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卡是用劉盼生的證件辦的?」
「是。」
成鈺解鎖了手機,發現界麵十分簡潔,常見的應用都在一個屏幕上,還按照應用類型和使用場景進行了分類。第一排是支付寶、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後麵緊跟著淘寶、京東、拚多多;然後是微信、處理文字表格的辦公軟體;下方是高德地圖、攜程、愛彼迎,最後才是微博、新聞和抖音。
成鈺先點京東,她點開我的訂單,進行了檢索,找到了溫良在 4 月 20 日購買 iphone13 的記錄。她又查看了下溫良近期的購物記錄,發現她買了洗衣機、冰箱等家用電器,除了一些日用品和食物,溫良還買了五百多本書,成鈺又看了一遍數字才敢確認。
看來她的新家至少有兩個書架呢。成鈺忍不住點開詳情查看書單。溫良買的書中文藝作品人物傳記大眾書籍都有涉及,但數量最多的是青少年讀物與兒童繪本。
成鈺想起這幾年網絡上興起一個流行語,叫做「童年報復性補償心理」,說的是人在童年時被抑製住的欲望,在成年實現財務自由後,就會進行報復性補償消費。
她之前猜測溫良的經濟條件很好,現在卻有點不確定了。她感覺溫良的消費觀可能是因為個人經歷,同時存在過度節儉或者報復性消費的情況。
成鈺輕聲嘆氣,手指無意識地搓揉了下,想要打開微信,卻又看到了處於邊角的抖音。這是溫良手機上為數不多的娛樂性應用,在這個位置,極有可能是溫良近期才下載使用的。
她想起李偉華在直播時發生意外的事,於是先點開了抖音。
「平時會看什麽視頻嗎?」
「什麽都看,看他們罵我,再看他們罵楊博。」
成鈺點開她的主頁,她的暱稱是一串無規律的英文字符,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頭像是張非常模糊的照片,裁剪縮小後更看不清全貌,好像是兩個人。成鈺覺得眼熟,卻又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成鈺想知道溫良是什麽時候註冊的,於是點開了個人信息收集清單,意外地發現溫良的註冊時間居然是 2016 年,算是很早期的用戶。隻是她帳戶裏空空如也,關注的用戶人數也不多。有些奇怪的是,她關注的人裏,很多人的暱稱都帶著尋親之類的字眼,她的第一個關注人甚至就叫「爸爸媽媽在哪裏」。
「為什麽關注這些尋親帳戶?」陳朗問,「是知道你有個妹妹流落在外嗎?」
「作為被拐案的被害人,關注那些同樣被拐的人,希望看到他們找到家人……這種心情您能理解嗎?」溫良迴答,「如果我早知道我有個妹妹,我的暱稱應該叫『妹妹在哪裏』,說不定還能早點帶她離開那個地方。」
成鈺沒找到可疑的線索,於是點開了微信。她的手機有點慢,看著加載頁麵,成鈺懷疑溫良可能把裏麵清理得像她的桌麵那樣幹淨。等進入聊天列表,成鈺在看到界麵那一刻幾乎是目瞪口呆,她滑動了下列表,確認這不是一張圖片——
溫良微信的列表上加載著滿頁的群聊信息,一溜標著紅點。成鈺覺得眼睛都被這些信息吵到了,忍不住揉了揉。
「你怎麽添加了這麽多群?」
「工作需要。」
成鈺將那些群仔細看了看,果然見好些群名都有收稿、溝通之類的詞彙,她點開其中一個,見有用戶在發稿件的徵集要求,確實是工作群。
陳朗拿出單鵬程列印的資料,放到溫良的手機旁,「檢查一下她有沒有添加這幾個。」
成鈺偏頭看了看,材料上有三個聊天信息被陳朗畫了圈。成鈺覺得這不可能有結果,溫良要真是在群裏聯繫過羅全,怕是早就退群了,怎麽會留有證據。
她輸了前兩個,果然沒有找到結果,對著資料在檢索框裏輸入第三個「徐風同城互幫互助」,片刻後,意外地發現溫良的群聊裏,居然真有這條結果。成鈺點進去,等在群成員裏搜到「小羅同城幫工」時,才敢確認這真是同一個群。
不等陳朗吩咐,成鈺點擊「小羅同城幫工」,發現他是溫良已經添加過的聯繫人。
成鈺說不清此時是什麽情緒,也可能是幾種情緒參雜,隻是唯獨沒有找到線索時的欣喜。
她點擊「發消息」,進入聊天頁麵,發現隻有一個來自 7 月 30 日的添加提醒。這個時間,又比溫良預訂民宿的時間晚。
「叫單鵬程去和羅全確認添加時的情況,如果羅全的消息裏也沒有內容,就去恢復刪除記錄,要快。」
陳朗交辦事項,成鈺知道手機應該不用再查了,於是請孫聰去找單鵬程,自己留下做記錄。
「現在,可以交代了吧?」陳朗看向一直很安靜的溫良,「你的故事編得很好,計劃也算縝密,隻是有個不符合常理的地方。」
「什麽地方呢?」
「劉盼生的癌症已經是晚期,癌細胞擴散,她怎麽可能帶著你的證件到處溜達呢?就算證件真丟了,也應該是你去找的。」
「那是您不認識她,不了解她的為人。」
成鈺從畢業起就跟著陳朗辦案,她也見過陳朗審訊犯人時的場景:有的特別囂張,會挑釁警方;有的一門心思死扛,問什麽都不予迴答;最常見的是抱有僥倖心理,企圖矇混過關……但是像溫良這樣,在指向性證據麵前,能非常冷靜地麵對陳朗,有問必答的,很是少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是。」
成鈺解鎖了手機,發現界麵十分簡潔,常見的應用都在一個屏幕上,還按照應用類型和使用場景進行了分類。第一排是支付寶、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後麵緊跟著淘寶、京東、拚多多;然後是微信、處理文字表格的辦公軟體;下方是高德地圖、攜程、愛彼迎,最後才是微博、新聞和抖音。
成鈺先點京東,她點開我的訂單,進行了檢索,找到了溫良在 4 月 20 日購買 iphone13 的記錄。她又查看了下溫良近期的購物記錄,發現她買了洗衣機、冰箱等家用電器,除了一些日用品和食物,溫良還買了五百多本書,成鈺又看了一遍數字才敢確認。
看來她的新家至少有兩個書架呢。成鈺忍不住點開詳情查看書單。溫良買的書中文藝作品人物傳記大眾書籍都有涉及,但數量最多的是青少年讀物與兒童繪本。
成鈺想起這幾年網絡上興起一個流行語,叫做「童年報復性補償心理」,說的是人在童年時被抑製住的欲望,在成年實現財務自由後,就會進行報復性補償消費。
她之前猜測溫良的經濟條件很好,現在卻有點不確定了。她感覺溫良的消費觀可能是因為個人經歷,同時存在過度節儉或者報復性消費的情況。
成鈺輕聲嘆氣,手指無意識地搓揉了下,想要打開微信,卻又看到了處於邊角的抖音。這是溫良手機上為數不多的娛樂性應用,在這個位置,極有可能是溫良近期才下載使用的。
她想起李偉華在直播時發生意外的事,於是先點開了抖音。
「平時會看什麽視頻嗎?」
「什麽都看,看他們罵我,再看他們罵楊博。」
成鈺點開她的主頁,她的暱稱是一串無規律的英文字符,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頭像是張非常模糊的照片,裁剪縮小後更看不清全貌,好像是兩個人。成鈺覺得眼熟,卻又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成鈺想知道溫良是什麽時候註冊的,於是點開了個人信息收集清單,意外地發現溫良的註冊時間居然是 2016 年,算是很早期的用戶。隻是她帳戶裏空空如也,關注的用戶人數也不多。有些奇怪的是,她關注的人裏,很多人的暱稱都帶著尋親之類的字眼,她的第一個關注人甚至就叫「爸爸媽媽在哪裏」。
「為什麽關注這些尋親帳戶?」陳朗問,「是知道你有個妹妹流落在外嗎?」
「作為被拐案的被害人,關注那些同樣被拐的人,希望看到他們找到家人……這種心情您能理解嗎?」溫良迴答,「如果我早知道我有個妹妹,我的暱稱應該叫『妹妹在哪裏』,說不定還能早點帶她離開那個地方。」
成鈺沒找到可疑的線索,於是點開了微信。她的手機有點慢,看著加載頁麵,成鈺懷疑溫良可能把裏麵清理得像她的桌麵那樣幹淨。等進入聊天列表,成鈺在看到界麵那一刻幾乎是目瞪口呆,她滑動了下列表,確認這不是一張圖片——
溫良微信的列表上加載著滿頁的群聊信息,一溜標著紅點。成鈺覺得眼睛都被這些信息吵到了,忍不住揉了揉。
「你怎麽添加了這麽多群?」
「工作需要。」
成鈺將那些群仔細看了看,果然見好些群名都有收稿、溝通之類的詞彙,她點開其中一個,見有用戶在發稿件的徵集要求,確實是工作群。
陳朗拿出單鵬程列印的資料,放到溫良的手機旁,「檢查一下她有沒有添加這幾個。」
成鈺偏頭看了看,材料上有三個聊天信息被陳朗畫了圈。成鈺覺得這不可能有結果,溫良要真是在群裏聯繫過羅全,怕是早就退群了,怎麽會留有證據。
她輸了前兩個,果然沒有找到結果,對著資料在檢索框裏輸入第三個「徐風同城互幫互助」,片刻後,意外地發現溫良的群聊裏,居然真有這條結果。成鈺點進去,等在群成員裏搜到「小羅同城幫工」時,才敢確認這真是同一個群。
不等陳朗吩咐,成鈺點擊「小羅同城幫工」,發現他是溫良已經添加過的聯繫人。
成鈺說不清此時是什麽情緒,也可能是幾種情緒參雜,隻是唯獨沒有找到線索時的欣喜。
她點擊「發消息」,進入聊天頁麵,發現隻有一個來自 7 月 30 日的添加提醒。這個時間,又比溫良預訂民宿的時間晚。
「叫單鵬程去和羅全確認添加時的情況,如果羅全的消息裏也沒有內容,就去恢復刪除記錄,要快。」
陳朗交辦事項,成鈺知道手機應該不用再查了,於是請孫聰去找單鵬程,自己留下做記錄。
「現在,可以交代了吧?」陳朗看向一直很安靜的溫良,「你的故事編得很好,計劃也算縝密,隻是有個不符合常理的地方。」
「什麽地方呢?」
「劉盼生的癌症已經是晚期,癌細胞擴散,她怎麽可能帶著你的證件到處溜達呢?就算證件真丟了,也應該是你去找的。」
「那是您不認識她,不了解她的為人。」
成鈺從畢業起就跟著陳朗辦案,她也見過陳朗審訊犯人時的場景:有的特別囂張,會挑釁警方;有的一門心思死扛,問什麽都不予迴答;最常見的是抱有僥倖心理,企圖矇混過關……但是像溫良這樣,在指向性證據麵前,能非常冷靜地麵對陳朗,有問必答的,很是少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