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頁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作者:語喬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婦人們則是沒想到,有一天她們竟然比漢子們掙的還多!
至於二十三文一天的都是村子上要不年歲大要不身體差,隻能做些輕巧活計的人,聽到他們還有二十三文一天,頓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感激的話語。
他們平日裏是能做些牙刷柄掙銀錢,但那畢竟是山水村的營生,等山水村人數多了必然就不需要他們了,雖掙錢但總是擔憂哪天就沒了。
而今有了榨糖坊,他們知道這是屬於他們竹林村的營生!隻要他們好好做,不會被任何人搶走。
水清又講到年前白滿善會過來一趟,商議外出賣貨的相關事宜,到時聽白滿善指揮即可。
外出漢子一樣有工錢。
所有人對著水清謝了又謝,好幾個不住的抹淚。
第475章 一年一年又一年
水清在山水村招人的時候,已經認識到這兒和華國不同。
華國開廠招人,隻是給人們提供一份工作而已,都是雙向選擇,不好的話換個工作也是最正常不過的事。
但這兒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想換也換不了,哪怕再苛刻再差的活計都有人幹,她自認出的工錢也不是太高,隻不過在一些無良黑心東家壓榨下,才顯得分外難得。
看著抹淚的竹林村人,原本隻為了掙銀子的心升起抹異樣的歡喜情緒。
雖然現在能力有限,但在有限的能力裏,不知不覺也幫了不少人,得到周邊所有人的感激和認可,這感覺真不賴!
尤其幫他人非但不損害自己的利益,還能源源不斷的掙進來銀子,這種感覺就更好了.....
後續賣糖的事全權交給了白滿善。
白糖大多放在白家鋪子賣,紅糖則大部分運往北都。
糖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必需品,但行軍打仗的時候它卻能非常快速的提供身體能量,尤其雨天或冬天的時候熬上一大鍋紅糖薑湯,熱乎乎喝下去,全身都泛著暖和,底層的兵從身到心都暖和。
掙的銀子沒有帶迴來,而是直接在北都買鋪子買田地,田地還是用來種土豆。
賣賣賣買買買,白滿善胡文華每次迴來,都會交給她地契房契,有時多有時少,先前還會看契書上處在哪個方位,後麵多了直接不看了。
水清不記得在北都餘杭南都有多少田地鋪子,唯一記得的就是比較少的宅子,目前北都三套餘杭一套。
其實也不算少了,畢竟山水村離北都太遠,以後不一定會去住,宅子又不像鋪子租出去收租迴報率高,純粹投資的話還是商鋪劃算。
外麵的局勢一直不明朗,村子裏的人放在以往不怎麽關心戰事,如今關心也是因為外出的隊伍,可山水村不僅離的遠還偏僻,往往戰事傳過來時已經是幾個月前的事了。
所以後麵也就不打聽了,隻一心掙銀子,外加求老天和佛祖保佑村子裏的隊伍安全迴家。
水清家人數少了許多,原本滿滿當當的屋子現在空了好幾間;
爹娘搬出去住了;
淩然不在,範江不在,白家三人也是來去匆匆,甚至三人沒有同時出現過,白滿善單獨一人帶著隊伍走水路去北都,白子謙和李湖玉領著商隊南下鋪貨;
胡文華範河丁和禮也是小半年在村子上,大半年在外。
一年一年又一年,水清算著時間,將竹林村做牙刷柄的活計停了,又起了幾間屋子,改成做毛筆。
這三年戰亂造成流離失所的災民多了不少,竹林村又添置了十來戶人家,由原本的一百多號人壯大到兩百多號人。
竹林村竹子品種多,尤其小細管竹子,最為適合當毛筆筆管。
而經過三年的發展,豬羊兔等牲口規模頗大,毛料有兜底的,餘下的再從府城收購即可,和牙刷坊模式一樣。
處理毛料的手藝派的牙刷坊的人過去傳授。
工坊、原材料、手藝、工人全部齊全,一切準備妥當後,毛筆坊快速開工!
「阿娘,戰事還沒結束,咱們現在製作毛筆成嗎?」星迴微微擔心的詢問。
不是不相信阿娘的決斷,隻是她們待在村子裏,不知道戰事如何,貿貿然就製作毛筆,時間放長了毛料老化了不好賣啊。
即使勉強賣出去了,後麵用起來不好,豈不是砸了竹林坊這個招牌?
阿娘說過,招牌很重要,是質量的保障,許多客戶用著好後麵同樣的東西他們隻會認招牌,因為有保障。
牙刷要藥材用的是山水坊的名,紅糖白糖以及毛筆起的則是竹林坊,沒有用同一個,阿娘說這叫責任分攤,防止一個不好連累一大批。
可毛筆不好,也會連累紅糖白糖呀。
水清還未迴答,晏秋先一步迴道:「戰事雖沒結束,但已快結束了。」
水清看著經過幾年時光,出落的越發溫婉沉穩的大閨女,眼底的驕傲掩藏不住。
又看向同樣幾年時光,對於事物依然不是很敏銳的二女兒,告誡自己:每個孩子擅長的方麵不同,星迴和姐姐相比是差了一份敏銳,但和外麵其他人相比已然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星迴眨了眨眼,不是太明白。
她和姐姐天天在村子裏,吃同樣的飯,做同樣的活,見同樣的人,姐姐是怎麽知道戰事快結束了?
晏秋沒讓妹妹等太久,解惑道:「白伯伯說的呀,他上上次來的時候說,金陵那邊啟用了一個很厲害的將領,戰無不勝,直把北都打的節節敗退,但這個將領是雁王的小舅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至於二十三文一天的都是村子上要不年歲大要不身體差,隻能做些輕巧活計的人,聽到他們還有二十三文一天,頓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感激的話語。
他們平日裏是能做些牙刷柄掙銀錢,但那畢竟是山水村的營生,等山水村人數多了必然就不需要他們了,雖掙錢但總是擔憂哪天就沒了。
而今有了榨糖坊,他們知道這是屬於他們竹林村的營生!隻要他們好好做,不會被任何人搶走。
水清又講到年前白滿善會過來一趟,商議外出賣貨的相關事宜,到時聽白滿善指揮即可。
外出漢子一樣有工錢。
所有人對著水清謝了又謝,好幾個不住的抹淚。
第475章 一年一年又一年
水清在山水村招人的時候,已經認識到這兒和華國不同。
華國開廠招人,隻是給人們提供一份工作而已,都是雙向選擇,不好的話換個工作也是最正常不過的事。
但這兒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想換也換不了,哪怕再苛刻再差的活計都有人幹,她自認出的工錢也不是太高,隻不過在一些無良黑心東家壓榨下,才顯得分外難得。
看著抹淚的竹林村人,原本隻為了掙銀子的心升起抹異樣的歡喜情緒。
雖然現在能力有限,但在有限的能力裏,不知不覺也幫了不少人,得到周邊所有人的感激和認可,這感覺真不賴!
尤其幫他人非但不損害自己的利益,還能源源不斷的掙進來銀子,這種感覺就更好了.....
後續賣糖的事全權交給了白滿善。
白糖大多放在白家鋪子賣,紅糖則大部分運往北都。
糖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必需品,但行軍打仗的時候它卻能非常快速的提供身體能量,尤其雨天或冬天的時候熬上一大鍋紅糖薑湯,熱乎乎喝下去,全身都泛著暖和,底層的兵從身到心都暖和。
掙的銀子沒有帶迴來,而是直接在北都買鋪子買田地,田地還是用來種土豆。
賣賣賣買買買,白滿善胡文華每次迴來,都會交給她地契房契,有時多有時少,先前還會看契書上處在哪個方位,後麵多了直接不看了。
水清不記得在北都餘杭南都有多少田地鋪子,唯一記得的就是比較少的宅子,目前北都三套餘杭一套。
其實也不算少了,畢竟山水村離北都太遠,以後不一定會去住,宅子又不像鋪子租出去收租迴報率高,純粹投資的話還是商鋪劃算。
外麵的局勢一直不明朗,村子裏的人放在以往不怎麽關心戰事,如今關心也是因為外出的隊伍,可山水村不僅離的遠還偏僻,往往戰事傳過來時已經是幾個月前的事了。
所以後麵也就不打聽了,隻一心掙銀子,外加求老天和佛祖保佑村子裏的隊伍安全迴家。
水清家人數少了許多,原本滿滿當當的屋子現在空了好幾間;
爹娘搬出去住了;
淩然不在,範江不在,白家三人也是來去匆匆,甚至三人沒有同時出現過,白滿善單獨一人帶著隊伍走水路去北都,白子謙和李湖玉領著商隊南下鋪貨;
胡文華範河丁和禮也是小半年在村子上,大半年在外。
一年一年又一年,水清算著時間,將竹林村做牙刷柄的活計停了,又起了幾間屋子,改成做毛筆。
這三年戰亂造成流離失所的災民多了不少,竹林村又添置了十來戶人家,由原本的一百多號人壯大到兩百多號人。
竹林村竹子品種多,尤其小細管竹子,最為適合當毛筆筆管。
而經過三年的發展,豬羊兔等牲口規模頗大,毛料有兜底的,餘下的再從府城收購即可,和牙刷坊模式一樣。
處理毛料的手藝派的牙刷坊的人過去傳授。
工坊、原材料、手藝、工人全部齊全,一切準備妥當後,毛筆坊快速開工!
「阿娘,戰事還沒結束,咱們現在製作毛筆成嗎?」星迴微微擔心的詢問。
不是不相信阿娘的決斷,隻是她們待在村子裏,不知道戰事如何,貿貿然就製作毛筆,時間放長了毛料老化了不好賣啊。
即使勉強賣出去了,後麵用起來不好,豈不是砸了竹林坊這個招牌?
阿娘說過,招牌很重要,是質量的保障,許多客戶用著好後麵同樣的東西他們隻會認招牌,因為有保障。
牙刷要藥材用的是山水坊的名,紅糖白糖以及毛筆起的則是竹林坊,沒有用同一個,阿娘說這叫責任分攤,防止一個不好連累一大批。
可毛筆不好,也會連累紅糖白糖呀。
水清還未迴答,晏秋先一步迴道:「戰事雖沒結束,但已快結束了。」
水清看著經過幾年時光,出落的越發溫婉沉穩的大閨女,眼底的驕傲掩藏不住。
又看向同樣幾年時光,對於事物依然不是很敏銳的二女兒,告誡自己:每個孩子擅長的方麵不同,星迴和姐姐相比是差了一份敏銳,但和外麵其他人相比已然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星迴眨了眨眼,不是太明白。
她和姐姐天天在村子裏,吃同樣的飯,做同樣的活,見同樣的人,姐姐是怎麽知道戰事快結束了?
晏秋沒讓妹妹等太久,解惑道:「白伯伯說的呀,他上上次來的時候說,金陵那邊啟用了一個很厲害的將領,戰無不勝,直把北都打的節節敗退,但這個將領是雁王的小舅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