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隻要促成鍾貴妃成為晏小侯的養母,永徽帝就不能再打壓刑部上下——尤其是張皇後的表妹夫刑部尚書鄭嘯,以及鄭尚書的愛徒盛侍郎了。


    而這個計劃,同樣對晏行雲有利。


    他不能把寶全部都押在永徽帝的父愛之上。更何況永徽帝壓根沒有許多父愛。


    與鍾貴妃結盟,他就又往上走了一步。


    他總不能一直單打獨鬥下去。有一位地位高貴的養母,在後宮之中與張皇後抗衡的話,將省掉他許多事情。


    薑雲鏡正是看出這些隱藏的好處,才沒有阻止謝琇從這一點下手。


    而晏行雲,即使還不知道盛侍郎與謝大小姐之間的這一番糾葛,他在麵對機遇時,反應也很快。


    之前,鍾貴妃便有意認下晏行雲做養子,但永徽帝那邊總是態度曖昧。


    晏行雲也不灰心喪氣,私下裏與鍾家來往勾連多時,利益分配都談定了,儼然一副已成了一家人的心照不宣模樣,隻是在表麵上還隻是客客氣氣來往,並沒有走得過近。


    鍾貴妃同時在後宮中以無子為由,試探著請求收養莊信侯世子晏行雲,但被永徽帝拒絕。


    永徽帝用的理由是「朕尚有子,何須收養?愛妃一片慈母之心可嘉,唯朕目下並無此意。長定聰敏穎悟,必能體會朕心」。


    然而,過了大約十幾天之後,仁王於禦苑之中乘舟遊湖,忽起狂風,仁王於眾目睽睽之下落水,很是費了一番周折才被救上岸,因此受寒,纏綿病榻,說是因為仁王不諳水性,落水時肺中入水,因而總不見好,時常咳血。


    永徽帝震怒,發落了一幹人等,下令徹查。張皇後因為獨子受此大罪,亦是驚怒非常,下了死力去查,最後還是一無所獲。


    無論是鍾貴妃,還是晏小侯,看起來好似還真的沒有在其中插手。


    張皇後雖沒有大本領,但永徽帝至今隻此一個嫡子,張皇後自是看得很緊,仁王身旁的人都是經過再三篩選調查的,沒有一個不是自己人。


    事發當時,仁王身旁也並沒有人碰撞或推搡他,一切真的就是偶然。


    仁王落水之後,也有船上和岸邊宮人即刻要跳水施救,但當時就是那麽不巧,狂風驟起,日月無光,水麵波濤洶湧,舟船都搖搖晃晃,無法保持平衡,拖延了施救進程,才導致仁王被救上來時已經喝了好多水,傷及肺髒,久治不愈。


    這一下,前朝後宮,皆是愈發暗潮洶湧。


    鍾貴妃自然不好在這等時刻再提出相同的請求,但朝堂中已有許多人坐不住了。


    其中有忠臣,憂心皇嗣之危,認為仁王尚未完全長成、也未證明過自己的能力,還遭此大難,恐不足以扛起社稷重任;當然也有想要押寶或渾水摸魚的、各有心思的其他朝臣勛貴,覺得自己既然挨不上張家的邊,不如做點其它打算,說不準將來還能混個從龍之功——


    這種山雨欲來的情勢下,還有誰能記得莫名橫死的鄭蟠樓。


    雖然刑部落個看管不嚴的罪名,但既是板上釘釘的北陵密探,早晚也是要秋後看斬的,如今不過是先死一兩個月,誰還有心思追究?


    可奇怪的是,或許是因為皇帝終究上了年歲,竟格外地重視起中宮嫡子來。朝堂上暗潮洶湧,後宮中亦非一片平靜,但在這股暗流的正中心,永徽帝竟然一直堅持著,要讓太醫先治好仁王,再說其它。


    仁王卻也沒有甚麽生命危險,隻是一直麵色蒼白、身體虛弱,起初半月起不了身,後來好一些了,也不再咳血了,漸漸地能夠下地行走幾刻鍾,再往後,下地也走得穩了一些、時間也長了一些,隻是看上去還是虛弱不堪,不知要將養多久才能恢復如常。


    可這個時候,朝堂上引而不發的焦慮和矛盾幾乎已經累積到了最高點。


    永徽三十九年九月十六,乃是大虞的開國皇帝正祐帝的冥誕。按照往年的規矩,應當由皇帝遣使——一般是皇子——前往為了紀念正祐帝而建造的永固寺上香致祭。


    永固寺裏有一座大琉璃塔,是大虞第二任皇帝廣雍帝為了紀念父皇的功績和慈愛而建造的,費工費時,奢侈至極,甚至在廣雍帝駕崩時還沒有完全建成,直到永徽六年才正式落成。


    早年都是永徽帝親自致祭,後來仁王與信王過了十歲,便由他們其中之一代皇帝前往上香致祭。在杜家覆滅後,信王幾乎是被流放到了封地上,祭大琉璃塔的任務便落到了仁王身上。


    可是今年仁王落水,身體孱弱,尚未康復,九月中旬以來中京的天氣又一直反常地有些寒涼,於是永徽帝和張皇後便猶豫起來。


    還是仁王本人,忖度著自己的健康已恢復了一多半,不能一直躺在病榻上,招來前朝諸多猜疑,於是再三再四地懇請皇帝允準,說自己完全有能力繼續代行永固寺祭祀。


    彼時前朝已經有壓不下去的議論,說既然仁王連身子骨都不健壯了,即使隻是為了做個備胎,也該提前打算起來,讓鍾貴妃認晏世子做養子,以免真有甚麽萬一,國朝後繼無人。


    到了這個時候,永徽帝自然再也沒有提起過要為了鄭蟠樓之死而窮究刑部上下之責。不過朝堂上總有與張家不太對付的臣子,偶爾還是會拿這件事來試探一下風向。


    永徽三十九年九月初十,中書舍人邢彥施上表,奏稱仁王沉屙久治不愈,為國朝後嗣計,請皇帝允準由後宮鍾貴妃撫養流落在外的皇長子晏行雲,以順天時以應不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蓮花一身正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櫻並收藏黑蓮花一身正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