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清河被眾人圍在中央,你一言我一語,越聽越覺不對,「等等諸位,究竟發生了什麽事?什麽小劍主?」
要不是許箏口風緊,她們也沒說別的,月清河幾乎要以為秦觀頤受傷變作幼童的事已經被昭告天下了。
第一個靠過來的藍衣師姐奇道:「清河,你不是已經與劍主結契,連孩子都有了麽?」
「是啊是啊,我們都知道了。」餘下眾師姐師妹應聲道。
月清河:……
月清河耳朵嗡鳴,眼前一黑——
天道啊,你降一道天劫劈死她吧!
第二十三章
摘星閣。
秦觀頤醒了。
雲海蒸騰,冰冷的霧氣瀰漫殿中,顯得整個摘星閣格外空曠寒冷。秦觀頤自床榻間起身,柔軟的被子自身上滑落,她忽有所感,抬手攥在手中——
是一件輕薄的羽披。
秦觀頤微微皺眉。她醒在空無一人的摘星閣,此處是她自秦嶽尊者帶入宗門後,生活十餘年的地方,師尊秦嶽和師娘白羽夫人構成了這處小小世界的亮色。她待在雲海,枯鬆和玄妙劍道之間,從未感到孤寂。
此時左右四顧,熟悉的摘星閣中多了一絲溫暖活氣,床邊,椅子上,桌邊隱約有另一個人的身影。秦觀頤穿上中衣,下榻,耳畔隱約聽到一聲女子的輕笑——
師妹,又要耍賴讓我抱抱了?
秦觀頤抬眸。摘星閣大殿光滑如鏡,除了她手中一件羽披,竟然沒有絲毫旁人存在的痕跡。那柔軟輕薄的一件衣物縈繞著一點香,殿中水霧寒冷,秦觀頤隻覺記憶中浮動的暖味輕輕盪開,就要消失了。
秦觀頤起身,「許箏!」
許箏自接到傳音便來此地等著,走進來道:「劍主終於醒了。」
秦觀頤手中躺著那條柔軟的羽披,眉頭輕皺,「我受傷這幾日有旁人來過?」
許箏愣了一下,她本來並不擔憂,這下心中思索開了。她試探道:「劍主從前受傷隻是昏睡,就算途中醒來也不會有記憶,這一次您已經有記得的事情了嗎?」
秦觀頤閉了閉眼,環視殿中。
桌邊,她曾和誰一同用膳,對方柔軟溫暖的眸光望著她,讓她不思飲食也多喝了一碗湯;床榻邊,是誰低聲講述著碧落海上仙人的歌謠,哄她入睡安眠;殿外天光明媚,她牽著對方的手一時間晃了眼,總要擔心那人會遠遠地離開,再也尋不見?
秦觀頤幼時修行刻苦,入門一載就不必去床榻休憩,而是打坐修行;師尊師娘雖寄予厚望卻很少歸宗,誰會夜夜陪伴她哄她入睡,用無盡的包容令她一步步得寸進尺。
秦觀頤閉了閉眼,沉聲道:「我記得許多,你照實說。」
許箏麵上一怔,想到那位師妹離去時千般叮囑:「劍閣這幾日務必守口如瓶,莫要讓第二人知曉此事,否則劍主必定要大發雷霆,切記切記。」
許箏心道,她們二人之間的事,劍主何曾是旁人。師妹與劍主之間本來就沒有嫌隙,何必避之不及?她得幫一把才行。
思索片刻,許箏解釋道:「劍主這次受傷昏迷,清河師妹聽說了十分憂心,不顧自己還需要修養便要前來照顧劍主。」
秦觀頤沉默半晌,不知想到了什麽。她應了一聲,隻道:「這並不妥當。她剛剛入門,我也並無大礙,若有事尋青菡峰便可。你勸她好好休養。」
許箏心道,我可不是好好勸了麽,不然清河師妹怎麽能在劍閣待上整整三日!
許箏麵上肅然道:「清河師妹一片真心前來,我怎好推辭?多虧了師妹悉心照料,劍主這一次好的這般快,一定要好好謝謝清河師妹才行。」
秦觀頤聞言看許箏一眼,許箏頓時背後一緊。她心下大亂,不由想著難道自己的小動作被發現了?
好在秦觀頤聽完沒有發怒的跡象,應了一聲,「原來如此。」
秦觀頤垂眸摩挲劍柄,啟唇道:「下次去昆吾山,我會親自邀請清河同去。她身帶火靈不能全心練劍,此去正可解決。」
「此事你不必告知,我會親自去尋她。」
許箏心下一喜,「是!」
這二人各自悶聲,指望她們能醒悟不知要何年何月,如今看來這步棋走對了。
劍主既然開竅了,清河師妹那邊還遠嗎?
-
青崖居內熱鬧非凡。
藍衣女子道:「你們可知劍主多年孤身一人,其實有一位道侶在外歷劫失蹤,劍主苦苦尋覓十餘年呢!」
白衣師妹兩眼放光,「我亦聽說此事,那一位如今已經拜入崑崙,隻是沒有進劍閣,師姐再說說如今有什麽進展?」
青衣師姐奇道:「怎會如此?她們二人歷經艱險終成眷屬,為何還要兩地分隔?我們崑崙可沒有無極劍宗的古板規矩。」
藍衣師姐搖搖頭,「兩情若是長久時,一時半刻分別也不算什麽。這不是劍主在外除魔,那一位已經去劍閣照顧女兒了麽?」
眾人說到此處,紛紛明裏暗裏向青崖居窗邊投去熱切目光——
「不知劍主與清河師妹的女兒樣貌如何?」
「在下認為像師妹多一些……」
「不論像劍主還是像師妹,一定十分可愛,真是期待。」
月清河:……
月清河人是端坐青崖居,背影堅韌,仿佛什麽都沒有聽見,卻是眼前嗡鳴,腦海中一片混亂——她的同窗們都在說什麽驚世駭俗的東西?
要不是許箏口風緊,她們也沒說別的,月清河幾乎要以為秦觀頤受傷變作幼童的事已經被昭告天下了。
第一個靠過來的藍衣師姐奇道:「清河,你不是已經與劍主結契,連孩子都有了麽?」
「是啊是啊,我們都知道了。」餘下眾師姐師妹應聲道。
月清河:……
月清河耳朵嗡鳴,眼前一黑——
天道啊,你降一道天劫劈死她吧!
第二十三章
摘星閣。
秦觀頤醒了。
雲海蒸騰,冰冷的霧氣瀰漫殿中,顯得整個摘星閣格外空曠寒冷。秦觀頤自床榻間起身,柔軟的被子自身上滑落,她忽有所感,抬手攥在手中——
是一件輕薄的羽披。
秦觀頤微微皺眉。她醒在空無一人的摘星閣,此處是她自秦嶽尊者帶入宗門後,生活十餘年的地方,師尊秦嶽和師娘白羽夫人構成了這處小小世界的亮色。她待在雲海,枯鬆和玄妙劍道之間,從未感到孤寂。
此時左右四顧,熟悉的摘星閣中多了一絲溫暖活氣,床邊,椅子上,桌邊隱約有另一個人的身影。秦觀頤穿上中衣,下榻,耳畔隱約聽到一聲女子的輕笑——
師妹,又要耍賴讓我抱抱了?
秦觀頤抬眸。摘星閣大殿光滑如鏡,除了她手中一件羽披,竟然沒有絲毫旁人存在的痕跡。那柔軟輕薄的一件衣物縈繞著一點香,殿中水霧寒冷,秦觀頤隻覺記憶中浮動的暖味輕輕盪開,就要消失了。
秦觀頤起身,「許箏!」
許箏自接到傳音便來此地等著,走進來道:「劍主終於醒了。」
秦觀頤手中躺著那條柔軟的羽披,眉頭輕皺,「我受傷這幾日有旁人來過?」
許箏愣了一下,她本來並不擔憂,這下心中思索開了。她試探道:「劍主從前受傷隻是昏睡,就算途中醒來也不會有記憶,這一次您已經有記得的事情了嗎?」
秦觀頤閉了閉眼,環視殿中。
桌邊,她曾和誰一同用膳,對方柔軟溫暖的眸光望著她,讓她不思飲食也多喝了一碗湯;床榻邊,是誰低聲講述著碧落海上仙人的歌謠,哄她入睡安眠;殿外天光明媚,她牽著對方的手一時間晃了眼,總要擔心那人會遠遠地離開,再也尋不見?
秦觀頤幼時修行刻苦,入門一載就不必去床榻休憩,而是打坐修行;師尊師娘雖寄予厚望卻很少歸宗,誰會夜夜陪伴她哄她入睡,用無盡的包容令她一步步得寸進尺。
秦觀頤閉了閉眼,沉聲道:「我記得許多,你照實說。」
許箏麵上一怔,想到那位師妹離去時千般叮囑:「劍閣這幾日務必守口如瓶,莫要讓第二人知曉此事,否則劍主必定要大發雷霆,切記切記。」
許箏心道,她們二人之間的事,劍主何曾是旁人。師妹與劍主之間本來就沒有嫌隙,何必避之不及?她得幫一把才行。
思索片刻,許箏解釋道:「劍主這次受傷昏迷,清河師妹聽說了十分憂心,不顧自己還需要修養便要前來照顧劍主。」
秦觀頤沉默半晌,不知想到了什麽。她應了一聲,隻道:「這並不妥當。她剛剛入門,我也並無大礙,若有事尋青菡峰便可。你勸她好好休養。」
許箏心道,我可不是好好勸了麽,不然清河師妹怎麽能在劍閣待上整整三日!
許箏麵上肅然道:「清河師妹一片真心前來,我怎好推辭?多虧了師妹悉心照料,劍主這一次好的這般快,一定要好好謝謝清河師妹才行。」
秦觀頤聞言看許箏一眼,許箏頓時背後一緊。她心下大亂,不由想著難道自己的小動作被發現了?
好在秦觀頤聽完沒有發怒的跡象,應了一聲,「原來如此。」
秦觀頤垂眸摩挲劍柄,啟唇道:「下次去昆吾山,我會親自邀請清河同去。她身帶火靈不能全心練劍,此去正可解決。」
「此事你不必告知,我會親自去尋她。」
許箏心下一喜,「是!」
這二人各自悶聲,指望她們能醒悟不知要何年何月,如今看來這步棋走對了。
劍主既然開竅了,清河師妹那邊還遠嗎?
-
青崖居內熱鬧非凡。
藍衣女子道:「你們可知劍主多年孤身一人,其實有一位道侶在外歷劫失蹤,劍主苦苦尋覓十餘年呢!」
白衣師妹兩眼放光,「我亦聽說此事,那一位如今已經拜入崑崙,隻是沒有進劍閣,師姐再說說如今有什麽進展?」
青衣師姐奇道:「怎會如此?她們二人歷經艱險終成眷屬,為何還要兩地分隔?我們崑崙可沒有無極劍宗的古板規矩。」
藍衣師姐搖搖頭,「兩情若是長久時,一時半刻分別也不算什麽。這不是劍主在外除魔,那一位已經去劍閣照顧女兒了麽?」
眾人說到此處,紛紛明裏暗裏向青崖居窗邊投去熱切目光——
「不知劍主與清河師妹的女兒樣貌如何?」
「在下認為像師妹多一些……」
「不論像劍主還是像師妹,一定十分可愛,真是期待。」
月清河:……
月清河人是端坐青崖居,背影堅韌,仿佛什麽都沒有聽見,卻是眼前嗡鳴,腦海中一片混亂——她的同窗們都在說什麽驚世駭俗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