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長街的盡頭,站著紅衣銀甲的南侯。
洛念歡沒有哭求,安靜地蜷起身子。到頭來,她的夫君心有所屬,她的父兄棄她如履。她被囚於閨閣,又被困在後宮,明明什麽都按照應該的做了,卻似乎一切都失去了。
她想睜開眼,卻隻覺得眼皮下一片酸澀,絲毫不見亮光。恍惚中有人在她下墜時接住她的身體,成為她通體冰寒邊的唯一溫暖。那人出聲喚她「洛氏娘子」,後來又變成「念歡」。
她緊緊地抓著那人的手,借力將整個身體都蜷過去,極緩地從夢魘中走了出來。
洛念歡睜開雙眼,模糊中見床邊坐了個人,仔細一看竟是披著氅衣的燕昔聞。
她再一偏頭,才見兩人的手緊握。
她想抽迴手,卻被燕昔聞拉住了,伸出另一隻手幫她把被子拉好,又試了她的額頭。微涼的指觸到肌膚,緩緩漾開漣漪。
燕昔聞收迴手,道:「沒發熱。」她看一眼窗外,「還不到卯時,再睡兩刻,若起來了還不舒服我去叫大夫。」
洛念歡動了動唇,想說什麽,卻見燕昔聞眉眼間不容置疑,湧上來的倦意也讓她敵不過,便就這麽睡過去。
等她醒來時朝陽已升,燕昔聞卻還在,人倚靠在床邊睡著了,沒鬆開她的手。
洛念歡在曦光中看著燕昔聞,那人此刻卸了甲,穿著軟衫,美得不像話。烏髮細膚,長眉入鬢,輕闔的眉眼也擋不住嫵麗。
她又看了看兩人緊握的手,唇抿出一個十分好看的弧度。
心裏也不知道哪兒輕輕動了動。
她就挪了指,與燕昔聞十指相扣。
洛念歡沒病起來,就是精神不好,住在小院裏靜養。底下人變得恭敬有加,大抵是因為那晚燕昔聞動了怒的原因。
燕昔聞居要職,城中大小事宜都落在她身上,每日歸的晚,可洛念歡偏偏等她迴來才肯歇,有時候人都趴在桌上睡著了,還守著廊下亮著的那盞燈。
日子就喜過成習慣,也最怕過成習慣。
半月過去,大靖國委任的官員南下,燕昔聞便可歸都。布政使到來,燕昔聞不免設席飲酒,迴來時已是深夜。
她身上帶酒氣,坐的離洛念歡遠了些,隔著幾盞燭燈望著人,道:「三日之後,我就迴靖都了。」
洛念歡咬著嘴唇點了點頭,鬢邊垂下的珍珠晃在燭光裏。
「我想問你,」燕昔聞此刻頰上略帶酡顏,話也問得大膽,「你是否跟我走?」
「我跟你走。」洛念歡答得快,似是從未如此急切地說過話,話音裏帶著顫,說完就耳目通紅。
「當真?」燕昔聞側首,「你休勉強。」
「當真。」
燕昔聞手扶在膝上,向前傾身,問道:「我破昭都滅昭國,你不恨,還願意跟著我,為何?」
這是她這麽多天想問又沒敢問出口的。
洛念歡低著頭,攥緊了手裏的帕子。
這帕子。
還是那晚燕昔聞放到她手裏的。
她輕聲道:「你問為何,我也不知。有些事,就是說不清道不明。」
滿室的暖光中,不知是否是醉意湧上,燕昔聞眼角染紅,勾起嘴唇。
動身那日,燕昔聞備了馬車,伸手為洛念歡挑了車簾,在錯身時問她還有沒有什麽故土上的東西是想要帶走的。
洛念歡垂著眸,扶著燕昔聞的手臂上車,道:「沒有了。」
周圍人多,燕昔聞眉眼間一派冷清,撤開手讓藕色的軟簾為洛念歡隔出一方天地。
馬車走起來,昭都被拋在身後。
洛念歡坐在車內,猶自低笑起來,直笑得眼中含淚。但她抬手拂過鬢邊垂晃的珍珠釵,沒讓淚落下來。
隊伍停下休整時洛念歡伸手去掀車簾,卻與一人的手觸個正著,一抬眸就對上一雙英氣的眼。
誰也沒抽迴手,微怔著,又都覺得彼此間挑明了什麽。
再出發時,燕昔聞將人帶上了自己的馬。
她手臂一伸,就把人環住了。
燕昔聞戰功赫赫,自昭都歸後便被加封為異姓王,由明尊帝親自賜號「歲安」。如此一來,她便是靖都中屈指可數的權貴,身居高位,掌控重兵,高位與實權一起握在手中。
還是個女人。
此事在朝堂中掀起漣漪,世家中有幾人耐不住呈書上奏,卻被皇上冷言駁迴,甚至放言,「皆為家國,何分男女?」
如此明目張膽的袒護,誰還敢再說半句。
那些人明裏不敢有動作,便在暗地裏等著,是鐵了心想給歲安王使絆子,好落了口舌再去迴皇上。燕昔聞卻仿佛不知道這些爭鬥一般,每日如常,看她漫不經心,實際上那些明槍暗箭都被她擋了迴去。
這麽多年,誰也不是吃素的。
朝堂上動不了歲安王,便有人打起了婚嫁的念頭,想著讓燕昔聞嫁進哪家,亦或是被皇上收進後宮。可這事全憑皇上,而明尊帝又哪是能讓旁人左右的主,於是這話誰去說,怎麽說,都是有講究的,一時間誰也不敢先開口。
有人想讓她穿嫁衣的事燕昔聞不是不知道,但是她懶得理,也不願意想。
直到有人提起洛念歡的名字。
據說歲安王從昭都帶迴來個女子,是昭國官員之女,昭皇之妃,按理說應以戰俘之身關押受審,卻被歲安王安置在府中,誰也不讓見。
洛念歡沒有哭求,安靜地蜷起身子。到頭來,她的夫君心有所屬,她的父兄棄她如履。她被囚於閨閣,又被困在後宮,明明什麽都按照應該的做了,卻似乎一切都失去了。
她想睜開眼,卻隻覺得眼皮下一片酸澀,絲毫不見亮光。恍惚中有人在她下墜時接住她的身體,成為她通體冰寒邊的唯一溫暖。那人出聲喚她「洛氏娘子」,後來又變成「念歡」。
她緊緊地抓著那人的手,借力將整個身體都蜷過去,極緩地從夢魘中走了出來。
洛念歡睜開雙眼,模糊中見床邊坐了個人,仔細一看竟是披著氅衣的燕昔聞。
她再一偏頭,才見兩人的手緊握。
她想抽迴手,卻被燕昔聞拉住了,伸出另一隻手幫她把被子拉好,又試了她的額頭。微涼的指觸到肌膚,緩緩漾開漣漪。
燕昔聞收迴手,道:「沒發熱。」她看一眼窗外,「還不到卯時,再睡兩刻,若起來了還不舒服我去叫大夫。」
洛念歡動了動唇,想說什麽,卻見燕昔聞眉眼間不容置疑,湧上來的倦意也讓她敵不過,便就這麽睡過去。
等她醒來時朝陽已升,燕昔聞卻還在,人倚靠在床邊睡著了,沒鬆開她的手。
洛念歡在曦光中看著燕昔聞,那人此刻卸了甲,穿著軟衫,美得不像話。烏髮細膚,長眉入鬢,輕闔的眉眼也擋不住嫵麗。
她又看了看兩人緊握的手,唇抿出一個十分好看的弧度。
心裏也不知道哪兒輕輕動了動。
她就挪了指,與燕昔聞十指相扣。
洛念歡沒病起來,就是精神不好,住在小院裏靜養。底下人變得恭敬有加,大抵是因為那晚燕昔聞動了怒的原因。
燕昔聞居要職,城中大小事宜都落在她身上,每日歸的晚,可洛念歡偏偏等她迴來才肯歇,有時候人都趴在桌上睡著了,還守著廊下亮著的那盞燈。
日子就喜過成習慣,也最怕過成習慣。
半月過去,大靖國委任的官員南下,燕昔聞便可歸都。布政使到來,燕昔聞不免設席飲酒,迴來時已是深夜。
她身上帶酒氣,坐的離洛念歡遠了些,隔著幾盞燭燈望著人,道:「三日之後,我就迴靖都了。」
洛念歡咬著嘴唇點了點頭,鬢邊垂下的珍珠晃在燭光裏。
「我想問你,」燕昔聞此刻頰上略帶酡顏,話也問得大膽,「你是否跟我走?」
「我跟你走。」洛念歡答得快,似是從未如此急切地說過話,話音裏帶著顫,說完就耳目通紅。
「當真?」燕昔聞側首,「你休勉強。」
「當真。」
燕昔聞手扶在膝上,向前傾身,問道:「我破昭都滅昭國,你不恨,還願意跟著我,為何?」
這是她這麽多天想問又沒敢問出口的。
洛念歡低著頭,攥緊了手裏的帕子。
這帕子。
還是那晚燕昔聞放到她手裏的。
她輕聲道:「你問為何,我也不知。有些事,就是說不清道不明。」
滿室的暖光中,不知是否是醉意湧上,燕昔聞眼角染紅,勾起嘴唇。
動身那日,燕昔聞備了馬車,伸手為洛念歡挑了車簾,在錯身時問她還有沒有什麽故土上的東西是想要帶走的。
洛念歡垂著眸,扶著燕昔聞的手臂上車,道:「沒有了。」
周圍人多,燕昔聞眉眼間一派冷清,撤開手讓藕色的軟簾為洛念歡隔出一方天地。
馬車走起來,昭都被拋在身後。
洛念歡坐在車內,猶自低笑起來,直笑得眼中含淚。但她抬手拂過鬢邊垂晃的珍珠釵,沒讓淚落下來。
隊伍停下休整時洛念歡伸手去掀車簾,卻與一人的手觸個正著,一抬眸就對上一雙英氣的眼。
誰也沒抽迴手,微怔著,又都覺得彼此間挑明了什麽。
再出發時,燕昔聞將人帶上了自己的馬。
她手臂一伸,就把人環住了。
燕昔聞戰功赫赫,自昭都歸後便被加封為異姓王,由明尊帝親自賜號「歲安」。如此一來,她便是靖都中屈指可數的權貴,身居高位,掌控重兵,高位與實權一起握在手中。
還是個女人。
此事在朝堂中掀起漣漪,世家中有幾人耐不住呈書上奏,卻被皇上冷言駁迴,甚至放言,「皆為家國,何分男女?」
如此明目張膽的袒護,誰還敢再說半句。
那些人明裏不敢有動作,便在暗地裏等著,是鐵了心想給歲安王使絆子,好落了口舌再去迴皇上。燕昔聞卻仿佛不知道這些爭鬥一般,每日如常,看她漫不經心,實際上那些明槍暗箭都被她擋了迴去。
這麽多年,誰也不是吃素的。
朝堂上動不了歲安王,便有人打起了婚嫁的念頭,想著讓燕昔聞嫁進哪家,亦或是被皇上收進後宮。可這事全憑皇上,而明尊帝又哪是能讓旁人左右的主,於是這話誰去說,怎麽說,都是有講究的,一時間誰也不敢先開口。
有人想讓她穿嫁衣的事燕昔聞不是不知道,但是她懶得理,也不願意想。
直到有人提起洛念歡的名字。
據說歲安王從昭都帶迴來個女子,是昭國官員之女,昭皇之妃,按理說應以戰俘之身關押受審,卻被歲安王安置在府中,誰也不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