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頁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快穿] 作者:寒星孤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懷瑾就算沒看到, 也能猜出沈明歡最近要處理的奏摺定然非常多。他雖無官,但基本算是承擔了丞相一職的工作,本應該是替沈明歡分擔的,怎麽反倒變成加重這人的負擔?
他若是在史冊上看到這樣的皇帝定要誇一句勤政愛民,但是這是沈明歡……沈明歡不能這麽勤政啊!
南懷瑾心中十分憂心,可礙於有外人在場,他又不敢表現得太明顯。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雍國這位年輕的皇帝十分體弱,有些人也聽過沈明歡還是皇子時禦醫那句「活不過二十及冠」的斷言,但皇子和皇帝畢竟是不一樣的。
一個不受重視的皇子死在深宮中再正常不過,但坐擁兩國的沈明歡背後有整個天下的名醫與奇珍做後盾。
沈明歡雖然看著孱弱了些,生病的次數也多了些,可他們最多感嘆一句「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哪能料到這人實際上或許隻剩下不到四年壽命?
南懷瑾思緒雜亂,雙手無意識地翻開公文,目光觸及上麵一串數字,他忽然又憶起了一件事,問道:「近來外麵可有發生什麽大事?為何朝中多了這麽多筆支出?」
他雖與外隔絕三月,但每日光是看公文也能大致知道都發生了什麽事,倒是不至於錯過消息。可最近卻多了許多筆用途不明,且數額較大的支出,倘若不是沈明歡已經批下,他定是早就要找人問個清楚的。
侍衛又撓撓頭,慚愧道:「屬下不知。」
即便他每天都送公文,但他也沒膽子打開看,連朝廷平時有多少支出都不知道,怎麽會清楚最近有沒有多,是為什麽多。
南懷瑾猜測,沈明歡專程把他關在這裏三個月,又把他的公文攬過去,或許就是因為這件事。
可他應該不會反對沈明歡的任何決定才是,為什麽要瞞著他?
除非……
南懷瑾捏著公文的手緊了緊,「我要求見陛下,煩請通報。」
「啊?」侍衛苦著臉:「南大人,這件事屬下也做不了主,沒有陛下旨意,您還不能出去。」
侍衛本來很滿意自己的活,隻需要定期把公文搬來搬去,又安全又輕鬆,今日才深刻意識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當初享受的,遲早都要還迴去。
南懷瑾冷靜道:「你隻需替我通報就是,陛下若不肯見我,我也不會勉強。」才怪。
*
沈明歡這些日子很是勤奮了一段時間。
謝知非不在,隨青不在,南懷瑾又被他關了起來,隻有一個何太醫根本攔不住他。
按理來說,天氣好的時候沈明歡的身體也會好些。如今已經入夏,經過何太醫一年的調理,起碼在夏天時沈明歡的身體應該能和常人無異才是。
但是何太醫不知道他三個月前曾深入混戰現場,甚至拉著南懷瑾躲過了一次意外的攻擊,當天晚上又冒著寒去了地牢,還在裏麵待了一段時間。
迴來分明已經察覺不舒服了,也硬撐著沒有叫人,之後又連著三個月連軸轉。
所以何太醫很奇怪這個人的身體怎麽不見好轉,那麽多的藥喝下去,隻能勉強撐著狀態不再惡化。
何太醫隻能當做是朝廷最近的事情太多,導致沈明歡更加忙碌。
可沈明歡畢竟是個皇帝,他就算有不滿也不能阻止,又心疼這人最近喝藥的頻率有點高,抓耳撓腮地想著怎麽把藥改得好入口一點。
為此頭髮都掉了不少。
沈明歡又召來了幾位核心大臣談話。
他小口地喝著水,試圖沖淡嘴裏的苦味,「陳愛卿,朕上次說的遷都一事,朝中都準備得如何了?」
讓南懷瑾很奇怪的大筆支出,就是用到這上麵去了。
他這時說的遷都可和沈巍那時為了逃亡提出的遷都可不一樣。
前線接連傳來捷報,大臣們一開始還會欣喜激動,為這三百年幾近要完成的統一歡欣至夜不能寐,但現在已經能平靜地正視不久後要到來的現實。
他們是親眼見過亂世的人,就在一年多以前,還在惶恐戰火燒進家園、雍國被燕縉吞併,但不到兩年,九州半數土地已經沒了戰事。
不論是誰,看見了雍國、燕國這短短一年的變化,也不會對這世界最後的歸屬產生半分質疑。
再說了,他們是與沈明歡接觸最多的那批臣子,他們太清楚這人有多麽厲害,不論在他們眼裏多棘手的事情,他們的陛下處理起來永遠從容不迫。
這種從骨子裏透露出來的雲淡風輕不知不覺感染了整個朝堂,他們發自內心地覺得:就算我們沒多大本事,可是我們陛下無所不能,四捨五入,我們雍國無所不能。既然我的國家這樣強大,那我們還有什麽可怕的?
不就是戰還沒打贏就遷都嗎?等我們遷過去就打贏了。
啊,縉國居然能支撐三個月,他們可真厲害。
「大致已準備妥當。」
陳禦史有條不紊地向沈明歡匯報進度,旁邊的大臣偶爾補充兩句。
陳禦史說完頓了頓,「陛下,真要將都城選在縉都嗎?」
縉國還在苦苦支撐,他們已經把對方的國都當成自己的,不能不稱一句囂張。
但陳禦史問這話倒也不是良心發現,實在是有些嫌棄縉都。
待三國合併,為了更好地管理變大了許多倍的領土,遷都便成了一件必然的事情。陳禦史他們一開始選中的是前朝的國都。處於疆域正中,被四方拱衛,既尊貴又安全,也能更快更方便地將君王的旨意傳遍五湖四海。
他若是在史冊上看到這樣的皇帝定要誇一句勤政愛民,但是這是沈明歡……沈明歡不能這麽勤政啊!
南懷瑾心中十分憂心,可礙於有外人在場,他又不敢表現得太明顯。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雍國這位年輕的皇帝十分體弱,有些人也聽過沈明歡還是皇子時禦醫那句「活不過二十及冠」的斷言,但皇子和皇帝畢竟是不一樣的。
一個不受重視的皇子死在深宮中再正常不過,但坐擁兩國的沈明歡背後有整個天下的名醫與奇珍做後盾。
沈明歡雖然看著孱弱了些,生病的次數也多了些,可他們最多感嘆一句「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哪能料到這人實際上或許隻剩下不到四年壽命?
南懷瑾思緒雜亂,雙手無意識地翻開公文,目光觸及上麵一串數字,他忽然又憶起了一件事,問道:「近來外麵可有發生什麽大事?為何朝中多了這麽多筆支出?」
他雖與外隔絕三月,但每日光是看公文也能大致知道都發生了什麽事,倒是不至於錯過消息。可最近卻多了許多筆用途不明,且數額較大的支出,倘若不是沈明歡已經批下,他定是早就要找人問個清楚的。
侍衛又撓撓頭,慚愧道:「屬下不知。」
即便他每天都送公文,但他也沒膽子打開看,連朝廷平時有多少支出都不知道,怎麽會清楚最近有沒有多,是為什麽多。
南懷瑾猜測,沈明歡專程把他關在這裏三個月,又把他的公文攬過去,或許就是因為這件事。
可他應該不會反對沈明歡的任何決定才是,為什麽要瞞著他?
除非……
南懷瑾捏著公文的手緊了緊,「我要求見陛下,煩請通報。」
「啊?」侍衛苦著臉:「南大人,這件事屬下也做不了主,沒有陛下旨意,您還不能出去。」
侍衛本來很滿意自己的活,隻需要定期把公文搬來搬去,又安全又輕鬆,今日才深刻意識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當初享受的,遲早都要還迴去。
南懷瑾冷靜道:「你隻需替我通報就是,陛下若不肯見我,我也不會勉強。」才怪。
*
沈明歡這些日子很是勤奮了一段時間。
謝知非不在,隨青不在,南懷瑾又被他關了起來,隻有一個何太醫根本攔不住他。
按理來說,天氣好的時候沈明歡的身體也會好些。如今已經入夏,經過何太醫一年的調理,起碼在夏天時沈明歡的身體應該能和常人無異才是。
但是何太醫不知道他三個月前曾深入混戰現場,甚至拉著南懷瑾躲過了一次意外的攻擊,當天晚上又冒著寒去了地牢,還在裏麵待了一段時間。
迴來分明已經察覺不舒服了,也硬撐著沒有叫人,之後又連著三個月連軸轉。
所以何太醫很奇怪這個人的身體怎麽不見好轉,那麽多的藥喝下去,隻能勉強撐著狀態不再惡化。
何太醫隻能當做是朝廷最近的事情太多,導致沈明歡更加忙碌。
可沈明歡畢竟是個皇帝,他就算有不滿也不能阻止,又心疼這人最近喝藥的頻率有點高,抓耳撓腮地想著怎麽把藥改得好入口一點。
為此頭髮都掉了不少。
沈明歡又召來了幾位核心大臣談話。
他小口地喝著水,試圖沖淡嘴裏的苦味,「陳愛卿,朕上次說的遷都一事,朝中都準備得如何了?」
讓南懷瑾很奇怪的大筆支出,就是用到這上麵去了。
他這時說的遷都可和沈巍那時為了逃亡提出的遷都可不一樣。
前線接連傳來捷報,大臣們一開始還會欣喜激動,為這三百年幾近要完成的統一歡欣至夜不能寐,但現在已經能平靜地正視不久後要到來的現實。
他們是親眼見過亂世的人,就在一年多以前,還在惶恐戰火燒進家園、雍國被燕縉吞併,但不到兩年,九州半數土地已經沒了戰事。
不論是誰,看見了雍國、燕國這短短一年的變化,也不會對這世界最後的歸屬產生半分質疑。
再說了,他們是與沈明歡接觸最多的那批臣子,他們太清楚這人有多麽厲害,不論在他們眼裏多棘手的事情,他們的陛下處理起來永遠從容不迫。
這種從骨子裏透露出來的雲淡風輕不知不覺感染了整個朝堂,他們發自內心地覺得:就算我們沒多大本事,可是我們陛下無所不能,四捨五入,我們雍國無所不能。既然我的國家這樣強大,那我們還有什麽可怕的?
不就是戰還沒打贏就遷都嗎?等我們遷過去就打贏了。
啊,縉國居然能支撐三個月,他們可真厲害。
「大致已準備妥當。」
陳禦史有條不紊地向沈明歡匯報進度,旁邊的大臣偶爾補充兩句。
陳禦史說完頓了頓,「陛下,真要將都城選在縉都嗎?」
縉國還在苦苦支撐,他們已經把對方的國都當成自己的,不能不稱一句囂張。
但陳禦史問這話倒也不是良心發現,實在是有些嫌棄縉都。
待三國合併,為了更好地管理變大了許多倍的領土,遷都便成了一件必然的事情。陳禦史他們一開始選中的是前朝的國都。處於疆域正中,被四方拱衛,既尊貴又安全,也能更快更方便地將君王的旨意傳遍五湖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