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李時珍像往常一樣背著竹簍,走在山間小路上。


    突然,一陣喧鬧聲打破了寧靜。隻見不遠處的村莊口圍滿了人,李時珍好奇地湊上前去。原來,村裏的王大爺患了白內障,眼睛幾乎看不見東西,這可急壞了一家人。


    李時珍走上前,微笑著對眾人說道:“讓我來看看吧!”說著便開始為王大爺仔細地診斷起來。他先是觀察了王大爺的眼睛,然後又詢問了一些症狀,接著開始切脈。一番操作下來,李時珍心中已有了幾分把握。


    “別擔心,王大爺,您這病能治好!”李時珍自信滿滿地說。


    周圍的村民們都將信將疑,畢竟這白內障可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治好的。


    李時珍從他的竹簍裏拿出幾味草藥,一一介紹道:“這是決明子,性微寒,味苦、甘,具有清肝明目之效;還有這穀精草,辛、甘,平,能疏散風熱、明目退翳……”


    接下來,李時珍開始詳細地講述如何使用這些草藥來治療白內障。他一邊說,一邊還不忘做些生動的動作,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首先呢,我們把這些草藥用水煎服,每日一劑。同時啊,可以用決明子泡茶喝,就當日常飲品啦!另外呀,飲食也很重要哦,要多吃些富含維生素 a 的食物,比如胡蘿卜什麽的。”


    說完,李時珍親自為王大爺熬好了藥,並看著他喝下第一劑。


    王大爺按照李時珍的囑咐按時服藥、喝茶、注意飲食。終於,奇跡發生了!一天早上,王大爺醒來時驚喜地發現自己竟然能看清東西了!


    “哎呀呀,太好啦!我的眼睛能看見了!”王大爺激動得手舞足蹈,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村民們紛紛向李時珍豎起大拇指,誇讚他醫術高明。而李時珍則謙虛地笑了笑,收拾好自己的竹簍,又踏上了新的采藥之路。


    話說這一日,李時珍背著他那竹簍,行走在山間小路上。突然,他眼前一亮,發現一株長得頗為奇特的植物。


    “嗯?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附子!”李時珍心中暗喜,連忙蹲下身來仔細觀察。


    隻見這附子的葉子呈掌狀分裂,莖直立而粗壯,上麵還布滿了細小的絨毛。


    李時珍一邊端詳著,一邊自言自語道:“這附子啊,性大熱,味辛甘,可是一味猛藥呢!它能迴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不過嘛,這家夥也是有毒的喲,如果使用不當,可就會出大問題啦!”


    說罷,他小心翼翼地將附子連根挖起,放入竹簍之中。


    迴到家中,李時珍便開始研究如何用這附子給病人治病。正巧這時,村裏來了個患了寒症的老大爺,整日手腳冰涼,渾身發冷。


    李時珍先是仔細地為老大爺進行了望聞問切。他看著老大爺蒼白的臉色,問道:“大爺,您這病多久啦?”


    老大爺顫巍巍地迴答道:“唉,都快一個月咯,吃啥藥都不管用呐!”


    李時珍微微一笑,安慰道:“大爺別擔心,我剛采到一味良藥,說不定就能治好您的病。”說著,他拿出了附子。


    老大爺瞪大了眼睛,驚訝地說:“這……這東西能行嗎?不會有毒吧?”


    李時珍哈哈一笑,拍著胸脯說道:“放心吧大爺,隻要用量得當,就不會有事的。而且呀,我還可以配合一些食療的方法,讓您更快康複。”


    於是,李時珍先將附子切成薄片,然後加入其他幾味中藥一起熬製。在熬藥的過程中,屋子裏彌漫著一股濃鬱的藥香。


    等到藥熬好了,李時珍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藥水走到老大爺麵前,笑著說:“大爺,趁熱喝下去,很快您就會感覺暖和起來啦。”


    老大爺半信半疑地接過碗,一仰頭,咕嚕咕嚕地把藥喝下了肚。過了一會兒,老大爺果然覺得身上漸漸有了暖意,手腳也不再像之前那麽冰冷了。


    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老大爺的寒症終於被治好了。他逢人就誇李時珍醫術高明,還到處宣揚附子這味神奇的藥材。


    而李時珍呢,則繼續背著他的竹簍,繼續尋找更多珍貴草藥……


    芍藥甘草附子湯


    在中醫領域中,有一種病症被稱為“陰病惡寒”。這通常發生在傷寒患者已經經過發汗治療之後,但病情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出現了惡寒的症狀。這種情況往往意味著患者身體較為虛弱。


    針對這一病症,有一個精妙的方子——芍藥甘草附子湯。這個方子由芍藥三兩、甘草(炙)三兩以及附子(炮,去皮)一枚組成。將這些藥材加入五程式的水中,慢慢煎煮,直至藥液濃縮至一升五合。然後,需要分多次讓患者服用下去。


    芍藥具有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等功效;甘草則能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而炮製過的附子更是有著迴陽救逆、補火助陽的作用。三者相互配合,共同發揮著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的奇妙功效。


    霹靂散:驅散陰寒之妙方


    當人體遭遇陰盛格陽的狀況時,會表現出躁熱不安、口渴難耐卻大量飲水、脈象沉伏以及手足厥冷等症狀。此時,就輪到一味名為“霹靂散”的方劑登場了。


    製作霹靂散隻需用到一枚大附子。首先,要將這枚大附子用火燒烤至存性,接著把它研磨成細粉。最後,再用適量的蜜水來調勻粉末,讓患者服下即可。


    這味霹靂散能夠逼迫體內潛藏的寒氣向外發散,從而促使熱氣升騰。隨著汗水的排出,患者的病情也會逐漸好轉,最終得以痊愈。


    五生飲:應對中風痰厥的良方


    中風痰厥是一種較為兇險的病症,其特征包括昏迷不醒、意識喪失以及口眼歪斜等。麵對這樣的急症,古人留下了一道名為“五生飲”的秘方。


    該方劑的藥物組成為生川烏頭、生附子各半兩,兩者均需去除外皮和肚臍部分。此外,還需加入一南星一兩以及生木香二錢五分。


    在調配五生飲時,先將以上各種藥材充分混合均勻。每次取用五錢的藥量,並搭配上生薑十片以及兩碗清水一同煎煮。待水煮至剩下一碗時,便可停止加熱,讓藥液稍稍冷卻後給患者趁熱喝下。


    這道五生飲通過多種藥材的協同作用,能夠起到祛風化痰、通絡開竅的效果,對於中風痰厥的救治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附子雖有迴陽救逆、補火助陽之功,但其毒性亦不可小覷。附子含烏頭堿類生物堿,過量服用或炮製不當則劇毒無比。古時有醫者不知其性,未按規矩炮製便用於病人身上,致使病者中毒。中毒者初始唇舌發麻,繼而肢體麻木,惡心嘔吐,心慌意亂,嚴重者可見唿吸困難,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故使用附子之時,必須謹慎小心。醫家炮製附子時,需嚴格按照工序。如浸泡多日以減其毒性,之後再經過蒸煮等法,方能入藥。而在配伍之中,也常配甘草等解毒之藥,以製其毒性並增藥效。


    像霹靂散中的大附子,若烤製不當,那本應救命的良方也會化為奪命毒藥。五生飲中的生川烏頭與生附子也是同理,每一步炮製和用量都是前人經驗所得,稍有差池,便是生死之別。這附子之藥理與毒性猶如雙刃劍,用得好救人無數,用不好則害人匪淺。


    那附子究竟是何種植物呢?附子乃是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其植株高大,莖直立,葉互生,葉片呈掌狀分裂。每年秋季采挖烏頭的子根,除去泥沙及須根,習稱“泥附子”。這附子性大熱,味辛、甘,有毒性。然而,毒物若運用得當,便是良藥。李時珍深知此理,所以才敢大膽用於治病。


    這附子多生長於山地草坡或灌叢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懼高溫積水。采藥之人尋覓它時需萬分小心,因其毒性大,稍不留神錯認誤用,便會釀成大禍。但在李時珍手中,它卻成了救治寒症的妙藥。經此事後,附近村民們對附子也有了更深的認識,不再僅僅視之為毒藥。


    李時珍更是將此次使用附子治病之事詳細記錄下來,以便日後研究,也可供同行借鑒。此後,他帶著對草藥更深刻的理解,向著下一處山林進發,繼續探索百草的奧秘。


    話說這世間有一種病症名為風病癱緩,其症狀表現為手足軟垂無力,難以正常活動,嘴巴和眼睛也會歪斜不正,說話時語言艱澀不暢,就連行走的步伐都失去了往日的端正。麵對如此頑疾,卻有一方良藥可解其苦,那便是神奇的“神驗烏龍丹”。


    此丹藥需用上等的川烏頭,將其外皮與肚臍去除幹淨後,取五兩之量;再配以同樣分量的五靈脂。二者共同研磨成細膩的粉末,而後添加少許珍貴的龍腦以及香氣撲鼻的麝香。服用之時,則以溫熱的美酒衝服。


    每日需按時服用三次,每次劑量適中。待到服用至第五、第七顆藥丸的時候,便能明顯感覺到手部開始能夠緩緩抬起,腳部亦可以慢慢移動位置。而當堅持吃到第十顆藥丸時,甚至可以自如地梳理頭發啦!真可謂是藥效顯著,令人驚歎不已。


    此外,若遭遇風寒濕痹這種病症,患者往往感覺身體麻木不仁,甚至出現手足無法隨意動作的狀況。此時不妨嚐試以下這個方子:先煮好一碗香噴噴的白米粥,然後趁熱加入四錢生川烏頭末,慢慢熬煮到恰當火候。接著,依次放入一匙薑汁以及三大匙蜂蜜,攪拌均勻之後,於空腹狀態下服下即可。若是想要增強療效,還可以額外添加二兩薏仁粉一同熬煮。


    還有一種風癇之症,治療起來亦是有妙方可用。隻需準備好生川烏頭(同樣要去掉外皮)二錢半,以及五靈脂半兩。將它們一起細細研磨成為粉末狀,隨後混入新鮮的豬心,精心調和直至成為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當發病之時,就取出一顆這樣的丸子,用滾燙的薑湯送服下去。


    村民老胡突患風濕,疼得連筷子都握不住,焦急地來找李時珍求醫。李時珍認真地為老胡切脈,眉頭微皺,隨後又仔細觀察老胡的舌頭和眼睛。


    他對老胡說:“胡伯,你這病得靠附子才能治好。”接著,他耐心地解釋道:“附子性熱,能祛風除濕,但必須慎用,稍有不慎就會中毒。”他一邊說著,一邊從藥箱裏拿出附子,小心翼翼地為老胡配藥。


    老胡聽了,半信半疑地問:“這玩意兒真能治好我的病?”李時珍笑著迴答:“放心,隻要按照我的方法服用,保證讓你恢複如初。”老胡服下附子後,果然疼痛減輕,漸漸能正常活動了。


    這一日,李時珍正潛心研究《本草綱目》中的附子。一位手持藥籃的老嫗帶著孫子來到醫館,說孫子全身發冷。


    李時珍查看了孫子的舌苔和脈象,然後仔細詢問了日常飲食,決定用附子入藥。他拿出附子,對老嫗說:“這附子雖有大毒,但用之得當,可治百病。”老嫗聽後,臉上露出了半信半疑的表情。


    李時珍微微一笑,繼續道:“但用量須謹慎,否則,我這醫館可就要變成‘毒館’啦!”說罷,他和老嫗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氣氛輕鬆了許多。


    村民王五突然腹痛如絞,倒在地上,李時珍聽聞急忙趕來。經過“望聞問切”,李時珍診斷出王五是中了寒毒,需要用附子來治療。


    李時珍告訴王五,附子性溫,能迴陽救逆,溫裏散寒,但其有毒,必須慎用。


    在李時珍的精心治療下,王五的腹痛逐漸緩解,李時珍還特意囑咐王五,以後要多吃些溫熱的食物,如薑湯、羊肉等,以增強體質。王五對李時珍感激涕零,李時珍卻笑著說:“醫者仁心,這是我應該做的。”


    小兒慢驚,症狀為抽筋、涎壅厥逆。可取生川烏頭一兩,去皮臍,與十個全蠍(去尾)一同分為三份。每次煎藥時,用一碗水和七片薑片一同煎煮,然後讓患兒服下。


    小兒囟陷,可用烏頭、附子(生,去皮臍)各二鯛,加上雄黃八分,一起研磨成粉末。再用蔥根搗爛後調和成餅,敷在囟陷處。


    若有腳氣腫痛之症,可取一個黑附子(生,去皮臍),研成粉末後,加入生薑汁調成膏狀,塗抹在腫痛處。待藥幹後再次塗抹,直至腫消為止。


    對於多年頭痛,可將川烏頭、天南星等分為末,用蔥汁調勻後塗抹在太陽穴處。


    若耳鳴不止,可用烏頭(燒作灰)、菖蒲等分為末,用棉花包裹後塞入耳內。每天更換兩次藥。


    牙痛時,可用附子一兩(燒灰)、枯礬一分,共同研磨成末後擦牙。另有一方:將川烏頭、川附子各三兩,與麵糊一同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取一丸含在口中咀嚼。還有一方:將炮附子末納入牙孔中,疼痛即可止住。


    若為虛寒腰痛,可取鹿茸(去毛,酥炙微黃)、附子(炮,去皮臍)各二兩,鹽花三分,共同研磨成末,加入棗肉製成丸,如梧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白濁者,可用熟附子研成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三片薑和一碗水,煮至六成後溫服。


    癰疽腫毒時,可用川烏頭(炒)、黃蘖(炒)各一兩,研成末後用唾液調勻塗抹在患處,要保留瘡頭。藥幹後則用淘米水潤濕。


    疔瘡腫痛時,可用醋和附子末塗抹在患處,藥幹後再次塗抹。


    疥癬可用川烏頭生切後煎水洗,效果顯著。


    若手足凍裂,可將附子去皮後研成末,用水和麵調塗,效果良好。


    李時珍在深山采集藥材,發現了一株罕見的附子。他深知附子性熱有毒,但卻具有迴陽救逆、補火助陽的獨特功效。為了驗證其解毒方法,他親自以身試毒,結果中毒昏迷。


    在生死邊緣徘徊時,他想起了《本草綱目》中記載的“人參、甘草、綠豆”三味藥材的解毒組合。


    他在昏迷中被弟子們用這三味藥材熬成的湯救醒,不僅驗證了藥材的功效,也讓弟子們對他的醫術更加敬佩。


    一個臉色蒼白的患者被帶到李時珍麵前,聲稱自己誤服了附子,性命垂危。李時珍神色凝重,詢問患者的飲食與症狀,然後開始仔細觀察患者的舌苔和脈象。


    他告訴患者,附子雖然有毒,但可以用生薑來解。他一邊說著,一邊從藥箱裏取出生薑,切成片,讓患者嚼服。患者麵露難色,但在李時珍的鼓勵下,還是硬著頭皮吞了下去。


    不久,患者的臉色漸漸恢複正常,李時珍鬆了一口氣,笑道:“生薑解百毒,果然名不虛傳!”


    眾人見此情形,皆讚歎李時珍醫術高明。這時,人群中有一人站出,說道:“李大夫,聽聞您四處遊曆,見識廣博,我家主人身患怪病,眾多醫者皆束手無策,不知您可否前去診治?”李時珍心中不忍拒絕,便應允下來。


    隨那人來到一處大宅,屋內彌漫著一股壓抑之氣。床上之人形容枯槁,全身浮腫,氣息微弱。李時珍先查看病人之前所用藥物記錄,再細細搭脈。半晌,他眉頭緊皺,原來這病症乃是多種藥物錯雜使用,毒素積累所致。


    李時珍沉思片刻,轉身開方。他以茯苓利水滲濕,白術健脾益氣,再佐以些許金銀花清熱解毒。吩咐下人快去抓藥煎熬。


    待病人服下藥汁,幾個時辰過去,病情竟有了好轉跡象。宅主人感激涕零,欲重金酬謝。李時珍擺擺手道:“醫人乃吾之本分,錢財就不必了。隻望君日後用藥謹慎。”言罷,帶著弟子又踏上了采藥行醫之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本草綱目之藥食同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快樂多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快樂多好並收藏本草綱目之藥食同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