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大小姐拒絕繼承家業[花滑] 作者:從筍長到竹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應該很難拒絕吧?」
「對啊,所以你就要辛苦一下,背靠背作戰了。」
「應該問題不大。」何彗點頭應下,「所以另外一個名額上麵決定給誰啊?」
林曉曼:「談靈吧,她最近恢復得挺好。」
何彗會心一笑,感覺上輩子和這輩子重新產生了無數的交集。
「那太好了。」
何彗和林曉曼又詳細地規劃了一下下賽季的參賽安排,發現這個冬奧賽季確實非常有挑戰性。
算完,林曉曼頭有些疼。
「說實話,我覺得現在能夠刷p分的比賽數量不夠多。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奧運獎牌,甚至是奧運金牌的話,我們需要給裁判足夠多的時間來認可我們的節目。」
何彗的麵色也變得嚴肅,她思考了一下開口道:「我覺得需要多刷一些b級賽,來保證我對兩套節目的熟悉程度,也讓裁判多熟悉熟悉我。」
要知道,有的選手為了奧運賽季,甚至會沿用上個賽季的選曲,用兩套打磨到極致的節目來呈現最好的競技狀態。
何彗一開始也想過沿用的想法,但在她是個永遠熱愛新挑戰的人,加上成年組的編排要求有些不同,林曉曼也就沒有堅持。
林曉曼對於何彗的想法是持支持態度的:「雖然大家不常派去b級賽,但我可以再去聊聊這個事兒。」
經過一番唇槍舌戰,何彗的新賽季安排終於出爐,所有人的分站總算是在一番拉扯中塵埃落定。
何彗的賽季安排得非常滿,b級賽霧迪杯開啟成年組,隨後是背靠背開賽的芬蘭杯。這兩站賽事作為升組後的打底,既能在裁判麵前多展示,也能為之後的分站賽積累經驗。
經過十月短暫的休整,緊接著就是十一月的分站賽了。
在分站賽名額分配方麵,何彗和談靈都是背靠背參加華國杯和nhk杯,祝向晴則拿到首站的美國站和華國杯。
孔梓秋、呂南風和程冉三人同意在青年組再歷練一年。
這個結果何彗並不意外,升組後她們很難分到分站賽名額,確實不如留在青年組多出些成績。
「今年華國杯竟然把三個名額都邀請滿了,可以啊給力了!」
「感覺今年票可不好搶!嗚嗚嗚,我不會在國內都看不上何彗的比賽吧?!」
「我看好像今年何彗報名了霧迪杯和芬蘭杯,媽呀,竟然放人去b級賽了!這次索契我真的期待滿滿!!」
*
9月底,德國南部的奧伯斯多夫,霧迪杯的激烈角逐即將展開。
這座阿爾卑斯山腳下的滑雪小城,因世界各地的選手的到來而變得忙碌。
霧迪杯是很多選手升組後首次亮相的地方,也是一些小國家選手刷技術分、獲取gp名額的途徑。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的霧迪杯還將作為索契冬奧會落選賽,給沒有在世錦賽拿到名額的國家最後的機會。
何彗的成年組首戰,便選擇了這裏。
「俄羅斯新升組的卡特琳娜-費多羅娃也選擇了這站作為她的首秀。」林曉曼賽前和何彗做著最後的叮囑,「她的難度也不低,就是平時不太穩定。」
「不過,她不一定能爭取到女單上場的名額吧?」
何彗思考了一下現在俄羅斯的女單選手名單,其競爭的激烈程度,簡直令人咋舌。
「圖爾斯-瑪麗亞、安娜-維多利亞和黛安娜-沃爾科娃,她們的實力都不容小覷啊。」何彗點了下名,撇撇嘴。
「那卡特琳娜就會更加認真,她也要向俄羅斯花滑協會證明,自己也是有資格拿奧運名額的人。」
「還有就是這個賽季傷後復出的義大利老將朗伯-達茜,她的p分肯定比你高出至少一到兩個檔次。」林曉曼拿著鉛筆在名單上繼續畫圈,「然後是美國的三號選手珍妮-陳,華裔,難度儲備也不錯。」
「這三個人應該都是你領獎台的有力競爭者。」林曉曼總結道。
何彗點點頭將名字一一記下。
她的出場順序比較靠前,等會兒比完賽也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重點觀察一下這幾位選手。
*
「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歡迎大家收看花樣滑冰霧迪杯既索契冬奧落選賽的直播現場,我是解說員白盈。」
華國對何彗重視程度體現在,明明霧迪杯是一場規格不高的比賽,但還是選擇為了何彗而全程直播。
而且,這可是北京時間下午五點,是晚間體育新聞前的黃金位置。
但冰迷們的熱情程度,顯然從側麵印證了央視的決定並非毫無商業邏輯。
彼時流行在論壇裏蓋直播樓,霧迪杯的樓裏的直播火爆程度,一度讓不少冰迷跟不上討論的節奏。甚至,還有從日本和俄羅斯不知這麽摸過來的冰迷,用蹩腳的機器翻譯中文加上簡單的英語試圖加入。
何彗在第六個出場,一出場就收穫了不少尖叫。
何彗一抬頭,座位上一大片紅色映入眼簾,比青年組賽事更多。
沒錯,有些粉絲已經不滿足於在網絡上給何彗加油,而選擇斥巨資親自飛來觀賽,甚至他們中好些人行李箱專門隻託運了娃娃,就等著比完賽給何彗一些排麵呢!
何彗這次更明顯地朝那片紅色的方向揮揮手,這才在場上站定。
給她加油的人越多,好像她汲取的能量也越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對啊,所以你就要辛苦一下,背靠背作戰了。」
「應該問題不大。」何彗點頭應下,「所以另外一個名額上麵決定給誰啊?」
林曉曼:「談靈吧,她最近恢復得挺好。」
何彗會心一笑,感覺上輩子和這輩子重新產生了無數的交集。
「那太好了。」
何彗和林曉曼又詳細地規劃了一下下賽季的參賽安排,發現這個冬奧賽季確實非常有挑戰性。
算完,林曉曼頭有些疼。
「說實話,我覺得現在能夠刷p分的比賽數量不夠多。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奧運獎牌,甚至是奧運金牌的話,我們需要給裁判足夠多的時間來認可我們的節目。」
何彗的麵色也變得嚴肅,她思考了一下開口道:「我覺得需要多刷一些b級賽,來保證我對兩套節目的熟悉程度,也讓裁判多熟悉熟悉我。」
要知道,有的選手為了奧運賽季,甚至會沿用上個賽季的選曲,用兩套打磨到極致的節目來呈現最好的競技狀態。
何彗一開始也想過沿用的想法,但在她是個永遠熱愛新挑戰的人,加上成年組的編排要求有些不同,林曉曼也就沒有堅持。
林曉曼對於何彗的想法是持支持態度的:「雖然大家不常派去b級賽,但我可以再去聊聊這個事兒。」
經過一番唇槍舌戰,何彗的新賽季安排終於出爐,所有人的分站總算是在一番拉扯中塵埃落定。
何彗的賽季安排得非常滿,b級賽霧迪杯開啟成年組,隨後是背靠背開賽的芬蘭杯。這兩站賽事作為升組後的打底,既能在裁判麵前多展示,也能為之後的分站賽積累經驗。
經過十月短暫的休整,緊接著就是十一月的分站賽了。
在分站賽名額分配方麵,何彗和談靈都是背靠背參加華國杯和nhk杯,祝向晴則拿到首站的美國站和華國杯。
孔梓秋、呂南風和程冉三人同意在青年組再歷練一年。
這個結果何彗並不意外,升組後她們很難分到分站賽名額,確實不如留在青年組多出些成績。
「今年華國杯竟然把三個名額都邀請滿了,可以啊給力了!」
「感覺今年票可不好搶!嗚嗚嗚,我不會在國內都看不上何彗的比賽吧?!」
「我看好像今年何彗報名了霧迪杯和芬蘭杯,媽呀,竟然放人去b級賽了!這次索契我真的期待滿滿!!」
*
9月底,德國南部的奧伯斯多夫,霧迪杯的激烈角逐即將展開。
這座阿爾卑斯山腳下的滑雪小城,因世界各地的選手的到來而變得忙碌。
霧迪杯是很多選手升組後首次亮相的地方,也是一些小國家選手刷技術分、獲取gp名額的途徑。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的霧迪杯還將作為索契冬奧會落選賽,給沒有在世錦賽拿到名額的國家最後的機會。
何彗的成年組首戰,便選擇了這裏。
「俄羅斯新升組的卡特琳娜-費多羅娃也選擇了這站作為她的首秀。」林曉曼賽前和何彗做著最後的叮囑,「她的難度也不低,就是平時不太穩定。」
「不過,她不一定能爭取到女單上場的名額吧?」
何彗思考了一下現在俄羅斯的女單選手名單,其競爭的激烈程度,簡直令人咋舌。
「圖爾斯-瑪麗亞、安娜-維多利亞和黛安娜-沃爾科娃,她們的實力都不容小覷啊。」何彗點了下名,撇撇嘴。
「那卡特琳娜就會更加認真,她也要向俄羅斯花滑協會證明,自己也是有資格拿奧運名額的人。」
「還有就是這個賽季傷後復出的義大利老將朗伯-達茜,她的p分肯定比你高出至少一到兩個檔次。」林曉曼拿著鉛筆在名單上繼續畫圈,「然後是美國的三號選手珍妮-陳,華裔,難度儲備也不錯。」
「這三個人應該都是你領獎台的有力競爭者。」林曉曼總結道。
何彗點點頭將名字一一記下。
她的出場順序比較靠前,等會兒比完賽也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重點觀察一下這幾位選手。
*
「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歡迎大家收看花樣滑冰霧迪杯既索契冬奧落選賽的直播現場,我是解說員白盈。」
華國對何彗重視程度體現在,明明霧迪杯是一場規格不高的比賽,但還是選擇為了何彗而全程直播。
而且,這可是北京時間下午五點,是晚間體育新聞前的黃金位置。
但冰迷們的熱情程度,顯然從側麵印證了央視的決定並非毫無商業邏輯。
彼時流行在論壇裏蓋直播樓,霧迪杯的樓裏的直播火爆程度,一度讓不少冰迷跟不上討論的節奏。甚至,還有從日本和俄羅斯不知這麽摸過來的冰迷,用蹩腳的機器翻譯中文加上簡單的英語試圖加入。
何彗在第六個出場,一出場就收穫了不少尖叫。
何彗一抬頭,座位上一大片紅色映入眼簾,比青年組賽事更多。
沒錯,有些粉絲已經不滿足於在網絡上給何彗加油,而選擇斥巨資親自飛來觀賽,甚至他們中好些人行李箱專門隻託運了娃娃,就等著比完賽給何彗一些排麵呢!
何彗這次更明顯地朝那片紅色的方向揮揮手,這才在場上站定。
給她加油的人越多,好像她汲取的能量也越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