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怕的念頭一閃而過,李霄目光凝重,旋即將那本隻剩上半部分的《清史》拿起。


    如果自己的猜測沒錯,那這本《清史》又是從何而來?


    翻開隻剩下上半部分的殘破《清史》,剛見到正文,卻盡皆是密密麻麻的漢字,並未如三朝史書那樣空無一字。


    漢字?


    李霄心中泛起疑惑,卻並未過多躊躇,便繼續順著從上往下寫的文字看去。


    “三百載前,朱明太祖幸得真君親傳,憑神武之姿驅逐蒙元,定鼎中原,光複我漢人故土,千秋偉業,萬民稱頌。”


    “四海八荒,中原西域,海外諸國,南北兩極,皆因太祖與真君,相安無事三百載。”


    “而朱明國祚已至三百六十載,然時至今日,朱明皇帝昏庸,奸臣當道,皇族宗親德不配位,不尊真君,不敬天命,以致觸怒真君,令真君憤然隱世,不再庇佑人間。”


    “由此,天下災禍連綿不斷,旱澇頻仍,饑荒肆虐;更有異怪肆意橫行,山林田野,皆是鬼哭狼嚎之聲;魑魅魍魎亦趁機而出,禍亂人間,百姓苦不堪言。”


    “天之所厭,固其自取,抑豈非氣數使然哉,朱明一朝,氣數將盡矣。”


    “今朝.....”


    李霄目光剛落到此處,卻發現下半部分早已被撕開,隨後來李霄往後連翻幾頁,入目所見令他微愣。


    這後半部分皆是亂塗亂寫,甚至能見得一些刀痕和撕裂的痕跡,卻隱約能見一些端莊的字跡,但看不出任何文字,顯然是有人刻意將其毀去。


    然而,當李霄翻到最後一頁時,發現最後一頁反而潔白如新,寫著一句未說完的話。


    “朱明是對的!崇禎是對的!我們不該......”


    內容寫到這裏便戛然而止,李霄眉頭微皺,再次檢查一番,最終確認整本書再也沒有任何內容了。


    一番沉思默想之後,他將這五本書規整地放在一起,便毅然轉身朝著門外走去。


    推門而出,李霄望向被漆黑重重籠罩的未知之地,他不做思量就大步向前走去。


    雖說這五本史書僅有一本是完整的,但《明史》中那截然不同的未來,已經讓李霄意識到了諸多問題所在。


    未來,要麽是自己在某個環節出現了差錯,要麽是大明陷入了難以預料的困境。


    在自己的幫助下,為何大明國祚還是隻有短短三百六十載?若是平均算給每一位大明皇帝,也就多活了幾年不到的時間。


    而自己為何會離開?況且,這幾本史書又是誰寫的?或者說是誰放在這裏的?


    此刻,能夠幫李霄消弭些許疑惑的,可能隻有那尊從大運河深處取出的大鼎。


    ......


    高懸中央的熾烈大日在濃如棉絮的雲霧之下,光芒漸弱,皎皎白雪飄然落入揚州城中


    銀裝素裹侵襲著滿城翠綠的絕色,二者相互映襯,令接踵而來的旅客行者不禁驚歎。


    如今北方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而南方烽火四起,無數流民百姓聚眾起義,天下可以說是混亂至極,不堪入目。


    而揚州城因得龍霄真君的護佑,將揚州城與天災人禍隔絕開來,仿佛置身於亂世中的一方淨土,令那些背井離鄉來到揚州的旅者百姓羨慕至極。


    當下,在京杭大運河渡口,華家眾人正忙碌地準備離開,而在華家商船四周,則圍滿了無數前來相送的百姓。


    小妙亭亭玉立於船樓一處房間中,透過船窗望著百姓們截然不同的樣貌,眸中滿是喜色。


    “師兄,你真不隨我們一起去大都嗎?”小妙轉首看向屋內,嬌聲笑道:“那法會雖然是密宗所辦,但如今元帝可是專門下旨,將其改為供奉師父的法會。”


    此時,朱重八正坐在小妙不遠處,身穿一件普通僧袍,眉頭緊鎖,凝視著桌上那三張毫無反應的龍玨符。


    “北地的天災最為慘烈,但人禍更甚,大都之中聚集了無數宗門教派,大都之外的旁門左道、邪魔外道更是數不勝數,那些不知來處的異國之人也常常欺壓漢民。”


    朱重八緩緩搖頭,聲音低沉而厚重,目光依然停留在那幾張龍玨符上。


    “而元廷養的豬玀官吏卻盡是睜眼瞎,那些蒙古貴族更是隻會拿錢拿糧,都是些不問蒼生問鬼神的主。”


    “師兄我這性子,若是去了大都,少不了破殺戒,到時候恐怕會給師妹和華家惹下不少麻煩。”


    哪怕朱重八知曉元廷對師父畢恭畢敬,但他對大都生不起半點興趣,縱遊北方時他都特意繞開這座國都。


    名震天下的元大都絕非善地,對於朱重八這般的漢人而言,更是如此。


    小妙聞言嘟起嘴,又轉首看向遠處不斷來往的貨船商船,滿不在乎地說道:“那幫孽畜罪該萬死,殺了也就殺了,師兄你是仙家弟子,更是師父的大弟子,哪怕是元帝,他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朱重八聞言一愣,轉頭看向小妙,心中暗自嘀咕:自己這師妹現在膽子這麽大,殺性這麽重嗎?


    隨後師兄妹二人都沒有再說話,隻聽得下方的的喧鬧傳入房間內。


    吆喝聲、道別聲、嘈雜聲交織在一起,那運河中的繁華景象更甚從前。


    就在這時,小妙龍形耳墜陡然發出一聲輕響,在房間中顯得格外清晰。


    隻見那白色耳墜上雕刻的玉龍顯得愈發真實,龍眸之中金芒顯現,璀璨奪目。


    緊接著,玉龍竟從玉墜上掙脫飛離,令朱重八都有幾分難以置信,連忙站起身朝玉龍走去。


    李霄遊動著不太適應的身軀,看著麵前神色驚喜的二人,淡然笑道:“今日你們師兄妹都這麽窩在這房間裏作甚?不去揚州城裏尋樂了?”


    “師父,你、你這是虛像還是真身?莫非師父......”看著栩栩如生的玉龍,朱重八臉上的喜色難以掩飾。


    難道將那尊大鼎拔去後,師父擺脫開鎮壓了?


    而小妙則莞爾一笑,一眼就瞧出了自家師兄的心思,打趣道:“師兄,這不過是師父借我玉墜化作的一具法身,不必如此驚詫。”


    “法身啊......”朱重八聞言微怔,旋即猛然想起一件事,目光在師父師妹間遊動,“師父,你這幾日都去做什麽了?為何我用龍玨符喚你都無反應 ?”


    李霄不知朱重八此問何意,淡然迴道:“為師這幾日入夢閉關,怎麽?難道你有什麽要緊之事?”


    話音入耳,朱重八頓時迴想起前幾日的齷齪想法,臉上布滿羞愧之情。


    “不是......徒兒不過是擔憂師父罷了。”


    “師兄你莫不是以為師父掙脫束縛,去逍遙快活了?”小妙那靈動雙眸滿含笑意,卻沒有猜到自己師兄的想法。


    李霄沒有過多在意二人的話語,柔和地注視著兩弟子,“重八,師父有一要事,需你親自去趟大都。”


    朱重八聞言不禁一愣,臉上流露出疑惑和抵觸的神色。


    他抬起頭看向玉龍,帶著幾分無奈地說道:“師父,有小妙與華家眾人在你身側,那大都之中的元帝小兒也對您崇敬至極,沒什麽需要徒兒出馬的地方吧?”


    “元帝如此,但不代表大都內其他人也如此。”李霄淡然一笑,旋即龍指輕點,劃出一道靈光,猛然湧向朱重八額頭。


    刹那間,朱重八隻覺腦中一陣清涼,緊接著一幅清晰無比的地圖便在腦海中徐徐浮現。


    朱重八呆愣在原地,將心中這幅地圖看了幾遍,心中不禁生出驚愕。


    這張地圖詳盡得超乎想象,不但將中原各地的山川河流、城池關隘一一標注,就連那西域藏地,以及海外的高麗東瀛都有詳細記載。


    而在這張宏偉地圖上,還有九個極為醒目的龍首,看下上去是師父特意為自己指出的。


    “師父,這張地圖與大都有何關係?”朱重八看著一個標明在大都的龍首,心中已經清楚,此行自己非去不可了。


    話音落地,玉龍龍首上浮現出一副嚴肅之色,令朱重八不由得有幾分緊張。


    “這大都之中有一樣東西,除了為師,就隻有你能取,也隻能你去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與帝王:化作真龍降臨曆史之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逍遙九霄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逍遙九霄丶並收藏龍與帝王:化作真龍降臨曆史之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