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璧這才正大光明地看著自己的三哥快步上前展袖行禮,心中激動,伸手命他不必行禮:「不必多禮……孤時間不多,還是不必太過拘禮了。孤聽說你對公主和孤有些誤會……這才出來見見卿。」
容墨看到太子夤夜冒雨而來,身姿頎長,長衣寬袖,氣度高華,待到揭下風帽,麵容俊美,風神如玉,再加上言語,心中不由暗自折服,但仍然惦記著自己妹妹:「殿下,吾妹容璧,自幼賣身入宮為家裏貼補,學生一家,盡皆愧疚多年,如今好容易得了妹妹的消息,卻又知道她處境兇險,言語難免有所怨懟,還請太子恕罪。」
「如今侯爺已細細和學生分剖明白,今日戰報侯爺也尋了來與我看,吾妹既有報國之誌,以巾幗之身馳騁沙場,學生亦為之驕傲。」
容璧心中柔軟,但也麵龐微赧,畢竟有報國之誌馳騁沙場的是太子,猶如鯤鵬一飛沖天,而自己不過仍然是那想要守著小院安度春秋的燕雀罷了,她避開這話題,溫聲問他:「卿從鄉裏過來,走了幾日?本次科考可有把握?」
容墨連忙一一答了,容璧又問:「雙親可還康健?如今可還在辛苦勞作?」
容墨心中納罕,太子冒險出宮,適才也說了時間不多,如何卻反倒與自己拉起家常來,但他看太子眸光親切,聲音溫和,似是真心關切,便又一一答了,容璧又問天氣、問收成、敘寒涼,連容墨從哪位先生讀的書,束脩多少,讀書的時間可足,瑣瑣碎碎,仿佛在拉家常一般,容墨一一都答了。
大概敘了一盞茶功夫,沈安林輕輕咳嗽了聲:「殿下,宮裏又要到換值的時間了。」
這是在提醒該走了。
容璧心中有些不舍,但仍然還是從袖中摸了一隻黑漆描金匣子出來遞給容墨:「這是孤自用的文房四寶,贈卿祝早日金榜題名。」容墨本來還想推卻,但聽說隻是文房四寶,但卻又是太子自用的,那可是能傳兒孫的!他眼睛微微一亮,接了過來道來了謝。
容璧起身將風帽戴好,害怕二哥心中還有掛念以至於考不好試,便又叮囑道:「令妹無礙,來日大事了了,便放令妹脫籍返家,卿隻管安心應考便是。」
容墨臉上一喜:「學生多謝殿下開恩!」
後麵的承恩侯和沈安林卻有些意外,但仍然恭送了太子離開。
風雨如磐,容墨恭送太子走後,呆立了一會兒,才忍不住道:「太子真神仙中人也!」他轉頭對承恩侯又施禮道:「多謝侯爺開解,太子殿下禮賢下士,晚生心服,來日有差遣之處,隻管吩咐。」
承恩侯作揖還禮,又命人親自將容墨送走。沈安林看他走了,這才有些困惑道:「殿下怎的冒這般奇險,辛苦來此,不和祖父多說些綢繆,反倒和容墨說這等家常瑣碎,賞的也不是什麽好東西,那文房四寶雖說是太子平日裏自用的,自然都是好的,但既然要拉攏人心,怎不厚賞?您都特意備下了那些金銀,隻待太子開口叫賞了。」
承恩侯轉頭看了看沈安林,長嘆道:「從前先皇後在家裏,你祖父就總說皇後若不是女子,當由她繼承家業,才能保沈家平安,我當初不服,如今看來,隻從兒女方麵,她確實勝我多矣。」
沈安林平日被父親教訓多了,倒也沒往心裏去:「怎敢和殿下比,隻看殿下日日被關在宮裏,如今還能親手下廚做菜,一絲不亂,我心裏是真佩服殿下的。」
承恩侯意味深長道:「被君父幽禁,他不慌亂不氣餒,確實心誌確實非同一般,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古今成大事者如勾踐韓信等人皆能忍非常人之能忍。然則最難得的還是,他被囚禁日久,今日難得出來,他竟未與我泄一怨憤之詞,麵上也絕無憤恨悲傷亦或是抑鬱之色,反倒是始終平靜如往日。與容墨閑談,隨手賞下自用之物,仿若並非身在囚籠,而從容自若如尋常。」
沈安林也道:「對,我適才還以為太子平日在宮裏不好訴苦,今日見到父親,就算沒有怨怒之語,好歹也交代一二今後我們如何做吧?對那容墨盡是拉家常,越發摸不著頭腦了。」
承恩侯坐了下去,慢慢摸著那桌布:「公主遠嫁,太子又被幽禁,豈有無怨憤之心,但太子尚未及冠,便能掩藏如此,不露痕跡,城府之深,便是令老夫也要悚然。」
沈安林道:「興許是有外人在,殿下不好多說?」
承恩侯深深看了他一眼:「你還沒看出來,太子待容墨,比待你我才像自己人?無論是容氏兄妹,還是那不知何時籠絡的能夠賭上身家為殿下挖密道的唐喜,都是他深深倚重的,我們今日,才像是外人。」
沈安林:「……」
承恩侯道:「你若是容墨,太子如今失勢,真的許諾以他們兄妹高位,賞以重金,你敢接嗎?」
沈安林愣了,承恩侯道:「他們不過是一介草民,會不會想貴人們賜下這重金,是要他們的命?」
沈安林張口結舌,承恩侯道:「那容墨一開始對你我戒備警惕如此,之後知道親妹涉險,便寧願以身相代,甚至想要去敲登聞鼓,他們會是為了錢將手足之命賣掉的人嗎?匹夫亦能血濺三尺,不可輕賤之。」
沈安林沉思道:「父親說的是,那容女官立下如此戰功,我還想太子怎不許以妃位,到時候容家也是一門貴戚,滿門光彩,太子倒說讓她脫籍還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容墨看到太子夤夜冒雨而來,身姿頎長,長衣寬袖,氣度高華,待到揭下風帽,麵容俊美,風神如玉,再加上言語,心中不由暗自折服,但仍然惦記著自己妹妹:「殿下,吾妹容璧,自幼賣身入宮為家裏貼補,學生一家,盡皆愧疚多年,如今好容易得了妹妹的消息,卻又知道她處境兇險,言語難免有所怨懟,還請太子恕罪。」
「如今侯爺已細細和學生分剖明白,今日戰報侯爺也尋了來與我看,吾妹既有報國之誌,以巾幗之身馳騁沙場,學生亦為之驕傲。」
容璧心中柔軟,但也麵龐微赧,畢竟有報國之誌馳騁沙場的是太子,猶如鯤鵬一飛沖天,而自己不過仍然是那想要守著小院安度春秋的燕雀罷了,她避開這話題,溫聲問他:「卿從鄉裏過來,走了幾日?本次科考可有把握?」
容墨連忙一一答了,容璧又問:「雙親可還康健?如今可還在辛苦勞作?」
容墨心中納罕,太子冒險出宮,適才也說了時間不多,如何卻反倒與自己拉起家常來,但他看太子眸光親切,聲音溫和,似是真心關切,便又一一答了,容璧又問天氣、問收成、敘寒涼,連容墨從哪位先生讀的書,束脩多少,讀書的時間可足,瑣瑣碎碎,仿佛在拉家常一般,容墨一一都答了。
大概敘了一盞茶功夫,沈安林輕輕咳嗽了聲:「殿下,宮裏又要到換值的時間了。」
這是在提醒該走了。
容璧心中有些不舍,但仍然還是從袖中摸了一隻黑漆描金匣子出來遞給容墨:「這是孤自用的文房四寶,贈卿祝早日金榜題名。」容墨本來還想推卻,但聽說隻是文房四寶,但卻又是太子自用的,那可是能傳兒孫的!他眼睛微微一亮,接了過來道來了謝。
容璧起身將風帽戴好,害怕二哥心中還有掛念以至於考不好試,便又叮囑道:「令妹無礙,來日大事了了,便放令妹脫籍返家,卿隻管安心應考便是。」
容墨臉上一喜:「學生多謝殿下開恩!」
後麵的承恩侯和沈安林卻有些意外,但仍然恭送了太子離開。
風雨如磐,容墨恭送太子走後,呆立了一會兒,才忍不住道:「太子真神仙中人也!」他轉頭對承恩侯又施禮道:「多謝侯爺開解,太子殿下禮賢下士,晚生心服,來日有差遣之處,隻管吩咐。」
承恩侯作揖還禮,又命人親自將容墨送走。沈安林看他走了,這才有些困惑道:「殿下怎的冒這般奇險,辛苦來此,不和祖父多說些綢繆,反倒和容墨說這等家常瑣碎,賞的也不是什麽好東西,那文房四寶雖說是太子平日裏自用的,自然都是好的,但既然要拉攏人心,怎不厚賞?您都特意備下了那些金銀,隻待太子開口叫賞了。」
承恩侯轉頭看了看沈安林,長嘆道:「從前先皇後在家裏,你祖父就總說皇後若不是女子,當由她繼承家業,才能保沈家平安,我當初不服,如今看來,隻從兒女方麵,她確實勝我多矣。」
沈安林平日被父親教訓多了,倒也沒往心裏去:「怎敢和殿下比,隻看殿下日日被關在宮裏,如今還能親手下廚做菜,一絲不亂,我心裏是真佩服殿下的。」
承恩侯意味深長道:「被君父幽禁,他不慌亂不氣餒,確實心誌確實非同一般,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古今成大事者如勾踐韓信等人皆能忍非常人之能忍。然則最難得的還是,他被囚禁日久,今日難得出來,他竟未與我泄一怨憤之詞,麵上也絕無憤恨悲傷亦或是抑鬱之色,反倒是始終平靜如往日。與容墨閑談,隨手賞下自用之物,仿若並非身在囚籠,而從容自若如尋常。」
沈安林也道:「對,我適才還以為太子平日在宮裏不好訴苦,今日見到父親,就算沒有怨怒之語,好歹也交代一二今後我們如何做吧?對那容墨盡是拉家常,越發摸不著頭腦了。」
承恩侯坐了下去,慢慢摸著那桌布:「公主遠嫁,太子又被幽禁,豈有無怨憤之心,但太子尚未及冠,便能掩藏如此,不露痕跡,城府之深,便是令老夫也要悚然。」
沈安林道:「興許是有外人在,殿下不好多說?」
承恩侯深深看了他一眼:「你還沒看出來,太子待容墨,比待你我才像自己人?無論是容氏兄妹,還是那不知何時籠絡的能夠賭上身家為殿下挖密道的唐喜,都是他深深倚重的,我們今日,才像是外人。」
沈安林:「……」
承恩侯道:「你若是容墨,太子如今失勢,真的許諾以他們兄妹高位,賞以重金,你敢接嗎?」
沈安林愣了,承恩侯道:「他們不過是一介草民,會不會想貴人們賜下這重金,是要他們的命?」
沈安林張口結舌,承恩侯道:「那容墨一開始對你我戒備警惕如此,之後知道親妹涉險,便寧願以身相代,甚至想要去敲登聞鼓,他們會是為了錢將手足之命賣掉的人嗎?匹夫亦能血濺三尺,不可輕賤之。」
沈安林沉思道:「父親說的是,那容女官立下如此戰功,我還想太子怎不許以妃位,到時候容家也是一門貴戚,滿門光彩,太子倒說讓她脫籍還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