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作者:語喬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文嘴巴張了張,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磕巴的說道:「我、我哪敢啊,沒長好挖出來不是糟蹋糧食麽?」
老村長看向三個兒子,吩咐:「你們仨去地裏,每個人挖一分地的土豆迴家;
記住,不能偷懶,要以你們最快的速度挖迴來。」
三人雖然不知道爹爹是什麽意思,但聽話的哎了一聲,跑到院子裏拿起鋤頭和竹筐就往自家種土豆的地奔去。
一個時辰後,三人氣喘籲籲的搬著竹筐子迴到院子。
王桂芬三個婦人連忙跑上前搭把手。
看到裝的滿滿的竹筐子,王桂芬悄聲道:「爹隻讓你們各挖一分地,你們不會一個人挖了三分地吧?」
李文咧嘴一笑,臉上的欣喜掩蓋不住:「孩他娘,這就是一分地的!」
「大嫂,我們真的隻各挖了一分地!」李強臉上全是豐收的喜悅。
老村長聽到院子裏的動靜,拄著拐杖出來了。
他先是查看了筐子裏的土豆大小,又估算了下重量,最後預估了一下時間。
隨即開口說道:「這土豆最大的比當初你們從進小子那換迴來的也要小一些,看來是還沒到日子。
按照剛才你們三人挖土豆的時間,一人一天最多挖一畝地,撿起以及運迴來還都需要時間。
咱們家種了十五畝,最快也要五到十天才能全部收迴。
這一筐估摸著有一百三五十斤,倘若是這個收成的話,知足了,沒必要冒險再等。」
大雨不等人,往往一夜之間就能將田地淹沒。
聽到一筐有一百多斤,王桂芬張慧趙蘭三人驚呆了。
這才是一分地,那一畝地不就有一千多斤的收成?
他們家隻種了十五畝地,豈不是比以往幾十畝地的苞穀收成還多?
咽了咽口水,趙蘭懊悔的喃喃自語:「當初就該再勤快些,多種上幾畝地!
不、把種苞穀的地全部用來種土豆,咱家豈不是收成堆不下了?」
李強也跟著自家媳婦道:「當初哪怕再多種上幾畝地也是好的啊。」
王桂芬是長嫂,比底下的沉穩許多,笑道:「別貪心了,那時誰知道呢?
咱們把地裏的收迴來,水清不是說過麽?九月還能再種一季,到時咱們再多多的種!」
底下幾個點頭如搗蒜。
王桂芬娘家也是本村的,當初種土豆時,娘家爹娘兄弟在她的勸說下也去水清家開荒幫工了幾日,種的雖不多,但也有五畝地。
她對上公爹道:「爹,我迴娘家一趟,和我娘家爹娘說一聲,看他們提前收不收。」
「嗯。」老村長點頭。
老村長家和王家在山水村本村,一時間兩家要提前收土豆的消息傳遍了各家各戶。
等聽到產量時,沒種土豆的人家更是驚得半天合不攏嘴。
迴家後懊悔的腸子都青了,不住的唉聲嘆氣。
另外幾戶種土豆的人家,無論畝數多少,也開始擔心。
收了,哪怕產量少一點,但比苞穀足足多了幾番!
不收,要是暴雨來了,那就全沒了。
隻糾結了一夜,其他幾戶人家也紛紛下定決心收土豆!
第二日,水清家放出口風:她家招人收土豆,可以用銅錢,也可以用土豆抵,願意的報名即可。
在得知土豆的產量後,其餘人家正愁怎麽弄土豆種呢,一聽可以用土豆換,立馬沸騰了。
報名!
一定要報名。
土豆好吃,比黑麵好吃,比苞穀也不差,但它產量大啊。
在產量麵前,別的都是浮雲。
一時間,山水村的人又忙碌了起來。
種土豆的人家收土豆,沒種土豆的人家幫著水清家收土豆。
第144章 白滿善帶來的消息
水清家種了九畝田、五十畝地的土豆。
分家時沒有這麽多畝地,這是上次以工換種後開荒出來的。
分家後,房子蓋了,山上葛根、何首烏、果樹種了,牲口養了,田地種了,就連地也在慢慢開墾後畝數變多。
村子上其他六戶人家種的土豆也就和她一家畝數差不多。
她家隻有八口人,其中還大多是孩子。
靠自家收五六十畝地土豆,不知要到猴年馬月。
所以她家得請人。
山水村有三十四戶人家,老老少少四百多號人,扣除種了土豆的六戶人家,他們得先收自家的土豆,剩下的還有二三十戶人家呢。
有了他們六戶人家的表率,簡直就是活gg。
水清招村子上的人收土豆簡直太容易了。
並且個個不要銅錢,隻要土豆——留著做種。
他們打聽清楚了,九月還能種一批,隻要有種,就有希望。
挑好人選,水清家的土豆也開收啦。
一部分人分得鋤頭釘耙,隻負責挖;
一部分撿,一個一個放進裝土豆的筐子或麻袋裏;
剩下的一部分人,負責將裝好的土豆用板車拉迴到庫房裏擺放好。
一筐又一筐,一麻袋又一麻袋,在田埂小路上排成長隊,先是搬到主路,放進一輛又一輛的板車、獨輪車上,再被運迴。
白滿善、李湖玉和白子謙駕著馬車前來時,看到的就是蜿蜒不斷的車輛,長到看不到盡頭似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老村長看向三個兒子,吩咐:「你們仨去地裏,每個人挖一分地的土豆迴家;
記住,不能偷懶,要以你們最快的速度挖迴來。」
三人雖然不知道爹爹是什麽意思,但聽話的哎了一聲,跑到院子裏拿起鋤頭和竹筐就往自家種土豆的地奔去。
一個時辰後,三人氣喘籲籲的搬著竹筐子迴到院子。
王桂芬三個婦人連忙跑上前搭把手。
看到裝的滿滿的竹筐子,王桂芬悄聲道:「爹隻讓你們各挖一分地,你們不會一個人挖了三分地吧?」
李文咧嘴一笑,臉上的欣喜掩蓋不住:「孩他娘,這就是一分地的!」
「大嫂,我們真的隻各挖了一分地!」李強臉上全是豐收的喜悅。
老村長聽到院子裏的動靜,拄著拐杖出來了。
他先是查看了筐子裏的土豆大小,又估算了下重量,最後預估了一下時間。
隨即開口說道:「這土豆最大的比當初你們從進小子那換迴來的也要小一些,看來是還沒到日子。
按照剛才你們三人挖土豆的時間,一人一天最多挖一畝地,撿起以及運迴來還都需要時間。
咱們家種了十五畝,最快也要五到十天才能全部收迴。
這一筐估摸著有一百三五十斤,倘若是這個收成的話,知足了,沒必要冒險再等。」
大雨不等人,往往一夜之間就能將田地淹沒。
聽到一筐有一百多斤,王桂芬張慧趙蘭三人驚呆了。
這才是一分地,那一畝地不就有一千多斤的收成?
他們家隻種了十五畝地,豈不是比以往幾十畝地的苞穀收成還多?
咽了咽口水,趙蘭懊悔的喃喃自語:「當初就該再勤快些,多種上幾畝地!
不、把種苞穀的地全部用來種土豆,咱家豈不是收成堆不下了?」
李強也跟著自家媳婦道:「當初哪怕再多種上幾畝地也是好的啊。」
王桂芬是長嫂,比底下的沉穩許多,笑道:「別貪心了,那時誰知道呢?
咱們把地裏的收迴來,水清不是說過麽?九月還能再種一季,到時咱們再多多的種!」
底下幾個點頭如搗蒜。
王桂芬娘家也是本村的,當初種土豆時,娘家爹娘兄弟在她的勸說下也去水清家開荒幫工了幾日,種的雖不多,但也有五畝地。
她對上公爹道:「爹,我迴娘家一趟,和我娘家爹娘說一聲,看他們提前收不收。」
「嗯。」老村長點頭。
老村長家和王家在山水村本村,一時間兩家要提前收土豆的消息傳遍了各家各戶。
等聽到產量時,沒種土豆的人家更是驚得半天合不攏嘴。
迴家後懊悔的腸子都青了,不住的唉聲嘆氣。
另外幾戶種土豆的人家,無論畝數多少,也開始擔心。
收了,哪怕產量少一點,但比苞穀足足多了幾番!
不收,要是暴雨來了,那就全沒了。
隻糾結了一夜,其他幾戶人家也紛紛下定決心收土豆!
第二日,水清家放出口風:她家招人收土豆,可以用銅錢,也可以用土豆抵,願意的報名即可。
在得知土豆的產量後,其餘人家正愁怎麽弄土豆種呢,一聽可以用土豆換,立馬沸騰了。
報名!
一定要報名。
土豆好吃,比黑麵好吃,比苞穀也不差,但它產量大啊。
在產量麵前,別的都是浮雲。
一時間,山水村的人又忙碌了起來。
種土豆的人家收土豆,沒種土豆的人家幫著水清家收土豆。
第144章 白滿善帶來的消息
水清家種了九畝田、五十畝地的土豆。
分家時沒有這麽多畝地,這是上次以工換種後開荒出來的。
分家後,房子蓋了,山上葛根、何首烏、果樹種了,牲口養了,田地種了,就連地也在慢慢開墾後畝數變多。
村子上其他六戶人家種的土豆也就和她一家畝數差不多。
她家隻有八口人,其中還大多是孩子。
靠自家收五六十畝地土豆,不知要到猴年馬月。
所以她家得請人。
山水村有三十四戶人家,老老少少四百多號人,扣除種了土豆的六戶人家,他們得先收自家的土豆,剩下的還有二三十戶人家呢。
有了他們六戶人家的表率,簡直就是活gg。
水清招村子上的人收土豆簡直太容易了。
並且個個不要銅錢,隻要土豆——留著做種。
他們打聽清楚了,九月還能種一批,隻要有種,就有希望。
挑好人選,水清家的土豆也開收啦。
一部分人分得鋤頭釘耙,隻負責挖;
一部分撿,一個一個放進裝土豆的筐子或麻袋裏;
剩下的一部分人,負責將裝好的土豆用板車拉迴到庫房裏擺放好。
一筐又一筐,一麻袋又一麻袋,在田埂小路上排成長隊,先是搬到主路,放進一輛又一輛的板車、獨輪車上,再被運迴。
白滿善、李湖玉和白子謙駕著馬車前來時,看到的就是蜿蜒不斷的車輛,長到看不到盡頭似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