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舒音姑娘拜年。」他頓了頓,又道,「姑娘今日甚是嬌倩。」
舒音微笑著道了謝,麵上從容,轉過身時卻覺得心跳的厲害。
她自知姿色平平,更覺人貴在自愛,對容貌的褒貶不甚在意,怎麽就今日紅了臉。
顧靖遠亮出提在手裏的壺,「我奉上好酒,新年可有家宴?」
「沒,沒有。隻我一人,故不曾設宴。」舒音呆了呆,隱約覺得「家宴」二字有些奇怪。
「一人?」顧靖遠挑眉。
見舒音不解,他神色恢復如初,抬手把酒放到櫃上,「那酒我就暫放在姑娘這裏,你收好,改日我備了菜來同飲。別忘了。」
「豈可再勞煩公子備菜,」舒音整了衣袖,「改日我自當款待。」
顧靖遠嗯一聲,麵上冷得很,從架上抽了本書看。
舒音本想問他新年怎麽還過來,到最後也沒出聲。
似乎覺得顧靖遠有些生氣。
待她把幾盆水仙擺好,餘光裏便見倚站在書架邊的人正往自己這邊看。女子長睫輕顫,站在瑩潔的白蕾旁,讓人凝了神,那眼就一直沒移開。舒音也不語,自到案後寫字。
又是小半日。
顧靖遠要出門時發現外麵飄了雨。
他把垂簾抬的高了點,讓舒音看的見外邊屋簷下成簾的雨霧。
「顧公子待雨停了再走吧。」舒音沒在屋裏找到傘,迴頭道。
顧靖遠手一撤,簾子就擺在風裏。
「唉,」他嘆了一聲,突然湊過去,聲音就響在舒音頭頂,「姑娘狠心,隻留我到雨停。」
「非也......」舒音辯了半句,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似乎和這人在一起時嘴總不利落。
「入亭,」顧靖遠退開身,拎起一旁的酒,反客為主,將偏門打開就往外走,頭也不迴地道,「觀雨。」
舒音跟在他身後,上橋時走在雨中,顧靖遠怕她摔,扶著她的手臂。
佳人就在咫尺,麵上也還算神態自若。
舒音在亭中坐了。
「落雨濕寒,正好飲酒。」顧靖遠揚手將大氅披到她身上,自己卻沒坐下,拿著酒杯站在亭邊。
酒斟滿杯,溢出飄散的是清冽醇香。舒音一抬頭,便見顧靖遠手裏還捏著那把從她這裏拿走的扇。
「姑娘今日有錯,當自罰。」顧靖遠用扇子朝舒音手中的酒杯一點。
舒音蹙起眉尖,「不知我錯在何處?還請顧公子賜教。」
「姑娘先前說自己是一個人,故不備家宴。」顧靖遠看著她,「我來問你,如今我在這裏,你怎是一人?」
「啊?」可嘆舒先生平日是多麽風雅的人物,滿腹經綸出口成章,現下竟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姑娘這是無可辯駁。」顧靖遠搖著摺扇笑起來,「還不罰酒嚒?」
舒音細白的指緊握著杯,默然片刻後道:「公子說的是,舒音有錯,當自罰。」說罷,仰頭將一杯酒飲盡。
溫酒入喉,暖了身,也在心裏淺淺地燎。
顧靖遠看著她將那杯酒一飲而盡,有什麽霎時在他眸中燃起來,壓也壓不住。他幾步就走過去,喚了一聲「舒音」,就在人身後俯了身,唿吸淺淺地落在身前人烏黑的發上。
舒音嚇了一跳。這人,還未飲酒怎麽就先似醉了一般。
她微微偏頭,卻沒躲開,竟扶著桌案站起了身。顧靖遠仍低著頭,她一轉身兩人便四目相對地站在一處。亭外雨還在下,風卷著熒白的水滴進來,二人卻都不覺得寒。舒音唇邊還帶著酒香,此刻將散未散地縈繞在兩人之間,熏的人臉愈發燙。
顧靖遠麵上帶著笑,把人困在自己和桌案之間,道:「舒音,我傾心於你。」
兩人離得如此近,舒音在那雙深眸內看見了有些慌亂的自己,定了定神,目光未閃躲,道:「你需想好。」她身子往後仰,被顧靖遠一把撈住了後背,動彈不了,聲音不自知地放輕,「我不喜反覆,但到底不過靜川中尋常姿色,又豈可和真正的嬌倩之姿相比。你需想好。」
「反覆?我也不喜。」顧靖遠把人扶緊,「昭都城什麽姿色沒有,我也算是看過了奼紫嫣紅,卻幾時見我動過心?皆拂袖而過。我這裏獨缺一色,也獨戀一色,」他聲音低曖,「與我靜觀山河景的人。」
顧靖遠輕輕嗅了下,舒音身上味道好聞,卻不是花香,迷晃的是書墨氣。他往前輕輕一湊,舒音身後桌案上的書嘩啦啦撒了一地,她抬頭,人就陷在那雙深邃的眸內。
顧靖遠沉著聲音,「你自己說的,浮生不過一個隨字,如今情緣至此,卻要食言嗎?」
話咬在耳邊,就往心上印。
「......不會食言。」
「那,如何?」
舒音紅著臉沒答。
「嗯?」顧靖遠托著她背的手緊了緊。
舒音笑起來,道。
「山河寂寞,願與你靜觀其景。」
此後,舒先生就多了個顧夫人的身份。
二人將書肆正式改建為靜川書院,共同執教。學生們都知,書院每年暮春時必歇停三月,因著兩位先生要出城週遊,飽覽各地,每次歸後複課,所教學的內容便又有所不同。
韶華如駛,享的是河清海晏,歷的是錦繡江川。
世人皆行在萬裏河山中,當與你同行,優遊一世。
舒音微笑著道了謝,麵上從容,轉過身時卻覺得心跳的厲害。
她自知姿色平平,更覺人貴在自愛,對容貌的褒貶不甚在意,怎麽就今日紅了臉。
顧靖遠亮出提在手裏的壺,「我奉上好酒,新年可有家宴?」
「沒,沒有。隻我一人,故不曾設宴。」舒音呆了呆,隱約覺得「家宴」二字有些奇怪。
「一人?」顧靖遠挑眉。
見舒音不解,他神色恢復如初,抬手把酒放到櫃上,「那酒我就暫放在姑娘這裏,你收好,改日我備了菜來同飲。別忘了。」
「豈可再勞煩公子備菜,」舒音整了衣袖,「改日我自當款待。」
顧靖遠嗯一聲,麵上冷得很,從架上抽了本書看。
舒音本想問他新年怎麽還過來,到最後也沒出聲。
似乎覺得顧靖遠有些生氣。
待她把幾盆水仙擺好,餘光裏便見倚站在書架邊的人正往自己這邊看。女子長睫輕顫,站在瑩潔的白蕾旁,讓人凝了神,那眼就一直沒移開。舒音也不語,自到案後寫字。
又是小半日。
顧靖遠要出門時發現外麵飄了雨。
他把垂簾抬的高了點,讓舒音看的見外邊屋簷下成簾的雨霧。
「顧公子待雨停了再走吧。」舒音沒在屋裏找到傘,迴頭道。
顧靖遠手一撤,簾子就擺在風裏。
「唉,」他嘆了一聲,突然湊過去,聲音就響在舒音頭頂,「姑娘狠心,隻留我到雨停。」
「非也......」舒音辯了半句,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似乎和這人在一起時嘴總不利落。
「入亭,」顧靖遠退開身,拎起一旁的酒,反客為主,將偏門打開就往外走,頭也不迴地道,「觀雨。」
舒音跟在他身後,上橋時走在雨中,顧靖遠怕她摔,扶著她的手臂。
佳人就在咫尺,麵上也還算神態自若。
舒音在亭中坐了。
「落雨濕寒,正好飲酒。」顧靖遠揚手將大氅披到她身上,自己卻沒坐下,拿著酒杯站在亭邊。
酒斟滿杯,溢出飄散的是清冽醇香。舒音一抬頭,便見顧靖遠手裏還捏著那把從她這裏拿走的扇。
「姑娘今日有錯,當自罰。」顧靖遠用扇子朝舒音手中的酒杯一點。
舒音蹙起眉尖,「不知我錯在何處?還請顧公子賜教。」
「姑娘先前說自己是一個人,故不備家宴。」顧靖遠看著她,「我來問你,如今我在這裏,你怎是一人?」
「啊?」可嘆舒先生平日是多麽風雅的人物,滿腹經綸出口成章,現下竟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姑娘這是無可辯駁。」顧靖遠搖著摺扇笑起來,「還不罰酒嚒?」
舒音細白的指緊握著杯,默然片刻後道:「公子說的是,舒音有錯,當自罰。」說罷,仰頭將一杯酒飲盡。
溫酒入喉,暖了身,也在心裏淺淺地燎。
顧靖遠看著她將那杯酒一飲而盡,有什麽霎時在他眸中燃起來,壓也壓不住。他幾步就走過去,喚了一聲「舒音」,就在人身後俯了身,唿吸淺淺地落在身前人烏黑的發上。
舒音嚇了一跳。這人,還未飲酒怎麽就先似醉了一般。
她微微偏頭,卻沒躲開,竟扶著桌案站起了身。顧靖遠仍低著頭,她一轉身兩人便四目相對地站在一處。亭外雨還在下,風卷著熒白的水滴進來,二人卻都不覺得寒。舒音唇邊還帶著酒香,此刻將散未散地縈繞在兩人之間,熏的人臉愈發燙。
顧靖遠麵上帶著笑,把人困在自己和桌案之間,道:「舒音,我傾心於你。」
兩人離得如此近,舒音在那雙深眸內看見了有些慌亂的自己,定了定神,目光未閃躲,道:「你需想好。」她身子往後仰,被顧靖遠一把撈住了後背,動彈不了,聲音不自知地放輕,「我不喜反覆,但到底不過靜川中尋常姿色,又豈可和真正的嬌倩之姿相比。你需想好。」
「反覆?我也不喜。」顧靖遠把人扶緊,「昭都城什麽姿色沒有,我也算是看過了奼紫嫣紅,卻幾時見我動過心?皆拂袖而過。我這裏獨缺一色,也獨戀一色,」他聲音低曖,「與我靜觀山河景的人。」
顧靖遠輕輕嗅了下,舒音身上味道好聞,卻不是花香,迷晃的是書墨氣。他往前輕輕一湊,舒音身後桌案上的書嘩啦啦撒了一地,她抬頭,人就陷在那雙深邃的眸內。
顧靖遠沉著聲音,「你自己說的,浮生不過一個隨字,如今情緣至此,卻要食言嗎?」
話咬在耳邊,就往心上印。
「......不會食言。」
「那,如何?」
舒音紅著臉沒答。
「嗯?」顧靖遠托著她背的手緊了緊。
舒音笑起來,道。
「山河寂寞,願與你靜觀其景。」
此後,舒先生就多了個顧夫人的身份。
二人將書肆正式改建為靜川書院,共同執教。學生們都知,書院每年暮春時必歇停三月,因著兩位先生要出城週遊,飽覽各地,每次歸後複課,所教學的內容便又有所不同。
韶華如駛,享的是河清海晏,歷的是錦繡江川。
世人皆行在萬裏河山中,當與你同行,優遊一世。