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失寵多年,但她這麽些年在宮中的地位仍然不可小覷,宋淑妃再得寵,哪怕膝下有皇子,平日裏與她也是井水不犯河水,隻因其家世背景。
吳昭儀是前內閣首輔的嫡親孫女,縱然吳首輔已病逝多年,但其畢竟是三朝元老,安葬時以少牢葬,追封太師、平陽侯,配享太廟,朝中一半朝臣都是其門生,父親承襲平陽侯的爵位,在戶部尚書的職上致的仕,兄長去歲秋才以吏部侍郎入的內閣,雖然看著不如楊家那般如日中天,但其影響力全然不輸於楊家。
祝蘅枝認真地聽著陳聽瀾與她敘述吳昭儀和吳家在大燕的情況,也一邊揣摩著吳昭儀的性情。
祝蘅枝朝他道過謝後,他便知禮地退下了。
若說見陳聽瀾是她勉強拖著疲憊的身子起身更衣之為,那要進宮謝恩,拜謁吳昭儀,衣著簪釵上便不能有任何的疏漏,稍有不慎,便會被人拿來做文章。
她用過早膳後,命時春重新為自己挑了衣裳,待更衣完出門時已經將近午時了,這個時辰,燕帝應當剛剛下朝,她此刻前去拜見,也算正巧。
她是在燕帝寢殿外碰見秦闕的。
「妾見過殿下。」祝蘅枝屈膝福身,對著秦闕改口成了「妾」。
秦闕看著眼前的人,說不驚訝是假的。
印象中他沒見過盛裝的祝蘅枝,畢竟兩人的初逢很是狼狽,後來雖然是他一路護送人從鄴州迴的上京,但這中間,祝蘅枝因著路途遙遠的緣故,一直都是不施粉黛、素麵朝天的模樣,即使是那次意外頻出的除夕宮宴,她為了暫時不搶宋淑妃的風頭,也隻是在妝容上稍作點綴。
至於昨日,本應是他們的新婚之夜,他卻因喝的酩酊的緣故,並沒有多關注她。
今日下了朝,他被燕帝留了下來,說是有事情交代給他去做,但沒有想到會在此處碰見祝蘅枝。
「你在此處作甚?」
祝蘅枝微微抬眸:「與殿下一同朝陛下謝恩,而後去拜謁吳昭儀。」
目光相撞的那一瞬,秦闕仿佛看到了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此時燕帝身邊的內侍也出了殿門,看見了兩人,行禮:「見過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
秦闕應了聲,便朝台階的方向走去,並沒有等祝蘅枝的意思。
祝蘅枝趨步上前,主動挽住了秦闕的臂彎。
秦闕有些錯愕地看著她,下意識地想要抽開。
祝蘅枝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在他身側壓低了聲音:「殿下這樣是想讓陛下覺得您不領聖恩麽?」
秦闕地的動作果然停了,但攬著她腰的動作有些別扭。
祝蘅枝輕笑了聲,「這樣猶猶豫豫,可不像昨夜的殿下。」
這句話會激怒秦闕,在她的意料之中,下一秒,她便覺著腰間的力道驟然一緊。
祝蘅枝這般提醒秦闕,並不是因為貪戀他,隻是既然選擇了與他做這表麵功夫,便要做足全套,燕帝為人多疑謹慎,很容易被他瞧出端倪來。
她知道燕帝將自己賜婚給秦闕,一是為了牽製秦闕,避免他和楊煥以裙帶關係暗通曲款,更是因為這麽些年來,作為儲君,他實在是太過於清心寡欲了,滿腦子都隻有朝政與征戰,鋒芒畢露,讓漸漸年邁的燕帝很沒有安全感。
因為沒有一個皇帝能夠容得下一個年輕有為又無半點破綻的儲君,這樣的儲君,發動叛亂,就在一念之間。
隻有秦闕稍稍在燕帝麵前示弱,露出破綻來,才是沒有破綻。
這樣的道理,她來燕國不過一個月多,便想明白了,秦闕竟然毫無察覺,也幸好是因為他身邊有陳聽瀾輔佐。
秦闕察覺到她的失神,問:「在想什麽?」
第15章 謝恩
上京的冬天多風雪,台階上的積雪雖然已經被清掃幹淨,但難免會因為寒冷積上一層薄冰。
在踏上台階的時候,祝蘅枝幾近本能地將大半力量轉移到秦闕身上,但她自小生在江南,從未見過這樣的雪和冰,一個不留神,腳底一滑,險些摔倒。
她下意識地抓緊了秦闕勁瘦有利地手臂,而幾乎是同一瞬,秦闕低聲道:「小心。」
故而她隻是身子稍稍朝前傾去,並未有大礙。
待她站穩後,祝蘅枝才感受到秦闕稍稍鬆了手上的力道,她轉頭,額頭正好擦過秦闕圍著的風領的絨毛上,因著厚重衣物的阻擋,傳到秦闕耳中的聲音有些發悶,「謝殿下。」
不知秦闕可否聽到這句,隻是迴了她句:「別多想,我隻是不想讓你殿前失儀,牽連到我罷了。」
祝蘅枝心底嗤笑一聲,秦闕這人,向來如此,她明明隻是說了聲「謝謝」,卻惹得他這般猜測。
但她如今在燕國,凡事還是仰仗著秦闕,嘴上也隻能是順著他的意思:「妾明白,殿下不易,妾斷不會給殿下添麻煩。」
她不求秦闕這樣的人能對她存有憐香惜玉之情,也不求能從他這裏得到什麽,祝蘅枝清楚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要讓秦闕對她漸漸放下戒心,隻有他意識到和自己在一條戰線上,那她才有活的可能。
雖說天家子嗣為重,但若有朝一日秦闕得繼大統,她是太子妃,不出意外也是皇後,隻是日後的大燕太子,一定不能是她這個異國公主所出。
除非秦闕能在自己死前將楚國併入大燕版圖,並置行省州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吳昭儀是前內閣首輔的嫡親孫女,縱然吳首輔已病逝多年,但其畢竟是三朝元老,安葬時以少牢葬,追封太師、平陽侯,配享太廟,朝中一半朝臣都是其門生,父親承襲平陽侯的爵位,在戶部尚書的職上致的仕,兄長去歲秋才以吏部侍郎入的內閣,雖然看著不如楊家那般如日中天,但其影響力全然不輸於楊家。
祝蘅枝認真地聽著陳聽瀾與她敘述吳昭儀和吳家在大燕的情況,也一邊揣摩著吳昭儀的性情。
祝蘅枝朝他道過謝後,他便知禮地退下了。
若說見陳聽瀾是她勉強拖著疲憊的身子起身更衣之為,那要進宮謝恩,拜謁吳昭儀,衣著簪釵上便不能有任何的疏漏,稍有不慎,便會被人拿來做文章。
她用過早膳後,命時春重新為自己挑了衣裳,待更衣完出門時已經將近午時了,這個時辰,燕帝應當剛剛下朝,她此刻前去拜見,也算正巧。
她是在燕帝寢殿外碰見秦闕的。
「妾見過殿下。」祝蘅枝屈膝福身,對著秦闕改口成了「妾」。
秦闕看著眼前的人,說不驚訝是假的。
印象中他沒見過盛裝的祝蘅枝,畢竟兩人的初逢很是狼狽,後來雖然是他一路護送人從鄴州迴的上京,但這中間,祝蘅枝因著路途遙遠的緣故,一直都是不施粉黛、素麵朝天的模樣,即使是那次意外頻出的除夕宮宴,她為了暫時不搶宋淑妃的風頭,也隻是在妝容上稍作點綴。
至於昨日,本應是他們的新婚之夜,他卻因喝的酩酊的緣故,並沒有多關注她。
今日下了朝,他被燕帝留了下來,說是有事情交代給他去做,但沒有想到會在此處碰見祝蘅枝。
「你在此處作甚?」
祝蘅枝微微抬眸:「與殿下一同朝陛下謝恩,而後去拜謁吳昭儀。」
目光相撞的那一瞬,秦闕仿佛看到了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此時燕帝身邊的內侍也出了殿門,看見了兩人,行禮:「見過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
秦闕應了聲,便朝台階的方向走去,並沒有等祝蘅枝的意思。
祝蘅枝趨步上前,主動挽住了秦闕的臂彎。
秦闕有些錯愕地看著她,下意識地想要抽開。
祝蘅枝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在他身側壓低了聲音:「殿下這樣是想讓陛下覺得您不領聖恩麽?」
秦闕地的動作果然停了,但攬著她腰的動作有些別扭。
祝蘅枝輕笑了聲,「這樣猶猶豫豫,可不像昨夜的殿下。」
這句話會激怒秦闕,在她的意料之中,下一秒,她便覺著腰間的力道驟然一緊。
祝蘅枝這般提醒秦闕,並不是因為貪戀他,隻是既然選擇了與他做這表麵功夫,便要做足全套,燕帝為人多疑謹慎,很容易被他瞧出端倪來。
她知道燕帝將自己賜婚給秦闕,一是為了牽製秦闕,避免他和楊煥以裙帶關係暗通曲款,更是因為這麽些年來,作為儲君,他實在是太過於清心寡欲了,滿腦子都隻有朝政與征戰,鋒芒畢露,讓漸漸年邁的燕帝很沒有安全感。
因為沒有一個皇帝能夠容得下一個年輕有為又無半點破綻的儲君,這樣的儲君,發動叛亂,就在一念之間。
隻有秦闕稍稍在燕帝麵前示弱,露出破綻來,才是沒有破綻。
這樣的道理,她來燕國不過一個月多,便想明白了,秦闕竟然毫無察覺,也幸好是因為他身邊有陳聽瀾輔佐。
秦闕察覺到她的失神,問:「在想什麽?」
第15章 謝恩
上京的冬天多風雪,台階上的積雪雖然已經被清掃幹淨,但難免會因為寒冷積上一層薄冰。
在踏上台階的時候,祝蘅枝幾近本能地將大半力量轉移到秦闕身上,但她自小生在江南,從未見過這樣的雪和冰,一個不留神,腳底一滑,險些摔倒。
她下意識地抓緊了秦闕勁瘦有利地手臂,而幾乎是同一瞬,秦闕低聲道:「小心。」
故而她隻是身子稍稍朝前傾去,並未有大礙。
待她站穩後,祝蘅枝才感受到秦闕稍稍鬆了手上的力道,她轉頭,額頭正好擦過秦闕圍著的風領的絨毛上,因著厚重衣物的阻擋,傳到秦闕耳中的聲音有些發悶,「謝殿下。」
不知秦闕可否聽到這句,隻是迴了她句:「別多想,我隻是不想讓你殿前失儀,牽連到我罷了。」
祝蘅枝心底嗤笑一聲,秦闕這人,向來如此,她明明隻是說了聲「謝謝」,卻惹得他這般猜測。
但她如今在燕國,凡事還是仰仗著秦闕,嘴上也隻能是順著他的意思:「妾明白,殿下不易,妾斷不會給殿下添麻煩。」
她不求秦闕這樣的人能對她存有憐香惜玉之情,也不求能從他這裏得到什麽,祝蘅枝清楚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要讓秦闕對她漸漸放下戒心,隻有他意識到和自己在一條戰線上,那她才有活的可能。
雖說天家子嗣為重,但若有朝一日秦闕得繼大統,她是太子妃,不出意外也是皇後,隻是日後的大燕太子,一定不能是她這個異國公主所出。
除非秦闕能在自己死前將楚國併入大燕版圖,並置行省州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