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密宗四派
龍與帝王:化作真龍降臨曆史之中 作者:逍遙九霄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脫脫的這句話卻令元順帝更為不解。
雖說密宗勢力龐大,各方皆對這巨獸心存忌憚,但元順帝畢竟是大元皇帝,勵精圖治幾年,麾下也掌控著不少兵馬。
單論這中書行省,自己還是能夠牢牢掌控的。
而且江南等地的奏折急報向來都是借由大運河傳送,上岸後便由訓練有素的鋪兵快馬加鞭地送來,一路直奔皇宮,眼中隻認元帝,不認鬼神仙佛。
除非這幫密宗番僧想要謀反篡位,否則這些奏折急報,任誰也休想攔截下來。
脫脫見聖上眉頭緊鎖,便緩步走至元順帝身前,他神色凝重,壓低聲音,向元順帝道出了其他不為人知的隱秘之事,
待脫脫將事情緣由說罷,元順帝臉色大變,猶如寒霜籠罩。
“這等禍事……他們也敢瞞下來?!這些番僧和貪官貴族當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元順帝怒目圓睜,額頭上青筋暴起,滿是殺意的怒聲在殿內炸響,令太監宮女們嚇得渾身一顫,齊齊下跪。
“聖上息怒!聖上息怒!”太監宮女們嚇得紛紛伏地叩首,連聲哀求。
元順帝猛然轉身走迴禦案前,他掃過桌上堆積如山的急報,胸中戾氣愈發翻湧,一掌拍在案上,震得筆墨紙硯齊齊一跳。
就在這中書行省,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這幫貪官貴族都敢如此胡來,那自己豈不是成了笑話?
那這各地的民變造反,豈不是元廷咎由自取?!
旋即,元順帝就準備下旨,命人將這些蛀蟲滿門抄斬,他剛提筆,便忽然想起朝中盤根錯節的派別勢力,心中不由得一沉。
他雖為元帝,但這調兵遣將,還真不能隨便選。
“丞相,如今大都附近,還有哪位悍將主帥駐守?”
年輕皇帝強壓怒火,轉首看向丞相脫脫,“如今焰口法會在即,不僅真君將臨,各國使者也都在路上了,朕需要盡快將中書行省清理一番。”
脫脫聞言心中一凜,立刻明白皇帝是打算派心腹大將親自出馬,以雷霆手段肅清貪腐。
脫脫略一沉吟,欠身行禮答道:“聖上,如今烽煙四起,令朝廷兵馬分散,將士多在外征戰,若再是將大都附近的良將派遣出去,恐有危險。”
這番深思熟慮的建議傳入耳中後,令元順帝眼中的怒意都消退了幾分。
“丞相所言極是,那依你所見,何人可堪大用?”元順帝手中玉扳指無意識地轉動著,坐迴到禦座上。
脫脫微微抬頭,目光如炬,沉聲道:“陛下,臣以為,唯有一人,可當此重任。”
“誰?”
“察罕帖木兒。”
元順帝聞言,神情微微凝固,眼底浮出思索之色:“察罕帖木兒……朕記得他。”
他略作停頓,目光中透出一絲讚許:“此人在軍中頗有盛名,文武雙全,精通漢文,確實是個可用之才。丞相既然推舉他,那就依你所言,派他去吧。”
元順帝還記得此人曾參與過他與脫脫重開的科舉,雖然並未高中,但對蒙漢兩族的學識都有精通,足以見本事不凡。
“臣遵旨。”
脫脫抱拳躬身,然而他並未立即退下,而是稍作遲疑,繼續道:“不過,聖上,此事牽連甚廣,尤其是密宗勢力盤根錯節,光靠察罕帖木兒一人,恐怕難以徹底肅清。
“若要將其一網打盡,還需派遣幾位宣政院的僧人協助。”
“宣政院?”
元順帝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絲不解與質疑,“宣政院如今上下皆是密宗執掌,讓那幫他們去抓番僧?這豈不是天方夜譚?他們怎會自斷臂膀?”
脫脫麵色沉穩,似乎對此早有算計:“聖上,就如同這漢人道門也會分二十四派一般,密宗也並非沆瀣一氣,他們傳承至今上千年,利益糾葛複雜,若能善加利用,未必不能為聖上所用。”
“丞相的意思是......讓密宗內鬥?”
元順帝眼中閃過一絲恍然,眉頭稍稍舒展,但隨即又凝重起來。
他低聲沉吟道:“但薩迦派獲得朝廷近百年的支持,早已穩坐密宗之首,勢力根深蒂固。那些小門小派,隻怕難以撼動其地位......”
“聖上不必多慮,如今願與臣合作的,乃是同為密宗四派的寧瑪派與噶舉派。”脫脫微微一笑,語氣從容。
“他們當今雖不及薩迦派顯赫,卻也底蘊深厚,且與薩迦派素有嫌隙,若能加以利用,未必不能成事。”
丞相脫脫所說的這兩派元順帝也有所耳聞,但卻了解得不多。
他隻知曉寧瑪派是赫赫有名的蓮花生大師所創,從古時吐蕃就傳下來的“古派”,而噶舉派是一位苦修尊者“米拉日巴”所創,綿延至今已有三百餘載。
元順帝一番思索後眉頭依舊緊鎖,眼中滿是疑慮:“這幫番僧......可信嗎?愛卿可有十足把握?”
他身為元帝,最為清楚番僧的手段,他們行事詭譎,心思難測,若想與番僧講誠信道德,無疑是癡心妄想。
“臣也不過是一介肉胎凡眼,知人知麵不知心,自然沒有十足把握。”脫脫淡然道。
“那丞相為何......”元順帝聞言一愣,眼中閃過幾分錯愕。
“待聖上將諸位大師派去麵見真君後,是忠是奸,是真是假,自然一目了然。”
脫脫輕笑一聲,目光深邃。
雖說密宗勢力龐大,各方皆對這巨獸心存忌憚,但元順帝畢竟是大元皇帝,勵精圖治幾年,麾下也掌控著不少兵馬。
單論這中書行省,自己還是能夠牢牢掌控的。
而且江南等地的奏折急報向來都是借由大運河傳送,上岸後便由訓練有素的鋪兵快馬加鞭地送來,一路直奔皇宮,眼中隻認元帝,不認鬼神仙佛。
除非這幫密宗番僧想要謀反篡位,否則這些奏折急報,任誰也休想攔截下來。
脫脫見聖上眉頭緊鎖,便緩步走至元順帝身前,他神色凝重,壓低聲音,向元順帝道出了其他不為人知的隱秘之事,
待脫脫將事情緣由說罷,元順帝臉色大變,猶如寒霜籠罩。
“這等禍事……他們也敢瞞下來?!這些番僧和貪官貴族當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元順帝怒目圓睜,額頭上青筋暴起,滿是殺意的怒聲在殿內炸響,令太監宮女們嚇得渾身一顫,齊齊下跪。
“聖上息怒!聖上息怒!”太監宮女們嚇得紛紛伏地叩首,連聲哀求。
元順帝猛然轉身走迴禦案前,他掃過桌上堆積如山的急報,胸中戾氣愈發翻湧,一掌拍在案上,震得筆墨紙硯齊齊一跳。
就在這中書行省,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這幫貪官貴族都敢如此胡來,那自己豈不是成了笑話?
那這各地的民變造反,豈不是元廷咎由自取?!
旋即,元順帝就準備下旨,命人將這些蛀蟲滿門抄斬,他剛提筆,便忽然想起朝中盤根錯節的派別勢力,心中不由得一沉。
他雖為元帝,但這調兵遣將,還真不能隨便選。
“丞相,如今大都附近,還有哪位悍將主帥駐守?”
年輕皇帝強壓怒火,轉首看向丞相脫脫,“如今焰口法會在即,不僅真君將臨,各國使者也都在路上了,朕需要盡快將中書行省清理一番。”
脫脫聞言心中一凜,立刻明白皇帝是打算派心腹大將親自出馬,以雷霆手段肅清貪腐。
脫脫略一沉吟,欠身行禮答道:“聖上,如今烽煙四起,令朝廷兵馬分散,將士多在外征戰,若再是將大都附近的良將派遣出去,恐有危險。”
這番深思熟慮的建議傳入耳中後,令元順帝眼中的怒意都消退了幾分。
“丞相所言極是,那依你所見,何人可堪大用?”元順帝手中玉扳指無意識地轉動著,坐迴到禦座上。
脫脫微微抬頭,目光如炬,沉聲道:“陛下,臣以為,唯有一人,可當此重任。”
“誰?”
“察罕帖木兒。”
元順帝聞言,神情微微凝固,眼底浮出思索之色:“察罕帖木兒……朕記得他。”
他略作停頓,目光中透出一絲讚許:“此人在軍中頗有盛名,文武雙全,精通漢文,確實是個可用之才。丞相既然推舉他,那就依你所言,派他去吧。”
元順帝還記得此人曾參與過他與脫脫重開的科舉,雖然並未高中,但對蒙漢兩族的學識都有精通,足以見本事不凡。
“臣遵旨。”
脫脫抱拳躬身,然而他並未立即退下,而是稍作遲疑,繼續道:“不過,聖上,此事牽連甚廣,尤其是密宗勢力盤根錯節,光靠察罕帖木兒一人,恐怕難以徹底肅清。
“若要將其一網打盡,還需派遣幾位宣政院的僧人協助。”
“宣政院?”
元順帝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絲不解與質疑,“宣政院如今上下皆是密宗執掌,讓那幫他們去抓番僧?這豈不是天方夜譚?他們怎會自斷臂膀?”
脫脫麵色沉穩,似乎對此早有算計:“聖上,就如同這漢人道門也會分二十四派一般,密宗也並非沆瀣一氣,他們傳承至今上千年,利益糾葛複雜,若能善加利用,未必不能為聖上所用。”
“丞相的意思是......讓密宗內鬥?”
元順帝眼中閃過一絲恍然,眉頭稍稍舒展,但隨即又凝重起來。
他低聲沉吟道:“但薩迦派獲得朝廷近百年的支持,早已穩坐密宗之首,勢力根深蒂固。那些小門小派,隻怕難以撼動其地位......”
“聖上不必多慮,如今願與臣合作的,乃是同為密宗四派的寧瑪派與噶舉派。”脫脫微微一笑,語氣從容。
“他們當今雖不及薩迦派顯赫,卻也底蘊深厚,且與薩迦派素有嫌隙,若能加以利用,未必不能成事。”
丞相脫脫所說的這兩派元順帝也有所耳聞,但卻了解得不多。
他隻知曉寧瑪派是赫赫有名的蓮花生大師所創,從古時吐蕃就傳下來的“古派”,而噶舉派是一位苦修尊者“米拉日巴”所創,綿延至今已有三百餘載。
元順帝一番思索後眉頭依舊緊鎖,眼中滿是疑慮:“這幫番僧......可信嗎?愛卿可有十足把握?”
他身為元帝,最為清楚番僧的手段,他們行事詭譎,心思難測,若想與番僧講誠信道德,無疑是癡心妄想。
“臣也不過是一介肉胎凡眼,知人知麵不知心,自然沒有十足把握。”脫脫淡然道。
“那丞相為何......”元順帝聞言一愣,眼中閃過幾分錯愕。
“待聖上將諸位大師派去麵見真君後,是忠是奸,是真是假,自然一目了然。”
脫脫輕笑一聲,目光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