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藏室沒有窗戶,溫良也沒有手錶這種奢侈品,於是她不敢睡得太熟,怕沒有陽光的提醒,早上會醒不過來。可等她閉目準備入睡時,耳邊忽然傳來一陣女人的笑聲。那笑聲並不愉悅,也不知道在笑什麽。
她笑了很長一段時間,久到溫良第一次發現,原來睡不著的夜晚,是這樣漫長且難挨。
那個女人先是嗬嗬嗬地笑著,然後又喃喃自語,說的都是同一句話。
溫良在心裏數羊,祈禱各路神仙保佑自己趕緊睡著,然後慢慢變成,她開始數那個女人說了多少句這樣的話。
她睡不著,起身上廁所,走出廚房站在擁擠的客廳裏,忍不住去看那間落了鎖的臥室。臥室的門還是緊緊關著,但是那把厚重的鎖卻不見了,估計是叔叔在這間屋子裏。
溫良走上前,屏氣凝神地聽了好一陣,沒有聽到什麽聲響。等她再迴到那間儲藏室,躺下準備睡覺的時候,那個女人的聲音就又竄入她的耳道,在她的腦海裏循環,久久不散。
直到門邊的縫隙斜斜透出一縷屬於淩晨的藍白,她才聽清那個女人在說什麽,她在重複:
「我沒有病。」
第4章 前夜-04
劉念案再遭質疑:為什麽她能被「嚴格保護」?
近日,雖然徐風市政法委發布了聲明,將對劉念案的相關情況進行複查,唿籲民眾不要輕信不實報導。本報記者特地採訪了卓銳律師事務所知名律師路威,路律師針對劉念案報導的內容進行了解讀,著重指出其中存在的六大疑點:
案件疑點一:案發時,劉念已滿 18 周歲,為什麽信息能被警方嚴格保護?信息嚴格保護一直是麵向未成年人的救助,為什麽已成年的劉念可以享受該權利?
案件疑點二:劉父目前尋找劉念,是因為老無所依。劉父並無其他子女,不可能存在賣掉劉念的主觀故意,法院判定劉某構成犯罪的主觀要件不符合常理。
……
新銳新聞記者 楊博
2022-03-05 19:43
來源:新銳新聞-社會頭條
一般的新聞報導,三天後熱度會自然衰退,一周後不再引起討論,兩周後人們就開始遺忘這件事。
可距離楊博報導劉念案已經過去五天了,評論數量仍舊保持在破萬這個可觀的數量級。
溫良覺得奇怪,於是點開了評論,原來是有一位在網際網路上很活躍的教授轉發了這篇文章,他發了個思考的表情。
「法大湯教授轉發了唉,是在做課題研究嗎?」
「湯教授說他覺得這起案件離奇唉!」
「湯教授也覺得這是一起冤假錯案吧。」
「雖然說還沒有看到案件的判決書,但是湯教授一定知道什麽內部消息吧?」
「所以什麽時候才能把劉念抓起來啊?」
……
溫良以前讀《烏合之眾》,隻有一個讀後感:如果一個影響力很大的人處事武斷且從不推論,一定要離這個人遠點,越遠越好。就算他不是傳銷頭目,和對方接觸,也會被他引導,變得衝動易怒。
她不想去了解那位教授為什麽要轉發,不過案件論起來可不離奇嘛!無論是報導還是官方,都沒有公布完整案情,也未公開案件的刑事判決書……可網友卻已言辭鑿鑿認定,這就是一起冤案。
這多像一場社會實驗,如果劉念並不存在的話。
不過,不管湯教授動機是什麽,對沒有研究證實的事情,言語不詳地轉發,讓無數粉絲將他的話奉為聖經,四處發散……若說楊博是在殺死劉念,那他就是幫兇,無可抵賴。
「湯教授的人設是什麽呢?是端著體製飯碗,但剛正不阿,要揭露一切醜惡的正義化身?」
溫良這麽想,覺得成鈺所說的麵具理論確實很有意思。她點開微信裏自己與成鈺的對話框,這姑娘之前發了好多消息,什麽「三個小妙招教你緩解創傷性應激障礙」「睡前這樣做可以提高睡眠質量」「每日冥想十分鍾收穫肯定與幸福」。
溫良想告訴她,她的人設有明顯瑕疵。比如她發了這麽多消息,卻從未提起過,自己作為心理醫生,治癒過多少類似溫良的病患,現在有什麽優惠活動……這很不合理。
她點開關於應激障礙的文章,看著那條定義:「遭受強烈的或災難性精神創傷事件,麵臨類似境遇感到痛苦或對創傷性經歷會選擇性遺忘。」
所以精神和肉體能感知到的痛苦,對於掌控身體的大腦而言,都是需要進行保護的。
大數據時代,沒人比手機裏的 app 更懂你想看什麽想買什麽。想要放鬆的溫良點開抖音,劉念的報導、相關討論鋪天蓋地。
她想要退出時,一個麵部表情極為誇張的男人出現在屏幕上,他剃著板寸,一副流裏流氣的模樣。
「我睡過那個女人。」
溫良看到那張臉,幾乎是本能地就將手機丟至一邊,身體也忍不住顫抖起來。
「一定不是他,怎麽可能會是他?」
她這樣安撫自己,鼓起勇氣撿起手機,透過屏幕,那個男人好像又不像是他。對方的叫「外圍紀檢員」,帳戶是從去年 11 月開始發視頻的。這個帳號一開始做了些鄉村生活記錄,後麵都是在發視頻罵一些有錢的女網紅,粉絲居然也有一萬多。
她把對方的視頻都看了一遍,他說他最近要開直播了,希望大家多多捧場……溫良疲憊地閉上眼睛,她仿佛看見網絡這張巨大超清的屏幕背後,正在升起一片暗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笑了很長一段時間,久到溫良第一次發現,原來睡不著的夜晚,是這樣漫長且難挨。
那個女人先是嗬嗬嗬地笑著,然後又喃喃自語,說的都是同一句話。
溫良在心裏數羊,祈禱各路神仙保佑自己趕緊睡著,然後慢慢變成,她開始數那個女人說了多少句這樣的話。
她睡不著,起身上廁所,走出廚房站在擁擠的客廳裏,忍不住去看那間落了鎖的臥室。臥室的門還是緊緊關著,但是那把厚重的鎖卻不見了,估計是叔叔在這間屋子裏。
溫良走上前,屏氣凝神地聽了好一陣,沒有聽到什麽聲響。等她再迴到那間儲藏室,躺下準備睡覺的時候,那個女人的聲音就又竄入她的耳道,在她的腦海裏循環,久久不散。
直到門邊的縫隙斜斜透出一縷屬於淩晨的藍白,她才聽清那個女人在說什麽,她在重複:
「我沒有病。」
第4章 前夜-04
劉念案再遭質疑:為什麽她能被「嚴格保護」?
近日,雖然徐風市政法委發布了聲明,將對劉念案的相關情況進行複查,唿籲民眾不要輕信不實報導。本報記者特地採訪了卓銳律師事務所知名律師路威,路律師針對劉念案報導的內容進行了解讀,著重指出其中存在的六大疑點:
案件疑點一:案發時,劉念已滿 18 周歲,為什麽信息能被警方嚴格保護?信息嚴格保護一直是麵向未成年人的救助,為什麽已成年的劉念可以享受該權利?
案件疑點二:劉父目前尋找劉念,是因為老無所依。劉父並無其他子女,不可能存在賣掉劉念的主觀故意,法院判定劉某構成犯罪的主觀要件不符合常理。
……
新銳新聞記者 楊博
2022-03-05 19:43
來源:新銳新聞-社會頭條
一般的新聞報導,三天後熱度會自然衰退,一周後不再引起討論,兩周後人們就開始遺忘這件事。
可距離楊博報導劉念案已經過去五天了,評論數量仍舊保持在破萬這個可觀的數量級。
溫良覺得奇怪,於是點開了評論,原來是有一位在網際網路上很活躍的教授轉發了這篇文章,他發了個思考的表情。
「法大湯教授轉發了唉,是在做課題研究嗎?」
「湯教授說他覺得這起案件離奇唉!」
「湯教授也覺得這是一起冤假錯案吧。」
「雖然說還沒有看到案件的判決書,但是湯教授一定知道什麽內部消息吧?」
「所以什麽時候才能把劉念抓起來啊?」
……
溫良以前讀《烏合之眾》,隻有一個讀後感:如果一個影響力很大的人處事武斷且從不推論,一定要離這個人遠點,越遠越好。就算他不是傳銷頭目,和對方接觸,也會被他引導,變得衝動易怒。
她不想去了解那位教授為什麽要轉發,不過案件論起來可不離奇嘛!無論是報導還是官方,都沒有公布完整案情,也未公開案件的刑事判決書……可網友卻已言辭鑿鑿認定,這就是一起冤案。
這多像一場社會實驗,如果劉念並不存在的話。
不過,不管湯教授動機是什麽,對沒有研究證實的事情,言語不詳地轉發,讓無數粉絲將他的話奉為聖經,四處發散……若說楊博是在殺死劉念,那他就是幫兇,無可抵賴。
「湯教授的人設是什麽呢?是端著體製飯碗,但剛正不阿,要揭露一切醜惡的正義化身?」
溫良這麽想,覺得成鈺所說的麵具理論確實很有意思。她點開微信裏自己與成鈺的對話框,這姑娘之前發了好多消息,什麽「三個小妙招教你緩解創傷性應激障礙」「睡前這樣做可以提高睡眠質量」「每日冥想十分鍾收穫肯定與幸福」。
溫良想告訴她,她的人設有明顯瑕疵。比如她發了這麽多消息,卻從未提起過,自己作為心理醫生,治癒過多少類似溫良的病患,現在有什麽優惠活動……這很不合理。
她點開關於應激障礙的文章,看著那條定義:「遭受強烈的或災難性精神創傷事件,麵臨類似境遇感到痛苦或對創傷性經歷會選擇性遺忘。」
所以精神和肉體能感知到的痛苦,對於掌控身體的大腦而言,都是需要進行保護的。
大數據時代,沒人比手機裏的 app 更懂你想看什麽想買什麽。想要放鬆的溫良點開抖音,劉念的報導、相關討論鋪天蓋地。
她想要退出時,一個麵部表情極為誇張的男人出現在屏幕上,他剃著板寸,一副流裏流氣的模樣。
「我睡過那個女人。」
溫良看到那張臉,幾乎是本能地就將手機丟至一邊,身體也忍不住顫抖起來。
「一定不是他,怎麽可能會是他?」
她這樣安撫自己,鼓起勇氣撿起手機,透過屏幕,那個男人好像又不像是他。對方的叫「外圍紀檢員」,帳戶是從去年 11 月開始發視頻的。這個帳號一開始做了些鄉村生活記錄,後麵都是在發視頻罵一些有錢的女網紅,粉絲居然也有一萬多。
她把對方的視頻都看了一遍,他說他最近要開直播了,希望大家多多捧場……溫良疲憊地閉上眼睛,她仿佛看見網絡這張巨大超清的屏幕背後,正在升起一片暗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