?
或許是重名吧,江語喬對著天光,翻來覆去地看,那七個字一筆一劃,方方正正的,她看了好一會兒,還是把信封塞進了口袋。
盛夏午後的睏倦仿佛病毒般蔓延,迎風的窗口迎來散不盡的熱浪,一屋子人沒精打采,在等待上課的片刻裏趴倒了一片,江語喬撐著頭靠在桌上,手指輕輕劃過明信片,描摹著上麵寫的生日快樂,七個字,一朵花,她不知道它們來自怎樣的瞬間。
一旁的孟媛頭朝下窩在胳膊裏,似乎已經睡著了,江語喬剛剛上樓,還聽見有人拉著她問:「你們中午幹嘛去了......哎......她到底為什麽復讀啊,你說我說誰,你同桌啊。」
已經四天了,依舊有人好奇,依舊有人打探。
好奇也是難免的,湘中醫科大學,數一數二的好學校,多少人削尖了腦袋都進不去,然而江語喬卻在同學們拚死拚活奔前程的當口忽然退學,二十歲重新念高中,用她爸的話來說,真是失心瘋了。
瘋子總歸是讓人好奇的。
江語喬迷迷糊糊閉上眼,安靜的教室裏隻剩下書頁被吹動的聲音和漸弱的蟬鳴,她感覺靠在胳膊上的頭越來越重,越來越重,似乎要壓著手腕在桌麵上按出一個洞來,不安分的日光不顧窗外槐樹的阻攔,強行鑽進來,晃動、跳躍,擾得人皺眉。
恍惚中,她聽見媽媽規勸她的話:「好好上學,你要是不想當醫生,就去考個教師資格證,跟你姐一樣去當老師,不也挺好的嗎,要不就考個公,讓你爸找找門路。」
窗外的蟬鳴戛然而止,江語喬不知道是蟬也要午休,還是自己要睡著了,她來不及思考,因為很快,爸爸又在對她說:「就你一天天的點子多,你那學難不成是給我們上的?這麽好的學校,你說不上就不上,說退學就退學,真是反了天了你。」
老師敲開了她的寢室門,找她談心,她看不清那人的臉,也聽不清那人的話。值班護士笑著和她打招唿,模糊的影子指向病房,掛表顯示此刻是夜裏十點了。
很快天又亮了,她背著書包跑迴學校上早課,睡眠不足腳步發虛,全靠咖啡提精神,天黑透後又跑著趕車,一刻不敢停,祈禱能有空位坐下來歇一歇,她太累了。
閃爍的光亮夾雜在上車請注意的提示音裏,江語喬靠在車窗上,逐漸感覺不到身體的沉重,也分不清令她皺眉的究竟是太陽還是霓虹燈,搖晃的公交車帶她從深夜到日出,從城市到大院,從原禮一中迴到無憂無慮的小時候。
姐姐拉著她的手,帶她看村子裏買不到的香味橡皮和彩色卡紙,又在對她說:「語喬,我是姐姐,你還記得我嗎?」
江語喬乖乖點頭,她記得的,姐姐叫江晴,弟弟叫江朗,是爺爺那一輩就找大師定下的好名字,爸爸當年在政府單位工作,計劃生育查得嚴,隻好讓江語喬和奶奶住在城郊,一家人寒暑假才能團聚。
爸媽推開大院的門,總是帶著一車箱稀罕的零食文具,而江晴每次見到她都要重新自我介紹,怕她記不住自己這個姐姐。但是江語喬都記得的,她開口早,奶糰子時期就會口齒清晰地和人家介紹:「我媽媽叫蔣琬,我爸爸叫江正延,我姐姐叫江晴,晴朗的晴。」
爸爸媽媽和姐姐,住在很厲害的地方,有高高的樓,飛快的車,他們很快就會來看自己的。
村子裏的伯伯嬸嬸都很喜歡她,蟬鳴隨著嬸嬸手裏的蒲扇一起晃動,熱風撲在江語喬臉上,分不清是來自哪裏的夏天,身後,有人笑嗬嗬地問:「那奶奶呢?」
天氣太熱了,江語喬眼眶酸澀,有些喘不上氣,她知道背後的人會在她轉身的瞬間消失不見,如同過往的很多個夢境。
隻好在模糊的視線中大聲答:「我奶奶......叫周文紅。」
一陣笑聲後響起奔跑吵鬧的嘈雜,似乎是要上課了,大蒲扇搖出的風漸漸遠去,麵前的伯伯嬸嬸,陳舊的桌椅板凳,搖曳的大片的綠都被灼熱的日光蒙上了濃重的白色,江語喬連忙迴過頭,然而奶奶已經不見了。
隻剩下她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那兒,江語喬知道,她又做夢了,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舊事。
教室裏開始變得吵鬧,講台的方向傳來粉筆摩擦黑板的動靜,江語喬在漸重的聲響中慢慢下沉,不知道要沉入多遠的海底,岸上的人在和她說些什麽,急切的、大聲的、江語喬耳框溫熱,聲音被水化成飄動的波浪,她看不明白。
於是岸上的人幹脆伸出手,拉住她的胳膊,浮上水麵那一刻江語喬倏忽驚醒,聽見一旁的女生正細聲細語地嘮叨著:「班長,你可算醒了,張老師喊各班班長去辦公室開會,你聽沒聽見啊,我都喊了你好半天了,其他班班長都去了......」
江語喬揉了揉太陽穴,有些睜不開眼。
這幾日補課天不亮就要起床,她不習慣每天隻睡五六個小時的作息,一到下午就要犯頭痛,昨天做作業忙到後半夜,今天中午又寫了一小時檢討,這會兒好不容易打個盹,也沒個消停,此刻後脖頸像是被人砸了一拳,天靈蓋快要裂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