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不是纏得細緻,章圓禮隻覺一圈又一圈,半晌也沒纏好。
他看不見,隻得一雙杏眼往上瞄,見徐偈抬著手臂,神情專注地看著自己的發頂,那溫熱的指尖在髮絲間摸索纏繞,弄得頭頂麻麻癢癢的。
徐偈後退一步。
「好了。」
章圓禮悄然舒了一口氣,期期艾艾道:「謝謝啊。」
「你想吃什麽?」
「巷尾有個婆婆開的鋪麵,煎角子,四色饅頭,薄皮春繭,豆漿饊子,都挺好吃。」
徐偈笑道:「敢問章少俠是宿州人嗎?怎麽多深的巷子都能讓你找到?」
章圓禮不樂意了,「我們斷劍山莊的弟子,晉國哪片土地沒去過?知道個巷子有什麽稀奇的。」
「好好,不稀奇。」
「再說。」
「怎麽?」
「你一個異國王爺,以後估計不可能再來我們晉國了,我不得帶你吃點好的,好叫你牽掛上幾年?」
徐偈一愣。
章圓禮探頭道:「不是嗎?」
徐偈怔了片刻,方道:「是。」
「所以走吧!就在巷尾,我們走過去就是了。」
章圓禮當先下了樓。
他今天穿了身煙綠色衣袍,領口翻出一點雪白的內領,發繩上的玉珠子隨著他的跑動四處搖曳著,他跑到樓下,忽而旋過身,頭上的玉珠兒飛揚起來。
「快點兒!磨蹭什麽呢!」
徐偈嘴角一牽,下了樓。
巷子確實深,沒甚麽行人往來,路上靜悄悄的。
「你們斷劍山莊,在晉國何處?」
「在昆州,昆州城外五裏的鳳凰山上。」
「遠嗎?」
「有些遠,你問這幹嘛?」
「我隻是想……」
「想什麽?」
徐偈搖了搖頭,「沒什麽,你一般何時迴門派?」
「說不好,我多在外遊歷,一般就重大事宜時迴師門。」
「你遊歷都做些什麽?」
「我們任務重著呢!我們遊歷晉國每一片土地,將風土人情奇聞異事一一記錄在冊,再由師父統編,形成各地編年地方誌,存放於斷劍山莊的九州閣中。」
徐偈眼底露了些驚異,「你們江湖門派,竟能做如此宏偉之事。此等巨製,可奉於君王?」
「不給。」
「為何?」
「若君王要看,我們九州閣自當打開,若君王不顧,我們絕不親奉。你想,一旦呈獻君王,與各地便有利益牽連,書就不是書了,還不知藏著多少齷齪的金錢勾當。」
徐偈自嘲一笑,「確實,到時候隻怕和各地州府的摺子沒甚麽兩樣了。」
章圓禮點了點頭,「正是此理,我們既是江湖門派,便隻做江湖門派,縱是著書造冊,也隻為開拓子弟胸襟見識,為芸芸眾生記錄一紙文字。自古以來,有多少座城湮滅於亂世,消失於災年,有了書,便不會叫後人忘記了。」
徐偈沉思片刻,「可明今朝,可鑑後世。」
章圓禮嘆了口氣,「我們中原原本一統,現而今分裂成如此模樣。各國爭得頭破血流,卻也阻擋不了稍縱即逝,你我二國,強敵環伺,你身為皇子,仍不得不親臨戰場,誰不想為這世道做一份努力?我們江湖門派,無法改變一政一策,便隻能盡綿薄之力,若君王肯顧,至少有一份來自民間的聲音,能呈到他麵前。」
卻見徐偈在看他。
「你看我幹嘛?」
「我原當江湖門派皆落拓遊俠,卻不料有如此義舉,是我狹隘了。」
章圓禮被他說的臉熱,混不自在地擺了擺手,「這都是我師父的主意,你別誇我。」
徐偈卻笑了,他慢悠悠在深巷中踱著,巷尾的裊裊炊煙已至眼前,他偏頭問道:「章少俠對宿州如此了如指掌,連這麽深的小巷子都不放過,難道也讓我誇李莊主不成?」
章圓禮突然臉一紅,瞪了他一眼,「就知道你認為我隻會吃喝玩樂!」
徐偈將他一拉,「我實非這個意思。」
章圓禮卻突然使出輕功,若一尾遊魚,從徐偈手中脫出,他迴身笑道:「到店啦!」
而後那尾青魚入了巷尾的鋪中。
徐偈一進屋,就先聞到油香。
白氣騰騰地冒了半個屋,往下一看,卻原是鍋裏煮著乳白色的豆漿。旁邊還有一鍋,滿是熱油,正劈裏啪啦地炸著些細長麵食。
兩口鍋後,立著個四十上下的婦人,手中正將一團摻了黑芝麻的潔白麵團若搓成細線,而章圓禮正湊在她跟前。
「婆婆你今天炸饊子啦?」
「圓哥兒來了?正好,今兒做了你愛吃的饊子。」
說罷,她將細麵在手中一繞,而後丟進熱油中,僅一滾,便用長筷撈出,那細麵已成了一捆的細如金絲、環環相扣的饊子。
那婦人將泛著油光的饊子放在盤裏,往章圓禮懷裏一擱,「趁熱吃,脆著呢。」
章圓禮連忙端著盤子放到一旁的矮桌上。
一抬頭,見婦人正給他舀豆漿,忙道:「我們端我們端,婆婆你忙你的。」
那婦人一聽「我們」,這才發現章圓禮身後站了一個人,一雙眼當即鎖到徐偈身上,上下打量,一雙眼漸透了光。
徐偈輕咳一聲,當先端起兩碗熱豆漿,「我端吧,小心燙。」
他看不見,隻得一雙杏眼往上瞄,見徐偈抬著手臂,神情專注地看著自己的發頂,那溫熱的指尖在髮絲間摸索纏繞,弄得頭頂麻麻癢癢的。
徐偈後退一步。
「好了。」
章圓禮悄然舒了一口氣,期期艾艾道:「謝謝啊。」
「你想吃什麽?」
「巷尾有個婆婆開的鋪麵,煎角子,四色饅頭,薄皮春繭,豆漿饊子,都挺好吃。」
徐偈笑道:「敢問章少俠是宿州人嗎?怎麽多深的巷子都能讓你找到?」
章圓禮不樂意了,「我們斷劍山莊的弟子,晉國哪片土地沒去過?知道個巷子有什麽稀奇的。」
「好好,不稀奇。」
「再說。」
「怎麽?」
「你一個異國王爺,以後估計不可能再來我們晉國了,我不得帶你吃點好的,好叫你牽掛上幾年?」
徐偈一愣。
章圓禮探頭道:「不是嗎?」
徐偈怔了片刻,方道:「是。」
「所以走吧!就在巷尾,我們走過去就是了。」
章圓禮當先下了樓。
他今天穿了身煙綠色衣袍,領口翻出一點雪白的內領,發繩上的玉珠子隨著他的跑動四處搖曳著,他跑到樓下,忽而旋過身,頭上的玉珠兒飛揚起來。
「快點兒!磨蹭什麽呢!」
徐偈嘴角一牽,下了樓。
巷子確實深,沒甚麽行人往來,路上靜悄悄的。
「你們斷劍山莊,在晉國何處?」
「在昆州,昆州城外五裏的鳳凰山上。」
「遠嗎?」
「有些遠,你問這幹嘛?」
「我隻是想……」
「想什麽?」
徐偈搖了搖頭,「沒什麽,你一般何時迴門派?」
「說不好,我多在外遊歷,一般就重大事宜時迴師門。」
「你遊歷都做些什麽?」
「我們任務重著呢!我們遊歷晉國每一片土地,將風土人情奇聞異事一一記錄在冊,再由師父統編,形成各地編年地方誌,存放於斷劍山莊的九州閣中。」
徐偈眼底露了些驚異,「你們江湖門派,竟能做如此宏偉之事。此等巨製,可奉於君王?」
「不給。」
「為何?」
「若君王要看,我們九州閣自當打開,若君王不顧,我們絕不親奉。你想,一旦呈獻君王,與各地便有利益牽連,書就不是書了,還不知藏著多少齷齪的金錢勾當。」
徐偈自嘲一笑,「確實,到時候隻怕和各地州府的摺子沒甚麽兩樣了。」
章圓禮點了點頭,「正是此理,我們既是江湖門派,便隻做江湖門派,縱是著書造冊,也隻為開拓子弟胸襟見識,為芸芸眾生記錄一紙文字。自古以來,有多少座城湮滅於亂世,消失於災年,有了書,便不會叫後人忘記了。」
徐偈沉思片刻,「可明今朝,可鑑後世。」
章圓禮嘆了口氣,「我們中原原本一統,現而今分裂成如此模樣。各國爭得頭破血流,卻也阻擋不了稍縱即逝,你我二國,強敵環伺,你身為皇子,仍不得不親臨戰場,誰不想為這世道做一份努力?我們江湖門派,無法改變一政一策,便隻能盡綿薄之力,若君王肯顧,至少有一份來自民間的聲音,能呈到他麵前。」
卻見徐偈在看他。
「你看我幹嘛?」
「我原當江湖門派皆落拓遊俠,卻不料有如此義舉,是我狹隘了。」
章圓禮被他說的臉熱,混不自在地擺了擺手,「這都是我師父的主意,你別誇我。」
徐偈卻笑了,他慢悠悠在深巷中踱著,巷尾的裊裊炊煙已至眼前,他偏頭問道:「章少俠對宿州如此了如指掌,連這麽深的小巷子都不放過,難道也讓我誇李莊主不成?」
章圓禮突然臉一紅,瞪了他一眼,「就知道你認為我隻會吃喝玩樂!」
徐偈將他一拉,「我實非這個意思。」
章圓禮卻突然使出輕功,若一尾遊魚,從徐偈手中脫出,他迴身笑道:「到店啦!」
而後那尾青魚入了巷尾的鋪中。
徐偈一進屋,就先聞到油香。
白氣騰騰地冒了半個屋,往下一看,卻原是鍋裏煮著乳白色的豆漿。旁邊還有一鍋,滿是熱油,正劈裏啪啦地炸著些細長麵食。
兩口鍋後,立著個四十上下的婦人,手中正將一團摻了黑芝麻的潔白麵團若搓成細線,而章圓禮正湊在她跟前。
「婆婆你今天炸饊子啦?」
「圓哥兒來了?正好,今兒做了你愛吃的饊子。」
說罷,她將細麵在手中一繞,而後丟進熱油中,僅一滾,便用長筷撈出,那細麵已成了一捆的細如金絲、環環相扣的饊子。
那婦人將泛著油光的饊子放在盤裏,往章圓禮懷裏一擱,「趁熱吃,脆著呢。」
章圓禮連忙端著盤子放到一旁的矮桌上。
一抬頭,見婦人正給他舀豆漿,忙道:「我們端我們端,婆婆你忙你的。」
那婦人一聽「我們」,這才發現章圓禮身後站了一個人,一雙眼當即鎖到徐偈身上,上下打量,一雙眼漸透了光。
徐偈輕咳一聲,當先端起兩碗熱豆漿,「我端吧,小心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