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畢竟是大朝會,所謂大宋自有國情在此。而且畢竟是在金國南下的過程中守住了東京,光複了河北,提振了天下人的抗金勇氣。


    幹貨滿滿的工作報告之後,大朝會終於來到了所有官員都比較熟悉的流程。


    群臣敬獻賀表,一方麵稱讚功績,一方麵奉上新年祝詞。而帶著玉冠的攝政王拉著三位宰執相公一起受賀,並且給予迴禮及恩賞。


    以往這是皇帝幹的活兒,現在攝政王加三位宰執相公,到底也是有著足夠份量來主持的。


    而且迴禮也是實實在在的……朝廷補發了官員們今年的工資!!


    這一點真的是……自從年初東京城被圍之後,朝廷多久沒給官員們發工資了?


    當然,國破家亡的時候,也實在是顧不得。大部分官員也家底殷實,真正少那麽點兒工資其實也餓不死。


    在大宋朝當官,難道還吃不起飯?


    不過有一說一,補發工資這種事兒雖然是小事,到底還是說明朝廷是講究的,也在迅速的恢複秩序。


    而有些表現特別好的官員更是直接升職加薪。比如開封府士曹趙鼎,其人雖然官位不高,但是在東京被圍的時候卻是一直在努力做事,維持著開封府官府最基層的運轉。


    此番被點名表揚,更是一躍提拔成為吏部侍郎,說是一步登天都不為過的。


    一部侍郎,可是正經的紫袍大員!


    而賀禮完畢,也有歌舞助興,乃至於集英殿賜宴也是有的……同朝為官,快過年了,總得一起吃個飯。


    中原人幾千年的規矩嘛。


    乃至於賜宴之時,連深宮中的元佑太後也現身。還給所有官員的桌案上額外加了一道菜,這倒是讓一些從外地過來的官員鬆了一口氣。


    這年頭,不管哪個從外地來的官員,總得見一見元佑太後才會放心。


    而且說實話元佑太後也得經常出去走動走動,比如去大相國寺禮個佛,去清霞道觀祈個福什麽的。


    好歹證明,攝政王和幾位執政相公沒有刻意囚禁她!


    等到吃完了飯,群臣要離開之際,內侍省太監們還給每一位官員都送了一份伴手禮。


    一個樸素的白麻布包,裏麵除了有一些寒冬時節難得一見的新鮮水果之外,就是一本簿冊。


    翻開一看,裏麵卻是一頁頁規整的表格,上麵是此番大朝會中的一些總結性質的歸納數據。


    沒錯,大朝會上的數據統計和執政工作總結,不隻是展現出來,還版印成冊,給每一位參會的官員都發了一份。


    這真的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但是每一位官員都能察覺到這本簿冊背後隱藏的意思:


    諸君,國事在手,來年還請共勉!


    ……


    這一場注定會引發無數爭議和暗流洶湧的大朝會之後,夜色已深。


    中書舍人胡寅拉上了另一位舍人張浚以及新的吏部侍郎趙鼎,尋到當朝兩位平章軍國重事之一的李綱的馬車,默默跟隨其後。


    走了一半,李綱意識到了有人跟著,便也招手讓三人上了馬車。到了自家府邸之後,更是命人備上茶水點心。


    想在會後找宰執鞏固關係的官員不止他們仨,不過目前他們仨份量還挺重,所以也就知趣的暫緩了拜見相公的事宜。


    這卻是有一番說法的,話說當初東京圍城之時,因為何粟、孫傅做事實在是太離譜,讓一些官員實在是無法忍受,紛紛離開了東京城。


    而在那段日子裏,胡寅、趙鼎、張浚三人曾經在金兵攻城的時候躲入太學院裏避難,倒是成了一番患難交情。


    後來攝政王以兩千巨鷹做威懾,東京城局麵稍穩。趙鼎留在了東京城,繼續當他開封府基層小官。


    胡寅南下去了荊湖路,要把李綱請過來主持大局。


    張浚則去了南京應天府……彼時康王趙構是真的身負天下名望,很多人都希望他能振奮起來做出一番局麵的。


    如今風雲際會,三位在太學院共患難的兄弟重新相聚,而且嚴格說起來胡寅和張浚都算是東京中樞的新人。


    新人想在官場上坐得穩,總得要拜碼頭的。而胡寅千裏迢迢陪著李綱李相公來到東京城,自然便是天然屬於李相公這一陣營的。


    每位執政相公都是朝堂一極,總得要有一些自己夾帶裏的人物,不然怎麽做事?而現在,李綱李相公麾下,也就這三位算得上站穩了腳跟了。


    一位相公和三位官員寒暄幾句,胡寅就毫不客氣的拿起桌子上的點心吃了起來。


    這廝是個能吃的,素來吃飯極快,而且似乎永遠都吃不飽。不管是李相公還是趙鼎張浚也都了解他的性子,倒是沒有多說什麽。


    “敢問相公……此番大朝會規製……是否有些不妥?”張浚喝了半杯茶,到底還是問出了關鍵。


    他對於東京中樞來說是純新人,成為中書舍人才幾天,頂頭上司便是中書令樂柒,對於這些天的工作和各種安排也確實有些不適。


    “我也曾問過此言。”李綱手裏拿著那本簿冊,目光複雜,


    “陳中丞便道,‘若是覺得不妥,還請拿出更好的主意,不能單純為了反對而反對’。我便無話可說了。”


    “這話倒像是中書令的言語。”正在啃著一個蜜橘的胡寅插了一句嘴。


    “不是中書令的言語,而是攝政王的言語。”趙鼎是哥仨中年紀最大的,所以相對來說比較沉穩,開口道,


    “陳中丞已然被攝政王折服了!”


    “也不算折服,不過是有些道理讓人無可辯駁罷了。”胡寅又開口道,


    “攝政王要讓天下人都吃飽飯,讓世間再無溺嬰惡疾,所做的事情也都在以此為力,總歸是讓人從大義上無可言語的。”


    “兩位兄長可知?我小時候也是差點被淹死的。”


    這廝總愛半路插話的毛病,總是讓人無奈。


    “就是這個道理,攝政王做的事情便是如此,明明讓人感覺有些不妥,但是真要計較起來,卻讓人無話可說。”趙鼎歎了一口氣。


    “土斷之事真的要推行天下?”張浚問出了關鍵,“這要逼的不知道多少形勢戶要反的!”


    “這是國策,必然要推行的。大宋百年弊病,症結就在於此。”李綱麵色嚴肅起來,“我也支持此事。”


    張浚頓時苦笑:“這豈不是荊國公舊事重演?”


    荊國公便是王安石,他當年變法中的一條,也是想進行土斷,可惜根本執行不下去。


    “還是不一樣的,現在人人都是荊國公。”


    胡寅又啃起了一個蘋果。大冷的天,李相公年紀又大了,腸胃肯定不好,吃這些生冷水果怕是會鬧肚子。


    所以胡寅也就不客氣了。


    “來年要有一群官員外放各地,東南、荊湖、關西都要有人去。”李綱也說起了他的重點,


    “你們都是有能耐的,不妨領一份差遣過去。隻要做出一番事來,總歸是一份資曆。”


    “我去東南。”胡寅直接開口,“那裏我比較熟。”


    “那我去關西吧。”張浚歎了一口氣,“元鎮兄(趙鼎字元鎮)便留在中樞,相公總得要有個支應。”


    “那荊湖路……”趙鼎有些遲疑。


    “荊湖路留給他們吧。”李綱歎了一口氣,神色格外複雜。


    而在場的三人雖然相對於新建製的東京中樞來說算是新人,但是在官場上可不是新人,完全理解李相公這一聲歎息。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眼萬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眼萬念並收藏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