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謝琇臉上的愕然漸漸定格。


    「袁崇簡……不,趙如漾?」她低聲喃喃道。


    這個已經久違了的名字在她的舌尖滾動,帶起一段塵封的記憶。


    她愣了一霎,忽然邁開腳步,走到船尾,向著岸上那人的方向張望。


    居問楹或許也看到了她的動作,因為那一葉小舟隨著她的腳步而搖晃了幾下。


    幸而她與盛應弦都是練家子,下盤極穩,不至於因為這點晃動而喪失重心。


    盛應弦瞥了她一眼,似乎也記起了當年在那間密室裏三人對峙的情形。他抿了抿唇,並沒有阻止她。


    居問楹——或者是趙如漾?——並沒有再多說一個字。但是在他唇邊傳出的笛聲悠揚,在晨曦中傳去十裏。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或許這隻是一個巧合,或許岸邊被她留下的,真的是當年遺憾離去的故人……


    經年再逢,彼此都已麵目全非,對麵不相識。


    謝琇想了想,最終按捺下了再去試探或追問的衝動。


    假如他就是趙如漾,那麽他求仁得仁,終於得到了一個登上皇位的機會,可以發揮他的學識與抱負。


    假如這一切隻是一個奇妙的巧合,那麽就讓「居問楹」與他的「瓊妹」的故事終結在此處,也是一個合理的結局。


    謝琇沒有再出聲,隻是抬起右手,向著岸上揮了揮。


    江上的清風吹來,拂動她的衣帶與鬢髮。


    笛聲悠揚,縈繞不去,唯借清風,伴她一路前行。


    謝琇微微一笑。


    爾後,她便斷然轉身,又走迴了船頭,並且,始終沒有再迴過頭去。


    小舟劈波斬浪,向著紅日初升的方向駛去。


    不知船行了多久,船上才傳來女子帶笑的聲音。


    「為何一直不說話,弦哥?」


    船尾一直在悶頭撐船的那個人動作微微一頓,復又將長篙插入水中,道:「我在想,那個人是否真的就是當年的那位末代皇孫……」


    謝琇含笑道:「即使他是,又怎麽樣?你還打算把他當作『前朝餘孽』捉拿迴去嗎?」


    聽出她語氣裏的打趣之意,盛應弦有點悶悶地應道:「不,我並無這樣的打算。」


    他雖然心頭有一點酸,但他也明白,當年的琇琇就不曾選擇對方,那麽時至今日,她就更不可能選擇對方了。


    因此……他又何妨表現得大方乖巧一些?


    果然,他聽見她笑了一聲。在朝晨清新的空氣裏,她那一笑仿佛伴著江上水鳥的鳴叫與長篙撥開水麵的聲音,顯得格外清脆動人。


    「接下來……我們迴去以後,弦哥又有何打算?」她問道。


    盛應弦這一迴認真地想了想,才鄭重其事地將自己思考過後的計劃,向著她和盤托出。


    「我內心尚有些掛心之處,北陵實乃大虞之心腹大患,不可不除……待得此事料理停當,大虞海晏河清之際……或許我便可以抽身而退,與你……朝朝暮暮,長相廝守了。」


    他說到「朝朝暮暮,長相廝守」這幾個字的時候,還有些不好意思和不習慣,因此打了個磕絆。


    謝琇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好啊。」她並沒有再緊揪著他那點令她心動不已的羞澀做什麽文章,而是朗聲應道。


    「我很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弦哥。到了那一天……我一定會去迎接你歸來。」


    盛應弦的動作再度一頓。他握著長篙,似乎想到了什麽,唇角慢慢翹起來,露出一絲溫柔的淺笑。


    「好。」他柔聲說道。


    「到了那時,我便跟你走。」


    謝琇含笑凝望著他。


    某種沉寂於腦海深處、曾經追憶起來滿是傷痛,此刻卻翻作甜蜜的記憶,重新又浮了起來。


    是誰說過,隻要結果是好的,那麽這個故事就應該是好的?


    謝琇在朝陽的霞光之中,凝睇著麵前與她同舟而行的盛應弦。


    從遇仙湖上隻身禦敵、爭奪繡球,再到那個上元之夜,鄭府相會,城頭一別……


    故事幾番往復循環,重複著生離與死別;而他們終究走到了同船而渡的這一日。


    謝琇笑著,向著記憶裏的那位盛指揮使,與麵前這位為她撐船的郎君,大聲說道:


    「好,我帶你走。」


    小舟撥開水麵前行,他們迎著前方升上天空的一輪紅日,仿佛沐浴在燦爛的天光之中。


    ……


    《大虞通史》載:「嘉永十年五月末,定北大將軍盛應弦率大軍攻陷北陵國都天定城,北陵國滅。盛大將軍得勝還朝,繳上虎符,固辭北大營兵事。上大悅,旋任盛大將軍為兵部尚書,封永安侯。」


    而流傳於市井民間的《仙京筆記》則記載雲:「有雲,嘉永十年五月,永安侯率北大營數十萬精兵圍攻北陵國都天定城,一度圍而不攻,勢將北蠻都困死城中,以為報復。


    「五月廿七清晨,軍中忽擂戰鼓。大軍攻城,一鼓作氣,勢如破竹。至黃昏,天定城已陷。永安侯率軍入城,北陵蠻汗已縊死宮中。


    「嚐聞永安侯進入北陵宮殿,持劍立於堂上,許久未發一言。


    「許是巧合,又許是天命所定,北陵除國之日,乃多年前大虞榮暉公主於天定城行刺納烏第汗,事成而殉國之忌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蓮花一身正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櫻並收藏黑蓮花一身正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