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迴頭時,已經分辨不出剛剛是什麽人在提醒自己了,倒是有一些看起來有點眼熟的選手跟他遠遠地打了個招唿。


    這些跟他還有江源打招唿的都是當初u16基地賽上有見過或者有同場比賽過的選手,其中不少人都拿到了奧訓基地的集訓資格。


    在跟這些選手點點頭問好之後,蘇嶼和江源也繼續向著冬訓隊的室外熱身場地去準備早訓了。


    倒是後麵的這些選手們,在看到他們離開之後,沒忍住多聊了幾句。


    「那就是江源和蘇嶼啊?真看不出來。」


    「是啊,那個江源也太牛了吧,我看有一些u18的跳高選手身高都190了,但是成績都差他一大截兒,他看起來身高才186、187吧?」


    「那個蘇嶼也很了不得啊!看起來年紀那麽小!居然就能跑到10秒39!太離譜了好吧,這都已經開始向著10秒30大關開始前進了吧?」


    「嘿,你這消息落伍了吧?」


    「?怎麽說???」


    「不知道吧?聽g省省隊那裏的人說,蘇嶼在國家隊受訓期間,百米成績早已經摸到10秒35了,10秒39已經是冬訓開始之前的老黃曆了!」


    「!!!」


    「好傢夥,10秒35?!」


    「這國內u20以內無敵了吧?!」


    「別說u20了,就不限製u20,放眼全國,能打敗他的也已經都在國家隊了吧?」


    「還有呢,你們不知道吧?江源跳遠好像也已經過了8米線了,跳高據說摸到2米30了。」


    就能夠來奧訓基地受訓的這些選手,實際上已經完全都是國內各個單項拔尖的少年天才了,但是這些平時備受關注的少年天才選手,在麵對蘇嶼和江源這兩人的成績時,難免也感受到了一種普通人麵對天才選手時候的碾壓感。


    聊到這裏,有個選手突然道:「怪不得我教練跟我說,到了奧訓基地集訓,要擺正心態呢。」


    沒辦法,實在是這裏的天才可太多了,所有前來參加訓練的少年選手,都是各個單項拔尖的人才,u16的u18的還有u20的,這裏就有一大波兒的少年、青年天才碰頭了。


    但再怎樣他們還隻是u20以內的天才呢。


    把注意力往國家隊冬訓和試訓的人群裏掃一掃,那裏的門檻就比他們奧訓基地的集訓又要高出了一大截兒,他們這些奧訓基地的集訓選手,不論是u16、u18還是u20,絕大多數都還在為怎樣跑進11秒以內,又或者怎樣打開10秒60的關卡在奮鬥著,但換到蘇嶼又或者葉明浩、馮曉峰那些選手身上,他們卻已經在和10秒40甚至10秒30這種有可能他們一輩子都摸不到的門檻在戰鬥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怪不得有些少年選手集訓結束之後,反而會茫然失去目標。


    對於國內外的競技體育研究人員來說,青少年選手的流失率都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曾經有人將這個問題的原因歸咎於青少年選手過早開始專項訓練,因而導致請少年選手在訓練中因為枯燥乏味的訓練對項目本身失去興趣所以流失。


    但是從現實角度出發就可以知道,青少年選手的流失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訓練的枯燥乏味是一點,而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天才,不斷受到的挫折,以及認識到自己不適合競技體育這條道路……等等等等,都會成為這些少年選手做出離開這一選擇的原因。


    畢竟,競技體育就是這樣殘酷的一件事——頂端的位置太少了,以至於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向上攀升的選手,如果沒有足夠堅定的信念,往往就會自我迷失,最後失去方向。


    ***


    對於蘇嶼他們來說,奧訓基地的選手開始集訓,對他們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影響,唯一的變化就是周宇昂也加入到了冬訓的訓練中,開始跟著裴定山調整他自身的200米節奏,嚐試體悟『調整步頻和步幅』的感覺。


    而在周宇昂來到國家隊一塊兒蹭冬訓時,詹佑銘則已經打包了自己的行李,離開了國家隊的田徑訓練基地,去往了國家隊在海外的訓練基地,去見他的老朋友萊溫頓教練了。


    與此同時,田徑國家隊各個項群在經過了類似『期中考』的隊內測試賽之後,教練組方麵也整合了選手這兩個半月以來的訓練資料,各個項群集中到一起開了個碰頭會。


    短跨跳這裏,由於裴永勝是這三個項群的總負責人,因此是由他牽頭,帶著三個項群的教練組一塊兒開的碰頭會。


    這一次碰頭會的主要議題除了選手們這兩個半月以來的訓練情況報告之外,主要針對的還是來年的亞運選拔賽。


    「裴指導,田管中心那裏有什麽新的消息嗎?」


    裴永勝點了點頭道:「目前的消息是說,這一屆就不設置亞運成績達標線了,就以615到617的選拔賽最終成績為準,短跑項目,100米、200米和400米,各個單項男女各取前兩名選手入圍,第三名選手備選——名單提報體總之後,體總會再審核,如有問題再向下取優先排名,100米和400米會額外選拔前5名選手作為接力隊隊員和備選選手,同樣會提報體總最後報批。」


    在場的教練聽到這個消息,尤其是孫高樹,終於是狠狠地鬆了口氣。


    要知道,在這一次正式的消息出來之前,有小道消息說,田管中心想要設置亞運達標線,選手們需要成績達到達標線的標準,同時參與亞運選拔賽選拔出達標選手中最優秀的那一批,而亞運達標成績會向2016年裏約奧運會的田徑達標成績看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不是天生冠軍[競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亡靈大菜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亡靈大菜菜並收藏我不是天生冠軍[競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