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磚頭
逍遙四合院,我有一座農場 作者:妖言惑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過飯,孟凡在屋子裏看著趙雪在那教育孩子。
磚頭已經長大了,非常的淘氣。
正是淘氣的年紀,在趕上現在學校混亂的秩序,導致沒有人對這群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磚頭他們這群混小子,雖然沒有跟著那群年紀更大的初中生高中生去搞破壞,但是也是經常性的一群人出去瘋跑,下河抓魚,上樹掏鳥窩。
這些事情都沒有少幹。
說也不聽,打吧,孟凡還下不去手。倒是趙雪,倒是能夠狠下心,給磚頭來上幾下狠得。導致現在磚頭從不敢在趙雪麵前胡來。
不過嘛,趙雪也不能一直跟在磚頭身邊,所以在外麵,磚頭還是那個樣子,隻有迴到家,才會老實下來。
今天,磚頭又跟著別人上樹去了,嗯,跟著還是帶著,這個不好說。
迴到家磚頭才發現,衣服被磨破了。磚頭趕緊趁著趙雪還沒有迴來,換了一件衣服。
“我說啊,你不用換,這頓打你是躲不過去的,還不如等你媽迴來說幾句好話,沒準她還能少打你幾下。”
孟凡看著磚頭在那裏換衣服,不由得感覺有些好笑,便在邊上說道。
“怎麽可能?爸,你就當沒看見就行了。”
磚頭一邊換衣服,一邊說道。
“你要是沒看見,你會記著我白天穿的什麽衣服嗎?”
磚頭又問道。
“我是沒急著,不過你媽,肯定會記著。”
孟凡認真地說道。
“不可能,今天我起床的時候,我媽已經上班兒去了,她怎麽可能知道我今天穿的那件衣服呢?”
磚頭信誓旦旦地說道。
然後,情況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趙雪一迴來,就發現磚頭換衣服了,一邊拿著雞毛撣子,一邊問磚頭今天又幹什麽了?
“我……我就是衣服破了,所以換了一件……”
磚頭低著頭,聲音越來越小。
“破了?怎麽破的?我看是又上樹了吧!”
趙雪瞪著磚頭,
“你說,又上樹幹嘛去了!”
“抓鳥……”
磚頭的腦袋快低到地上去了。
“抓鳥?!你知不知道爬樹很危險!萬一摔下來怎麽辦!”
趙雪越說越生氣,雞毛撣子眼看就要落下來。
磚頭嚇得閉上眼睛,準備迎接這一頓揍。然而,預想中的疼痛並沒有到來。
“媽,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上樹了……”
他疑惑地睜開眼,隻見趙雪的眼眶紅了,淚水在眼裏打轉。
他不說話還好,本來已經停下的趙雪,一聽磚頭說以後再也不上樹的話,立刻就揮著雞毛撣子朝著磚頭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了幾下。
“媽?你這是幹嘛?”
趙雪的行為讓磚頭有些迷糊,不是不準備打了嗎?怎麽自己一認錯,就又打了?
“你還有臉說,本來我想著,再打你也不該改,管也管不了,我以後也就不管你了,我跟你爸在練一個小號兒就是了。結果你又來這麽一句,你迴迴都這麽說,每次都不改。
我一聽加你說這句話,就氣不打一處來,不打你幾下我實在是憋得慌。”
趙雪打完了,心裏舒暢了,還特意給磚頭解釋一下。
“啊?!”
磚頭有些後悔,在知道自己就不說話了。
“那個,媽,我想問一下,你怎麽知道我換衣服了?”
磚頭有些不解,自己的媽媽的確是在自己起床之前就上班走了的?怎麽看出來自己換了衣服的?
“你好有臉說呢?你就說說,一個你,一個你爸,哪有主動換衣服的時候?那次不都是我硬催著你們換的?你現在穿的這件衣服,還是上次我洗的那件,這剛幾天啊,你就自己換上了?我看不出來才怪。”
趙雪沒有好氣地說道。
趙雪這話倒是讓孟凡有些不好意思,不過也就是那麽短短的一瞬,無所謂了。兩世為人,孟凡一直都這樣,前世如此,這一世亦是如此。
“好了,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先吃飯吧。”
“你們先吃吧,我把這件衣服給縫上。”
飯後,看著時間差不多了,孟凡拿著小板凳,來到了院子,等待著街道辦的人的到來。
……
“人都齊了吧?”
張幹事,沒錯,還是那個張幹事,這麽多年了還在這個位置,看來是沒什麽背景的。
“都齊了。”
一大爺易中海迴答道。
“既然人都到了,下麵咱們開會,今天啊,開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傳達上級的指示精神。
前一陣子,領袖下達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為了貫徹落實上麵的指示精神,經上級研究決定。從現在起,所有適齡的,沒有工作的知識青年,都要下鄉參加勞動,幫助農民生產,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話音剛落,人群中就傳來一個聲音。
“張幹事?女孩兒也要去嗎?”
“當然,符合條件的,都要參加上山下鄉活動,不論男女。前些年,那些自願去上山下鄉的,不也是有男有女嗎?
那些人的事跡,早就傳遍了全國各地,帶動無數人前赴後繼,為我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你們可能不清楚,第一批上山下鄉的六十人組成的青年誌願墾荒隊,在黑龍江省蘿北縣開墾出1200畝荒地,第二年就生產了13.5萬公斤糧食、30萬公斤蔬菜,還蓋起了宿舍和食堂!!!”
“六十名知識青年,1200畝地,十幾萬斤的糧食,30萬斤的蔬菜,真是厲害啊。”
一大爺也不禁被這些數據給震撼住了。
“真給咱們京城爺們兒長臉。”
何雨柱聽了這些數據,也是被感染到了。
“是啊是啊,這上山下鄉,也不是一件兒壞事兒啊。”
下麵有些人的思想已經開始轉變了。
不過嘛,他們卻沒有想到,那批人,是主動去的,是懷著崇高的理想去的,跟現在那些被逼著去得可不一樣。
準確的來說,在68年強製下鄉之前,參加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除了少部分在城裏呆不下去的,剩下的都是誌存高遠,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先驅者。
磚頭已經長大了,非常的淘氣。
正是淘氣的年紀,在趕上現在學校混亂的秩序,導致沒有人對這群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磚頭他們這群混小子,雖然沒有跟著那群年紀更大的初中生高中生去搞破壞,但是也是經常性的一群人出去瘋跑,下河抓魚,上樹掏鳥窩。
這些事情都沒有少幹。
說也不聽,打吧,孟凡還下不去手。倒是趙雪,倒是能夠狠下心,給磚頭來上幾下狠得。導致現在磚頭從不敢在趙雪麵前胡來。
不過嘛,趙雪也不能一直跟在磚頭身邊,所以在外麵,磚頭還是那個樣子,隻有迴到家,才會老實下來。
今天,磚頭又跟著別人上樹去了,嗯,跟著還是帶著,這個不好說。
迴到家磚頭才發現,衣服被磨破了。磚頭趕緊趁著趙雪還沒有迴來,換了一件衣服。
“我說啊,你不用換,這頓打你是躲不過去的,還不如等你媽迴來說幾句好話,沒準她還能少打你幾下。”
孟凡看著磚頭在那裏換衣服,不由得感覺有些好笑,便在邊上說道。
“怎麽可能?爸,你就當沒看見就行了。”
磚頭一邊換衣服,一邊說道。
“你要是沒看見,你會記著我白天穿的什麽衣服嗎?”
磚頭又問道。
“我是沒急著,不過你媽,肯定會記著。”
孟凡認真地說道。
“不可能,今天我起床的時候,我媽已經上班兒去了,她怎麽可能知道我今天穿的那件衣服呢?”
磚頭信誓旦旦地說道。
然後,情況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趙雪一迴來,就發現磚頭換衣服了,一邊拿著雞毛撣子,一邊問磚頭今天又幹什麽了?
“我……我就是衣服破了,所以換了一件……”
磚頭低著頭,聲音越來越小。
“破了?怎麽破的?我看是又上樹了吧!”
趙雪瞪著磚頭,
“你說,又上樹幹嘛去了!”
“抓鳥……”
磚頭的腦袋快低到地上去了。
“抓鳥?!你知不知道爬樹很危險!萬一摔下來怎麽辦!”
趙雪越說越生氣,雞毛撣子眼看就要落下來。
磚頭嚇得閉上眼睛,準備迎接這一頓揍。然而,預想中的疼痛並沒有到來。
“媽,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上樹了……”
他疑惑地睜開眼,隻見趙雪的眼眶紅了,淚水在眼裏打轉。
他不說話還好,本來已經停下的趙雪,一聽磚頭說以後再也不上樹的話,立刻就揮著雞毛撣子朝著磚頭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了幾下。
“媽?你這是幹嘛?”
趙雪的行為讓磚頭有些迷糊,不是不準備打了嗎?怎麽自己一認錯,就又打了?
“你還有臉說,本來我想著,再打你也不該改,管也管不了,我以後也就不管你了,我跟你爸在練一個小號兒就是了。結果你又來這麽一句,你迴迴都這麽說,每次都不改。
我一聽加你說這句話,就氣不打一處來,不打你幾下我實在是憋得慌。”
趙雪打完了,心裏舒暢了,還特意給磚頭解釋一下。
“啊?!”
磚頭有些後悔,在知道自己就不說話了。
“那個,媽,我想問一下,你怎麽知道我換衣服了?”
磚頭有些不解,自己的媽媽的確是在自己起床之前就上班走了的?怎麽看出來自己換了衣服的?
“你好有臉說呢?你就說說,一個你,一個你爸,哪有主動換衣服的時候?那次不都是我硬催著你們換的?你現在穿的這件衣服,還是上次我洗的那件,這剛幾天啊,你就自己換上了?我看不出來才怪。”
趙雪沒有好氣地說道。
趙雪這話倒是讓孟凡有些不好意思,不過也就是那麽短短的一瞬,無所謂了。兩世為人,孟凡一直都這樣,前世如此,這一世亦是如此。
“好了,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先吃飯吧。”
“你們先吃吧,我把這件衣服給縫上。”
飯後,看著時間差不多了,孟凡拿著小板凳,來到了院子,等待著街道辦的人的到來。
……
“人都齊了吧?”
張幹事,沒錯,還是那個張幹事,這麽多年了還在這個位置,看來是沒什麽背景的。
“都齊了。”
一大爺易中海迴答道。
“既然人都到了,下麵咱們開會,今天啊,開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傳達上級的指示精神。
前一陣子,領袖下達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為了貫徹落實上麵的指示精神,經上級研究決定。從現在起,所有適齡的,沒有工作的知識青年,都要下鄉參加勞動,幫助農民生產,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話音剛落,人群中就傳來一個聲音。
“張幹事?女孩兒也要去嗎?”
“當然,符合條件的,都要參加上山下鄉活動,不論男女。前些年,那些自願去上山下鄉的,不也是有男有女嗎?
那些人的事跡,早就傳遍了全國各地,帶動無數人前赴後繼,為我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你們可能不清楚,第一批上山下鄉的六十人組成的青年誌願墾荒隊,在黑龍江省蘿北縣開墾出1200畝荒地,第二年就生產了13.5萬公斤糧食、30萬公斤蔬菜,還蓋起了宿舍和食堂!!!”
“六十名知識青年,1200畝地,十幾萬斤的糧食,30萬斤的蔬菜,真是厲害啊。”
一大爺也不禁被這些數據給震撼住了。
“真給咱們京城爺們兒長臉。”
何雨柱聽了這些數據,也是被感染到了。
“是啊是啊,這上山下鄉,也不是一件兒壞事兒啊。”
下麵有些人的思想已經開始轉變了。
不過嘛,他們卻沒有想到,那批人,是主動去的,是懷著崇高的理想去的,跟現在那些被逼著去得可不一樣。
準確的來說,在68年強製下鄉之前,參加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除了少部分在城裏呆不下去的,剩下的都是誌存高遠,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