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春耕和秋收時節最是累人。
春日要整田育苗,包括菜苗、秧苗、玉米苗……
種玉米後插秧苗,期間要給地裏不停生長的玉米幾次施肥。
春日草木長得快,不到三五日地裏的草又長出來,還得輪番除草。
再有開春育的紅薯種也長藤了,需要一截一截剪下來與玉米間種……
天不亮起,天黑迴家。陶家人披星戴月地趕著活兒,終於忙過了春耕,在五月有了一段空閑。
五月,陶家魚塘裏的魚兒大了不少。
剛扔下切碎的草料,便有成群的小魚張著嘴巴圍上來。
魚塘岸上的梨樹繁茂蔥蘢,細看葉子裏麵藏著青色小梨子。嗅一嗅,好似能聞到梨子未成熟時的酸澀清香。
梨樹掛了半大的果,轉眼,哥兒也要離家。
五月初五。
端午節。
按照往常,陶青魚本該上街擺個攤賣點河鮮,但他小爹爹以快要成親為由,讓他少往外麵跑。
陶青魚無所謂,待在家也一樣。
趁著今日天氣好,他端了自己的髒衣服在院子裏的石板上洗。
方問黎敲門。
陶青魚偏頭道:「進,門沒關。」
方問黎推開門,緩步走到了哥兒身邊。
阿修去大路上,將馬車上的東西搬進來。都是小魚老闆成親用得上的。
「你們怎麽來了?」陶青魚停下動作,甩了甩手上的水珠。
「來跟方叔商量點事兒。」
方問黎拿了帕子抓過他的手,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地細細擦拭。
哥兒的手沒有凍瘡的時候根根纖長,隻手心有老繭,摸著偏硬。
陶青魚動了動被他抓住的手指,蜷縮起來又被方問黎捋直。
一個冷白色,一個麥色。偏自己粗糙的手被方夫子抓著,有些違和。
陶青魚反手將方問黎的手抬在掌心。
這樣看著就合理了。
頭頂傳來一聲低笑,陶青魚驟然抽出手。他臉熱,鎮定道:「今日端午節,明日再說也不遲。」
方問黎也沒揪著不放,隻道:「若是小魚想出去玩兒我可以陪著。」
陶青魚掌心飛快地蹭了蹭自己的衣服。
好生細膩的爪子。
他道:「我沒什麽事,不想去。你先進屋裏坐,我去叫我小爹爹。」
哥兒腳步稍快,暴露出些許慌張。
方問黎靜靜看著,又輕揚起唇角。
快了。
……
要商量的是成婚的事。
當初哥兒說過不想大半,即使方問黎再想辦好些,也得稍稍克製。
哥兒姑娘出閣,會在成親的前一日辦個出閣宴。
陶家全家圍過來。
聽方問黎問出閣宴要不要他幫忙,一家人紛紛拒絕了。
「我們也照著哥兒的意願,不大辦。隻請親近的人吃一頓飯,再給村裏發發紅雞蛋就行了。」
方問黎看向陶青魚。
陶青魚點頭道:「可以。」
出閣宴也不是每家都辦,甚至村裏都不怎麽興。有的人家成親,給了聘禮,新郎官直接坐著牛車過來接走新娘就是。
陶家不富裕,也不去逞那個能辦多麽的好,稍微辦一辦就行。
一番商討,說了接人的吉時,要準備什麽東西……然後又讓哥兒進去試了試帶過來嫁衣。
說著說著,轉眼就到中午。
陶老爺子道:「留在家裏吃粽子吧。」
方問黎不推遲,點頭應下。
商量完事兒,陶青魚又去把衣服洗完。
方問黎指點完陶青嘉幾個小孩的課業,隨後去找哥兒。
路過大門,上麵掛著的菖蒲與艾草散發出陣陣清香。院牆角落裏,還瀰漫著剛灑下的雄黃水的味道。
陶青魚將衣服掛在院中的繩子上,隨後將袖子放下來。
看方問黎往他這邊來,陶青魚錘了錘後腰,幹脆站在原地等。
四目相對,方問黎道:「抬手。」
陶青魚不明所以,但照做。
五色繩套在手腕,收緊。
方問黎眼中帶著笑意,注視著哥兒的圓眼道:「無病無災,平平安安。」
陶青魚一愣。
「不喜歡?」方問黎問。
陶青魚撥弄了下手上的五色繩,眉眼舒展。他笑道:「喜歡,謝謝。」
方問黎道:「不客氣。」
「魚哥兒,從流!迴屋吃粽子了!」兩人沒說幾句,屋裏傳來方霧的喊聲。
「好!」陶青魚應。
方問黎看著哥兒側臉,垂在身側的手動了動。以往走街串巷賣魚的時候,哥兒的聲音就是這般清脆。
他從前在書房裏聽著,時常想小哥兒是不是那山林中自由的鳥雀變的。不然為何聽了他的聲音,他便更嚮往出了那一方院子。
「走啊,愣著做什麽?」
方問黎笑著抬手道:「小魚請。」
陶青魚巴掌拍他掌心,笑道:「請請請,請你吃個巴巴掌。」
小院兒裏的日子多數是無憂無慮,現在多了一個常來的人,好像也沒多大影響。
*
傍晚,縣裏酒樓。
一群穿著錦衣的商戶相聚吃酒。桌上酒杯喝完又續,幾個人稱兄道弟,吃得好不熱鬧。
今日主位上坐的是請客的人,其餘商戶醉醺醺,他卻隻有麵色微紅。
春日要整田育苗,包括菜苗、秧苗、玉米苗……
種玉米後插秧苗,期間要給地裏不停生長的玉米幾次施肥。
春日草木長得快,不到三五日地裏的草又長出來,還得輪番除草。
再有開春育的紅薯種也長藤了,需要一截一截剪下來與玉米間種……
天不亮起,天黑迴家。陶家人披星戴月地趕著活兒,終於忙過了春耕,在五月有了一段空閑。
五月,陶家魚塘裏的魚兒大了不少。
剛扔下切碎的草料,便有成群的小魚張著嘴巴圍上來。
魚塘岸上的梨樹繁茂蔥蘢,細看葉子裏麵藏著青色小梨子。嗅一嗅,好似能聞到梨子未成熟時的酸澀清香。
梨樹掛了半大的果,轉眼,哥兒也要離家。
五月初五。
端午節。
按照往常,陶青魚本該上街擺個攤賣點河鮮,但他小爹爹以快要成親為由,讓他少往外麵跑。
陶青魚無所謂,待在家也一樣。
趁著今日天氣好,他端了自己的髒衣服在院子裏的石板上洗。
方問黎敲門。
陶青魚偏頭道:「進,門沒關。」
方問黎推開門,緩步走到了哥兒身邊。
阿修去大路上,將馬車上的東西搬進來。都是小魚老闆成親用得上的。
「你們怎麽來了?」陶青魚停下動作,甩了甩手上的水珠。
「來跟方叔商量點事兒。」
方問黎拿了帕子抓過他的手,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地細細擦拭。
哥兒的手沒有凍瘡的時候根根纖長,隻手心有老繭,摸著偏硬。
陶青魚動了動被他抓住的手指,蜷縮起來又被方問黎捋直。
一個冷白色,一個麥色。偏自己粗糙的手被方夫子抓著,有些違和。
陶青魚反手將方問黎的手抬在掌心。
這樣看著就合理了。
頭頂傳來一聲低笑,陶青魚驟然抽出手。他臉熱,鎮定道:「今日端午節,明日再說也不遲。」
方問黎也沒揪著不放,隻道:「若是小魚想出去玩兒我可以陪著。」
陶青魚掌心飛快地蹭了蹭自己的衣服。
好生細膩的爪子。
他道:「我沒什麽事,不想去。你先進屋裏坐,我去叫我小爹爹。」
哥兒腳步稍快,暴露出些許慌張。
方問黎靜靜看著,又輕揚起唇角。
快了。
……
要商量的是成婚的事。
當初哥兒說過不想大半,即使方問黎再想辦好些,也得稍稍克製。
哥兒姑娘出閣,會在成親的前一日辦個出閣宴。
陶家全家圍過來。
聽方問黎問出閣宴要不要他幫忙,一家人紛紛拒絕了。
「我們也照著哥兒的意願,不大辦。隻請親近的人吃一頓飯,再給村裏發發紅雞蛋就行了。」
方問黎看向陶青魚。
陶青魚點頭道:「可以。」
出閣宴也不是每家都辦,甚至村裏都不怎麽興。有的人家成親,給了聘禮,新郎官直接坐著牛車過來接走新娘就是。
陶家不富裕,也不去逞那個能辦多麽的好,稍微辦一辦就行。
一番商討,說了接人的吉時,要準備什麽東西……然後又讓哥兒進去試了試帶過來嫁衣。
說著說著,轉眼就到中午。
陶老爺子道:「留在家裏吃粽子吧。」
方問黎不推遲,點頭應下。
商量完事兒,陶青魚又去把衣服洗完。
方問黎指點完陶青嘉幾個小孩的課業,隨後去找哥兒。
路過大門,上麵掛著的菖蒲與艾草散發出陣陣清香。院牆角落裏,還瀰漫著剛灑下的雄黃水的味道。
陶青魚將衣服掛在院中的繩子上,隨後將袖子放下來。
看方問黎往他這邊來,陶青魚錘了錘後腰,幹脆站在原地等。
四目相對,方問黎道:「抬手。」
陶青魚不明所以,但照做。
五色繩套在手腕,收緊。
方問黎眼中帶著笑意,注視著哥兒的圓眼道:「無病無災,平平安安。」
陶青魚一愣。
「不喜歡?」方問黎問。
陶青魚撥弄了下手上的五色繩,眉眼舒展。他笑道:「喜歡,謝謝。」
方問黎道:「不客氣。」
「魚哥兒,從流!迴屋吃粽子了!」兩人沒說幾句,屋裏傳來方霧的喊聲。
「好!」陶青魚應。
方問黎看著哥兒側臉,垂在身側的手動了動。以往走街串巷賣魚的時候,哥兒的聲音就是這般清脆。
他從前在書房裏聽著,時常想小哥兒是不是那山林中自由的鳥雀變的。不然為何聽了他的聲音,他便更嚮往出了那一方院子。
「走啊,愣著做什麽?」
方問黎笑著抬手道:「小魚請。」
陶青魚巴掌拍他掌心,笑道:「請請請,請你吃個巴巴掌。」
小院兒裏的日子多數是無憂無慮,現在多了一個常來的人,好像也沒多大影響。
*
傍晚,縣裏酒樓。
一群穿著錦衣的商戶相聚吃酒。桌上酒杯喝完又續,幾個人稱兄道弟,吃得好不熱鬧。
今日主位上坐的是請客的人,其餘商戶醉醺醺,他卻隻有麵色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