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我認真著呢。」
說完小話,秦竹將陶青魚拉到一邊。他低聲道:「小魚,最近縣裏有人在打聽你。」
陶青魚看著醫館外來往的人,擰眉問:「誰?」
「好像是姓趙。」
陶青魚明了。「好,我知道了。」
他叮囑小哥兒道:「最近要開始忙著春耕,我上縣裏的時間不多。你多注意著身體,順帶幫我多留意。」
「但記住,絕對不能摻和。」
秦竹:「嗯!我曉得。」
「你放心,我有相公護著呢。」
陶青魚笑道:「行。」
趙家打聽他的事兒,無非就是那刁蠻小姐的主意。
陶青魚審時度勢,自覺自己這樣的小老百姓對上當官兒的隻能任由處置的份兒。
後頭這些日子他打算不上縣裏來了。避避風頭,那趙家小姐總不能找上他家門。
因著這事兒,陶青魚沒久留。跟秦竹說完話就告辭離開了。
他一身粗布,行走在人群中除了相貌優越一點,也不顯眼。
迴到家,陶青魚先將銀子藏好。
去看了他爹一眼,叨叨了幾句就去自個兒屋裏歇著。
「魚哥兒。」方霧找來,手裏端著剛炸的小魚,「嚐嚐味兒。」
陶青魚咬著小炸魚,哢嚓一聲。連骨頭都酥了。
「好吃!」他彎眼。
方霧坐下,仔細打量了哥兒一圈。「有心事?」
「沒有。隻是在想明日要不要出去挖野菜。」
方霧:「村裏的怕早被人挖完了。」
「那我隻能去找找筍子了。」
方霧摸摸他腦袋,輕嘆一聲道:「你歇一歇吧,小爹爹看著心疼。」
陶青魚拉下他的手,臉貼上去笑道:「我又沒什麽事兒,做慣了的,停不下來。」
方霧:「那就在家陪著你爹。」
「好。」
轉眼驚蟄後,寶瓶村四周的田地裏盡是農人。
陶家十畝的田,除了種了油菜的一畝地,餘下的都要翻耕。
但陶家沒水牛,全是人力拉著。
家裏缺了自家爹這個壯年勞動力,三叔每日拉犁頭拉得一迴家就坐凳子上,累得話都說不出來。
陶青魚見狀,也不管他小爹爹讓不讓他下水田。家裏就剩他力氣大些,不幹活在家等著誰來養。
如此,每日早出晚歸,陶青魚也忘了縣裏的那一茬。
等到方夫子上門時,他才後知後覺已經過了許久。
第39章
二月初, 家裏木柴徹底用完。
方霧跟楊鵲就去找自家田地上的那些枯草迴來燒。
陶青魚跟陶興旺停了犁田的活兒,又連續上山幾日。
每日天不亮出發,天黑了才到家, 一人扛著一捆一捆的木柴往家裏背。
家裏幾個小的見狀,也常跟著楊鵲出去在就近的地方撿拾幹柴。
一家人花了幾日,一點一點才將院前院後放木柴的地方填滿。
難得有連續幾日上山的機會, 陶青魚也在山上布置了陷阱,期望能抓到些動物。
但三五日下來, 日日空手。
他算是明白了, 動物多半也看臉。
方夫子不在, 他一個都沒抓到。甚至於那些好藥材也沒有遇到過。
餘下的日子忙,沒時間上山。
他們一次性將木柴囤滿,夠用兩三個月。
如此,陶青魚又跟陶興旺急急忙忙繼續耕田。
二月過半, 寶瓶村裏秦姓人家有牛的,田已經翻耕完了。陶家完全靠著人力,耕到現在如今還剩下兩三畝。
春分過後。春雨滋潤, 浸透了土地。
山林處處鳥語花香, 田間地頭叢叢嫩綠的野草隨處可見。
細雨如絲, 斜飄而下。
陶青魚跟陶興旺戴鬥笠, 披蓑衣,依舊在犁田。一個人在前麵拉, 一個人在後麵推。
二月的水依舊刺骨, 但田裏的人卻累出滿頭大汗。
「大哥哥迴家了!」青嘉童音嘹亮, 傳遍整片坡下的梯田。
陶青魚抹了一把眼睫上的雨滴, 抬頭看去,三個小的窩在一把油紙傘下巴巴看著這邊。
陶青魚揚聲道:「馬上!」
整田除了犁田, 還有修整田坎。用釘耙勾著靠岸邊的水田裏的泥巴堆到田坎,仔細平整。
既是加寬田坎,也是防止撒種插秧的時候田裏蓄積的水流出去。
這塊田在陶家後坡最底下,塊兒大。算得上陶家最好的田。
陶青魚跟自家三叔昨兒開始翻,翻了一天也才翻不到一半。
陶青魚推著犁頭,陶興旺半個身子浸濕了水在前麵如老牛一般埋頭拉著。
兩人都累,吭哧吭哧喘著粗氣。
他們身上穿的是最破舊的麻衣,裏麵填充的是蘆葦。衣服縫縫補補,全是補丁。上麵沾滿了泥點子。
從田的盡頭走到青嘉他們那一邊,陶青魚鬆了犁頭,雙手撐在岸上腦袋都直不起來。
頭髮淩亂,從鬥笠中露出幾縷,還是濕潤的。
下巴一涼,陶青魚隻看到一截白皙如玉的手。
他順著下巴托著的力道抬頭。
見來人,驀地笑了下。眼尾微垂,有氣無力。
「方問黎。」
方問黎不作聲地掏出手帕輕輕擦拭他臉上的泥點子。
可惜已經幹了,泥巴凝固在臉上,嵌合出皮膚的紋路。擦掉哥兒唇邊跟眼睛邊的,方問黎改為扶著他的手支撐著。
說完小話,秦竹將陶青魚拉到一邊。他低聲道:「小魚,最近縣裏有人在打聽你。」
陶青魚看著醫館外來往的人,擰眉問:「誰?」
「好像是姓趙。」
陶青魚明了。「好,我知道了。」
他叮囑小哥兒道:「最近要開始忙著春耕,我上縣裏的時間不多。你多注意著身體,順帶幫我多留意。」
「但記住,絕對不能摻和。」
秦竹:「嗯!我曉得。」
「你放心,我有相公護著呢。」
陶青魚笑道:「行。」
趙家打聽他的事兒,無非就是那刁蠻小姐的主意。
陶青魚審時度勢,自覺自己這樣的小老百姓對上當官兒的隻能任由處置的份兒。
後頭這些日子他打算不上縣裏來了。避避風頭,那趙家小姐總不能找上他家門。
因著這事兒,陶青魚沒久留。跟秦竹說完話就告辭離開了。
他一身粗布,行走在人群中除了相貌優越一點,也不顯眼。
迴到家,陶青魚先將銀子藏好。
去看了他爹一眼,叨叨了幾句就去自個兒屋裏歇著。
「魚哥兒。」方霧找來,手裏端著剛炸的小魚,「嚐嚐味兒。」
陶青魚咬著小炸魚,哢嚓一聲。連骨頭都酥了。
「好吃!」他彎眼。
方霧坐下,仔細打量了哥兒一圈。「有心事?」
「沒有。隻是在想明日要不要出去挖野菜。」
方霧:「村裏的怕早被人挖完了。」
「那我隻能去找找筍子了。」
方霧摸摸他腦袋,輕嘆一聲道:「你歇一歇吧,小爹爹看著心疼。」
陶青魚拉下他的手,臉貼上去笑道:「我又沒什麽事兒,做慣了的,停不下來。」
方霧:「那就在家陪著你爹。」
「好。」
轉眼驚蟄後,寶瓶村四周的田地裏盡是農人。
陶家十畝的田,除了種了油菜的一畝地,餘下的都要翻耕。
但陶家沒水牛,全是人力拉著。
家裏缺了自家爹這個壯年勞動力,三叔每日拉犁頭拉得一迴家就坐凳子上,累得話都說不出來。
陶青魚見狀,也不管他小爹爹讓不讓他下水田。家裏就剩他力氣大些,不幹活在家等著誰來養。
如此,每日早出晚歸,陶青魚也忘了縣裏的那一茬。
等到方夫子上門時,他才後知後覺已經過了許久。
第39章
二月初, 家裏木柴徹底用完。
方霧跟楊鵲就去找自家田地上的那些枯草迴來燒。
陶青魚跟陶興旺停了犁田的活兒,又連續上山幾日。
每日天不亮出發,天黑了才到家, 一人扛著一捆一捆的木柴往家裏背。
家裏幾個小的見狀,也常跟著楊鵲出去在就近的地方撿拾幹柴。
一家人花了幾日,一點一點才將院前院後放木柴的地方填滿。
難得有連續幾日上山的機會, 陶青魚也在山上布置了陷阱,期望能抓到些動物。
但三五日下來, 日日空手。
他算是明白了, 動物多半也看臉。
方夫子不在, 他一個都沒抓到。甚至於那些好藥材也沒有遇到過。
餘下的日子忙,沒時間上山。
他們一次性將木柴囤滿,夠用兩三個月。
如此,陶青魚又跟陶興旺急急忙忙繼續耕田。
二月過半, 寶瓶村裏秦姓人家有牛的,田已經翻耕完了。陶家完全靠著人力,耕到現在如今還剩下兩三畝。
春分過後。春雨滋潤, 浸透了土地。
山林處處鳥語花香, 田間地頭叢叢嫩綠的野草隨處可見。
細雨如絲, 斜飄而下。
陶青魚跟陶興旺戴鬥笠, 披蓑衣,依舊在犁田。一個人在前麵拉, 一個人在後麵推。
二月的水依舊刺骨, 但田裏的人卻累出滿頭大汗。
「大哥哥迴家了!」青嘉童音嘹亮, 傳遍整片坡下的梯田。
陶青魚抹了一把眼睫上的雨滴, 抬頭看去,三個小的窩在一把油紙傘下巴巴看著這邊。
陶青魚揚聲道:「馬上!」
整田除了犁田, 還有修整田坎。用釘耙勾著靠岸邊的水田裏的泥巴堆到田坎,仔細平整。
既是加寬田坎,也是防止撒種插秧的時候田裏蓄積的水流出去。
這塊田在陶家後坡最底下,塊兒大。算得上陶家最好的田。
陶青魚跟自家三叔昨兒開始翻,翻了一天也才翻不到一半。
陶青魚推著犁頭,陶興旺半個身子浸濕了水在前麵如老牛一般埋頭拉著。
兩人都累,吭哧吭哧喘著粗氣。
他們身上穿的是最破舊的麻衣,裏麵填充的是蘆葦。衣服縫縫補補,全是補丁。上麵沾滿了泥點子。
從田的盡頭走到青嘉他們那一邊,陶青魚鬆了犁頭,雙手撐在岸上腦袋都直不起來。
頭髮淩亂,從鬥笠中露出幾縷,還是濕潤的。
下巴一涼,陶青魚隻看到一截白皙如玉的手。
他順著下巴托著的力道抬頭。
見來人,驀地笑了下。眼尾微垂,有氣無力。
「方問黎。」
方問黎不作聲地掏出手帕輕輕擦拭他臉上的泥點子。
可惜已經幹了,泥巴凝固在臉上,嵌合出皮膚的紋路。擦掉哥兒唇邊跟眼睛邊的,方問黎改為扶著他的手支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