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親們討論那兔子多大多大,可以怎麽做的時候,閻夏默默把自己的這隻放到了新背簍裏。
今天也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幸運兒。
不過饞肉的鄉親也沒有等多久,沒過兩天,大隊長履行他的承諾了,真的準備要殺了一頭豬。
這年頭隊裏養的豬也是要上交的,但是不用上交全部,在保證上交份額完成的情況下,剩下的部分自然是大隊裏自己做主。
比殺豬這件事先到來的是,閻夏和閻季兩人有了一個積極分子的榮譽,大隊長一個人其實做不了太大的主,但是還有公安局呢。
去年東風大隊糧食被偷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因為下雨天,痕跡都沒了,負責的幾個公安當時也沒勘察出來個啥,真真是頭疼了好一段時間。
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時隔一年人居然被知青抓住了。
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所以這積極分子的榮譽自然而然就到了閻夏哥倆手裏。
閻夏一家子盯著大隊長送來的獎狀看了好一會兒,蘇文茵建議:「要不給你倆貼牆上?」
說幹就幹,蘇女士當真就趁著做飯的時候,搞了一點漿糊,把獎狀貼在了客廳牆上。
閻夏:「…………」
不知道為什麽,莫名有點羞恥,又莫名有點驕傲。
不過這小情緒都終結在……要殺豬了的激動中,雖然分不了多少,但這可是新鮮的肉呢!
這一整天,大隊都喜氣洋洋,晚上更是四處飄香,秋收時的疲憊一掃而空。
不過在這之後,還有一件更大的事……大隊要去交糧了。
按理來說,這種事情跟閻夏是沒有什麽關係的,都是大隊裏的幹部去,輪不到他們這些知青。
但是誰讓平潭大隊有點不一樣呢,他們有段暨這個真正的知識青年,搞出了個試驗田來。
試驗田的裏糧食,秋收的時候也是早早收了起來,甚至是公社派專門的人來收的,沒讓外人插手。
這些東西也不是收上去就完事了的,試驗試驗嘛,它最後總得試出一個結論來。
所以後續段暨還是要參與的,他要去縣裏開會。
而這件事之所以跟閻夏有關係,是因為之前跟段暨搭檔的那個知青家裏有事請假迴去了,現在差一個會議記錄的人。
這種工作也不是隨便找個認字的人就可以幹的,還得有一定的文憑和語言組織能力才行。
譚康順在找人的時候,翻了翻知青的資料。
這一翻不得了,新來的這五個知青裏麵居然有四個都是高中畢業,他以前都沒注意到,這三位閻知青和蘇知青竟然全是。
鄉下能讀到高中的人鳳毛麟角,一個大隊裏能有一兩個就不錯了,有的大隊甚至一個高中畢業生都沒有。
城裏教育資源倒是好,但也不是人人都能上高中的,好些都考不上呢。
高中畢業又是積極分子,譚康順覺得這小閻知青真真兒是很不錯,他也問過段暨知青了,段暨知青對人印象也挺好的。
一番考量下來,就有了現在這一幕。
閻夏給大隊長倒了杯水:「去縣裏開會?去幾天呀?」
譚康順:「估摸一兩天吧,當天肯定是迴不來的。」
縣裏遠呢,還得去公社坐公共汽車才能去。
閻夏看了看家裏其餘三人。
蘇文茵挑了挑眉:「去唄,不用上工還有工分拿,不是挺好?」
譚康順:「…………」
當著他這個大隊長的麵,就這麽說是不是不太好?
而且這蘇知青之前幹活的時候不是挺積極的呀,手磨破皮了還在幹。
不過譚康順這個表情的停頓也就一瞬間,他當了這麽多年的老農民哪裏不知道,要不是迫不得已,誰天生願意幹活啊,隻是不幹活就沒飯吃罷了。
話已經禿嚕出去了的蘇文茵無所謂地笑了笑。
閻夏也就是象徵性地徵求了一下家裏人的意見,其實他個人是傾向去的,就像他娘說的,工分正常算,還能去縣裏逛逛。
而且開個會而已,怎麽看都是個輕鬆活,起碼比下地輕鬆很多,綜合考慮下來,怎麽看都很劃算,所以閻夏答應了。
譚康順還有很多事情要忙,人定下來,說了出發的時間後就走了。
---
第二天,天氣晴朗。
閻夏穿上了洗幹淨的白襯衣,拿上了本子鋼筆,帶了一套換洗衣服就跟著段暨出發了。
今天大隊剛好要去交糧,所以他們蹭到了隊裏的拖拉機,拖拉機上裝滿了糧食,不過還是空出來了一點位置給人坐,畢竟這一趟也拉不完,不差那一點位置。
除了閻夏和段暨外,還有大隊裏的會計,支書等人,在拖拉機的突突聲中,六七個人坐在兩邊,朝著公社而去。
譚大誌作為大隊長的兒子,有力氣也是個小學畢業生,認字會算數,所以也在交糧第一梯隊裏。
拖拉機發動機的聲音很大,譚大誌看了看對麵的閻夏,忽然想起了什麽似的表情,扯著嗓門道:「昨天下午有人從公社傳話來說,二賴子他們幾個判決下來了。」
譚大誌想著這事好歹跟人小閻知青有點關係呢,結果當然要告知一下。
這事兒閻夏還真不知道,他們住得偏,消息不咋靈通,昨天下午來的消息還沒傳到他家呢。
今天也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幸運兒。
不過饞肉的鄉親也沒有等多久,沒過兩天,大隊長履行他的承諾了,真的準備要殺了一頭豬。
這年頭隊裏養的豬也是要上交的,但是不用上交全部,在保證上交份額完成的情況下,剩下的部分自然是大隊裏自己做主。
比殺豬這件事先到來的是,閻夏和閻季兩人有了一個積極分子的榮譽,大隊長一個人其實做不了太大的主,但是還有公安局呢。
去年東風大隊糧食被偷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因為下雨天,痕跡都沒了,負責的幾個公安當時也沒勘察出來個啥,真真是頭疼了好一段時間。
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時隔一年人居然被知青抓住了。
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所以這積極分子的榮譽自然而然就到了閻夏哥倆手裏。
閻夏一家子盯著大隊長送來的獎狀看了好一會兒,蘇文茵建議:「要不給你倆貼牆上?」
說幹就幹,蘇女士當真就趁著做飯的時候,搞了一點漿糊,把獎狀貼在了客廳牆上。
閻夏:「…………」
不知道為什麽,莫名有點羞恥,又莫名有點驕傲。
不過這小情緒都終結在……要殺豬了的激動中,雖然分不了多少,但這可是新鮮的肉呢!
這一整天,大隊都喜氣洋洋,晚上更是四處飄香,秋收時的疲憊一掃而空。
不過在這之後,還有一件更大的事……大隊要去交糧了。
按理來說,這種事情跟閻夏是沒有什麽關係的,都是大隊裏的幹部去,輪不到他們這些知青。
但是誰讓平潭大隊有點不一樣呢,他們有段暨這個真正的知識青年,搞出了個試驗田來。
試驗田的裏糧食,秋收的時候也是早早收了起來,甚至是公社派專門的人來收的,沒讓外人插手。
這些東西也不是收上去就完事了的,試驗試驗嘛,它最後總得試出一個結論來。
所以後續段暨還是要參與的,他要去縣裏開會。
而這件事之所以跟閻夏有關係,是因為之前跟段暨搭檔的那個知青家裏有事請假迴去了,現在差一個會議記錄的人。
這種工作也不是隨便找個認字的人就可以幹的,還得有一定的文憑和語言組織能力才行。
譚康順在找人的時候,翻了翻知青的資料。
這一翻不得了,新來的這五個知青裏麵居然有四個都是高中畢業,他以前都沒注意到,這三位閻知青和蘇知青竟然全是。
鄉下能讀到高中的人鳳毛麟角,一個大隊裏能有一兩個就不錯了,有的大隊甚至一個高中畢業生都沒有。
城裏教育資源倒是好,但也不是人人都能上高中的,好些都考不上呢。
高中畢業又是積極分子,譚康順覺得這小閻知青真真兒是很不錯,他也問過段暨知青了,段暨知青對人印象也挺好的。
一番考量下來,就有了現在這一幕。
閻夏給大隊長倒了杯水:「去縣裏開會?去幾天呀?」
譚康順:「估摸一兩天吧,當天肯定是迴不來的。」
縣裏遠呢,還得去公社坐公共汽車才能去。
閻夏看了看家裏其餘三人。
蘇文茵挑了挑眉:「去唄,不用上工還有工分拿,不是挺好?」
譚康順:「…………」
當著他這個大隊長的麵,就這麽說是不是不太好?
而且這蘇知青之前幹活的時候不是挺積極的呀,手磨破皮了還在幹。
不過譚康順這個表情的停頓也就一瞬間,他當了這麽多年的老農民哪裏不知道,要不是迫不得已,誰天生願意幹活啊,隻是不幹活就沒飯吃罷了。
話已經禿嚕出去了的蘇文茵無所謂地笑了笑。
閻夏也就是象徵性地徵求了一下家裏人的意見,其實他個人是傾向去的,就像他娘說的,工分正常算,還能去縣裏逛逛。
而且開個會而已,怎麽看都是個輕鬆活,起碼比下地輕鬆很多,綜合考慮下來,怎麽看都很劃算,所以閻夏答應了。
譚康順還有很多事情要忙,人定下來,說了出發的時間後就走了。
---
第二天,天氣晴朗。
閻夏穿上了洗幹淨的白襯衣,拿上了本子鋼筆,帶了一套換洗衣服就跟著段暨出發了。
今天大隊剛好要去交糧,所以他們蹭到了隊裏的拖拉機,拖拉機上裝滿了糧食,不過還是空出來了一點位置給人坐,畢竟這一趟也拉不完,不差那一點位置。
除了閻夏和段暨外,還有大隊裏的會計,支書等人,在拖拉機的突突聲中,六七個人坐在兩邊,朝著公社而去。
譚大誌作為大隊長的兒子,有力氣也是個小學畢業生,認字會算數,所以也在交糧第一梯隊裏。
拖拉機發動機的聲音很大,譚大誌看了看對麵的閻夏,忽然想起了什麽似的表情,扯著嗓門道:「昨天下午有人從公社傳話來說,二賴子他們幾個判決下來了。」
譚大誌想著這事好歹跟人小閻知青有點關係呢,結果當然要告知一下。
這事兒閻夏還真不知道,他們住得偏,消息不咋靈通,昨天下午來的消息還沒傳到他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