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聲怒吼響徹虛空,分明是一位有著宗師修為的軍中強者在咆哮,頓時驚的滿營動蕩。


    萬俟卨怔了一下,麵色一變……他雖然不記得什麽“華州吳革”是誰,卻知道這是有軍士被彈壓到極限,不隻是嘩變,開始公然叛亂了!


    大楚皇帝可就駐紮在這座鎮子裏!


    一時間,萬俟卨再也顧不得什麽光州柳大,隻是匆匆的吩咐周圍軍士們中的修行者跟隨他,先把這一波叛亂鎮壓了再說。


    臨走前,也隻是命那光州柳大不要四處亂走,安分的待在這裏就行。


    同一時間,不隻是萬俟卨深受震動,便是整個鎮子裏的文武官僚們也被這一聲怒吼所驚動。許多人都在互相打聽那個華州吳革是誰。


    後來還是有一位官員恍惚記得,當完顏構要當兒皇帝的消息傳遍天下的時候。


    似乎就有一個叫吳革的宣讚舍人,恥於完顏構背宗棄祖甘為兒皇帝的事兒,起兵作亂。(第312章)


    結果被當時的應天府兵馬督監範瓊誘殺,後來那範瓊被莫名其妙的轟成了碎肉。


    怎麽,這大軍裏居然有吳革的鄉人,還是個宗師,就那麽叛亂了??


    還離皇帝駐紮的地方那麽近?幾乎就在這鎮子裏領兵造反了??


    隻能說,軍隊的忍耐度的確是到了極限,而大宋自古以來的傳統優良風氣,那就是不服就反,舍得一身剮,敢把官家拉下馬!


    當初攝政王去揚州城接元佑太後的時候,大熱的暑夏天氣,是把自己當成了中央空調,催動寒冰真氣到處給人消暑降溫,才把一大群人給平安帶到了東京的!


    不就是為了要穩定人心,不能讓基層士卒和仆役、侍女太辛苦嘛!


    兒皇帝如此不顧底層人死活,那也活該反了他!


    唯獨此次作亂是直接在這鎮子裏起兵,實在是離中樞太近。而且那華州李老四委實勇猛無比,帶著一夥子發了瘋的軍士瘋狂衝擊軍營。


    一邊猛衝,還一邊嘶吼不絕。


    說什麽堂堂大宋男兒怎麽能給金人當兒子,什麽狗皇帝隻知道自己耍威風卻絲毫不顧軍士死活,什麽官老爺們都該拔去袍子一刀宰了,甚至於還吼出了唐時黃巢的那一句:


    “時值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好家夥,看來那華州李老四居然還特麽是個讀過書的!


    問題在於,今天還他媽真是九月初八!


    總之,不管是人心不穩還是自大楚立國以來的某種情緒憋悶到極限,加上一連兩日冒雨行軍引發的軍心動蕩,亦或者還有什麽別的亂七八糟的原因。


    隨著時間推移,李老四的叛軍勢力不僅沒有被迅速鎮壓,反而愈演愈烈,乃至於引起整個鎮子的明顯動蕩。


    柳大就親眼見到一夥子軍士慌忙披上鐵裲襠帶上頭盔拎著長矛就要去平亂,然後被一名都頭喝止,然後又迴到營寨裏麵了。


    身為朝廷直屬中軍兵馬,遇到叛亂的時候,居然直接作壁上觀!


    更誇張的是,片刻後,又有一夥子軍士披甲完畢,從另一片營寨裏衝出。


    為首的都頭也在怒吼“給吳大哥報仇”之類的言語,居然也加入了叛軍!


    柳大隻能感歎那位華州吳革似乎是個深得人心的,還隱約聽到有人嘶吼,說那範瓊使奸計害了吳革,後來死無葬身之地,整個人都被炸碎了,那是遭了天譴了!


    吳大哥是武曲星降世,這個朝廷連那種人都殺,早就沒了氣數了!


    柳大是親身經曆過軍士叛亂的,甚至於自己曾經領導過一場叛亂。


    知道不管這個鎮子裏到底駐紮著什麽大官,是不是有什麽兒皇帝之類的家夥。


    總之,叛軍到這份上,這個鎮子要徹底廢掉了!一時半會兒是壓不下來的!


    他也顧不得那位看起來麵善的官老爺的言語了,迅速的收攏好自己的包袱和家當,又去找到了自己的跛腳戰馬,便要伺機離開。


    而軍營人心動蕩之下,居然也沒人來管他。柳大在軍營中廝混了好幾年了,自然也知道該怎麽在這種混亂中尋機離開。


    他隻是想趕緊離開這個破地方,盡早迴到老家。看看家裏的地還在不在,給老母親上個墳,再去看看有沒有人敢趁著他不在欺負他的妹妹!


    ……


    華州李老四的叛亂完全可以說一唿百應,一炷香的時間都不到,就引得大楚行在全麵震動。


    很多人都在問梁王和齊王在哪,怎麽沒帶兵迅速將其鎮壓?


    問題是梁王和齊王也夠不著啊!


    大宋行軍製度,整體上大軍是按照五行方陣排列的,每個方陣一兩萬人,扯開來能有三四裏地。彼此之間總要留個十來裏遠的空隙。


    此時行在中樞駐紮在這個鎮子裏,梁王和齊王的兵馬都在十幾裏之外呢。


    而中軍都統製張俊、劉光世、王庶現在還在彈壓上一波嘩變,正在分發賞賜收拾軍心,一時間也趕不過來。


    坐鎮行在的大楚殿中禦前副都統王淵帶著一夥子禦前班直前去鎮壓叛亂,結果人剛到,就被叛軍陣營裏麵飛出的一道裹挾著銳金真氣的箭矢射中眼睛,吭都沒吭一聲就一頭栽倒。


    這一波禦前班直跟當初金兵圍城的時候那一波禦前班直的素質可是沒法比的。


    當初兩千禦前班直跟一千金軍合紮猛安來了個春秋時的堂皇對決,也就是中門對狙。雖然最後全軍覆沒,但是從頭到尾沒一個人跑。


    可是這一波禦前班直眼見著王淵被射死,頓時一哄而散。也不知道該往哪兒跑,反正瞎跑唄!


    好歹跑的時候,不容易被冷箭給射中!


    而王淵戰死也徹底讓亂象再也抑製不住,等到亂軍都開始衝殺行在護衛營的時候,大楚禦前班直統製官領禁中步軍司劉晏當機立斷。


    護持著行在中樞諸公連同皇帝、皇後等還有內侍省一齊棄了行在營寨,向著後方“曲線進軍”。


    連帶著,連那麵金吾纛旓都拔起來帶走了。


    而行在眾臣這麽一動,這股動靜反而引起了亂軍的注意。又是一聲怒吼震動蒼宇:


    “兒皇帝也配用三尾龍纛?太祖爺爺泉下有知,可知您的臉麵都被那背宗棄祖之輩給丟光了??”


    “天日昭昭!但凡是我大宋男兒,隨我斬了那兒皇帝!迴東京,打金兵!不要再去禍害百姓了!!!”


    這兩聲嘶吼聽起來不像是那華州李老四,像是另外兩名宗師。但是這時候吧,也實在沒法計較到底是誰了。


    總之,自大楚立國開始,軍中淤塞的憋悶、屈辱、憤恨,還有那不知道從哪傳來的大軟帝國和大硬帝國的故事。


    乃至於包括那什麽風波亭冤殺名將的故事和那一句“天日昭昭”,早就已經使得大楚軍心不穩了。


    大宋養士百年!皇恩浩蕩!


    當完顏構棄了趙姓,棄了宋祚,甘為兒皇帝的時候,其實也棄了自己最為名正言順且最為穩當的根基。


    平常的時候,還能以種種手段構建出一個像模像樣的朝廷。真到了逆風局,根本沒有任何依仗!


    而平日間隻習慣於玩弄權術,勾心鬥角,從來不關注底層人心。也讓叛軍勢力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乃至於成席卷之勢,不可抑製。


    華州李老四其實已經戰死了,所以後來的那些叛軍宗師再嘶吼的時候也沒有自報姓名。不過他引發的那一股桀驁之氣,到底還是爆發了出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眼萬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眼萬念並收藏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