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夏還在不著痕跡地摸了摸自己胳膊上並不存在的雞皮疙瘩。
閻飛躍也是一時沒忍住,現在當著自己兩個二三十歲兒子的麵,直接老臉一紅。
飯都沒吃完,站起來就說:「我先去把碗洗了。」
閻夏脫口而出:「浪費糧食可恥啊。」
碗裏還有一半的飯呢,洗個寂寞。
蘇文茵到是沒有絲毫不好意思,直接笑出了聲,身上的紅裙子在夕陽的照耀下,格外美麗。
一家子嘻嘻哈哈,時間過得很快。
今晚沒有人在耳邊電鑽式殺人後,閻夏一覺睡到了天亮,正式開啟了屬於知青的生活。
也見到了那位研究出化肥,提高了畝產的知青,名叫段暨。
段暨借住在大隊支書胡偉誌家裏,前麵兩天閻夏都隻在知青點的老知青嘴裏聽說過這位知青,今天算是第一次見。
很符合閻夏的想像,段暨整個人都透露出一股技術宅的氣質,身上的白襯衣還算幹淨,可能是因為常年和肥料打交道的緣故,離得近了身上還有一點味。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用腦過度,段暨明明才二十出頭,髮際線後移了很多,頭頂也挺稀疏。
不過沒有人在乎這些,段暨自己也不在乎,靠一己之力提高畝產的人,是值得被尊重的。
除了段暨,閻夏一家子也見到了傳說中的試驗田,被保護得很好。
平潭大隊連三歲小孩都知道,試驗田是拿來做實驗的,實驗成功了往後他們可能就能種出更多的莊稼,大家也能吃得更飽,所以不約而同地守護起了這片地方,不會往那邊靠近。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跟閻夏一家子關係不算大。
目前最重要的是……秋收的號角拉響了。
這在鄉下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大家忙忙碌碌一整年,就看秋收這幾天了,糧食隻有收上來裝袋裏了,它才是糧食,還在地裏的,大家也吃不到。
為此,大隊長還開了動員大會,主題無外乎就是……
這幾天很辛苦很累,但是大家一定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口號喊得及其響亮。
連村裏小學這幾天都放了假,上到老師下到能跑能跳的小孩都參與了秋收,小孩子幹不了重活就提個籃子在後麵撿落下來的稻穀。
動員大會結束,終於進入了正題。
閻夏一家子也領到了屬於他們的農具,在領之前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大隊在上工的時候都是按一個小隊一個小隊來進行的,閻夏他們這一小隊,小隊長剛好是譚大誌。
譚大誌領人去拿農具時,下意識朝著閻夏問了一句:「鐮刀這些你們帶了嗎?」
閻夏:「???」
「我們為什麽會帶這種東西?」
他們包裹是很大不假,但是哪有下鄉的親自帶農具的,這就有點過分了吧?!
譚大誌摸了摸自己的大寸頭,顯然也知道自己鬧了個笑話,尷尬一笑:「你們城裏沒有地種,確實是沒有這些東西。」
閻夏:「…………」
重點是,沒有所以才沒帶嗎?
閻夏沉默,決定不說話了,反正在其他人心裏,他們估計確實是把整個家都搬來了。
領了農具,分好了地方,秋收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它之所以累,不僅是因為時間緊,工作量大,關鍵是還沒個休息的時間,連中午吃飯都是在地裏吃的,每家允許一個人提前迴去做飯帶過來。
閻夏他們迴去的自然是蘇女士,中午飯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吃,蘇文茵也不敢弄得太明目張膽,隻是悄摸摸地多放了一點油,其餘的一點肉都埋在飯底下,外人也看不太出來。
好在,大家好像都是這麽幹的,這幾天累得要死,不吃好人扛不住,但也不想讓外人看到自家吃了啥,所以這麽幹的人不少。
閻夏他們避開人群吃飯,不算突兀。
田埂上,一家子抱著個碗,已經沒有形象可言了,汗水順著額頭滴下,打濕了胸前的衣襟,頭髮也濕得一縷一縷的了,甚至因為在稻田裏蹲了太久,上麵還沾了一些小稻穀。
一家子氣氛有點安靜,閻夏雙眼放空,扒拉了一口飯,目視前方呆滯地問道:「來了一個星期不到,就主動放棄任務的話會怎麽樣?」
這也太累人了!!
他前麵二三十年加起來都沒這麽累過。
蘇文茵看著也有點有氣無力的:「別亂想些有的沒的。」
三千世界,環境自然有好有壞,為了防止這種因為條件太惡劣,任務執行者主動放棄任務的情況,局裏是有規定的。
主動放棄一個,會增加三個,還是類似相同環境下的三個,意外情況除外。
到底是因為意外還是主動造成意外,局裏自然有自己的判斷,想要躲過高科技的法眼,幾乎不太可能。
閻夏生無可戀地扒拉著飯:「還得幾天啊?」
他半天都累得不行了,雖然沒有痛覺但是別的感知還是在的。
也不知道大家是怎麽這麽年復一年堅持下去的,真是太不容易了。
因為有了更真實的感受,閻夏吃飯的時候一粒米粘到衣服上,他都撿起來吃了。
看到這一幕的閻季:「…………」
倒也不用粒粒皆辛苦到這種程度,衣服上都是灰。
蘇文茵很會安慰人:「往好處想,起碼還有吃的,你那個小朋友被分到古代逃荒都堅持下來了。」
閻飛躍也是一時沒忍住,現在當著自己兩個二三十歲兒子的麵,直接老臉一紅。
飯都沒吃完,站起來就說:「我先去把碗洗了。」
閻夏脫口而出:「浪費糧食可恥啊。」
碗裏還有一半的飯呢,洗個寂寞。
蘇文茵到是沒有絲毫不好意思,直接笑出了聲,身上的紅裙子在夕陽的照耀下,格外美麗。
一家子嘻嘻哈哈,時間過得很快。
今晚沒有人在耳邊電鑽式殺人後,閻夏一覺睡到了天亮,正式開啟了屬於知青的生活。
也見到了那位研究出化肥,提高了畝產的知青,名叫段暨。
段暨借住在大隊支書胡偉誌家裏,前麵兩天閻夏都隻在知青點的老知青嘴裏聽說過這位知青,今天算是第一次見。
很符合閻夏的想像,段暨整個人都透露出一股技術宅的氣質,身上的白襯衣還算幹淨,可能是因為常年和肥料打交道的緣故,離得近了身上還有一點味。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用腦過度,段暨明明才二十出頭,髮際線後移了很多,頭頂也挺稀疏。
不過沒有人在乎這些,段暨自己也不在乎,靠一己之力提高畝產的人,是值得被尊重的。
除了段暨,閻夏一家子也見到了傳說中的試驗田,被保護得很好。
平潭大隊連三歲小孩都知道,試驗田是拿來做實驗的,實驗成功了往後他們可能就能種出更多的莊稼,大家也能吃得更飽,所以不約而同地守護起了這片地方,不會往那邊靠近。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跟閻夏一家子關係不算大。
目前最重要的是……秋收的號角拉響了。
這在鄉下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大家忙忙碌碌一整年,就看秋收這幾天了,糧食隻有收上來裝袋裏了,它才是糧食,還在地裏的,大家也吃不到。
為此,大隊長還開了動員大會,主題無外乎就是……
這幾天很辛苦很累,但是大家一定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口號喊得及其響亮。
連村裏小學這幾天都放了假,上到老師下到能跑能跳的小孩都參與了秋收,小孩子幹不了重活就提個籃子在後麵撿落下來的稻穀。
動員大會結束,終於進入了正題。
閻夏一家子也領到了屬於他們的農具,在領之前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大隊在上工的時候都是按一個小隊一個小隊來進行的,閻夏他們這一小隊,小隊長剛好是譚大誌。
譚大誌領人去拿農具時,下意識朝著閻夏問了一句:「鐮刀這些你們帶了嗎?」
閻夏:「???」
「我們為什麽會帶這種東西?」
他們包裹是很大不假,但是哪有下鄉的親自帶農具的,這就有點過分了吧?!
譚大誌摸了摸自己的大寸頭,顯然也知道自己鬧了個笑話,尷尬一笑:「你們城裏沒有地種,確實是沒有這些東西。」
閻夏:「…………」
重點是,沒有所以才沒帶嗎?
閻夏沉默,決定不說話了,反正在其他人心裏,他們估計確實是把整個家都搬來了。
領了農具,分好了地方,秋收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它之所以累,不僅是因為時間緊,工作量大,關鍵是還沒個休息的時間,連中午吃飯都是在地裏吃的,每家允許一個人提前迴去做飯帶過來。
閻夏他們迴去的自然是蘇女士,中午飯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吃,蘇文茵也不敢弄得太明目張膽,隻是悄摸摸地多放了一點油,其餘的一點肉都埋在飯底下,外人也看不太出來。
好在,大家好像都是這麽幹的,這幾天累得要死,不吃好人扛不住,但也不想讓外人看到自家吃了啥,所以這麽幹的人不少。
閻夏他們避開人群吃飯,不算突兀。
田埂上,一家子抱著個碗,已經沒有形象可言了,汗水順著額頭滴下,打濕了胸前的衣襟,頭髮也濕得一縷一縷的了,甚至因為在稻田裏蹲了太久,上麵還沾了一些小稻穀。
一家子氣氛有點安靜,閻夏雙眼放空,扒拉了一口飯,目視前方呆滯地問道:「來了一個星期不到,就主動放棄任務的話會怎麽樣?」
這也太累人了!!
他前麵二三十年加起來都沒這麽累過。
蘇文茵看著也有點有氣無力的:「別亂想些有的沒的。」
三千世界,環境自然有好有壞,為了防止這種因為條件太惡劣,任務執行者主動放棄任務的情況,局裏是有規定的。
主動放棄一個,會增加三個,還是類似相同環境下的三個,意外情況除外。
到底是因為意外還是主動造成意外,局裏自然有自己的判斷,想要躲過高科技的法眼,幾乎不太可能。
閻夏生無可戀地扒拉著飯:「還得幾天啊?」
他半天都累得不行了,雖然沒有痛覺但是別的感知還是在的。
也不知道大家是怎麽這麽年復一年堅持下去的,真是太不容易了。
因為有了更真實的感受,閻夏吃飯的時候一粒米粘到衣服上,他都撿起來吃了。
看到這一幕的閻季:「…………」
倒也不用粒粒皆辛苦到這種程度,衣服上都是灰。
蘇文茵很會安慰人:「往好處想,起碼還有吃的,你那個小朋友被分到古代逃荒都堅持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