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不精沒有關係,至少得懂不能逞匹夫之勇。
隨易在天劍派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這個時候有一位並不受他歡迎的客人悄然到訪,陸文宣帶著和善笑容出現在天劍派,那謙和又親切的姿態令隨易有那麽一瞬間想把人埋土裏,還要用鏟子把土拍平。
陸文宣慢慢悠悠說道:「隨掌門是通透之人。」
意思是你的惡意表露得有點明顯了。
隨易收斂想動手的欲望叫天劍弟子去把陸文鈺帶過來,之前他姐姐生孩子,當時朝中涉及立太子之事爭議很大,除了陸母以外其他人都得避一避,陸文鈺更是被陸家排除在外,他自己能照顧好自己就行,至於迴家什麽還是別添麻煩了,陸父寄來不少東西,其中有給天劍的物資,也有給陸文鈺補的生辰禮物。
陸文鈺對於不能迴家沒什麽感覺,反而興高采烈把那些好吃的好玩的拿去給師兄師姐們,他嘴甜人又乖巧,不饞不懶還勤奮,天劍派的人都很喜歡他。
廳裏。
隨易和陸文宣一左一右,陸文鈺進來後先跑到隨易這邊,再對著陸文宣說道:「哥哥,好久不見。」
五歲的孩子是比三歲時更懂事些,就是這孩子沒有第一時間奔向他,讓陸文宣稍稍蹙眉不滿,果然胳膊肘依舊往外拐,他抬眸望向隨易,後者拎起小孩提溜到陸文宣懷裏,隨易道:「陸大人此趟來洛州想必是有公事在身,親人相聚難得,在下就不打擾了。」
陸文鈺坐在陸文宣腿上望著他離開的背影,陸文宣低頭對他輕聲說道:「你這師父很不禮貌對嗎?」
陸文鈺搖頭,拒絕說師父的壞話。
陸文宣伸手捏了捏小孩肉肉的臉蛋無奈道:「你這孩子到底喜歡他什麽?我看隨易理都不想理你。」
「不會的,師父肯定也喜歡文鈺!」
「哦?我怎麽感覺他倒是他想要把你趕走呢?若是早知有後麵這些事,我想,他肯定拒絕收下你。不過事與願違,你如今的身份他沒辦法得罪,他啊,不會喜歡你,隻是你太小了,他不好意思表現出來。」
陸文宣輕聲細語但頗有些戲謔地對他說,一個成年人逗一個小孩子,真是惡劣啊,陸文鈺嘴巴微抿雙眸頓時就含了層水霧,他雖然小,有很多事不懂,但京都郊外那日並沒有在他心裏抹去,他也不敢和師兄師姐們說,陸文宣見陸文鈺開始掉眼淚了才收起戲謔的樣子,他將對方的眼淚抹去,語氣帶著些嚴肅。
「不管你到底喜歡他哪一方麵,武人隻是武人罷了,他也隻能陪你一段路程,身為陸家弟子不要忘了肩上的責任,母親在你離京前說的話你還記得嗎?」
「……記得。」
大概因為陸家的孩子都是早慧型的,陸文宣不擔心弟弟聽不懂話,而且陸文鈺以後必得是位將軍。
*
陸文宣真是一個煩人的存在。
隨易看著這人感覺他頭上頂著「指手畫腳」四個大字,天劍派全體成員學文化知識,關他什麽事?
顯著他了這是。
最終隨易沒懟他,誰讓陸文宣真有本事十幾歲就中狀元,他請在洛州養老的翰林院名師出山講課,雖說是給陸文鈺準備的先生,但天劍也跟著沾了光。
老先生精神矍鑠知識淵博不是那種迂腐之輩。
充滿江湖氣的天劍派有一天變成了天劍書院,朗朗讀書聲迴蕩山林間,陸文宣滿意地點了點頭,而後挑眉看向隨易,後者沒有搭理他,陸文宣靠著欄杆問道:「隨易,你這輩子難道隻想當一個江湖掌門?」
「嗯。」
「一身絕頂武藝不想用來保家衛國建功立業?」
他的話帶著試探,但語氣平平淡淡,如同閑聊一般,隨易同樣平淡迴答:「我沒有那麽大的誌向。」
陸文宣的眼眸微微睜大,表情似乎有點想笑又有點不解,他問:「江湖有這麽好嗎?」
隨易反問:「朝堂有這麽好嗎?」
兩句問話都沒有得到迴答,誰也不再繼續發問。
陸文宣此趟確有公事在忙,先生就位後他就離開了,隨易隱隱有一種感覺,朝堂恐怕要風雲變幻。
第42章
◎試探◎
寧安十三年, 暮春。
在陸文宣將離開洛州時,京都那邊傳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丞相深陷貪汙之案已被打入天牢。
案子最初是滄州底下一個新任縣令查地方腐敗問題,結果沒想到越查越深, 中途甚至差點被謀害, 他膽識過人,不畏強權,更不退縮,經歷了種種困難,也得了朝中清流文臣們的幫助最終順利將所有證據送到聖前, 當然僅憑於此不能完全撼動丞相,好巧不巧在當時還有另一則案情,證據直指丞相過去通敵。
皇帝龍顏大怒,據說當場就把茶杯砸了下去。
由於證據確鑿,人證物證皆在,很多人明白丞相大勢已去,幫他求饒不過是和他一起去死罷了, 大臣們低頭安靜而沉默, 直到陸文宣迴去, 他開了口。
先前立太子之事丞相與陸大人雖然並沒有爭執起來,但貴妃娘娘畢竟是他的妹妹,本以為陸文宣應該很樂意看到丞相這種下場, 沒想到他會冒著可能觸怒龍威的壓力去詢問, 他一開口,很多丞相的黨羽也跟著開口, 當然最終下場是大家一起挨了一頓怒罵。
禦花園。
陸文宣被晾在花壇邊已經一個時辰了, 那邊皇帝在亭下喝茶批摺子然後聽風聞香淺眠, 就是全然不搭理他, 他召他進宮不去殿裏,反倒來禦花園不知是何意,眼下看來應該是在打壓責怪他,陸文宣靜靜站著麵上沒有任何波動,一個時辰,便是一天也站得。
隨易在天劍派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這個時候有一位並不受他歡迎的客人悄然到訪,陸文宣帶著和善笑容出現在天劍派,那謙和又親切的姿態令隨易有那麽一瞬間想把人埋土裏,還要用鏟子把土拍平。
陸文宣慢慢悠悠說道:「隨掌門是通透之人。」
意思是你的惡意表露得有點明顯了。
隨易收斂想動手的欲望叫天劍弟子去把陸文鈺帶過來,之前他姐姐生孩子,當時朝中涉及立太子之事爭議很大,除了陸母以外其他人都得避一避,陸文鈺更是被陸家排除在外,他自己能照顧好自己就行,至於迴家什麽還是別添麻煩了,陸父寄來不少東西,其中有給天劍的物資,也有給陸文鈺補的生辰禮物。
陸文鈺對於不能迴家沒什麽感覺,反而興高采烈把那些好吃的好玩的拿去給師兄師姐們,他嘴甜人又乖巧,不饞不懶還勤奮,天劍派的人都很喜歡他。
廳裏。
隨易和陸文宣一左一右,陸文鈺進來後先跑到隨易這邊,再對著陸文宣說道:「哥哥,好久不見。」
五歲的孩子是比三歲時更懂事些,就是這孩子沒有第一時間奔向他,讓陸文宣稍稍蹙眉不滿,果然胳膊肘依舊往外拐,他抬眸望向隨易,後者拎起小孩提溜到陸文宣懷裏,隨易道:「陸大人此趟來洛州想必是有公事在身,親人相聚難得,在下就不打擾了。」
陸文鈺坐在陸文宣腿上望著他離開的背影,陸文宣低頭對他輕聲說道:「你這師父很不禮貌對嗎?」
陸文鈺搖頭,拒絕說師父的壞話。
陸文宣伸手捏了捏小孩肉肉的臉蛋無奈道:「你這孩子到底喜歡他什麽?我看隨易理都不想理你。」
「不會的,師父肯定也喜歡文鈺!」
「哦?我怎麽感覺他倒是他想要把你趕走呢?若是早知有後麵這些事,我想,他肯定拒絕收下你。不過事與願違,你如今的身份他沒辦法得罪,他啊,不會喜歡你,隻是你太小了,他不好意思表現出來。」
陸文宣輕聲細語但頗有些戲謔地對他說,一個成年人逗一個小孩子,真是惡劣啊,陸文鈺嘴巴微抿雙眸頓時就含了層水霧,他雖然小,有很多事不懂,但京都郊外那日並沒有在他心裏抹去,他也不敢和師兄師姐們說,陸文宣見陸文鈺開始掉眼淚了才收起戲謔的樣子,他將對方的眼淚抹去,語氣帶著些嚴肅。
「不管你到底喜歡他哪一方麵,武人隻是武人罷了,他也隻能陪你一段路程,身為陸家弟子不要忘了肩上的責任,母親在你離京前說的話你還記得嗎?」
「……記得。」
大概因為陸家的孩子都是早慧型的,陸文宣不擔心弟弟聽不懂話,而且陸文鈺以後必得是位將軍。
*
陸文宣真是一個煩人的存在。
隨易看著這人感覺他頭上頂著「指手畫腳」四個大字,天劍派全體成員學文化知識,關他什麽事?
顯著他了這是。
最終隨易沒懟他,誰讓陸文宣真有本事十幾歲就中狀元,他請在洛州養老的翰林院名師出山講課,雖說是給陸文鈺準備的先生,但天劍也跟著沾了光。
老先生精神矍鑠知識淵博不是那種迂腐之輩。
充滿江湖氣的天劍派有一天變成了天劍書院,朗朗讀書聲迴蕩山林間,陸文宣滿意地點了點頭,而後挑眉看向隨易,後者沒有搭理他,陸文宣靠著欄杆問道:「隨易,你這輩子難道隻想當一個江湖掌門?」
「嗯。」
「一身絕頂武藝不想用來保家衛國建功立業?」
他的話帶著試探,但語氣平平淡淡,如同閑聊一般,隨易同樣平淡迴答:「我沒有那麽大的誌向。」
陸文宣的眼眸微微睜大,表情似乎有點想笑又有點不解,他問:「江湖有這麽好嗎?」
隨易反問:「朝堂有這麽好嗎?」
兩句問話都沒有得到迴答,誰也不再繼續發問。
陸文宣此趟確有公事在忙,先生就位後他就離開了,隨易隱隱有一種感覺,朝堂恐怕要風雲變幻。
第42章
◎試探◎
寧安十三年, 暮春。
在陸文宣將離開洛州時,京都那邊傳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丞相深陷貪汙之案已被打入天牢。
案子最初是滄州底下一個新任縣令查地方腐敗問題,結果沒想到越查越深, 中途甚至差點被謀害, 他膽識過人,不畏強權,更不退縮,經歷了種種困難,也得了朝中清流文臣們的幫助最終順利將所有證據送到聖前, 當然僅憑於此不能完全撼動丞相,好巧不巧在當時還有另一則案情,證據直指丞相過去通敵。
皇帝龍顏大怒,據說當場就把茶杯砸了下去。
由於證據確鑿,人證物證皆在,很多人明白丞相大勢已去,幫他求饒不過是和他一起去死罷了, 大臣們低頭安靜而沉默, 直到陸文宣迴去, 他開了口。
先前立太子之事丞相與陸大人雖然並沒有爭執起來,但貴妃娘娘畢竟是他的妹妹,本以為陸文宣應該很樂意看到丞相這種下場, 沒想到他會冒著可能觸怒龍威的壓力去詢問, 他一開口,很多丞相的黨羽也跟著開口, 當然最終下場是大家一起挨了一頓怒罵。
禦花園。
陸文宣被晾在花壇邊已經一個時辰了, 那邊皇帝在亭下喝茶批摺子然後聽風聞香淺眠, 就是全然不搭理他, 他召他進宮不去殿裏,反倒來禦花園不知是何意,眼下看來應該是在打壓責怪他,陸文宣靜靜站著麵上沒有任何波動,一個時辰,便是一天也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