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我不是天生冠軍[競技] 作者:亡靈大菜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裴定山隻是短暫考慮了一下,就果斷道:「我會向裴指導申請, 單獨開一下六號館, 也要麻煩劉教練您這裏安排一下6號館的分段計時器布設了。」
劉欽龍這會兒簡直笑得見牙不見眼, 整個兒彌勒佛似的,特別好說話:「沒問題沒問題,你這是要帶蘇嶼和周宇昂做配速訓練嗎?」
配速訓練很常見,但是一般來說教練都是手計時就好,很少會再用到分段計時器。
但是在400米這裏,常用的有一套同樣出自萊爾斯學院的經典金字塔訓練法,匹配這套訓練法的情況下,分段計時器的使用才比較普遍。
裴定山看了一眼笑容燦爛的劉欽龍,解釋道:「周宇昂的配速能力不太好,借用分段計時器主要是為了周宇昂的配速訓練。」
劉欽龍聽到這個,頗為遺憾地『哦』了聲。
唉,不是蘇嶼跟著一塊兒練啊?
裴定山順著劉欽龍的眼神,早已經看出了劉欽龍什麽意思,他也沒解釋蘇嶼會一同訓練的事情。
畢竟,劉欽龍的想法他知道,但以蘇嶼目前的體能狀態,兼項200米已經是極限了,繼續兼項400米對蘇嶼沒有好處也暫時沒有必要。
雖然分段計時器的布設不是為了蘇嶼,但劉欽龍也沒有就不幫忙的意思,在助理教練帶著倉庫的工作人員把分段計時器的測速杆都從倉庫裏搬出來後,他還是帶著人一塊兒去了隔壁的6號館,幫忙把該做的布設工作給完成了。
同時他也把分段計時器的設置和使用方式都跟裴定山交代清楚了,另外也跟裴定山表示,如果有需要幫忙隨時喊人,這才離開了六號館。
而隨著裴定山打開了6號館,裴永勝也沒浪費場地,將原本場館中使用率叫高的一些訓練設施也在6號館重新布置了一遍,分流了部分選手過來,讓眾人的訓練空間也能更寬裕一些。
***
自從轉移到六號館並且啟用了分段計時器後,周宇昂感覺自己聽到分段計時器的計時警示聲時就像是巴普洛夫狗的經典條件反射實驗裏麵的狼狗一樣,條件反射就開始控速了。
他也終於明白,蘇嶼所說的『訓練也有技巧』究竟是幾個意思了。
雖然麵對這個訓練方式,周宇昂總有些覺得自己像是個人形狗子,但好在他挺想的開的,狗就狗了吧,隻要訓練有效就行。
還真別提,在分段計時器的輔助下,他已經完全適應了他們教練給他設置的50米速率,他們裴教練也不是他的每一次配速訓練都會開啟分段計時器的警示音提醒——最初時,裴定山關掉警示音提醒時,他的分段速度都會出現較大的波動變化,但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他的配速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不隻是周宇昂,蘇嶼同樣也增加了使用分段計時器的配速訓練。
與周宇昂不同,蘇嶼原本的配速能力就已經十分出色,分段計時器對他的輔助就已經不再是最基礎的平均分段速度,而是會根據蘇嶼的訓練需求,重新調整分段距離和配速,通過不同分段距離和配速的訓練,讓蘇嶼對於每一個分段距離的速度有了更加準確的認知和把握。
同時,蘇嶼和周宇昂兩人的訓練當然不隻是局限於分段速度能力的訓練。
在對蘇嶼和周宇昂兩人的訓練中,裴定山引入了一個叫做『絕對精準』的概念,這個概念涵蓋了蘇嶼和周宇昂兩人日常的每一個訓練項,包括技術動作、力量訓練、爆發力訓練和這個分段計時訓練,所有的訓練都要求蘇嶼和周宇昂兩人盡可能地做到『絕對精準』。
用裴定山的話來說就是——我不需要你們超量訓練,但在我給你們的規定訓練量中,希望你們可以做到我所要求的精準程度。
「訓練並不是越多越好,更精準的訓練可以給你們帶去更多的好處。」
這是裴定山從萊爾斯學院的學習中所帶迴來的理念,和國內傳統教練多學多練的理念有些衝突,但這段冬訓生活中,蘇嶼也並沒有落下對訓練科學相關內容的學習,他能夠明白,有的訓練確實不是練得越多就越好的。
就以借了他們分段計時器的劉欽龍教練所帶的400米為例——對於400米選手來說,乳酸耐受能力是400米選手所必備的一個訓練環節,正因為如此,許多教練都會對選手進行高強度的乳酸耐受訓練,希望選手可以在耐力上得到足夠的提升。
這個邏輯看起來是沒有問題的,但蘇嶼透過裴定山給他的另外一份測試資料發現了一個事實——過量的乳酸耐受訓練其實對選手沒有好處,有可能會破壞選手的神經係統,而且大量的乳酸訓練會讓運動員的身體長時間的處於疲勞狀態中,從而影響選手在其它訓練項上的訓練效率和狀態。
適當和適度的概念,反覆地會在裴定山給他的學習材料裏麵出現。
蘇嶼雖然覺得這很正常,但有時也會微妙地覺得,裴定山像是故意將這些學習材料擺到他麵前的。
***
國家隊的冬訓,從十月下旬一直到3月份為止,橫跨5個月時間,也是運動員們儲備來年賽事體能的重要階段。
冬訓的時間看起來很漫長,但當冬訓接近尾聲時,又讓人覺得時間真是走得飛快。
從2017年的十月底一直到2018年的3月份,蘇嶼在國家隊度過了整整5個月的時間,這期間包括十二中的期末考試他都是通過遠程監考和電子試卷在線上作答的——雖然在國家隊呆了5個月的時間,但在期末考試中,他仍舊毫不客氣地拿下了十二中初二年級的斷層第一。
劉欽龍這會兒簡直笑得見牙不見眼, 整個兒彌勒佛似的,特別好說話:「沒問題沒問題,你這是要帶蘇嶼和周宇昂做配速訓練嗎?」
配速訓練很常見,但是一般來說教練都是手計時就好,很少會再用到分段計時器。
但是在400米這裏,常用的有一套同樣出自萊爾斯學院的經典金字塔訓練法,匹配這套訓練法的情況下,分段計時器的使用才比較普遍。
裴定山看了一眼笑容燦爛的劉欽龍,解釋道:「周宇昂的配速能力不太好,借用分段計時器主要是為了周宇昂的配速訓練。」
劉欽龍聽到這個,頗為遺憾地『哦』了聲。
唉,不是蘇嶼跟著一塊兒練啊?
裴定山順著劉欽龍的眼神,早已經看出了劉欽龍什麽意思,他也沒解釋蘇嶼會一同訓練的事情。
畢竟,劉欽龍的想法他知道,但以蘇嶼目前的體能狀態,兼項200米已經是極限了,繼續兼項400米對蘇嶼沒有好處也暫時沒有必要。
雖然分段計時器的布設不是為了蘇嶼,但劉欽龍也沒有就不幫忙的意思,在助理教練帶著倉庫的工作人員把分段計時器的測速杆都從倉庫裏搬出來後,他還是帶著人一塊兒去了隔壁的6號館,幫忙把該做的布設工作給完成了。
同時他也把分段計時器的設置和使用方式都跟裴定山交代清楚了,另外也跟裴定山表示,如果有需要幫忙隨時喊人,這才離開了六號館。
而隨著裴定山打開了6號館,裴永勝也沒浪費場地,將原本場館中使用率叫高的一些訓練設施也在6號館重新布置了一遍,分流了部分選手過來,讓眾人的訓練空間也能更寬裕一些。
***
自從轉移到六號館並且啟用了分段計時器後,周宇昂感覺自己聽到分段計時器的計時警示聲時就像是巴普洛夫狗的經典條件反射實驗裏麵的狼狗一樣,條件反射就開始控速了。
他也終於明白,蘇嶼所說的『訓練也有技巧』究竟是幾個意思了。
雖然麵對這個訓練方式,周宇昂總有些覺得自己像是個人形狗子,但好在他挺想的開的,狗就狗了吧,隻要訓練有效就行。
還真別提,在分段計時器的輔助下,他已經完全適應了他們教練給他設置的50米速率,他們裴教練也不是他的每一次配速訓練都會開啟分段計時器的警示音提醒——最初時,裴定山關掉警示音提醒時,他的分段速度都會出現較大的波動變化,但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他的配速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不隻是周宇昂,蘇嶼同樣也增加了使用分段計時器的配速訓練。
與周宇昂不同,蘇嶼原本的配速能力就已經十分出色,分段計時器對他的輔助就已經不再是最基礎的平均分段速度,而是會根據蘇嶼的訓練需求,重新調整分段距離和配速,通過不同分段距離和配速的訓練,讓蘇嶼對於每一個分段距離的速度有了更加準確的認知和把握。
同時,蘇嶼和周宇昂兩人的訓練當然不隻是局限於分段速度能力的訓練。
在對蘇嶼和周宇昂兩人的訓練中,裴定山引入了一個叫做『絕對精準』的概念,這個概念涵蓋了蘇嶼和周宇昂兩人日常的每一個訓練項,包括技術動作、力量訓練、爆發力訓練和這個分段計時訓練,所有的訓練都要求蘇嶼和周宇昂兩人盡可能地做到『絕對精準』。
用裴定山的話來說就是——我不需要你們超量訓練,但在我給你們的規定訓練量中,希望你們可以做到我所要求的精準程度。
「訓練並不是越多越好,更精準的訓練可以給你們帶去更多的好處。」
這是裴定山從萊爾斯學院的學習中所帶迴來的理念,和國內傳統教練多學多練的理念有些衝突,但這段冬訓生活中,蘇嶼也並沒有落下對訓練科學相關內容的學習,他能夠明白,有的訓練確實不是練得越多就越好的。
就以借了他們分段計時器的劉欽龍教練所帶的400米為例——對於400米選手來說,乳酸耐受能力是400米選手所必備的一個訓練環節,正因為如此,許多教練都會對選手進行高強度的乳酸耐受訓練,希望選手可以在耐力上得到足夠的提升。
這個邏輯看起來是沒有問題的,但蘇嶼透過裴定山給他的另外一份測試資料發現了一個事實——過量的乳酸耐受訓練其實對選手沒有好處,有可能會破壞選手的神經係統,而且大量的乳酸訓練會讓運動員的身體長時間的處於疲勞狀態中,從而影響選手在其它訓練項上的訓練效率和狀態。
適當和適度的概念,反覆地會在裴定山給他的學習材料裏麵出現。
蘇嶼雖然覺得這很正常,但有時也會微妙地覺得,裴定山像是故意將這些學習材料擺到他麵前的。
***
國家隊的冬訓,從十月下旬一直到3月份為止,橫跨5個月時間,也是運動員們儲備來年賽事體能的重要階段。
冬訓的時間看起來很漫長,但當冬訓接近尾聲時,又讓人覺得時間真是走得飛快。
從2017年的十月底一直到2018年的3月份,蘇嶼在國家隊度過了整整5個月的時間,這期間包括十二中的期末考試他都是通過遠程監考和電子試卷在線上作答的——雖然在國家隊呆了5個月的時間,但在期末考試中,他仍舊毫不客氣地拿下了十二中初二年級的斷層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