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出題的杜元致等一眾官員,也在緊鑼密鼓準備試題。這些題最終會呈到勤政殿,由蕭令光來審核確定,再送到主考官手中。


    因為是第一次科舉,能否成功選出真正的賢能之才,關係著日後科舉是否順利推行。


    此次科考時間也比較倉促,給學子準備的時間並不多,若是能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奪得魁首者,已是難得之奇才。


    深思熟慮之後,蕭令光決定把秀才科、進士科、武舉列為製科,取三科省試前十名進殿試,無論是否奪魁,他們已是佼佼者。


    考慮到很多學子或許準備不足,其他譬如明經科、明算科等等常科,難度會相應的放低一些。


    此舉得到杜元致等幾位出題的大人支持,商議過後,杜元致便開始投入最後的試題製定工作。


    朝中難得統一一致,一團和氣,眾官員也嚴陣以待對待即將到來的考試。


    而在休養了兩個月後,靖安王蕭頓身子也終於康復,趕在科舉考試前上朝。


    「恭喜靖安王。」


    大殿上,蕭令光率百官向他問候,並恭喜他終於康復。


    蕭頓比起兩個月前越發精神矍鑠,麵對眾人關心,他朗聲笑道:「謝諸位掛念,本王身體已無大礙。」


    又朝蕭令光道:「這兩個月,安慶辛苦了。」


    他不上朝的這兩月,很多政令得以順利施行,朝中也是難得的融洽,就連禦史台收到彈劾官員的奏疏都少了很多。


    這是蕭令光最希望看到的局麵。


    而蕭頓選擇這時候迴來,多少有點微妙。


    蕭令光麵上不顯,微微一笑:「有眾位大人在,尚算可以應付,如今皇叔迴來了便好。」


    蕭頓休養了那麽久,既然重迴朝堂,自然要和蕭令光分擔政務。


    而眼下最重要的,是即將到來的省試。


    「據禮部送來的消息,學子們已經投入緊張的準備當中。第一次重開科舉就有這麽多人參加,可見當初安慶重開科舉的舉措是對的。」


    他一改先前反對科舉的態度,改為大力讚揚,又擺低了姿態,對蕭令光頗有些慚愧:「先前本王還擔憂,如今看來,擔憂是多餘的,還是安慶深謀遠慮。」


    蕭令光摸不清他為何突然這般轉變,不過這話既然是在大殿上說出來,便也是他如今對科舉的態度。


    他支持,朝中就少了很多反對的聲音,這是好事,她自然不會揪著過去不放。


    「靖安王比我年長,有所顧慮也是為了穩妥。」


    兩人不再針鋒相對,大殿上的氣氛輕鬆了不少。


    眾官員自然也願意看到這局麵,所談之事,也多是圍繞即將到來的科舉。


    高紹宗一改往日低調,又把話題引迴到蕭令光身上:「根據各地送來的名單,其中不乏才華橫溢,驚世之才者。這一切都應歸功於大長公主力排眾議,堅持重開科舉。」


    的確如此。


    科舉一事為朝中選取賢能,是利國利民,名留青史的功績。


    眾官員點頭認同,眼下全京城都在談論即將到來的考試,百姓也紛紛送家中童子去讀書,各地都在興建學院,舉國上下都在興起一股學習之風。


    麵對眾官員奉承,蕭令光報之淡然一笑,她所做,隻求不愧對天下百姓,並不是為了青史留名。


    隻不過短暫的融洽過後,蕭頓話鋒一轉,道:「泯州王世子近日進京探親,這讓本王想起,泯州王也有許多年未迴京,按理,也該迴來一趟了。」


    這話一出,殿中眾官員神色各異。


    有聰明的,已經嗅到不尋常的味道。


    泯州王和景帝一樣,同是出自高祖一脈,以如今朝中的情勢,的確隻有泯州王迴來才能安定人心,最能服眾。


    眼下陛下身子欠安,泯州王若此時進京,背後是什麽意思已經顯而易見。


    高紹宗是泯州王女婿,提起泯州王,朝中沒人比他更了解。


    「泯州王在給夫人的家書裏,也時常問起京城,這些年以來,他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京城。」


    蕭頓聽著有些動容,轉頭詢問蕭令光:「既如此,何不圓了泯州王的心願,詔他迴京,安慶以為如何?」


    謝紹榮有些擔憂地看向蕭令光。


    早不宣晚不宣,偏偏這時候宣,靖安王的態度已經說明一切。


    若泯州王迴來,朝中想必會有很多人支持他。


    到那時,大長公主該何去何從?


    靖安王和高紹宗以泯州王想念故土為由,合情合理,若是拒絕,難免遭眾臣反對,她這迴怕是沒有選擇的餘地了。


    果然,蕭令光並未反駁,點頭答應:「便依皇叔的意思。」


    此話一出,殿中眾臣神色是變了又變,卻默契的無人出聲。


    泯州近幾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兵馬強壯。


    若此次答應讓泯州王進京,就等於放虎歸山,日後是什麽局麵,大家心中都清楚。


    散朝後,薛茂等到眾官都散了,終是忍不住問:「大長公主當真要讓泯州王進京?」


    若大長公主不同意,靖安王也要掂量幾分,想來不敢一意孤行。


    蕭令光神色淡淡:「泯州王和父皇同出一脈,又是多年沒有迴京,如今這樣的要求並不過分,若是拒絕,難免引起朝中猜疑。」


    朝堂好不容易穩定下來,若是因為這件事再次鬧得滿朝動盪,並不是她心中所願。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敵六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光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光暖並收藏無敵六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