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我來隻為三件事!
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 作者:一眼萬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澧州城的亂兵們到底如何處置,在禦營參謀部裏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波瀾。
首惡張遇自然是要直接誅殺的,這廝幹的事兒可以說是天怒人怒,誰都留不下他。
而嶽飛麾下的士卒押著他過來的時候,趙恆也毫不猶豫,隨手拿起一把鋼刀就將其直接砍了。
但是對於張遇手下的那群核心老兵,卻是不好處置的。因為這些人的素質都不錯,真正鍛煉起來也是好的兵員。
不過顯然,這些人也不是什麽好貨,而且殺性頗重。
且說,自古以來,如何處置俘虜,尤其是大規模大範圍有修為的俘虜,都是一件棘手的事兒。
這個世界是沒有什麽靈魂契約之類的東西的,任何人都無法保證俘虜的忠誠度。
特別是有修為在身的那些俘虜,他們最重要最有用的就是他們的一身真氣修為。要是能將其徹底降服拉攏,無疑是大大壯大了自己的實力。
但是有修為在身的會是那麽容易降服的?
對於這些人,肯定要磨練打熬,不過打熬的太厲害,就把人給弄廢了,再好的修為也沒戰力了。
要是打磨的太輕,那麽對方到底是否心服口服是說不準的。真要收攏過來,在戰事達到關鍵的時候叛變又如何?
這年頭對於俘虜普遍奉行的是抽殺製度,一般是二十抽一殺,嚴苛點的十抽一殺,對於作惡太多的五抽一殺。
不過張遇這夥子也實在過分,兩萬兵盤踞,整個澧州城都被糟蹋的不像樣子,幾乎成了鬼蜮。
想想也就知道,讓兩個人拿著刀對砍,用分生死的方式來征兵的方式到底會對老百姓造成多麽大的傷害。
坦白說一句,這些人全都宰了,也根本沒一個無辜的。
不過那樣也的確有點浪費,就算是讓他們當炮灰也比直接白白殺了強。
所以如何處置的確成了難題,自古以來這種事兒也的確是頗有爭議的。
怎麽做都不恰當,但是卻又不得不做。
在聽從了很多人不同的意見之後,趙恆最終決定舉辦一場人民公審!
這些亂兵到底該不該殺,由澧州城本地的百姓說了算。
隨軍的文官們挨家挨戶把那些門窗緊閉的大門敲開。許多老百姓開門之後就直接遞出糧食、雞蛋、布帛等……他們還以為這群兵是要來收稅的。
等到聽從官員們的話後,茫茫然的來到城前,就看到這裏已經搭建了一個木質的加高刑台,一群亂兵被捆縛雙手雙腳在刑台後跪了一地。
刑台上一名身穿錦衣,一看就很名貴的年輕男子一手拎著刀,一手拎著一個亂兵,等到匯聚了不少人之後,轟然雷鳴便響徹虛空:
“勞資來澧州城隻為了三件事!”
“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作惡之人必有報應,不是不報,是勞資沒到!”
“這些人在澧州城到底該不該死,由你們說了算!”
“此人可有活下來的理兒?”
這種事兒趙恆在東京城幹過一次,娘子軍們清理東京城的黑幫勢力的時候就是這麽幹的,所以現在也算駕輕就熟了。
他甚至於完全知道,讓百姓們有膽子來做決斷是需要時間的,所以不急不忙,拎著那名有著宗師層次戰力的家夥架在台子上。
還潑了一盆水衝洗了一下這廝髒兮兮的臉,好叫人看清楚他的長相,又把他的外號、姓名給報了一遍。
百姓們諾諾不敢言,不過卻有幾個卻當場哭了起來。趙恆便放緩了聲音細細來問,卻都是被這廝禍害的人家。
這家夥依仗著宗師修為,頗得張遇看重,欺男霸女無惡不作,手上的人命甚至於還包括孕婦!
聽完了之後,趙恆就毫不猶豫,一刀斬下。頓時血濺刑台,人頭翻滾。
這讓幾個統製官頓時麵色就有些蒼白起來,老實說,他們此前還討論著要把這人收入軍中,因為其人一身黃沙真氣修為著實俊秀,而這家夥也曾經表達了願意投降從軍的意願。
這也是這年頭世風日下、道德敗壞的一個體現。有些人隻要有兵有實力,不管做了多大的惡,隻要投靠了某個勢力,搖身一變就能洗白,成為人上人。
修橋補路無屍骸,殺人放火金腰帶,可不就是這麽來的嗎?
但是趙恆可完全沒什麽興趣給人洗白,也絕不給他們洗白的機會!
宗師級強者的血噴灑而下,讓台下觀看的人幾乎齊齊一震,也讓不少人似乎像是驚醒過來,臉上少了一些麻木,多了一些神采。
而那轟然雷鳴之音響徹整個州城,也比官員們一家一家敲門要來的更有效率。
隨著趙恆不斷的手起刀落,漸漸的台下民眾開始像是從某種詭異的冬眠狀態中複蘇了一樣。等到趙恆拎起一個人,到底是有人敢站出來指認他曾經做過的事。
滿城的澧州百姓,有的是苦主來傾訴其罪狀。
……
宗相公看著這一幕,倒是頗為感慨。這種事兒在大宋官府管轄下似乎沒怎麽聽說過,倒是那些義軍,有的人殺官造反,也會用這種當眾行刑的方式來聚攏人心。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些人的確是有修為在身,殺了可惜。但是殺了他們,能夠重新收拾澧州城的民心,也是值得的。
亂世之中,不加節製的武力禍害甚重,有的人仗著武力,什麽沒有底線的事兒都敢做出來,也的確是該死。
而這種行為,一方麵提振了澧州城的民心,一方麵也震懾住了禦營大軍……坦白說,親眼見到這樣的場麵,對於每一個統製官乃至於禦營各級軍官來說也是一種震撼。
甚至於有些統製官認為,攝政王此番行為就是專門做給他們看的!
坦白說,其實有些禦營軍將此前也不是那麽幹淨的,也曾經做過惡的。進入軍中以後,雖然有著軍規收攏,到底還是保留著幾分桀驁之氣。
這也是趙恆為什麽會一直在前線看著他們,要是不親自看著約束軍紀,指不定這幫人能搞出什麽幺蛾子出來。
他們可不是什麽好貨色!
唯獨沒到天怒人怒那份上,而且正值國家用人之際,有些也的確不好追究罷了。
當然,這番殺雞儆猴,順帶著收攏澧州城的民心,恢複朝廷聲望,一石多鳥之下,張遇這夥子人本身的真氣修為什麽的倒是不顯的那麽重要了。
還別說,張遇這夥子人裏麵也並不全都是該死之輩,還是有一些人,是真有澧州城士民為之求情的。
遇到這樣的,趙恆自然也會從善如流,沒有砍下去。然後派往各統製部,交給那些統製官們來錘煉。
其中有一名宗師,言稱曾受張遇大恩,祈求為其收攏屍骨安葬,引得澧州士民喝罵。其人卻甘願以命為抵,倒是惹得不少人麵麵相覷。
隻能說,張遇能收攏兩萬兵占據了整個澧州城,到底是有些門道的。
不過張遇畢竟是首惡,趙恆最終決定將張遇曝屍三日,三日後再讓他收攏屍骨。
這年頭,有些事情還是得講究一些。因為不講究的人太多了,肯講究一些的,真不多見了。
……
首惡張遇自然是要直接誅殺的,這廝幹的事兒可以說是天怒人怒,誰都留不下他。
而嶽飛麾下的士卒押著他過來的時候,趙恆也毫不猶豫,隨手拿起一把鋼刀就將其直接砍了。
但是對於張遇手下的那群核心老兵,卻是不好處置的。因為這些人的素質都不錯,真正鍛煉起來也是好的兵員。
不過顯然,這些人也不是什麽好貨,而且殺性頗重。
且說,自古以來,如何處置俘虜,尤其是大規模大範圍有修為的俘虜,都是一件棘手的事兒。
這個世界是沒有什麽靈魂契約之類的東西的,任何人都無法保證俘虜的忠誠度。
特別是有修為在身的那些俘虜,他們最重要最有用的就是他們的一身真氣修為。要是能將其徹底降服拉攏,無疑是大大壯大了自己的實力。
但是有修為在身的會是那麽容易降服的?
對於這些人,肯定要磨練打熬,不過打熬的太厲害,就把人給弄廢了,再好的修為也沒戰力了。
要是打磨的太輕,那麽對方到底是否心服口服是說不準的。真要收攏過來,在戰事達到關鍵的時候叛變又如何?
這年頭對於俘虜普遍奉行的是抽殺製度,一般是二十抽一殺,嚴苛點的十抽一殺,對於作惡太多的五抽一殺。
不過張遇這夥子也實在過分,兩萬兵盤踞,整個澧州城都被糟蹋的不像樣子,幾乎成了鬼蜮。
想想也就知道,讓兩個人拿著刀對砍,用分生死的方式來征兵的方式到底會對老百姓造成多麽大的傷害。
坦白說一句,這些人全都宰了,也根本沒一個無辜的。
不過那樣也的確有點浪費,就算是讓他們當炮灰也比直接白白殺了強。
所以如何處置的確成了難題,自古以來這種事兒也的確是頗有爭議的。
怎麽做都不恰當,但是卻又不得不做。
在聽從了很多人不同的意見之後,趙恆最終決定舉辦一場人民公審!
這些亂兵到底該不該殺,由澧州城本地的百姓說了算。
隨軍的文官們挨家挨戶把那些門窗緊閉的大門敲開。許多老百姓開門之後就直接遞出糧食、雞蛋、布帛等……他們還以為這群兵是要來收稅的。
等到聽從官員們的話後,茫茫然的來到城前,就看到這裏已經搭建了一個木質的加高刑台,一群亂兵被捆縛雙手雙腳在刑台後跪了一地。
刑台上一名身穿錦衣,一看就很名貴的年輕男子一手拎著刀,一手拎著一個亂兵,等到匯聚了不少人之後,轟然雷鳴便響徹虛空:
“勞資來澧州城隻為了三件事!”
“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作惡之人必有報應,不是不報,是勞資沒到!”
“這些人在澧州城到底該不該死,由你們說了算!”
“此人可有活下來的理兒?”
這種事兒趙恆在東京城幹過一次,娘子軍們清理東京城的黑幫勢力的時候就是這麽幹的,所以現在也算駕輕就熟了。
他甚至於完全知道,讓百姓們有膽子來做決斷是需要時間的,所以不急不忙,拎著那名有著宗師層次戰力的家夥架在台子上。
還潑了一盆水衝洗了一下這廝髒兮兮的臉,好叫人看清楚他的長相,又把他的外號、姓名給報了一遍。
百姓們諾諾不敢言,不過卻有幾個卻當場哭了起來。趙恆便放緩了聲音細細來問,卻都是被這廝禍害的人家。
這家夥依仗著宗師修為,頗得張遇看重,欺男霸女無惡不作,手上的人命甚至於還包括孕婦!
聽完了之後,趙恆就毫不猶豫,一刀斬下。頓時血濺刑台,人頭翻滾。
這讓幾個統製官頓時麵色就有些蒼白起來,老實說,他們此前還討論著要把這人收入軍中,因為其人一身黃沙真氣修為著實俊秀,而這家夥也曾經表達了願意投降從軍的意願。
這也是這年頭世風日下、道德敗壞的一個體現。有些人隻要有兵有實力,不管做了多大的惡,隻要投靠了某個勢力,搖身一變就能洗白,成為人上人。
修橋補路無屍骸,殺人放火金腰帶,可不就是這麽來的嗎?
但是趙恆可完全沒什麽興趣給人洗白,也絕不給他們洗白的機會!
宗師級強者的血噴灑而下,讓台下觀看的人幾乎齊齊一震,也讓不少人似乎像是驚醒過來,臉上少了一些麻木,多了一些神采。
而那轟然雷鳴之音響徹整個州城,也比官員們一家一家敲門要來的更有效率。
隨著趙恆不斷的手起刀落,漸漸的台下民眾開始像是從某種詭異的冬眠狀態中複蘇了一樣。等到趙恆拎起一個人,到底是有人敢站出來指認他曾經做過的事。
滿城的澧州百姓,有的是苦主來傾訴其罪狀。
……
宗相公看著這一幕,倒是頗為感慨。這種事兒在大宋官府管轄下似乎沒怎麽聽說過,倒是那些義軍,有的人殺官造反,也會用這種當眾行刑的方式來聚攏人心。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些人的確是有修為在身,殺了可惜。但是殺了他們,能夠重新收拾澧州城的民心,也是值得的。
亂世之中,不加節製的武力禍害甚重,有的人仗著武力,什麽沒有底線的事兒都敢做出來,也的確是該死。
而這種行為,一方麵提振了澧州城的民心,一方麵也震懾住了禦營大軍……坦白說,親眼見到這樣的場麵,對於每一個統製官乃至於禦營各級軍官來說也是一種震撼。
甚至於有些統製官認為,攝政王此番行為就是專門做給他們看的!
坦白說,其實有些禦營軍將此前也不是那麽幹淨的,也曾經做過惡的。進入軍中以後,雖然有著軍規收攏,到底還是保留著幾分桀驁之氣。
這也是趙恆為什麽會一直在前線看著他們,要是不親自看著約束軍紀,指不定這幫人能搞出什麽幺蛾子出來。
他們可不是什麽好貨色!
唯獨沒到天怒人怒那份上,而且正值國家用人之際,有些也的確不好追究罷了。
當然,這番殺雞儆猴,順帶著收攏澧州城的民心,恢複朝廷聲望,一石多鳥之下,張遇這夥子人本身的真氣修為什麽的倒是不顯的那麽重要了。
還別說,張遇這夥子人裏麵也並不全都是該死之輩,還是有一些人,是真有澧州城士民為之求情的。
遇到這樣的,趙恆自然也會從善如流,沒有砍下去。然後派往各統製部,交給那些統製官們來錘煉。
其中有一名宗師,言稱曾受張遇大恩,祈求為其收攏屍骨安葬,引得澧州士民喝罵。其人卻甘願以命為抵,倒是惹得不少人麵麵相覷。
隻能說,張遇能收攏兩萬兵占據了整個澧州城,到底是有些門道的。
不過張遇畢竟是首惡,趙恆最終決定將張遇曝屍三日,三日後再讓他收攏屍骨。
這年頭,有些事情還是得講究一些。因為不講究的人太多了,肯講究一些的,真不多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