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管也管不著,不知道又去哪個世界野了呢。
一句話,又把其餘知青幹沉默了。
當爹的不管自個閨女,那是個啥爹呀?
真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啊,沒想到連這麽幹練漂亮的蘇同誌家裏也不太和睦。
自顧自腦補了一些家庭倫理狗血劇情的知青們沒再問啥了,眼神跟閻夏昨天晚上說了那三個字後差不多。
閻夏看得想笑,但是忍住了。
他們這邊洗漱完,早起做飯的兩位知青也把早飯做好了。
吃飯的空檔,向睿聰朝著董英宏問:「董同誌一會兒去公社嗎?」
董英宏點點頭:「去,要去供銷社買點東西。」
他可沒帶啥東西來,缺了好多東西呢。
向睿聰:「那一會兒一起走,我今天請假,也要去公社辦點事情。」
有老知青陪著當然好,董英宏笑著應了一聲:「行。」
兩人商量好後,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齊齊扭頭看向坐在一起吃飯的四人,眼神裏意思很明顯……
你們要去嗎?
已經帶了那麽多東西應該沒什麽要買的了吧?
早就聽到兩人說話的閻夏抬了一下小臂示意:「我們也去,你們啥時候走?」
反正閑著沒事,逛逛也是好的。
而且,供銷社不是也會賣一些吃的嘛,剛好買來當小零嘴吃,馬上可就要秋收了,到時候估計沒時間再去公社。
向睿聰沒想到對方真的要去,停頓了兩秒才說道:「過半個小時吧,你們也可以先仔細想想還缺啥,一次性買齊。」
畢竟去一趟也不容易呢。
當然這話,向睿聰是朝著董英宏說的,董知青看起來缺的東西更多。
閻夏他們確實沒啥缺的,反正離走還有半個小時,閻夏在詢問了自己爹娘的意見後,別的知青都在準備去上工了的時候,閻夏拉著閻季往大隊長家方向去了。
搬出去的事情,刻不容緩。
且不說晚上睡大通鋪的問題,就是他們帶的有些東西也不能明晃晃地拿出來見人,比如幾十斤的臘肉啥的。
不是小氣不拿出來給其他知青吃,而是太紮眼了,偶爾一兩次還好,次數多了說不過去,所以還是得弄個可以開小灶的地方才行,也不枉他背個大鐵鍋來了。
雖然這會兒還沒到上工的時間,但是路上偶爾也能見到三兩個人。
走到大隊長家附近的時候,路邊的院子裏探出來一個大嬸兒,大嬸兒笑眯眯地『哎喲』一聲。
閻夏聞聲看去,這不就是昨天第一個叫他親娘小丫頭的王翠花王嬸兒麽,她說她家離大隊長家近,還真是沒胡說,離得確實近,也挺好找。
王嬸兒手裏還端了個碗,一看就是聽到有人路過,所以探個頭來瞅兩眼。
視線對上,王嬸兒先出聲招唿人:「王知青啊,你們這是去找大隊長?」
閻夏:「………………」
到底是誰在外麵造謠他姓王?!
閻夏嘴角一抽:「嬸兒,我姓閻。」
王嬸兒拿著自己握著筷子的手拍了拍大腿:「你瞧我這記性,對對對!閻知青!你們有三個閻知青嘛,嬸兒記得的,就是禿嚕嘴了。」
「你們這一大清早找大隊長啥事兒啊?」
閻夏也笑眯眯:「有點事兒。」
還不知道有沒有地方能給他們搬出去呢,事情沒成前就別到處宣揚了。
試圖打聽一下八卦沒成的王嬸兒:「…………」
沒想到這小知青長得白白嫩嫩斯文模樣,嘴還挺嚴。
探聽不成,王嬸兒又開始推銷自個兒:「那你們趕緊去,大隊長這會兒在家呢,以後有啥衣服被子不會弄的,就來找嬸兒,嬸兒保證給你們弄得規規整整的。」
王嬸兒盯著小知青拎著的布袋子,暗戳戳地想,這次來的幾個知青家庭肯定是富裕的,她幫忙縫縫補補啥的,肯定能交換來一些東西。
一年到頭種地也掙不來幾個錢兒,可不就得從這些事情上來補貼點家用麽。
這無可厚非。
不管以後是不是真的能用得著,閻夏都先應了:「行,那到時候就麻煩嬸兒了。」
王嬸兒:「不麻煩不麻煩。」
她看著兩人離開背影,嘖了一聲,這大閻知青話真少啊,眼神看著也怪有壓力的,還是小閻知青好說話一點。
她哪裏知道,她嘴裏的大閻知青除了話確實少外,眼神有壓力單純隻是因為昨天晚上沒有睡好,所以今天臉格外嚴肅了一點而已。
這邊,二三十米的路程走完,閻夏敲響了大隊長家的院門。
「誰呀??」,一個年輕且有些熟悉的男聲傳了出來。
伴隨著聲音,譚大誌從開著的窗戶口探出了半個身子。
閻夏還沒說話呢,譚大誌自問自答:「閻知青啊,來找我爹?」
院子大門並沒有關,閻夏一邊走近一邊說道:「嗯,大隊長在家嗎?」
譚大誌從屋裏出來,迎了一下人:「在呢,在屋裏看報紙。」
「爹!有知青找。」
大隊長譚康順的聲音從屋裏傳出來:「聽到了!叫魂呢叫!你老子不聾。」
話落,跟著譚大誌進屋的閻夏閻季倆人也終於見到了大隊長本人。
典型的農村中年男人的形象,皮膚黝黑眼角皺紋也不少,但眼神清明,看得出來是個很不錯的領導。
一句話,又把其餘知青幹沉默了。
當爹的不管自個閨女,那是個啥爹呀?
真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啊,沒想到連這麽幹練漂亮的蘇同誌家裏也不太和睦。
自顧自腦補了一些家庭倫理狗血劇情的知青們沒再問啥了,眼神跟閻夏昨天晚上說了那三個字後差不多。
閻夏看得想笑,但是忍住了。
他們這邊洗漱完,早起做飯的兩位知青也把早飯做好了。
吃飯的空檔,向睿聰朝著董英宏問:「董同誌一會兒去公社嗎?」
董英宏點點頭:「去,要去供銷社買點東西。」
他可沒帶啥東西來,缺了好多東西呢。
向睿聰:「那一會兒一起走,我今天請假,也要去公社辦點事情。」
有老知青陪著當然好,董英宏笑著應了一聲:「行。」
兩人商量好後,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齊齊扭頭看向坐在一起吃飯的四人,眼神裏意思很明顯……
你們要去嗎?
已經帶了那麽多東西應該沒什麽要買的了吧?
早就聽到兩人說話的閻夏抬了一下小臂示意:「我們也去,你們啥時候走?」
反正閑著沒事,逛逛也是好的。
而且,供銷社不是也會賣一些吃的嘛,剛好買來當小零嘴吃,馬上可就要秋收了,到時候估計沒時間再去公社。
向睿聰沒想到對方真的要去,停頓了兩秒才說道:「過半個小時吧,你們也可以先仔細想想還缺啥,一次性買齊。」
畢竟去一趟也不容易呢。
當然這話,向睿聰是朝著董英宏說的,董知青看起來缺的東西更多。
閻夏他們確實沒啥缺的,反正離走還有半個小時,閻夏在詢問了自己爹娘的意見後,別的知青都在準備去上工了的時候,閻夏拉著閻季往大隊長家方向去了。
搬出去的事情,刻不容緩。
且不說晚上睡大通鋪的問題,就是他們帶的有些東西也不能明晃晃地拿出來見人,比如幾十斤的臘肉啥的。
不是小氣不拿出來給其他知青吃,而是太紮眼了,偶爾一兩次還好,次數多了說不過去,所以還是得弄個可以開小灶的地方才行,也不枉他背個大鐵鍋來了。
雖然這會兒還沒到上工的時間,但是路上偶爾也能見到三兩個人。
走到大隊長家附近的時候,路邊的院子裏探出來一個大嬸兒,大嬸兒笑眯眯地『哎喲』一聲。
閻夏聞聲看去,這不就是昨天第一個叫他親娘小丫頭的王翠花王嬸兒麽,她說她家離大隊長家近,還真是沒胡說,離得確實近,也挺好找。
王嬸兒手裏還端了個碗,一看就是聽到有人路過,所以探個頭來瞅兩眼。
視線對上,王嬸兒先出聲招唿人:「王知青啊,你們這是去找大隊長?」
閻夏:「………………」
到底是誰在外麵造謠他姓王?!
閻夏嘴角一抽:「嬸兒,我姓閻。」
王嬸兒拿著自己握著筷子的手拍了拍大腿:「你瞧我這記性,對對對!閻知青!你們有三個閻知青嘛,嬸兒記得的,就是禿嚕嘴了。」
「你們這一大清早找大隊長啥事兒啊?」
閻夏也笑眯眯:「有點事兒。」
還不知道有沒有地方能給他們搬出去呢,事情沒成前就別到處宣揚了。
試圖打聽一下八卦沒成的王嬸兒:「…………」
沒想到這小知青長得白白嫩嫩斯文模樣,嘴還挺嚴。
探聽不成,王嬸兒又開始推銷自個兒:「那你們趕緊去,大隊長這會兒在家呢,以後有啥衣服被子不會弄的,就來找嬸兒,嬸兒保證給你們弄得規規整整的。」
王嬸兒盯著小知青拎著的布袋子,暗戳戳地想,這次來的幾個知青家庭肯定是富裕的,她幫忙縫縫補補啥的,肯定能交換來一些東西。
一年到頭種地也掙不來幾個錢兒,可不就得從這些事情上來補貼點家用麽。
這無可厚非。
不管以後是不是真的能用得著,閻夏都先應了:「行,那到時候就麻煩嬸兒了。」
王嬸兒:「不麻煩不麻煩。」
她看著兩人離開背影,嘖了一聲,這大閻知青話真少啊,眼神看著也怪有壓力的,還是小閻知青好說話一點。
她哪裏知道,她嘴裏的大閻知青除了話確實少外,眼神有壓力單純隻是因為昨天晚上沒有睡好,所以今天臉格外嚴肅了一點而已。
這邊,二三十米的路程走完,閻夏敲響了大隊長家的院門。
「誰呀??」,一個年輕且有些熟悉的男聲傳了出來。
伴隨著聲音,譚大誌從開著的窗戶口探出了半個身子。
閻夏還沒說話呢,譚大誌自問自答:「閻知青啊,來找我爹?」
院子大門並沒有關,閻夏一邊走近一邊說道:「嗯,大隊長在家嗎?」
譚大誌從屋裏出來,迎了一下人:「在呢,在屋裏看報紙。」
「爹!有知青找。」
大隊長譚康順的聲音從屋裏傳出來:「聽到了!叫魂呢叫!你老子不聾。」
話落,跟著譚大誌進屋的閻夏閻季倆人也終於見到了大隊長本人。
典型的農村中年男人的形象,皮膚黝黑眼角皺紋也不少,但眼神清明,看得出來是個很不錯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