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鈞並不糾結,隻起了身跟著沈安林一路走進去,沈安林不太熟她,因此也隻一路沉默著,帶他到了沈皇後從前住過的清歡院裏。
元鈞一路熟門熟路走入沈皇後院子的廂房抱廈間,沈皇後未出嫁前在這裏日常看書寫字,他在房間裏走了走,自己母後進宮前住過的房間,他和長姐時不時會來看看,其實對桌子上的種種陳設都瞭然於心。幾上的桌子上尚且還擺著雪浪紙,牆上掛著母親親手繪的畫。
外間一麵牆前設著供桌,上麵供著一副小像,兩側分別是自己和長姐在母親去世後過來,在這裏題過的悼亡詞。
自己當時還年紀小,還是弋陽公主教著自己題的悼母詩,很是生澀,字也寫的力道不足,隻有短短《詩》上的幾句「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他沉默著看了一會兒,轉頭吩咐沈安林:「倒些水來。」
沈安林被這熟悉的口吻命令著,下意識上前倒茶,但這裏久無人居住,他隻能出去找人接了一杯茶水進來,元鈞卻從隨身香囊中取出一粒香珠化入水中,水漸漸成了紅色。
沈安林愣了下,元鈞提筆蘸了那紅色的墨水在自己從前題的詩句的後麵寫了幾行字。
沈安林一下子阻攔不及,看他筆墨淋漓龍飛鳳舞寫了四句絕句,心裏微微有些生氣:「這是太子從前的手書,四少哪怕是公主派來,這樣也不妥吧?」
元鈞轉頭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將筆放入他手裏的茶杯內:「處理掉,洗幹淨。」
沈安林無可奈何,抬眼去仔細看那詩句,卻忽然悚然,這字跡……怎的和太子的一模一樣?
而那兩行詩,風吹過來一會兒便幹了,幹的地方慢慢字跡變淡消失。
還在震驚中的沈安林滿臉木然:「這是什麽東西?」
元鈞道:「鄭探花給的一種海魚肚子裏的酸汁水製成的墨水,火一烤字跡就會出現了。」
他簡單吩咐沈安林:「每年忌日這下麵供台都會點香和蠟燭,記得繼續用婆羅龍腦香。」
沈安林怔了怔:「這是以前娘娘用剩下的,不多了。」
元鈞道:「以後再賞你。」
沈安林:「……」
龍腦香自唐時就由婆羅國進貢,僅在宮裏使用,一兩千金,十分珍貴。其狀如雲母,色如冰雪,香味極清,絲絲縷縷,用來熏衣,經年不散。前朝貴妃用一點點龍腦末調水抹在扇子上,扇風之時便清香徐來,仿佛神仙中人。
隻是後來婆羅國覆滅,那龍腦樹林毀於戰亂火中,這婆羅龍腦香便就此滅絕,剩下的越發昂貴,便是弋陽公主也覺得奢侈,並不捨得用這些香。更不用說一般的侍婢,但沈安林聽這少女順口說以後賞他,不知為何竟然覺也覺得十分應當。
沈安林看了眼那漸漸消失的字跡,又看了下麵正對著的兒臂粗的蠟燭,心裏稍微明白了,到娘娘忌日那日,必是通宵達旦的點蠟燭,到時候這肖似太子筆跡的詩句就會顯示出來。
雖然不知道這是打算如何用,但逃不離剛才和祖父說的那些話。
沈安林悶聲應了,元鈞交代他道:「去把筆給處理了,就迴去吧,我自己迴花廳。」
沈安林看他剛才確實十分熟悉,便也應了,拿了那支筆和茶杯出去,元鈞有些留戀看了看母親架上的手書,沒有久留,退了出來,走出院子,穿過花園往花廳走去。
冬日裏花園蕭條,元鈞無心賞景,心裏反覆謀劃著名下一步細節。
迎麵卻忽然遇到了一個貴女,她挽著望仙髻,披著大紅羽氅,衣飾華貴,身後帶著兩個侍女,元鈞認得那是沈侯的嫡女,自己的表妹沈丹珠,便微微側身表示避讓。
沒想到沈丹珠卻站住了,上下打量了他一下,問道:「你就是公主身邊打發來傳話的容女官?」
元鈞微蹙眉,顯然有些不悅,卻不知是沈侯還是沈安林,竟將這事隨口說給內奼女眷,還當交代沈侯一聲事當以密才好。
沈丹珠卻問他道:「容女官千裏迢迢從北疆迴來,不知道公主表姐如今可安好?」
元鈞壓下心中不耐,微微作揖道:「容四見過沈小姐,公主與郡主母女平安,一切安好。有勞沈小姐惦念,在下還有差使在身,失陪了。」
沈丹珠有些愕然,她身後的綠衣丫鬟笑道:「這位姐姐,我們小姐與公主乃是表姐妹,從前十分親厚,一直很是關心公主遠嫁的境況,如今好容易能和姐姐打聽些消息,還請姐姐行些方便,多說詳細些。」她說完甚至拿了個香囊要塞入元鈞手裏,這是看賞的意思。
元鈞詫道:「公主與沈小姐一貫並無什麽來往,談不上什麽親厚,多謝沈小姐賞,不必勞煩了。」
他一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是自幼禮節嚴謹,何時見過丫鬟下人上前拉手扯袖的做派,說話間匆忙往後一避微一拱手,便轉身往另一條路行去,倒是鬧了沈丹珠一個大紅臉,僵在當地,一時竟覺得難堪萬分。
第71章 訓誡
沈丹珠沒想到,她與那女官相遇的事到了晚上竟然還有後續。沈平野被元鈞交代要守密後,便也交代了沈安林。
沈安林訓練有素,倒也沒多想,送走了「容四少」,便去找了妹子說了那事:「今日公主身邊女官過來的事,不可對外人再透露,今日原本也是你問我為何換班,我隨口說一句罷了,哪知道你卻還去找她說話,倒叫我吃了父親一頓排揎,說這事極密,不可多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元鈞一路熟門熟路走入沈皇後院子的廂房抱廈間,沈皇後未出嫁前在這裏日常看書寫字,他在房間裏走了走,自己母後進宮前住過的房間,他和長姐時不時會來看看,其實對桌子上的種種陳設都瞭然於心。幾上的桌子上尚且還擺著雪浪紙,牆上掛著母親親手繪的畫。
外間一麵牆前設著供桌,上麵供著一副小像,兩側分別是自己和長姐在母親去世後過來,在這裏題過的悼亡詞。
自己當時還年紀小,還是弋陽公主教著自己題的悼母詩,很是生澀,字也寫的力道不足,隻有短短《詩》上的幾句「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他沉默著看了一會兒,轉頭吩咐沈安林:「倒些水來。」
沈安林被這熟悉的口吻命令著,下意識上前倒茶,但這裏久無人居住,他隻能出去找人接了一杯茶水進來,元鈞卻從隨身香囊中取出一粒香珠化入水中,水漸漸成了紅色。
沈安林愣了下,元鈞提筆蘸了那紅色的墨水在自己從前題的詩句的後麵寫了幾行字。
沈安林一下子阻攔不及,看他筆墨淋漓龍飛鳳舞寫了四句絕句,心裏微微有些生氣:「這是太子從前的手書,四少哪怕是公主派來,這樣也不妥吧?」
元鈞轉頭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將筆放入他手裏的茶杯內:「處理掉,洗幹淨。」
沈安林無可奈何,抬眼去仔細看那詩句,卻忽然悚然,這字跡……怎的和太子的一模一樣?
而那兩行詩,風吹過來一會兒便幹了,幹的地方慢慢字跡變淡消失。
還在震驚中的沈安林滿臉木然:「這是什麽東西?」
元鈞道:「鄭探花給的一種海魚肚子裏的酸汁水製成的墨水,火一烤字跡就會出現了。」
他簡單吩咐沈安林:「每年忌日這下麵供台都會點香和蠟燭,記得繼續用婆羅龍腦香。」
沈安林怔了怔:「這是以前娘娘用剩下的,不多了。」
元鈞道:「以後再賞你。」
沈安林:「……」
龍腦香自唐時就由婆羅國進貢,僅在宮裏使用,一兩千金,十分珍貴。其狀如雲母,色如冰雪,香味極清,絲絲縷縷,用來熏衣,經年不散。前朝貴妃用一點點龍腦末調水抹在扇子上,扇風之時便清香徐來,仿佛神仙中人。
隻是後來婆羅國覆滅,那龍腦樹林毀於戰亂火中,這婆羅龍腦香便就此滅絕,剩下的越發昂貴,便是弋陽公主也覺得奢侈,並不捨得用這些香。更不用說一般的侍婢,但沈安林聽這少女順口說以後賞他,不知為何竟然覺也覺得十分應當。
沈安林看了眼那漸漸消失的字跡,又看了下麵正對著的兒臂粗的蠟燭,心裏稍微明白了,到娘娘忌日那日,必是通宵達旦的點蠟燭,到時候這肖似太子筆跡的詩句就會顯示出來。
雖然不知道這是打算如何用,但逃不離剛才和祖父說的那些話。
沈安林悶聲應了,元鈞交代他道:「去把筆給處理了,就迴去吧,我自己迴花廳。」
沈安林看他剛才確實十分熟悉,便也應了,拿了那支筆和茶杯出去,元鈞有些留戀看了看母親架上的手書,沒有久留,退了出來,走出院子,穿過花園往花廳走去。
冬日裏花園蕭條,元鈞無心賞景,心裏反覆謀劃著名下一步細節。
迎麵卻忽然遇到了一個貴女,她挽著望仙髻,披著大紅羽氅,衣飾華貴,身後帶著兩個侍女,元鈞認得那是沈侯的嫡女,自己的表妹沈丹珠,便微微側身表示避讓。
沒想到沈丹珠卻站住了,上下打量了他一下,問道:「你就是公主身邊打發來傳話的容女官?」
元鈞微蹙眉,顯然有些不悅,卻不知是沈侯還是沈安林,竟將這事隨口說給內奼女眷,還當交代沈侯一聲事當以密才好。
沈丹珠卻問他道:「容女官千裏迢迢從北疆迴來,不知道公主表姐如今可安好?」
元鈞壓下心中不耐,微微作揖道:「容四見過沈小姐,公主與郡主母女平安,一切安好。有勞沈小姐惦念,在下還有差使在身,失陪了。」
沈丹珠有些愕然,她身後的綠衣丫鬟笑道:「這位姐姐,我們小姐與公主乃是表姐妹,從前十分親厚,一直很是關心公主遠嫁的境況,如今好容易能和姐姐打聽些消息,還請姐姐行些方便,多說詳細些。」她說完甚至拿了個香囊要塞入元鈞手裏,這是看賞的意思。
元鈞詫道:「公主與沈小姐一貫並無什麽來往,談不上什麽親厚,多謝沈小姐賞,不必勞煩了。」
他一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是自幼禮節嚴謹,何時見過丫鬟下人上前拉手扯袖的做派,說話間匆忙往後一避微一拱手,便轉身往另一條路行去,倒是鬧了沈丹珠一個大紅臉,僵在當地,一時竟覺得難堪萬分。
第71章 訓誡
沈丹珠沒想到,她與那女官相遇的事到了晚上竟然還有後續。沈平野被元鈞交代要守密後,便也交代了沈安林。
沈安林訓練有素,倒也沒多想,送走了「容四少」,便去找了妹子說了那事:「今日公主身邊女官過來的事,不可對外人再透露,今日原本也是你問我為何換班,我隨口說一句罷了,哪知道你卻還去找她說話,倒叫我吃了父親一頓排揎,說這事極密,不可多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