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天氣已經進入了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


    或許是盛夏的暑氣蒸發了許多人莫名其妙的怒氣,也或許是朝廷的安撫政策的確夠給力。


    更或許是從東京城直接調來的一支禦史台和戶部的官員們有著某種天然的政治威懾力。


    總之,整個川蜀的土斷清田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而且進展極快。


    朝廷不是隻會懷柔的,真要狠下心來也是讓人膽寒的。


    一些暗中串聯、明確表示拒絕土斷,用所謂的往來恩寵自古以來的說法搞阻撓的士大夫們被迅速的清理。


    甚至於有些士大夫聚攏了一幫暗中蓄養的江湖高手,對那些進行土斷清田工作的官員來進行威懾、恐嚇甚至於發出生命威脅。


    然後第二天,那些江湖高手和背後的地主貴族們就直接被押解到了綿山之下。


    剝奪恩蔭、抄家、清田、流放,一條龍下來,也展現了新的東京政權的酷烈一麵。


    而自從在某個素有仁名,據說在災禍之年多有救濟之舉的大善人家裏發現一份名單,然後在某個荒山野嶺裏挖出一大堆的屍骨後。


    傳說中的羅刹女也上場了,這些殺神身披鐵甲,臉戴羅刹麵甲,領著東京皇城司直屬刑官的名義,不再搞什麽流放了。


    就連士大夫也架上刑場給一刀砍了。


    話說大宋朝廷不殺士大夫是一條潛規則,畢竟與士大夫共天下算是趙宋的基本國策。


    不過有些人做的也的確太離譜,乃至於到了天怒人怒的份上。


    為了修煉什麽神通,蓄養童年童女采集心頭活血用來煉藥,這種事兒曝光出來是真的讓人膽寒。


    川蜀之地承平日久,有些人還保留著某些初心。但是長久的權勢、富貴利誘之下,哪怕是讀聖賢書的士大夫們也有些人是徹底的墮落了。


    大宋百年沉屙,到底還是養出了一批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這種事情出現後,皇城司對於川蜀貴族、世家、幫派等的調查更進一步,乃至於不隻是田產或者商鋪之類的問題了,連一些刑律案件也開始進行追溯和深入調查。


    一波波的官員被下了台,抄家流放者比比皆是,被直接拉到刑台上砍頭的也隔兩天就會有幾個。


    而與此同時,針對川蜀之地那些素有名望的名宿、鄉野間的員外、從官場上退下去養老的士大夫們,所謂的德高望重之輩。


    在經過一番審查發現他們的確是真正的有德之輩後,攝政王也加了額外恩賞,組建了“參知民事”這麽個團隊。


    也就是所謂的人民代表了。


    話說迴來攝政王是喜歡組建會議的。大宋自古以來就有“參知政事”,也就是所謂的宰執。


    後來攝政王建製禦營大軍,組建了“參知軍事”,也就是軍事參謀。


    現在禦營大軍裏麵的參謀團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用廟算來取代將領的單打獨鬥,每一場戰鬥前都會多方麵考慮各種因素,初步形成了製度。


    而這個“參知民事”的職位,自然是仿照著那兩個來的,算是朝廷對於民間諸事的另外一種恩賞。


    參知民事們是有著一定的政治權力的,是可以根據具體的時政向朝廷反映問題,比如災荒、人禍、發水、修橋、補路。


    也會和各地的明教、道教、佛教的學堂聯合起來,構建集體村社,相當於給最普通的百姓有了一個額外的發聲渠道。


    而這個小小的恩賞起到的效果居然很不錯。


    大宋朝皇權不下鄉,到最底層的鄉村層麵,一個村鎮裏還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宿老們說話管用,百姓也願意聽他們的。


    真要宣告什麽事兒,比如講解土斷丁畝政策對於百姓的實利,對於國家的好處,對於貪腐蛀蟲的整治這些東西,他們說幾句話,比那些官吏們之乎者也的一通大道理要有效果的多。


    甚至於到後來,也會有宿老們開始主動的檢舉揭發某某官員私藏多少土地,搞什麽上田下田的手段,私下裏放高利息貸款收攏財富,逼迫平民沒了生計的諸多事宜。


    而暗中也有人將攝政王的治國風格總結為“三執政策”。所謂宰執治國、軍執治軍、民執治民。


    那些被選為參知民事的長老們,也被開玩笑一般稱之為“民相”。


    世人都說,這是攝政王把原本屬於內侍省太監們的權力給了民間宿老們,用民相來牽製宰相。


    宰執們的執政的風評到底好不好,從這些士民代表這裏就很能看出一部分了。


    總之不管怎麽說,在大棒加甜棗的雙重攻勢下,到了七月底的時候,川蜀之地的土斷清田工作到底還是有了一個大致的結果。


    禁止土地兼並被列為了明晃晃的法規,那些跨州連郡的大地主們被極限度的打壓,甚至於公開要求上交田地。


    可以給他們族中的優秀弟子多補幾個太學生名額沒問題,但是土地是不能握在他們手裏了,要收歸國有的。


    剩下的就是收尾工作了,趙恆也沒必要再繼續待在這裏了。


    官員、世家、幫派、玄門、俠客都收攏了起來,具體以後會不會有什麽問題,那得等問題出來以後再做調整。


    世上沒有完美的製度,總是要不斷摸索不斷前進的嘛。


    所以趙恆又當起了甩手掌櫃。


    也該去江南一趟了,不然都趕不及九月份迴東京的大婚了。


    不過在此之前,司農監監正,傳統官場上所謂的大司農,龍君綿陽君倒是給趙恆帶來了一個意外的消息。


    “蜀地還有另外一個存在即將凝聚金身?”趙恆是真的驚著了,這川蜀之地那麽人傑地靈的嘛?


    最近幾十年都沒怎麽聽說大宋境內有新的龍君晉升現世,結果一下子就要出兩個?


    而且還是這麽短的時間間隔,還都在蜀地?


    “元符年間,我聽聞那樂山石佛腳下花草受佛光滋養,長勢奇好,便想去多采些種子,好來培育出一些新菜。”


    綿陽君道,“不過離那石佛二十多裏,便感覺心悸難耐,以至於不敢再前行……那裏必然有一尊大能的。”


    “元符年間……有二十多年了是吧。”趙恆盤算了一下,問道,“那時候你是什麽修為?”


    “用你的說法來算的話……大概也有十六七個宗師的層次了吧。”綿陽君想了想,說道,


    “我對於修為真氣並不在意,從來沒正經練過,也並不用來殺敵對戰。隻是走一些難走的地方,以真氣化出草繩吊起身體趕路而已。”


    綿陽君一心隻種菜選菜培育新式的蔬菜,好讓天下間的野草都能為人所用,走的是上古傳說中的神農之路。


    他並沒有修煉武功,隻是一心做事,真氣就自動增長自動變多。這是務實到一定境界後的功德顯化,也真是讓人敬佩。


    “那我去看看。”趙恆點點頭,也認真起來。


    能讓當年具備超過16個宗師真氣量的綿陽君感覺心悸而不敢靠近,那麽那樂山石佛裏恐怕真的藏著一個龍君。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界佛門偷偷搞的暗子?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眼萬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眼萬念並收藏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