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燒炭是個力氣活,先要在山上挑選手臂粗細的樹木,砍伐搬運到炭窯去,燒製的時候一整夜不能合眼,不然燒過了就剩灰燼了;


    沒燒透的也不行,裏麵還是木柴,點燃的時候整個屋子全是濃煙黑霧,壞了口碑下次人家就不來買了;


    從砍伐樹木到燒製、運去賣,每樣都是出力氣的活,咱們家,掙不了這個錢。」範進繼續老老實實全部說完。


    不過炭占地小,經久耐燒,冬季可以和金牛多定一些,留著明年用。


    五小隻聽完,眼裏的光亮徹底消失。


    是啊,他們三個男的太小,要是他們是哥哥就好了!


    轉而想到,是哥哥也不行,村子裏十一歲的男孩子也不會燒窯,拉板車行是行,隻是力氣有限,也拉不了太多。


    水清歇了賣炭的心思,繼續在街上逛,尋找商機。


    五小隻中,老四範河敏銳,隱隱感覺阿娘今日不止是帶他們來廣寧府玩這麽簡單,時刻留意著阿娘的舉動。


    見到阿娘左邊看看右邊看看,這是看什麽呢?


    他突然看到左前方拐角處隱隱有隊伍,手指指向那邊,對上阿娘問道:「你們快看,那兒是做什麽?」


    水清立即抬眼看去。


    嘔吼,是排隊的!


    她來了興致,揮手招唿:「走,去看看是什麽好東西!要是好吃的,阿娘買給你們吃。」


    聽到好吃的,所有人都很喜悅。


    範河證實了心底的猜測,阿娘果然不隻是來玩...


    七人來到拐角處,方才發現這兒不是起點,而是隊伍的末尾!


    又一直沿著隊伍往前走,才發現隊伍出奇的長。


    水清:.....到底是什麽好吃的?這也太讓人好奇了!


    「原來是賣米酒的。」範江語氣中夾雜著失望。


    他們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


    之前阿爺在世的時候,過年經常會打上兩斤米酒,他們小孩子不能喝,隻有大伯阿奶大伯娘能喝上淺淺一杯。


    「今年天冷,喝酒可以驅寒,想必是比往年好賣的主要原因。」範進說完看向酒鋪外掛著的牌子,低聲和水清說明:「自己帶罐子來裝二十文一斤,用酒鋪裏的是二十二文一斤,隻有一種口味。」


    水清瞄了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果斷從出來的人手上花了二十五文勻了一斤過來。


    用的是酒鋪裏提供的裝酒罐子。


    「想不到山上到處都是的竹筒用來裝酒,竟然還要兩文錢。」範河感嘆道。


    「那是,城裏生活就是這樣,哪哪都需要錢。」水清畢竟在城裏生活了好多年,接受度比初次進城的孩子們大多了。


    「阿娘,你想喝酒嗎?」晏秋問道。


    「不知道好不好喝?」範江咽了咽口水,忍不住問。


    水清隨口道:「好不好喝,喝過了才知道,你們要不要嚐嚐?」這是米酒,和酒釀差不多,她小時候在農村經常喝。


    江南的農村,家家戶戶婦人都會做,連酒麴也是自己做的存起來夠用一整年,區別是有的做的好喝有的不好喝罷了。


    「可以嗎?」五小隻同時期待的問。


    範進眉眼染笑,輕道:「可以,嚐過味道就行,別喝多了。」


    五小隻忙不迭的點頭。


    沒有杯子,水清先就著竹筒喝了兩口,不是很清甜,偏澀口,說實話有點失望。


    應該是酒麴的原因。


    五小隻從大到小依次排隊喝。


    每人小心翼翼的喝上一口,仔細迴味著味道。


    水清拉範進走到一個僻靜無人的地方,眼睛隨時注意五個興奮品嚐米酒的孩子,口中說道:「你說我們做米酒賣如何?」


    範進沒想到水清想自己做了賣,愣神了下。


    水清把優勢說出來:「我會做米酒,比它家的還好喝!酒麴製作最好的季節是端午前後,咱們雖然已經過了製作季節,但是可以先在商城買,等明年的時候咱們再自己製作酒麴。


    一斤米二次發酵後,能出米酒兩斤,一斤米酒二十文,也就是說九文錢的大米有三倍盈利,純利潤可以達到三十文。」


    多的一文錢用來當做自己做酒麴的成本。


    雖然做酒麴的主要原材料辣蓼草不要錢,但大麥小麥稻穀等配料還是算一份成本好了。


    「那,去買木桶還是水缸?」


    第七十八章 白月光?


    兩人最後敲定水缸和木桶都買。


    水缸易清洗好打理但太沉,磕碰了還易碎,所以來迴路上用木桶。


    等兩人和五個娃娃宣布做米酒賣,晏秋星迴擔心做不好,範江範湖擔心虧錢。


    隻有範河神采奕奕,興奮道:「那我們多帶些竹筒,一個竹筒也是兩文錢哩!」


    他看出來了,買酒的人都是家有餘錢的人。


    和村子裏破衣爛衫的人不同,他們穿著好料子衣裳,二十多文一斤不飽肚子的酒捨得買的人,也不在意一個竹筒要兩文錢。


    聽到竹筒也能賣錢,其餘四個孩子有些心動。


    「今年收成好,冬天冷,酒比往年好賣。」晏秋不確定的遲疑道。


    酒是糧食做的,災年糧食不夠吃,連朝廷都要下發告示少釀酒;


    而饑荒年的時候,糧食更是天價,哪怕是府城裏的有錢人家也是先緊著糧食買。


    範河激動的跟著道:「收成好,買的人才會多,村長爺爺不是說了麽?明年極有可能發大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語喬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語喬喬並收藏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