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除夕夜雨
龍與帝王:化作真龍降臨曆史之中 作者:逍遙九霄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霄嘴角上揚,泛起一抹微笑,沒有陷入華夫人那般憂愁中。
祂金眸深邃,心中思緒萬千。
王啟明這一番話,讓祂突然發現另外一種讓自己名傳天下的方法。
既然有書有舞有祭祀,又何嚐不可有記載自己的戲劇與歌曲?
李霄朝跪地俯首的王啟明看去,而後雲霧輕搖將他扶起,語調中滿是笑意。
“你就算有這等想法,也絕對沒這膽子。你說實話,這雜劇散曲,是誰出的主意?”
王啟明剛起身,聽到這話身軀卻猛地一僵,隨即臉上浮現苦笑,心中暗歎:果然,在真君麵前,沒有什麽能夠隱瞞得住。
哪怕他從未往這方麵思量,真君也能洞察真相,察覺到這事端出自他人之手。
“真君法眼通天,此事確實不是我所想出來的。”
王啟明起身後擦了一把汗,仍舊低首弓腰,“此事其實是江南沈家牽頭,他們花下重金與我協商,在集慶路乃至揚州等地,隻有他們沈家能賣這書。”
沈家二字一出,華夫人明豔臉龐頓顯幾分陰沉,美眸中刺出冷意:“沈家?這事還能把沈家牽扯進來?你們到底隱瞞了我們多少?這一本書後麵還有多少人?”
“沒了,真沒了,我王啟明要是再有隱瞞,天打雷劈!”王啟明慌張地朝華夫人欠身道歉,目光躲閃,不敢與那冷冽目光對視 。
“這書流傳至江南一帶後,全然被沈家所壟斷,此書改編而成的戲曲雜劇,也都由是沈家全力操辦,請了不少煙花巷柳之地的名妓藝女出演。”
蘭靜璿聞言後心中警鈴驟響,愈發覺得古怪非常,從那則謠言開始,她便隱約覺著這書哪裏怪怪的。
當王啟明說出煙花巷柳後,她終於察覺出不對勁之處。
“這書叫什麽名字?”看著這兩位罪魁禍首,蘭靜璿突然問道。
清淡話音在道宮中響起,華夫人聽到這問題後一愣,旋即轉頭盯著自己弟弟,這說了半晌,自己居然還不知曉這本書之名。
王啟明這迴緘口不言,而是將目光轉向一旁的華雲逸。
一向沉穩的華家家主聽到這話後身軀緊繃,麵露尷尬之色,喉嚨中發出兩聲輕咳。
“金鱗梅。”
華雲逸說出這名字時,似乎對這本書頗感羞赧。
這三個字一出口,華夫人與蘭靜璿隻是美眉微蹙,麵上卻沒有過多反應。
然而盤踞在中央的真龍卻陡然爆發出數聲大笑,笑聲如滾滾驚雷,震得整座道宮都劇烈晃動起來,堅固無比的屋簷房梁都因此簌簌落下石灰。
李霄的笑聲持續了數十息之久,讓道宮內的眾人皆驚詫萬分,滿心困惑,不知這書名究竟有何驚喜之所在。
“沒有想到啊,我居然還有一天能成為這種小說裏的主角。”
李霄收斂心神後說出了一句眾人摸不清頭腦的話。
隨後,李霄將目光投向王啟明,淡淡一笑:“你這一來一迴,想必收了不少錢財,但你王家向來以漕運為本,這書販之事不過是閑雜附業,那你為何要行此事?就不懼我責罰你王家?”
王啟明摸了摸脖頸,嘴角微微抽搐:“真君是天上真龍卻有菩薩心腸,定然不會像趙財神一般小氣刻板,來為難我一介凡人。”
華雲逸一眼就看出這小子在耍心眼,連忙嗬道:“莫要在這拍馬屁,你老實點,快說實話。”
王啟明臉上擠出一絲笑容來緩解尷尬,“真君,你不說我後代子孫過的苦嗎?那我這當祖宗的,不得多攢點老底,讓我的兒孫後輩過得舒服一些嗎?”
話音剛落,眾人皆是一愣,就連華雲逸亦未曾料到,王啟明這般一番謀劃,居然是在為子孫後輩思量。
華雲逸打量著自己這發小,似乎在確認他是不是本人:“你現在連婚事都未辦,就惦念著百年之後的事?待到那時,恐怕你墳前草都三丈高了。”
王啟明指著自己的眼睛,嘿嘿一笑,說道:“我有幸得此異瞳,且能入真君法眼,我有這等鴻福加身,要是都博不出幾分殷實家底,那豈不是太過無能了?”
“倘若王家在我死後失去真君眷顧 ,家底又被子孫敗光,沒有等到真君所言之人,那我王家豈不是虧大發了?”
此話一出,三人皆麵露驚愕之色,此話猶如一捧冰冷清水猛然潑在三人心頭,瞬間激起無數漣漪與思緒。
對啊,眾人皆是因為真君才能享有今日安康,真君對他們而言,那是任何事物都無法比擬的重要存在。
可他們對真君而言,卻無足輕重。
真君庇護著天下芸芸眾生,憐愛珍視著每一個人,那也意味著祂不會獨獨偏愛某一個人,或許在祂眼中,眾生皆是平等無異的。
若是百年之後子孫無能,那又應當如何?
想到此處之時,三人分別萌生出各不相同的念頭,隨即就開始構築自己心中的計劃,將自己與真君。
但李霄卻沒有在意這些,龍首之上的笑意不減:“也罷,念你是初犯,此事我不記你的過,但不可再有下次,若是下次,我便讓你去巢湖裏遊幾圈。”
王啟明聞言後頓時喜上眉梢,趕忙抱拳行禮,隨即半跪在地:“多謝真君開恩,啟明定當謹記真君教誨,今後必定不會再犯。”
隨後李霄轉眸看向陷入沉思的三人,頓時發覺少了些什麽,閃過一絲疑惑。
“夫人,小妙今日去哪了?我在廬州城中都沒有見過她。”
“夫人,你沒有忘記今天是什麽日子吧?”
......
天色愈發昏暗,冬日裏的太陽如同即將熄滅的石炭,此時僅僅留下一縷餘暉在眾生眼中。
仰望著昏黃天穹,廬州城中的百姓眼中卻光芒明亮,城內外二十萬百姓,盡皆等候著除夕夜的到來。
“真君讓你今晚把這些煙花點燃?元廷不早就把這玩意收繳完了嗎?你從哪搞來的這東西?”
此時廬州城城西的一處角落中,張正乾與張正常也在為這前所未有的除夕夜忙碌。
張正乾嘴中吐出白霧,雙眼瞪大,看著張正常從驢車上搬下來一箱箱紙盒。
“這些是真君教我煉製的,獨屬於真君的煙花。”
待張正常將那些“煙花”小心翼翼地搬下來後,開懷一笑。
“真君說,這煙花可以飛的更高,更遠,甚至可以讓全城人都看到,而且比‘鐵樹銀花’都好看!”
“更高更遠?有多高?”張正乾聞言,臉上浮現有幾分好奇。
自從元廷滅宋之後,煙花火藥便是元廷嚴令禁止的禁物,莫說南方諸省,便是在北方一帶都極為罕見。
蒙古人把火炮改進後,以此改變了自古以來的戰爭形式,更是一路打穿到西域諸國,自然清楚這火藥的利害,所以對火藥乃至其材料都是嚴加看管。
張正常那略顯稚嫩的臉龐上滿是期待之色:“我還沒有點過,但真君都說高,那就一定很高!”
張正乾聞言後臉色驟變,隨後連忙將張正常從煙花旁邊拉開:“等一下,你煉製出來後你自己都沒有點過,你就不怕這玩意在城中爆炸?”
“真君說這煙花行,那就一定行。”張正常將一盒煙花遞到張正乾身前,讓張正乾連連後退。
自己這師弟如今三句話不離真君,他在山上拜祖師爺與三清時都沒有這麽虔誠。
“師兄,我還沒見過煙花。”
張正常看著頗為害怕的張正乾,小聲說道。
“煙花這東西,我隻在你們口中聽說過,我還從未真的見過,既然真君傳授給我這煙花,那我無論如何都要試一下。”
張正乾猛地一怔,目光落在自己師弟那滿是失落的麵龐上,這才恍然想起,自己都有十幾個春秋未曾見過煙花了。
據師父所言,在南宋時,每逢大喜之日,都會有煙花轟然炸響,璀璨光芒瞬間照亮整個夜空。
然而如今,自己的師弟卻從未有機會目睹這絢爛之景。
張正乾看著驢車上那幾十盒煙花,隨後又望向街坊中來往的百姓,旋即臉露幾分欣慰,一把抓過張正常手中的煙花。
滴答!
但就在這一瞬,有幾滴水珠毫無征兆地落在了張正乾手上。
兄弟二人趕忙抬頭望去,隻見那昏暗天穹中,無數水珠簌簌而下,紛紛落在紙盒上,化作一道道蜿蜒水痕。
“下雨了……”
祂金眸深邃,心中思緒萬千。
王啟明這一番話,讓祂突然發現另外一種讓自己名傳天下的方法。
既然有書有舞有祭祀,又何嚐不可有記載自己的戲劇與歌曲?
李霄朝跪地俯首的王啟明看去,而後雲霧輕搖將他扶起,語調中滿是笑意。
“你就算有這等想法,也絕對沒這膽子。你說實話,這雜劇散曲,是誰出的主意?”
王啟明剛起身,聽到這話身軀卻猛地一僵,隨即臉上浮現苦笑,心中暗歎:果然,在真君麵前,沒有什麽能夠隱瞞得住。
哪怕他從未往這方麵思量,真君也能洞察真相,察覺到這事端出自他人之手。
“真君法眼通天,此事確實不是我所想出來的。”
王啟明起身後擦了一把汗,仍舊低首弓腰,“此事其實是江南沈家牽頭,他們花下重金與我協商,在集慶路乃至揚州等地,隻有他們沈家能賣這書。”
沈家二字一出,華夫人明豔臉龐頓顯幾分陰沉,美眸中刺出冷意:“沈家?這事還能把沈家牽扯進來?你們到底隱瞞了我們多少?這一本書後麵還有多少人?”
“沒了,真沒了,我王啟明要是再有隱瞞,天打雷劈!”王啟明慌張地朝華夫人欠身道歉,目光躲閃,不敢與那冷冽目光對視 。
“這書流傳至江南一帶後,全然被沈家所壟斷,此書改編而成的戲曲雜劇,也都由是沈家全力操辦,請了不少煙花巷柳之地的名妓藝女出演。”
蘭靜璿聞言後心中警鈴驟響,愈發覺得古怪非常,從那則謠言開始,她便隱約覺著這書哪裏怪怪的。
當王啟明說出煙花巷柳後,她終於察覺出不對勁之處。
“這書叫什麽名字?”看著這兩位罪魁禍首,蘭靜璿突然問道。
清淡話音在道宮中響起,華夫人聽到這問題後一愣,旋即轉頭盯著自己弟弟,這說了半晌,自己居然還不知曉這本書之名。
王啟明這迴緘口不言,而是將目光轉向一旁的華雲逸。
一向沉穩的華家家主聽到這話後身軀緊繃,麵露尷尬之色,喉嚨中發出兩聲輕咳。
“金鱗梅。”
華雲逸說出這名字時,似乎對這本書頗感羞赧。
這三個字一出口,華夫人與蘭靜璿隻是美眉微蹙,麵上卻沒有過多反應。
然而盤踞在中央的真龍卻陡然爆發出數聲大笑,笑聲如滾滾驚雷,震得整座道宮都劇烈晃動起來,堅固無比的屋簷房梁都因此簌簌落下石灰。
李霄的笑聲持續了數十息之久,讓道宮內的眾人皆驚詫萬分,滿心困惑,不知這書名究竟有何驚喜之所在。
“沒有想到啊,我居然還有一天能成為這種小說裏的主角。”
李霄收斂心神後說出了一句眾人摸不清頭腦的話。
隨後,李霄將目光投向王啟明,淡淡一笑:“你這一來一迴,想必收了不少錢財,但你王家向來以漕運為本,這書販之事不過是閑雜附業,那你為何要行此事?就不懼我責罰你王家?”
王啟明摸了摸脖頸,嘴角微微抽搐:“真君是天上真龍卻有菩薩心腸,定然不會像趙財神一般小氣刻板,來為難我一介凡人。”
華雲逸一眼就看出這小子在耍心眼,連忙嗬道:“莫要在這拍馬屁,你老實點,快說實話。”
王啟明臉上擠出一絲笑容來緩解尷尬,“真君,你不說我後代子孫過的苦嗎?那我這當祖宗的,不得多攢點老底,讓我的兒孫後輩過得舒服一些嗎?”
話音剛落,眾人皆是一愣,就連華雲逸亦未曾料到,王啟明這般一番謀劃,居然是在為子孫後輩思量。
華雲逸打量著自己這發小,似乎在確認他是不是本人:“你現在連婚事都未辦,就惦念著百年之後的事?待到那時,恐怕你墳前草都三丈高了。”
王啟明指著自己的眼睛,嘿嘿一笑,說道:“我有幸得此異瞳,且能入真君法眼,我有這等鴻福加身,要是都博不出幾分殷實家底,那豈不是太過無能了?”
“倘若王家在我死後失去真君眷顧 ,家底又被子孫敗光,沒有等到真君所言之人,那我王家豈不是虧大發了?”
此話一出,三人皆麵露驚愕之色,此話猶如一捧冰冷清水猛然潑在三人心頭,瞬間激起無數漣漪與思緒。
對啊,眾人皆是因為真君才能享有今日安康,真君對他們而言,那是任何事物都無法比擬的重要存在。
可他們對真君而言,卻無足輕重。
真君庇護著天下芸芸眾生,憐愛珍視著每一個人,那也意味著祂不會獨獨偏愛某一個人,或許在祂眼中,眾生皆是平等無異的。
若是百年之後子孫無能,那又應當如何?
想到此處之時,三人分別萌生出各不相同的念頭,隨即就開始構築自己心中的計劃,將自己與真君。
但李霄卻沒有在意這些,龍首之上的笑意不減:“也罷,念你是初犯,此事我不記你的過,但不可再有下次,若是下次,我便讓你去巢湖裏遊幾圈。”
王啟明聞言後頓時喜上眉梢,趕忙抱拳行禮,隨即半跪在地:“多謝真君開恩,啟明定當謹記真君教誨,今後必定不會再犯。”
隨後李霄轉眸看向陷入沉思的三人,頓時發覺少了些什麽,閃過一絲疑惑。
“夫人,小妙今日去哪了?我在廬州城中都沒有見過她。”
“夫人,你沒有忘記今天是什麽日子吧?”
......
天色愈發昏暗,冬日裏的太陽如同即將熄滅的石炭,此時僅僅留下一縷餘暉在眾生眼中。
仰望著昏黃天穹,廬州城中的百姓眼中卻光芒明亮,城內外二十萬百姓,盡皆等候著除夕夜的到來。
“真君讓你今晚把這些煙花點燃?元廷不早就把這玩意收繳完了嗎?你從哪搞來的這東西?”
此時廬州城城西的一處角落中,張正乾與張正常也在為這前所未有的除夕夜忙碌。
張正乾嘴中吐出白霧,雙眼瞪大,看著張正常從驢車上搬下來一箱箱紙盒。
“這些是真君教我煉製的,獨屬於真君的煙花。”
待張正常將那些“煙花”小心翼翼地搬下來後,開懷一笑。
“真君說,這煙花可以飛的更高,更遠,甚至可以讓全城人都看到,而且比‘鐵樹銀花’都好看!”
“更高更遠?有多高?”張正乾聞言,臉上浮現有幾分好奇。
自從元廷滅宋之後,煙花火藥便是元廷嚴令禁止的禁物,莫說南方諸省,便是在北方一帶都極為罕見。
蒙古人把火炮改進後,以此改變了自古以來的戰爭形式,更是一路打穿到西域諸國,自然清楚這火藥的利害,所以對火藥乃至其材料都是嚴加看管。
張正常那略顯稚嫩的臉龐上滿是期待之色:“我還沒有點過,但真君都說高,那就一定很高!”
張正乾聞言後臉色驟變,隨後連忙將張正常從煙花旁邊拉開:“等一下,你煉製出來後你自己都沒有點過,你就不怕這玩意在城中爆炸?”
“真君說這煙花行,那就一定行。”張正常將一盒煙花遞到張正乾身前,讓張正乾連連後退。
自己這師弟如今三句話不離真君,他在山上拜祖師爺與三清時都沒有這麽虔誠。
“師兄,我還沒見過煙花。”
張正常看著頗為害怕的張正乾,小聲說道。
“煙花這東西,我隻在你們口中聽說過,我還從未真的見過,既然真君傳授給我這煙花,那我無論如何都要試一下。”
張正乾猛地一怔,目光落在自己師弟那滿是失落的麵龐上,這才恍然想起,自己都有十幾個春秋未曾見過煙花了。
據師父所言,在南宋時,每逢大喜之日,都會有煙花轟然炸響,璀璨光芒瞬間照亮整個夜空。
然而如今,自己的師弟卻從未有機會目睹這絢爛之景。
張正乾看著驢車上那幾十盒煙花,隨後又望向街坊中來往的百姓,旋即臉露幾分欣慰,一把抓過張正常手中的煙花。
滴答!
但就在這一瞬,有幾滴水珠毫無征兆地落在了張正乾手上。
兄弟二人趕忙抬頭望去,隻見那昏暗天穹中,無數水珠簌簌而下,紛紛落在紙盒上,化作一道道蜿蜒水痕。
“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